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申明一下,我假定阅读这篇文章的读者,关心本文话题,有动力学习相关知识。本文专业性强,可阅读性稍差。但这篇文章掺杂我自己评论和经验,值得阅读。
我国在2021年发布了《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囿于我国缺乏质量高的肺癌筛查临床研究,所以这个指南的很多推荐意见,证据可靠的级别不是很高。但仔细看这个指南,应该说写得非常用心,列出了很多证据,以及形成最终推荐意见的思考过程。总体上,我觉得虽然和NCCN指南有所不同,该指南有不少可取之处。而且由于执笔者来自国家癌症中心,权威性很强。下面是指南的部分内容:
问题8:肺癌筛查应在什么年龄段的人群中进行?
◆ 推荐意见:建议在50~74 岁的人群中开展肺癌筛查。
(强推荐,证据分级:中)
我的评论:筛查最低年龄设置为50岁,和国外指南大致相同。只要想一想社会中多少不符合条件的人参加了肺癌筛查,这到底是福,还是祸?最高年龄设置为74岁,主要是缺乏高龄人群的数据,以及从现实考虑筛查的收益不明确。
问题9:如何判定肺癌高风险人群?
◆ 推荐意见:建议对肺癌高风险人群进行肺癌筛查。建议肺癌高风险人群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吸烟:吸烟包年数≥30,包括曾经吸烟包年数≥30,但戒烟不足15 年;
(2) 被动吸烟:与吸烟者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20 年;
(3)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有职业暴露史(石棉、氡、铍、铬、镉、镍、硅、煤烟和煤烟尘)至少1 年;
(5)有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 确诊肺癌。
注:吸烟包年数=每天吸烟的包数(每包20支)×吸烟年数
这一条,和国外指南明显不同。下面的表格是我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的高危人群定义。
我的评论:我国指南指出了二手烟会增加肺癌概率的证据,但是我始终想不通。假如丈夫吸烟,每天一包,吸30年才是高危患者,而妻子在家吸二手烟,居然只需要20年就是高危患者。二手烟居然比一手烟更致癌?
本指南承认,这些高危因素的条件,不仅基于临床研究证据,也基于专家共识。指南呼吁“以中国人群数据为基础,建立风险预测模型,进行肺癌风险评分,提高肺癌筛查人群范围的准确性”,我们也期盼着,今后会有更准确的高危病人定义。
问题12、组织肺癌筛查时应包括哪些流程?
◆ 推荐意见:建议肺癌筛查的流程参考图1,主要包括知情同意、问卷调查、风险评估、LDCT 筛查和结果管理。
问题13:是否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
◆ 推荐意见:建议所有参加筛查者在自愿的原则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 推荐意见:建议知情同意书的内容至少包括:筛查目的、意义、过程、参加筛查可能获得的益处和风险、筛查费用、保密原则和自愿原则、签字及日期。
知情同意在肺癌筛查中是必不可少的。USPSTF建议在肺癌筛查之前, 要告知参加筛查者肺癌筛查的益处和危害。美国胸科协会和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在2015 年发表的肺癌筛查指南里也提出, 知情同意能帮助筛查对象权衡各种信息以便自主做出选择。
然而,目前在实施肺癌筛查时信息透明度普遍偏低。2020 年Clark 等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 发表的研究显示,在美国肺癌筛查网站中,对于筛查的潜在益处和危害方面的描述存在不平衡, 有98.0%的网站描述了潜在的益处, 而仅有48.0%的网站描述了潜在危害;有73.0%的肺癌筛查网站没有明确告知筛查者在参加筛查之前要考虑筛查的益处和危害;仅有不足10.0%的网站提及筛查导致的过度诊断。知情同意能确保筛查对象在筛查过程中获得合理及有效的医疗支持, 能帮助筛查对象和医院及医师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我国在2019 年发布的《大型人群队列研究数据安全技术规范》中提到,数据采集人员应向参加者提供其接受调查必需的所
有信息,通过完整充分的说明和介绍,对参加者的有关询问进行全面必要的回答和解释, 使参加者全面了解需调查的内容及隐私数据安全性保证。因此,本指南建议在肺癌筛查之前要签署知情同意书, 明确肺癌筛查的目的、意义、过程、参加筛查可能获得的益处和风险、筛查费用,并解释说明筛查的保密原则和自愿原则。
我的评论:这些流程和现实有着极大的反差。大家是否想到过筛查可能有害?我常劝病人筛查也许是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
问题16:扫描后如何进行阅片?
◆ 推荐意见:建议使用DICOM 格式,在工作站或PACS 进行阅片,建议使用专业显示器;采用窗宽1500~1600HU、窗位-650~-600HU 的肺窗及窗宽350~380HU、窗位25~40HU 的纵隔窗分别阅片;建议采用多平面重组(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 及最大密度投影阅片,横断面和MPR 冠状面、矢状面多方位显示肺结节的形态学特征。
我的评论:诊断小结节,应该在电脑上看!而绝大多数病人拿着胸部CT的胶片,请医生阅片,加上CT报告不规范。我经常想这不就是葫芦僧判葫芦案吗?不规范的管理,使得医生和病人都很艰难。
问题18:如何对基线筛查检出的结节进行管理和随访?
推荐意见:建议基线筛查结果的管理和随访符合下列规定(图2):

我的评论:这和NCCN有差别,总体上比NCCN指南要简化一些,按照我国指南,病人筛查和随访的次数会多一些。也就是说,我国指南相比国外指南已经很保守、很警惕癌症。但现实中,患者的焦虑、医生的无知使得患者做CT的频率超过本指南的推荐。
这个指南还有很多内容,但有些内容太过专业,就不介绍了,感兴趣的人可以找原文看看。

本公众号持续关注睡眠和呼吸患者教育,如果您觉得好,敬请点击下面图标,关注本公众号。虽然不可能每天的文章对您有用,但关注后,养肥了再看,相信您会有所收获
如果您觉得好,敬请关注+转发,没准您的家人朋友也能获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