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097 篇文章

Photo by Hideaki Hamada on Flickr.

作者:Autumn,现居北京,六岁女孩的妈妈,七年麦肯锡咨询,四年互联网运营,目前创业中。天秤座AB型血的纠结星人,主写职场与情场的选择题。《是谁出的题这么难,到处都是正确答案》已出版。本文来自:清醒贪心记(ID:qtnotes)。


在某个创业者群里,有个妈妈讲过这样的故事。每天夜里十二点,她五岁的女儿会准时起床,梦游至她的房间,在她床边握住她的手。全程闭着眼睛,似未醒来,孩子在潜意识中确认,妈妈会回来,妈妈回来了。


听过这个故事的妈妈,无不唏嘘;我有闺蜜要创业时,我也拿这个故事“吓唬”她,说你要想清楚,“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加入创业公司前,我也曾经是个一丝不苟“照书养”的妈妈。一怀孕,就阅读《海蒂怀孕百科》原著;收集各种购物单,拿出做麦肯锡模型的架势,整理成上百行的 Excel 表格,准备得力求尽善尽美;哺乳喂食睡觉便溺时间全部表格记录,产假后又休 5 个月无薪假,上班后每天坚持泵奶 2 小时以上,出差带车载冰盒,最远把泵奶器背到伦敦……


孩子 2 周岁时,我跳槽进入创业公司。即使我已经想得明明白白,为什么要坚持一份如此忙碌的工作,内疚与焦虑依然时时冒烟。


有时候,我隐约失落她对我不再那么依恋;有时候,她舍不得我走,“妈妈再陪我五分钟”,哎呀简直了;朋友圈里她们在带孩子环球旅行、讨论双语教学、研究幼升小奥数班,不免会担心错过什么;发现她多了点小任性,心头一惊,想起一句“隔代带容易太宠”,会质疑自己是否不负责任;甚至旁人一句善意地关心,“快回家陪孩子”,会不由得心里冒出一阵无名火……


经过一年多的心理建设(自我安慰),我渐渐不那么焦虑与在意了。我想明白(或者自以为想明白)的事,写在这里吧。 

 

▲ Photo by MemoryCatcher on Pixabay.


/  0 1  /

对小朋友是最低要求,

不死不丢不残(呸呸呸)


容我引用王占郡先生的《让孩子拥有最快乐的一生》。其中提到“培养孩子成功的标准”(节选)


  • 不生病 — 没有因为自己照顾不周而出大的健康问题;

  • 不犯罪 — 就是有大的是非观,不做违法的事;
  • 不自杀 — 青少年时期,不出走,不自杀,心理健康;


我觉得太有道理了,简直是底线啊。我再补充几条,别在青春期因为好奇心,染上吸毒之类的毛病。别太不幸,遭遇车祸、染上绝症。别太大意,把孩子丢了。


我自己在 6 岁那年,被诊为“白血病”,因为太过年幼无知,并不觉得恐惧。但据我妈妈说,她当时一周之内几乎粒米未进,瘦了十斤。至今,我闭上眼睛,能想起上海儿童医院的许多细节,因为去了太多次。隐约记得父亲抱着我,妈妈手执病历卡,在哭声此起彼伏的候诊大厅。


此刻设身处地,想象他们的心情,就觉得孩子能长大成人,少病少灾,已是一种福分。真的。各位亲,这时候,你觉得什么藤校毕业、多才多艺,都是不重要的吧。不犯罪、不自杀,其实不容易,需要很多爱与守护,但是不是压力会小些。 


/  0 2  /

我有灾难想象症,

不要她完美人生,只要她遇事挺住


2008 年我在地震灾区工作了一段时间,回来后得了一种后遗症,我称它为“灾难想象症”。从地震灾区归来,我到香港出差,站在中环中银大厦与长江中心路口,心里的想法是,楼倒了怎么办。前几天,和先生骑车同行,遇红灯停,我轻轻问他,“你带水了吗”,他有点莫名,其实我只是在红灯等候的瞬间,思绪飘开,想到如果地震了……


人生有大灾大难,诸如战争、动乱、自然灾害、经济危机、至亲离丧、身患恶疾。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 Photo by Adli Wahid on Unsplash.


人生有中灾中难、小挫小劫,诸如高考失利、创业破产、失恋失婚失业。或是,遇到不公平的老师、不靠谱的同事、恋爱碰到渣男、炒股大亏一笔、丢了手机钱包身份证,或者,发胖 20 斤。(想到大一时因为错失一等奖学金而流的泪,不由想笑。)


孩子们,大约还要活七八十年。想想中国,从 1940 年至 2010 年发生过什么。远有二战内战,中有反右文革,近有改制下岗、若干次全球泡沫破裂……希望或者认为自己孩子,七八十年中,不会遇到任何以上人生困境的,我觉得未免也太乐观。


所以,我真心觉得,她不需要有完美人生,她只需要在有重大挫折时,人生不要翻车,能继续乐观上进向前走,就好。考上藤校,没考不上但自足安然重要。


是的,以上大灾大难,我内心深处,一直时刻准备着。


这种准备,是培养孩子碗能自己刷干净、衣服能自己洗干净、自己动手饭能烧熟 — 无论什么环境里能把生活收拾妥帖。喜欢点东西,也许是小动物、大自然,也许是一点小酒、一点美食,也许是书画音乐、瑜伽打球,也许是《红楼梦》或者《哈利波特》。


所以呢,我觉得我负责不抱怨、爱生活、手脚稍稍勤快点,别回家就懒在沙发上,就好了。 


/  0 3  /

你不是放弃自我,你只是拿捏分寸


我有很多朋友是双语教育孩子的 — 进国际幼儿园、上英语班、早早送出去留学、坚持给孩子讲英语故事、坚持日常生活中英语教学。我没有,我坚持不了。(我先生在美国博士毕业,我在美国硕士毕业,我们算得上英语流利。)但是,我们家 3 岁半小朋友的英语水平,限于 good-bye、happy birthday、apple、fish,且是 Beijing-lish(京味儿)口音。


我总是安慰别人,我 12 岁开始学英语的,我也藤校毕业了。


然后就会有人对我说,“他们这个时代不同了,起跑线不一样了”。


然后,我就会说,我 1978 年出生在改革开放尚未开始的大陆,数以千万计与我同龄的孩子,出生在香港、台湾、欧美,生活与教育环境比我优越。此时此刻,以世俗标准,我未见得比他们不成功;以内心判断,我未见得比他们不快乐。


而与我女儿同龄的中产阶级家庭孩子,此时此刻有数以千万计出生在比帝都更好的环境、上“更好”的学校、有更悉心的父母。我女儿长大后,未见得比他们不成功,比他们不快乐。


▲ Photo by MI PHAM on Unsplash.


孟母三迁,把孩子的起跑线挪得“靠前”一点。你能挪多远,挪到哪儿,她就必然一生无忧了?不挪了,你怎知她就不快乐呢?


是的,可以将整个人生当作一场生死决战,“更成功、更优秀”一点,就多一分生存下去的机会,多一份快乐无忧的可能。但是,我承认在这个竞技场上,我早就输过,我一直在输,我“比下有余”,“比上远远不足”。年近四十,收入比我高、房子比我大、学养比我深、事业比我有成、魅力比我足的人,我认识太多了。可是,我敢说自己也蛮快乐。


那么我女儿为什么非要三岁英语流利,以便比别的孩子跑得更快一点呢。 


/  0 4  /

确信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命里无时不强求


孩子出生时,我去了月子会所。十几个婴儿,三五天大,个性已然不同。当时我都惊了,为什么有的孩子可以那么安静地玩自己的手指好一会儿;而我女儿只要醒着,惟有立着抱起来,到处溜达东张西望才能不哭!他们才多大,谈不上什么培养,都是基因吧。我由此相信,我们能控制的,其实有限。


我穿衣服是无印良品性冷淡风,衣柜打开黑白蓝灰,老公也被我捯饬成这样。我也是试图照着这个审美来打造我女儿,然而她偏爱红色、粉色、大花。如果长大了,她爱戴大金链子、blingbling 的,我也得接受,是吧。


我是个工作精细的人,格式控。未必全是好事,但在学业上、职场上确实受益于这种性格。这与我非常非常处女座的处女座妈妈固然有关,但我记得,我小学一年级就自觉用尺量着画加减等号(所以长大后非常适合在麦肯锡画 PPT),我父母从来没有这样要求我,这大约是骨子里带来的。


也因为这种天性,我中规中矩、按部就班,喜欢读说明书与帮助文件,不擅长自己摸索,不擅长异想天开,在跨国公司的流程中被精细训练,安之若素。


女儿若不像我,将来粗枝大叶、天马行空一些,也未必是坏事,未必不“成功”,未必不快乐。我小时候,考不到满分会被爸爸打(真的);我女儿,感觉不太像那种要考满分的孩子。我已经决定,随她去吧。(来来来,看几年后我是否做得到。)

 

▲ Photo by MemoryCatcher on Pixabay.


我在职场上,好喜欢和我一样责任感强、做事精细、力争上游的孩子。我也好欣赏,在某些方面比我强的人,诸如大局观、判断力、hold(控制)得住、放得下。但终归,命里无时不强求,时至中年,我接受自己的样子,我也接受自己孩子的样子。


So(所以),每当我有焦虑时,就拿这几条安慰自己。人生漫漫,七八十年,大灾大难,小挫小厄。我放低要求,她平安健康长大即好。我自己乐观点、不抱怨点,让她在遇到困境时,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万物有灵,万物皆美,如果她能在所有事物中,一花一木、一草一叶、一粥一饭中,找到一两样物事,品之津津有味,就很完美了。这一两样事,或许能让她在孤独寂寞中、狼狈困逆中,有继续生活下去的乐趣与勇气。


我觉得,这些,很忙的创业妈妈也是做得到的。


我悲观吗?有点的。


在悲观中保持乐观,也是一种达观吧。 


(P.S.  此文发布后,有朋友问我身体状况,谢谢关心,并说明 — 我没有患白血病,在病发两年后诊断为另一种免疫系统疾病,十几岁时被判断基本痊愈。现在身为人母,更能体会我妈妈被宣布唯一的孩子身患绝症时的心情,为此文主旨之一,遂原文没有仔细交代,抱歉。我们一生总会遇到些特别糟糕的事,也很难人人都登上所谓的人生颠覆。愿孩子们在生活中能自食其力、自得其乐。)


-  END  -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我们在村里等你。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看经典热文,点击菜单。


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给邮箱 [email protected] 投稿吧。


欢迎转发分享;对话框输入“转载”即可了解授权详情;未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的平台。




喜欢吗?期待你点“在看”支持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