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9⽉16⽇,22岁的伊朗⼥性Mahsa Amini(阿⽶尼)由于没有佩戴好头巾,宗教警察追捕3天后在拘留期间死亡。伊朗随即爆发了⼤规模的抗议活动,超过千⼈被捕,⼏⼗⼈丧⽣。政府除了镇压街头抗议的⺠众之外,也就此切断了互联⽹。
对很多人而言,伊朗可能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国家。今天这篇文章与你分享一本关于伊朗的书——《我在伊朗长大》,带你了解多方位的伊朗。本文同时也是C计划思辨阅读课的课程导读,如果你感兴趣,欢迎拉到文末了解详情。
《我在伊朗长大》是图像小说中最广为人知的经典作品之一,基本形式是图画加对白、旁白,但是它们的主题和表达往往都比传统的漫画更加严肃、沉重有着更强的文学性与艺术性,探讨的也是相对深奥的主题。由它改编的动画片,曾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提名。
提起伊朗这个国家,你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脑中是一片空白?是地毯?是石油?是战争?是核争议?是“邪恶轴心”?
我相信对于很多人而言,伊朗都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国家。它是历史教科书中的波斯帝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这本书的英文原标题,persepolis,波斯波利斯,说的就是波斯帝国的旧都,曾有着世上最伟大的宫殿。历经三代皇帝修建完成,穷奢极侈,却在建成百年后被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付之一炬。历史的荣光,难以再现。之后的2500年,波斯被阿拉伯入侵,又遭遇蒙古的铁蹄,最后难逃西方帝国的瓜分占领。
1921年,军人雷扎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原来的皇帝,建立巴列维王朝,自称国王。1941年,他的儿子继位,曾推行一系列现代化举措。但其治下的社会种种矛盾深重,从1977年开始,一系列反对国王统治的运动爆发,示威游行此起彼伏,国内局势陷入混乱。1979年,国王正式被推翻,但上台的却是极其保守的宗教领袖霍梅尼。在他的领导下,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就此建立。
我在伊朗长大 /
这本书的主人公,玛赞·莎塔碧,就生长在这样一个保守的宗教社会。在她十岁时,也就是1980年,所有的女性被要求戴上面纱,所有的大学被宣布关闭。玛赞的妈妈因为没有戴面纱出门,被两个宗教极端分子当街侮辱,称“这样不带面纱的女人应该被强奸、扔到垃圾桶里”;
因为穿了耐克鞋和别有迈克尔·杰克逊像章的牛仔夹克,玛赞在大街上被革命监察人员辱骂质问、险被扣留;因为未婚男女在公园散步被视作违反宗教伦理和道德准则、会为此缴纳高额罚金或挨鞭刑,已经成年的玛赞只能和男友悄悄躲在家里约会。……
玛赞所经历的,不仅是这些日常生活中令人窒息的压迫和限制,还有残酷的战争。也是在她十岁那年,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的两伊战争爆发。同学的父亲在战争中牺牲,妈妈的好友成为从边境小镇逃难的难民,因为战争下的边境封锁、姑父至死无法见到生活在海外的表哥,而对德黑兰的导弹空袭,直接炸毁了邻居家的房子。当玛赞看到废墟中邻家女孩的手臂上还戴着她最爱的绿宝石手镯时,整个画面陷入一片漆黑——在巨大的创伤、痛苦与恐惧面前,无论文字还是图画,都触碰到了它们的极限。
/ 我在伊朗长大 /
压迫、战争、混乱……可能就是许多人对伊朗最深刻的印象。即便当前战争的阴影早已散去,这依然一个充满狂热的宗教原教旨主义的社会,对言论自由、宗教自由肆意扼杀、打压。它仿佛是人权、自由的彻底反面,更因其核问题和石油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被一些西方国家视作“邪恶轴心”
但这是否就是伊朗的全部?
“人们谈起这个伟大的文明古国,总是将她与原教旨主义、狂热主义和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我作为一个在伊朗度过大半生的伊朗人,知道这个形象远非真实。”
在谈到为什么要创作《我在伊朗长大》这本书时,玛赞如此说道。那一个真实的伊朗究竟是怎么样的?
玛赞在这本书中,记录下她前25年在伊朗度过的岁月,其中也包括她在奥地利留学的四年生活。
那从这本书里,我们会看到一个怎样的伊朗?
毫无疑问,这本书所展示的,也仅仅是伊朗社会的一个切面,而远不是它的全部。在这个切面里,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伊朗人:他们有的是拥护政府意识形态的狂热分子,也有坚守着信仰与良心的开明宗教人士,有为了捍卫自由、坚持与暴政抗争的异见分子,有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而在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英雄,也有为了死后能进天堂、得到女人和财富而盲目赴死乡下青年……
这些多元、生动的形象,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家、政府、人民这些抽象概念的复杂性,让我们看到一个国家官方的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巨大落差
我在伊朗长大 /
而主人公玛赞,就生活在一个与官方宗教狂热毫不相关、开明西化的知识分子家庭。
玛赞的外公,是雷扎国王所推翻的那个王朝罢黜的王子,因为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而成为新政权下的异见者,曾被投入水牢;玛赞的爸爸是一位工程师,妈妈是一名设计师,他们热衷讨论政治,积极参与一系列反对国王、捍卫人权的示威游行;玛赞的叔叔,曾参与伊朗阿塞拜疆独立运动,在国王时期被迫流亡苏联、后又在监狱被关押9年,当新政府上台,他曾被短暂释放,而后又被污作苏联间谍处死;爸爸妈妈的朋友们中,不乏异见者、抗争者,他们曾遭遇种种酷刑,又在新政权对革命者的大清洗中被谋杀,或被迫逃亡……
玛赞的父母在餐桌上与她讨论政治,向她戳穿教科书的谎言,为她提供大量的书籍,让她自由地阅读与思考。
但无论是在政治压迫中,还是在残酷的战争中,他们都努力地去追求一种“正常人”的生活。
我在伊朗长大 /
他们坚持每周四开派对、每周一召集牌局,即便一旦被革命巡逻队的检查人员发现,会被罚款、挨鞭刑。这种“传统”被玛赞继续延续到她的大学时代。当玛赞和同学们因为组织、参与派对而一次次被革命卫士抓进监狱,她的父母会都毫无怨言地将她保释出来。在一次对派对人员抓捕中,玛赞的一位朋友试图从屋顶逃脱,但不幸坠楼。父亲非常担心,似乎想劝阻玛赞不要再参加这样的派对,但他还是没有说出阻拦的话语。玛赞在旁白里说道:“尽管有危险,我父亲总是让我按自己的方式生活。”
为了让女儿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他们也一直在努力地去满足女儿的“正常”需求。当青春期的玛赞提出想要两张英国摇滚乐手的张贴画时,玛赞的爸爸妈妈在出国旅行的第一站就去为她寻找招贴画。他们不想让海报上有折印,便将招贴画逢在爸爸的大衣夹层,爸爸于是穿上一件好似缝了垫肩的时髦大衣,由此来躲过机场海关对违禁品的搜查。
我在伊朗长大 /
在这样一个非正常的社会,他们竭尽所能地以一种正常的、自由的、宽容的态度养育自己的孩子。而玛赞也早早就展现出超出她年龄的成熟与独立。
然而,拥有独立的思想与人格,在这样的社会,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在玛赞十四岁那年,宗教老师在课堂上宣称,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以来,就不再有政治犯。玛赞举手发言,她说,我自己的叔叔就在伊斯兰政权下被处死。我们的政治犯从国王时期的三千人增加到了现行政权下的三十万人。“你怎么敢对我们如此撒谎?”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玛赞的父母,你会支持她的言论,还是会对此忧心忡忡?
事实上,玛赞父母也为此焦灼。父亲打心底为她骄傲,但母亲陷入了深刻的恐惧。她害怕玛赞会因为类似的言论被逮捕,而且她深知,对于一个14岁的女孩,被捕意味着什么。在这件事之后,他们决定,将玛赞送到奥地利留学。
我在伊朗长大 /
玛赞在奥地利的四年,也是一段值得玩味与深思的经历。
在出国前,爸爸告诫玛赞的最后一句话是:永远不要忘记你是谁。外婆告诉她,永远保持你的尊严,真诚地对待你自己。
然而当玛赞来到一个所谓的正常世界、拥抱自由,却找不到自己到底是谁了。她难以融入校园生活,前后辗转不同的公寓或寄宿家庭,只有学校里由怪人们组成的边缘小圈子接纳了她。为了讨好来之不易的朋友们,她和他们一起参加派对,吸食大麻——甚至贩卖大麻。她一方面震惊于西方年轻人们开放的性观念,另一方面又前所未有地渴望着爱与被爱。当她发现自己被男友欺骗利用后,彻底崩溃,最后甚至流落街头……
如果你是玛赞的父母,你会对她在奥地利的所作所为感到失望吗?面对巨大的文化冲突和身份危机,面对与一切格格不入的痛苦与孤独,如果是你我,可能有更好的做法吗?
玛赞再一次回到伊朗。她再一次在熟悉又陌生的街道里感到迷失。此时,两伊战争结束,整个社会走向重建。玛赞需要重新适应面纱,适应被战争的悲痛与政治压迫笼罩的生活。她发现与朋友们无话可说,她脑海中依然有着对西方美好生活不切实际的想象,玛赞曾经历的痛苦既难以言说又无法被理解。玛赞意识到,她仍然是人群中孤独而格格不入的那一个。
在一次自杀未遂后,玛赞从深深的抑郁中振作,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念,结交新的男朋友,一起考上大学。
战争的阴影渐渐远去,虽然宗教的压迫无处不在,但人们却找到了与权力和解的方式。玛赞发现,她身边的人,似乎都过着一种双面生活。在公共场合,他们用面纱遮住自己的身体、隐藏自己的想法,但是在私下,他们开着派对、谈论异性和流行文化。人们似乎也越来越习惯这样的双面生活。终于不再有战争、不用担心导弹,不再有物资的匮乏,面对习以为常的绝对的权力,人们也不再有抗议活动,自然也不再会为大清洗或政治迫害这样的事情逃离国外。
玛赞发现,自己似乎也被不知不觉地困在了这样的舒适之中。除此之外,一同将她困住的,还有她的婚姻。为了规避未婚情侣所面临的一系列风险,玛赞在21岁时选择步入婚姻。她的父亲并没有阻止她——因为在他看来,玛赞必须通过亲身的尝试,去认识眼前的这个男人、或者婚姻本身。
在日复一日充满琐碎争执的婚姻生活中,玛赞似乎失去了她的好奇心,她的敏锐力,她的独立与反叛,她对自由的渴望。
还是父亲再一次点燃了她。父亲带来书籍,推动玛赞进入能够进行深刻时政讨论的社交圈子。玛赞也再一次得出同样的结论:人必须教育自己。
她最终决定离婚。也最终决定再一次离开伊朗。而这一次,她或许真正知道了什么叫做“不要忘记自己”,如何保持对自己的真诚。
书中的故事到此为止。而后,玛赞在法国学习插画创作,一直留在法国生活,成为一名插画艺术家。除了《我在伊朗长大》这本书,她的作品也经常刊登在法国的报刊杂志,同时她还创作了多本儿童故事。
关于她的这本自传,我相信每个人都会从中读出截然不同的东西。
它是帮助我们了解伊朗社会的一扇窗口,让我们知道在世界的不同角落,人们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即便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下,主人公玛赞和我们中大多数人面临的都是同样的问题:我是谁?我想成为怎样的人?这本书也迫使我们不断去思考,在极端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自处,生活的底线究竟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坚守自己的良心,又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我们曾在C计划的课堂上带着孩子们一起讨论过《我在伊朗长大》这本书、引发了孩子们对于伊朗这个国家、对个体在文化冲突下的选择、青春期的叛逆与反思……等等议题的思考。如果你感兴趣,欢迎点击了解C计划思辨阅读课
作者:蓝方
C计划联合创始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和法国巴黎政治大学,曾任《财经》杂志、财新传媒公共政策资深记者。
我们是谁
C计划(C指Critical Thinking)是一家致力于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机构,旨在系统提高儿童和成人的独立思考、逻辑思维和理性思考能力
我们研究了上百本书,经过了数千小时的一线教学,熟练掌握批判性思维核心方法,成长为国内推广批判性思维的专业教育团队
最新课程
关于《我在伊朗长大》这本书的一系列思考和讨论,都会在C计划的课堂上展开。
C计划研发出给孩子的思维训练课,并且与阅读、写作结合,开设了儿童思辨阅读在线直播课。希望帮助更多孩子,从小接受好的思维训练,成长为独立思考、能够理性交流的人
什么是思辨说理课?>>点击此处了解
什么是思辨阅读课?>>点击此处了解
扫描下图二维码立即报名!👇
更多信息,请扫右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老学员可向客服小思、小阅咨询。
点“在看”,一起传播理性的声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