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疫情之下,做好预防是正确的,但备药时也要学会正确用药,否则跟风只会带来不必要的焦虑,错误用药则更加危险。
近期,连花清瘟和藿香正气火了,可仁看到很多相关的新闻:

还有朋友半夜给我发消息问我,囤连花清瘟了吗?
现在该不该囤药?拿到药之后又该如何用?可仁觉得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日常生活中用得到。
01
连花清瘟到底是什么药?
先来看下连花清瘟的成分:
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
连花清瘟整体是一个辛凉解表的方剂,性味偏凉,基本以清热方向为主,对于风热外感效果会很好。
连花清瘟说明书上的功效:
“清瘟解毒,宣肺泄热”几个字,也说明这是一个针对热证的药。如果是治疗感冒,也适用于热证感冒。
热证感冒的症状:
舌红苔黄:舌头偏红或者红、紫红的;舌苔会偏黄一些。
涕痰黏黄:黄鼻涕或者鼻塞、流鼻血
咽红充血:扁桃体红肿。
口干舌燥:热身不冷,爱出汗,一直想喝水。
大便干燥:大便干结,小便黄。
所以说连花清瘟是寒凉药,不要对说明书“断章取义”。不要因为“发热、鼻塞、头痛、咽干”这些症状就轻易去用连花清瘟。
寒证感冒的症状:
舌淡苔白:舌头淡红色,舌苔也是淡白色
面白肢凉:手脚冰凉,怕风怕冷
痰白轻咳:鼻涕多为水样,清鼻涕,有咳嗽
咽痒不红:扁桃体无充血
想喝热水,不想喝凉水
以上这些情况明显是“寒”,没有医生的指导,不要用能清热的连花清瘟。
从全身的症状来看,比如手脚经常冰凉、拉肚子或者腹胀,身体整体其实属于“寒”的。这样的情况,也不适合用连花清瘟。
其实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也明确说明,连花清瘟胶囊适用的症状在“湿热蕴肺证”的情况下才推荐使用:
所以连花清瘟该囤吗?可以买,没必要囤。
用药要辨证,不会辨证,谨遵医嘱。
02
藿香正气是万用药吗?
来说一下另外一个很火的中成药——藿香正气液。
藿香正气口服液主要是针对肠胃不适、尤其是湿气特别重的人。
任何阻碍身体气血运行的因素都会导致外邪的入侵,例如由“寒”引起的就是伤寒,由“热”引起的就是温病,湿气特别重也是致病因素之一。
身体正气不足,多余的湿气留在体内无力运化,就变成了“水湿之邪”,容易导致困脾,从而使得身体的“营卫之气”运行缓慢,外邪更易入侵。
湿气又极易与其他邪气结合,与“寒”结合就形成寒湿,与“热”结合形成湿热。藿香正气针对的就是寒湿的情况。
藿香正气液的配方中:
紫苏叶、藿香、白芷:辛温解表,疏风散寒,提升卫气。
茯苓、生半夏、陈皮:祛湿、降逆止呕;
厚朴(姜制)、大腹皮:排下焦湿气;
甘草和中。
(以上内容根据《神农本草经》记载,仅供参考,不提供医学建议。)
如何判断“寒湿”呢?一般只要是观察舌象:舌苔特别厚、唾液多,舌头边比较白,就可以判断为湿气重。
再观察一下身体,如果阳气不是很旺的状态,比如不想吃饭,拉肚子,咳嗽多痰,可能还有大便软烂腥,外界也正处于较为寒冷潮湿的情况。
这时就可以把藿香正气用上,补一补身体的正气,正气足了,湿气才能更好地排出,把脾胃解放出来,营卫之气也能更加强健,抵御外邪。
我们在使服用藿香正气口服液时,最好用热水温一温,在30度左右的温度下喝。也可以用两片姜片和一个大枣煮水送服。
除此以外,藿香正气液日常也可以这样做:
1.泡脚:将藿香正气水或者口服液,直接倒入水里面,泡脚或者洗澡。
2.外擦:用于一些寒湿性湿疹的情况。
 重点总结:
连花清瘟药性寒凉,仅适用于热证感冒,明显有寒的特征最好不要用。
藿香正气适用寒湿引起的胃肠不适。
03
其他中成药
除了连花清瘟胶囊和藿香正气,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还提到了其他几种中成药:
1、医学观察期:伴随乏力发热
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
2、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
推荐中成药:清肺排毒颗粒
所以,不必紧紧锁住连花清瘟和藿香正气液,最重要的仍是那句话:辨证治疗,谨遵医嘱,理性买药,不要跟风。
疫情之下,做好预防是正确的,但备药时也要学会正确用药,否则跟风只会带来不必要的焦虑,错误用药则更加危险。
最重要的是,做好日常养护,锻炼身体。根据时令养生,顺应天道,增强体质,才是我们抵御病毒的根本。
时令养生好物
往 期 精 选
【免责声明】
文中部分资料引自《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仅供用户参考,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
进入睡力铺,获取更多生命能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