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特性”。
俄罗斯人常常被人认为骁勇善战,勇猛无敌;欧洲人则常年保持儒雅、有教养的公众印象。
而美国人,与他们的祖先——盎格鲁撒克逊人不同,他们热情爽朗,富于冒险精神和创造精神。
是什么导致了美国人的特殊性?又是什么让美国与欧洲文明区别开来?
亨利·纳什·史密斯的这本《处女地:作为象征和神话的美国西部》正是从文化史角度,分析了美国精神的象征——“西部”。史密斯认为,西部作为一种象征,不仅建构了美国人的民族精神,也影响了美国现实社会的进程。
◎“美国学”的开山之作
美国学是一门历史仅有一百年的学科,顾名思义,它的研究对象是世界大国——美国。美国,这个立国仅200多年,创立在殖民地上的国家,不仅建立了人类文明历史上首个联邦制政体,也将民主、自由、平等、共和的理念传播了全世界。为什么是美国人?美国人的特性是什么?美国又是否存在独一无二的精神?
“美国学”回应的正是这一问题。《处女地》作为美国研究的开山之作,不仅让“象征与神话”研究成为美国学的范式,也将西部与美国文化研究宿命般地联系在了一起。
◎西部——美国的“处女地”,美国精神的中心
美国西部,曾经的无主之地,印第安人的居所。从18世纪末起,美国人便开始了对西部长达一个世纪的扩张与开发。这场运动不仅重新建构了美国的民族性,也对美国之后的经济发展、政治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可以说,没有西部开发,就没有之后繁荣、辽阔的美国。这本《处女地》正是以“西部”为核心,探讨了“美国精神”与“西进运动”之间盘综错节的关系。
▲《处女地》内页展示
在史密斯看来,西进之路实际上承载了美国人追求经济平等和自由、构建美利坚帝国的梦想;而西部大开发本身要面临的“野蛮”与“文明”、“传统”与“创造”、“旧思想”与“新观念”的冲突与碰撞,则塑造了西部开拓者的特性——既粗鲁又乐观,既异想天开又求实敢干,既怀有极端个人主义,又强调秩序、结社和自治——这既是西部故事中美国人的特性,也是近当代美国人典型的民族特征。
◎以“神话与象征”作为方法
这本书创新性地使用“神话与象征”的研究方法,将文本分析引入现实,试图在文学记录、历史故事和大众文化中找到“美国精神”的编码。在作者看来,神话与象征是人类心灵的创造,一旦诉诸大众的文学、民主政治的实践,以及现代化的技术和资本,就有可能增进现实文明的发展。
因为“环境会塑造观念,而观念同样也能改造环境”。一个社会的文明进程就取决于两者之间有效的互动。书中充满详细、丰富的文本案例和分析,更加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本书是阐释美国民族特性的重要奠基作之一,先知书店诚挚推荐,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独家好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