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我用心写的,力求深入浅出,推荐您阅读。
本公众号聚焦呼吸疾病,力争写精品,敬请您关注。如您有什么话题或问题咨询,在文末有作者的微信二维码可以加。
本文版权为作者所有,欢迎您转发给亲朋好友、朋友圈、点击在看。但拒绝不完整转发(必须包含文末作者和公众号的名称和二维码),转发不能用于牟利,否则转发必须得到作者的书面同意。
本系列《肺结节筛查的前世今生》
  1. 第一文内容是:LDCT作为筛查工具的成长历史;
  2. 上一文内容是:如何运用LDCT这把工具;
  3. 本文内容将是:肺癌筛查的获益和危害;
  4. 一文将是:肺癌筛查的乱象,如何避雷。
每年我们单位会组织健康体检,体检按照年龄,分为ABCD几个档次,每个档次做的体检项目一模一样,这种“批量化体检”符合我们工业大国的气质。前几年,我终于可以享受胸部LDCT体检,然而除了第一年我做了CT,接下来2年我放弃LDCT检查。体检中心的同事有些不理解,问我为啥有福利不享受?
2016年“医学与人文高峰论坛”上,韩启德院士发言:“我并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筛查”,这个观点与我心中暗合。我第一年做LDCT是因为我以前从未做过胸部CT,LDCT可解决我累积多年的肺部信息盲区。此后我不做检查是因为:LDCT唯一的依据是NLST,而NLST结论只适用于肺癌高危患者。而我并不在此列,LDCT也许得不偿失。
NLST定义的高危人群标准是同时具备下列两条:
  1. 年龄在 55-74 岁之间
  2. 吸烟指数在30年包以上,如已经戒烟,戒烟应在15年以内。
吸烟指数=吸烟年数 * 平均每天吸烟的包数。例如每天1包香烟,吸了30年,吸烟指数为30年包
所以,我不符合其中的任意一条,显然不是高危人群。
NLST发表于2011年,10多年过去,有更多的研究提供了更多证据,目前NCCN把肺癌指南中早期筛查人群扩大为两组:第1组标准比较严格,完全符合NLST原始定义;而第2组条件比较宽松,须同时具备下列三条:
  1. 年龄>50岁;
  2. 吸烟指数>20包年,如已经戒烟戒烟年限不限;
  3. 包含下列因素之一:(肺癌家族史,诊断COPD,职业暴露于已知致癌物或个人烟草相关恶性肿瘤史)。
按照这个宽松的标准,我仍然不符合其中的任意一条,不是高危人群。
顺便说一下,绝大多数学术机构或组织承认NLST严格标准,但这个宽松的高危人群标准仍有一定争议。2018年我国某学术组织,出台了一个高危人群标准(见下图),该标准宽松得比美联储8万亿美元量化宽松放水还要厉害,理由是“因我国吸烟及被动吸烟人群比例较高、大气污染及肺癌发病年轻化的现状”,不过没有提供该理由的证据。
即使按这个“放水版”宽松标准,我仍不符合高危人群。
那我到底应不应该做LDCT呢?下图是我根据最新NCCN肺癌筛查指南英文版稍作翻译。图中的红底白字就是NCCN对我这样非高危人群的忠告:不要筛查。
我并非有福利不享,而是我因为认真读过NLST原文和评论,知道肺癌筛查的成本和收益。我算得清楚,筛查对我弊大于利。
对于高危患者,NCCN指南指出最好是医患讨论后再决定筛查,医师和患者讨论的内容应该包含筛查的好处和风险。读者们,不知道在您进行肺癌筛查之前,有没有人给你们讲过LDCT筛查的好处和风险?如果没有,这一篇文章就补上这一课。
LDCT筛查早期肺癌有三大益处:
  1. 降低肺癌死亡率:相比胸片筛查,对于高危人群,LDCT肺癌筛查可以使死于肺癌的风险降低20%。
  2. 改善生活质量肺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会减少与肺癌有关的病症。早期肺癌的治疗简单有效,治疗相关的病症也少。肺癌筛查的阳性结果,可以促使戒烟,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善。阴性结果会让有些人减轻焦虑和心理负担。
  3. 可能发现其他重要的隐匿性健康风险:LDCT不仅包含肺部,还能发现毗邻肺的器官,所以经常可意外发现肺外疾病,如甲状腺结节、严重但无症状的冠状动脉疾病。
不过,这些好处也是有代价的,咱们算笔账,看看这个好处的代价是多少。
一、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
有人根据NLST的结果,推算出来下面的模型(见下图),其中1个星星符号代表NLST中的1个人,正好1000个人,这1000个高危人群参与者中:
  • 紫色:中途退出研究的人。
  • 黑色:59.4%代表做LDCT,没有发现结节的人。
  • 红色:LDCT发现有肺结节但最终没有诊断肺癌的人,代表筛查受害者。红色可以分为三种人:
    • 33%代表除了复查LDCT没有进一步诊治的人。
    • 1.8%代表因进一步做经皮肺穿刺或手术,但最终排除肺癌,是误诊。
    • 0.3%被过度诊断(详细见下)。
  • 蓝色:发现有肺结节但最终诊断肺癌的人,代表获益者,蓝色可以分为两种人:
    • 1.8%诊断肺癌,但与x线筛查肺癌相比无生存获益。
    • 0.3%诊断肺癌,但与x线筛查肺癌相比生存获益,是真正的幸运儿。
因为学医,所以我知道一些医学相关的冷知识。尸检的时候,发现有些人体内有癌症,可是这些人生前完全没有症状,这叫意外癌。这说明有些肿瘤可能是惰性的,生长极其缓慢,可以与身体共存,而并非夺人命。理论上这些人在没有LDCT筛查的情况下,意外癌一生中永远不会被诊断。这种癌症诊断实际毫无价值,反而影响患者生活,这叫做过度诊断。随着癌症筛查的普遍进行,这种现象在前列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中更常见。
还有些人因为疑似肿瘤,最终决定进行经皮肺穿刺,或者干脆做手术。别看现在胸部手术叫微创手术,这个微创是针对皮肤而言,对于肺,该切的还是要切除,创伤并不小。所以,这些人是肺癌筛查的受害者。

第二、CT辐射和更多费用
对大多数人来说,LDCT需要多次复查才能最终判断是否存在早期肺癌,这意味着暴露于更多的放射性辐射、花费更多的钱。尽管LDCT辐射比普通CT小,但一个LDCT至少相当于十几个胸片的辐射量。好在有人测算从50岁到75岁每年LDCT扫描将导致男性和女性患肺癌的终身风险分别增加0.23%和0.85%,虽然风险不大,但值得警惕。
复查LDCT的费用就不讨论了,这笔经济账很清楚,每个人承受能力不同,感受不同。
第三、焦虑
焦虑的根源有医学本身的因素,也有病人的因素。有些人天生就是心事重,容易焦虑。医学的因素是小结节无法确定诊断,只能通过随诊复查进一步判断,这个道理在上一篇中已经解释了。
接下来的随访就像没有落地的下一只靴子,癌症风险的一粒沙,落在个人身上成了一座山。临床上,我见过大量恐癌焦虑的病人,就在上周我碰到一个40岁左右的男性,没有吸烟史,结节还是一个微结节。我给他解释肺结节的来龙去脉后,告诉他不用焦虑,他一面说“很高兴,您告诉我没事,这话他爱听”,另一方面,他坚持要复查胸部CT,最好我再给他开一点血肿瘤标记物检查,即使他明明知道辐射的风险,明明知道“很可能结节无变化”,也没挡住他的执着,也许不是执着,是恐惧。
我的一个朋友,母亲发现早期肺癌后,自己也发现肺部结节,为此她紧张不已,我劝她“你才40岁,你母亲发现肺癌是60多岁,不用焦虑”,她知道所有的道理,但还是控制不住地紧张,一次次跑医院。她年龄不到50岁,从不吸烟,按照NCCN宽松标准,她压根不是高危人群,她一次一次的复查到底是杞人忧天,还是未雨绸缪?
达摩克利斯之剑
达摩克利斯是公元前4世纪意大利叙拉古的国王狄奥尼修斯二世的朝臣,他渴望和拜倒在权力下,非常喜欢奉承狄奥尼修斯。有一次狄奥尼修斯提议与他交换一天的身份,那达摩克利斯就可以尝试到首领的命运。在晚上举行的宴会里,达摩克利斯非常享受成为国王的感觉。当晚餐快结束的时候,他抬头才注意到王位上方仅用一根马鬃悬挂着的利剑。他立即失去了对美食和权力的兴趣。
达摩克利斯抬不抬头,他都是安全的。不抬头,他会度过愉快的一天,有美好的回忆,但“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从此便难忘多年”。有时候,知道得更多不一定是好事。
这篇文章告诉您:对于高危人群,LDCT 肺癌获益人群和受损人群人数大致一样多,但获益人群获得了早期发现肿瘤的机会,受损人群主要是肺穿刺、CT辐射和费用,以及焦虑。
十多年我们常说“肺癌一般发现就是晚期”,现在凭借LDCT的大量应用,越来越多的人早期诊断了肺癌。人们总想突破极限,LDCT筛查肺癌是一个突破,但任何突破都是有代价的,只是你思考过这个代价吗?

----待续----
如您觉得好,关注和转发是对作者最大支持,没准您的朋友也能获益!

长按后,转发或关注本号长按后,打开作者名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