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止一次地“吐槽”过,辅导孩子写作文,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最痛苦的事情之一。
但总有童靴不信,认为讲作文能痛苦到哪去,还能比学数学更要命吗?
其中,就包括我们团队的小伙伴——贝姐。
贝姐之所以有这份自信,是因为她家果果从小就古灵精怪、妙语连珠,经常一开口,就把大人逗得哈哈大笑。怎么看,都是那种表达能力很强的孩子。
果果上一年级时写的随笔,充满童趣和想象力
但没想到,这学期一开学,果果突然发现自己不会写作文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升入三年级后,语文老师对作文的立意、语言、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果果还停留在编段子的阶段,行文缺少章法、语句不够考究,自然每次都拿不到高分……
实际上,像果果这种情况不算个例。
我相信,很多童靴都有过类似困惑:平时看孩子伶牙俐齿、能说会道,怎么一到写作文就那么费劲?
其实,问题就出在缺乏技巧、缺乏积累上,解决方法非常简单——
  • 动笔前,先理清写作思路(结构):比如写人,抓外貌特征、思想行为特点、爱好特长等。
  • 写作时,要抓住核心特点(立意):不要泛泛地写,不要“放之四海而皆准”,否则写出来的都是“废话”。
  • 写不好,就要注意积累(语言):多读多背多摘抄好词好句好段,甚至好的篇章,这对写作都是很有益的。
在以上三点里,最难做到的是最后一点。
因为,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在动笔前理清思路、找准立意,却不能代替他们多看书。
当然,想积累好词好句好素材,也不是只有阅读这一个渠道。
如果孩子们在写作文时,总感觉无从下笔,或写来写去都是大白话,还可以看看下面这些纪录片
它们中,有的是央视自制的精品之作,有的是国产纪录片的“新天花板”……片中的解说文案,更被语文老师和网友们称为“神仙级的满分作文素材”
实在不会写的孩子,可以先摘抄下来,从“引用”和“模仿”练起~
(事先说明,这不代表阅读不重要!也不代表在阅读上可以走捷径!只是在阅读之外,再给大家推荐个积累素材的好方法。)
人物篇
①《中国》第一、二季
时长:22集,每集50分钟

豆瓣8.3~8.8


如果说,《中国通史》是一部致力于全面展现中华民族起源与兴衰的历史“大部头”;
《中国》则是以不同时代的重要人物为线索,引导孩子们追根溯源、见微知著,透过视觉与文本的双重渗透,感受千年古国的文化渊源与历史脉络。

尤其第二季的解说词,更是丝丝入扣、句句出彩。
仅用寥寥几笔,就让旧时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往昔的浮世光景浮现眼前。
读起来韵律优美、唇齿留香,堪称满分作文的绝佳素材库。
比如,第一集写到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时,就以对比手法描绘了二人的“出世”与“入世”,映射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进则儒,退则道”的两种精神归宿——

“李白如从天上而来,飞流直下。
杜甫如在大地上生长,厚重深沉。

无论少了哪一个,大唐的天空都将黯然失色。
两千多年前,孔子与老子,一儒,一道,开启了中国思想的源头。
李杜二人,一仙,一圣,让世人仿佛再次见到同样的光彩。
他们承继了中国此前一千年的思想和精神,相互照耀,也照耀着中国。”
第二集,从宋徽宗赵佶切入,表现出宋人风雅浪漫的生活美学,以及“靖康之耻”发生后,山河不再的漂泊破碎感——

“赵佶对于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感受力。
据说他曾经做过一个梦,梦中大雨刚毕,天际出现一抹从未见过的色彩,美得动人心魄。
睡醒后,他下旨命令工匠烧制一件瓷器,要求只有一个,就是拥有‘雨过天晴云破处’的颜色。
赵佶为这个颜色取名:天青色。”
第四集,讲到元曲四大家之首、历史上记载不详的关汉卿时,则结合社会背景及其文学作品,展开了大胆且合理的想象——

他很可能是一个生在金朝末年的汉人。
少年时,南下的蒙古铁骑攻进他的国家。战争与杀戮,并没有浇灭他作为读书人所保有的期待……
于是,戏剧成为关汉卿新的人生。
剧中人就是他的颠倒梦想。
他心中的喜怒哀乐、忠孝仁义,他的恨,他的爱,都投射进了每一个即将登场的粉墨人生里。
而这些入木三分的刻画,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人物、学习历史,更能带来写作上的示范与引导。
相信看完本片后,孩子们也会在人物写作上,有了新的领悟和思考。
书信篇
②《书简阅中国》
时长:6集,每集50分钟

豆瓣9.2


说起来,这两年以“书信”为研究对象的国产纪录片或电视节目,并不在少数。
比如,《书简阅中国》《见字如面》《朗读者》等。
为什么要选择书信呢?

一方面是因为,书信时代虽然不似互联网这般方便,但字里行间却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甚至连一笔一划的书写,都是寄信者心境的体现。
所以,我们常说“见字如面”。

另一方面,正因为书信具有真实性这一特点,即便是私人视角,也能对大时代背景有所反映。
因此,通过那些历经时间沉淀的信件,
我们可以窥探到,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就像许子东教授说的:“书信在走向消亡,但是书信里所承载的文化、文明不应该被消亡。”
而这部《书简阅中国》,一共收集了30封古人的书信
分别诠释了亲情、友情、爱情、家风、家国等不同主题,并由演员进行场景演绎,再现当时境况。
其中,包括许多历史典故背后的名人书信。
比如,《与山巨源绝交书》是一篇名传千古的散文作品,也是魏晋时期文学家嵇康写给山涛的一封书信。
全文分为五段,层次、脉络分明,引古喻今,挥洒自如。
既以放纵不羁、生性疏懒为由,拒绝了好友山涛的举荐;又对司马政权所标榜的虚伪礼法,加以嘲讽和抨击——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片中还讲到,不少普通小人物之间感人肺腑的书信往来。
比如,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封家书,就出自战国时期,一对在秦军服役的亲兄弟——
“惊敢大心问衷,母得毋恙也?家室外内同以衷……惊远家故,衷教诏妴,令毋敢远就取新(薪),衷令……”

信中,表达了对家中母亲、大哥、妻儿的思念,以及对孩子的教育、生活等方面的叮嘱。
但很遗憾的是,弟弟最终死在战场上,再也没能回到家乡。
这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在那些诸侯争霸、逐鹿天下的战争背后,不仅有上层贵族的功成名就、封侯拜相,更有无数普通生命的背井离乡和凋零陨落。

而透过这部纪录片,透过这些文采斐然、情真意切的文字,孩子们可以体会千百年前古人们的喜怒哀乐与社会百态,也能感受到书信文体的历久弥新与独特魅力。
如此一来,再去学写书信体作文时,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自然景观篇
③《航拍中国》(共四季)
时长:34集,每集50分钟
豆瓣8.3~9.1

这部纪录片刚出第一季的时候,我就给大家推荐过。

它是中国有史以来航拍规模最大、单集投资金额最高的纪录片,前后用了五年时间,展现了34个省级行政区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人文、自然和现代景观。
堪称孩子认识祖国、学习地理及人文知识的绝佳教材。
热情活力无时无刻不在奔腾、流淌的新疆▽
深邃神秘的西北大地▽

大雪落下时,西湖的绝美一览无余
不过,或许因为航拍下的锦绣山河太过震撼,我当时竟没有注意到片中的文案也相当惊艳。
比如,它只用短短两句,就概括出祖国的幅员辽阔、地貌多样——
“你所了解的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
再比如,它是这样赞美“彩云之南”的高山流水、鸟语花香——
“如果不是河流在深谷鸣唱,如果不是阳光照亮了雪山,我们差点忘了,你已等待了太久。御风起航,高空、激流、花海,我们与万物同行。星辰指引出方向,云与光铺展成大地的模样。”

这样道出安徽的山清水秀、古色古香——

“我梦见了你,就像千年以前的样子。忽而绿水青山,粉墙黛瓦,忽而雾海翻腾,雄踞天下。你是什么样子?在沧海和桑田之间变化,又纯白,又斑斓色彩。”

这样形容贵州的群山巍峨、春暖风和——
“我想看清楚,海上的孤岛为何为你停留?一条小路,如何翻越山谷、一片花海,怎样绽放大地?我以为河流是你自有的脉络,你与风共舞,守护岁月悠长。高一点,远一些,看一束光,如何洞穿险阻?一眼,瞬间,你已经跨越了光年。”

这样描述齐鲁大地的锦绣壮美、底蕴丰厚——
“你在哪儿?山海间的风,已经盘旋了亿万年。草木更迭,是你在靠近。我在陆地与海洋,追寻你的足迹。你在泰山之巅,也会随波逐流。一年又一年,你扬起风帆,崩腾入海。”

这样畅谈吉林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我想来看你,如果能有一双翅膀振翅万里,跟随风雪的纹理,看你如何把火焰埋藏在冰山之下。我想飞向你,即便没有翅膀,也要向着你的方向御风而行,看你如何把岁月停在最美的时刻。”

更可贵的是,创作团队并没有一味地堆砌华丽辞藻,而是将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眷恋融入在了其中。
让孩子们在感受视觉震撼的同时,也学会用文字来描绘自然景观、用文字来抒发情感。
人文历史篇
④《如果国宝会说话》(共三季)
时长:75集,每集5分钟

豆瓣9.4~9.5

跟其他动辄一两个小时的人文纪录片不同,《如果国宝会说话》每集只有短短5分钟。
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刚好符合当下年轻人碎片化的观看习惯。
但,体量小不代表内容粗糙。
事实上,它从视觉画面,到解说文案,都能给观众带来美的震撼。
尤其文案,既富有诗意,又不乏俏皮。
让我们在寥寥数语之间,就能了解每一件文物的前世今生,了解它们自身的美感和趣味。
比如,关于敦煌莫高窟中的飞天壁画,它是这样说的——
“我们乘着时代的风云,以微毫诠释盛大,且歌且舞而来。我们曼妙风姿里,就是生命。我们轻盈飞过处,就是天空。”

关于唐代仕女俑,它是这样说的——
“华彩绚丽的宫廷燕乐,技艺倾城的异域音乐家,衣袂飘飞的霓裳羽衣曲,八人乐团随着骆驼的脚步漂移流转,如春天般恣意纵情的狂欢,或许才符合我们对唐朝的想象。”
关于霍去病墓前的石刻,它是这样说的——
“石不朽,磐石之志永存。亦如闪电的生命,在大地上消失的那一刻,石头里的生命,浮现出来。一块岩石刀刀划过,时间在他们身上碰撞,便镌刻出了故事。”

关于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它是这样说的——
“在这些无数的疤痕中,见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细节。在这些星辰般的碎片里,看到了人类在苦难中前行的脚步。我们哭着降临世界,却可以笑着走向永恒。”

喜欢这些句子的童靴,可以直接带孩子来摘抄一波~
美食篇
⑤《鲜生史》
时长:12集,单集15分钟
豆瓣8.6
说到《鲜生史》,想必各位童靴都不会感到陌生,我之前就在文章里推荐过一次。
它妙就妙在,将鲁迅、苏轼、曹雪芹、白居易四位文学大家,与美食联系在一起。
但也正因为如此,孩子们可以在这部纪录片中,看到不少关于饮食的名家名篇。
比如,鲁迅曾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中,生动描绘了大闸蟹的吃法——
“秋高稻熟时节,吴越间所多的是螃蟹,煮到通红之后,无论取那一只,揭开背壳来,里面就有黄,有膏;倘是雌的,就有石榴子一般鲜红的子。先将这些吃完,即一定露出一个圆锥形的薄膜,再用小刀小心地沿着锥底切下,取出,翻转,使里面向外,只要不破,便变成一个罗汉模样的东西,有头脸,身子,是坐着的,我们那里的小孩子都称他‘蟹和尚’,就是躲在里面避难的法海。”
生性豁达的苏轼,被贬官到海南时,因为吃到了美味的生蚝,便将所有烦恼抛之脑后。

还兴之所至,提笔写下了《食蚝》一文:
“己卯冬至前二日,海蛮献蠔。剖之,得数升,肉与浆入水,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又取其大者炙热,正尔啖嚼,又益囗煮者。海国食囗蟹囗螺八足鱼,岂有献囗……”

可以说,这部纪录片既展现了不一样的“先生”,又让我们看到了先生笔下不一样的“鲜生”。
相信孩子们看完之后,不仅可以收获写作素材,更会对这些作品背后的饮食文化、人生态度有所了解。
川妈说说
有需要资源的童靴,可以像以前一样,点个赞和在看,再转发下这篇文章,在公众号对话框(不是文章下方留言),回复关键词“素材”,就能收到观看方式啦~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