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近日,今年的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公布了最终的获奖名单,全球超过5万名参赛者中有77位获奖,其中超五成是00后。而金奖、银奖得主中不乏来自北大、斯坦福的各路数学“大神”。在这些获奖者看来,兴趣与乐趣是支持他们坚持学习和研究数学的长久动力。而对于其他孩子来说,盲目追随这些“大神”的脚步是不明智的,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为之不断努力,才是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方针。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周岁    编丨Luna
最近,今年的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正式结束,并公布了获奖名单——4座金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卢维潇、北京大学的陈泽坤、布朗大学的饶正昊、麻省理工学院的姚远获得。他们都正在攻读数学博士学位,平均年龄只有25岁。
这项数学竞赛至今举办了4届,而今年屡上热搜的“韦神”韦东奕就曾是第一届的金奖得主。以往,一说到竞赛,往往就会和“升学”、“教育规划”联系在一起。打开小红书,常能看到诸如“如何为孩子规划竞赛升学”的内容。
但有意思的是,阿里巴巴的数学竞赛并不以“有助于升学”为特色,而是以让青年一代爱上数学,有志于投身数学为使命的。从大众参与出题,到不限参赛者的年龄、职业、学历也能看出这点。
“兴趣为先”也是很多数学老师、教育者们倡导的教育理念之一。这也让外滩君对今年的竞赛题,以及这些获奖者对数学学习的看法,更加感兴趣了。
更重要的是,从这些堪称“数学天才”的选手身上,普通孩子又能获得哪些数学学习的启发呢?
数学很抽象,但数学题可以很接地气
数学对很多孩子来说是一门很有挑战的学科,很多孩子进入初中、高中,都会在数学上遇到瓶颈。一方面,是因为数学学习的内容在由具体走向抽象,另一方面,理解内涵也在数学上显得越来越重要。
从这个角度来说,数学似乎天然就和生活很远,越学到后面,就越难产生兴趣。有些家长也往往陷于这种“数学挑战”带来的挫败感中,不自觉地会说孩子“不是学数学的料”。
其实,事实绝非如此。
一方面来说,虽然数学学到后面,涉及的内容会越来越抽象,但仍然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也就是常说的“和生活产生联系”。今年阿里巴巴数学竞赛预赛中,外滩君印象最深的是一道关于盲盒的问题:
春节期间,一家牛奶公司的每盒牛奶都附赠一个红包,藏有“虎”“生”“威”之一的图案。
第一题,问集齐一套“虎虎生威”,理论上要买多少盒牛奶(数学期望)。
第二题,在调整“虎”“生”“威”的比例时,问哪种方案最容易集齐“虎虎生威”(数学期望最小)。
其实解答这道题要运用的数学知识是比较高阶的,但是题目本身却非常“生活化”。
外滩君曾经采访过的数学特级教师张宏伟就说过,家长虽然不需要成为数学老师,但是最好能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让孩子看到的数学存在
就说盲盒这种最近非常流行的现象,能够和数学产生联系的地方就有很多。
在购买盲盒的过程中,让孩子认识人民币、计算花费和找零可以算是很入门的数学体验。再深入一点,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买到某一款的概率,为什么很难收集到全套。
所以,想要为孩子学数学提供良好的环境,擅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把数学生活化是家长需要锻炼的一种能力。
另一方面,数学也不是“天才”或者“脑子好”的孩子的专属。
因为阿里巴巴数学竞赛对参赛者身份不设限,所以,有不少不是数学专业的爱好者也非常乐于参与其中,有的人是医生、有的人是老师、有的人还是高中生。也许在最后的获奖名单中很难见到他们的名字,但是去挑战数学、去享受解题的快乐,已经是他们参赛的最大回报。
其实,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预言的自我实现”,说的是信息环境对一个人的行为及其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美国著名教师马文·柯林斯就曾遇到这样一个孩子,她经常蓬头垢面地来上课,还故意不回答问题。原来,孩子的妈妈总说她是个管不听、学不好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真的成为了那样。
这一点对孩子学习数学来说也是一样的,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心理场域非常重要。如果孩子日常接收到的评价是“我相信你能够学好数学”,那么“预言的自我实现”的力量也会变得积极起来,当他们遇到难题时更不容易放弃。
不可否认,数学本身是抽象的,是很有挑战性的,但是学习数学可以不用尽是枯燥的解题,挑战数学可以成为富有生活气息的乐事。
抱着功利心学数学,短期或许有用,
但兴趣才能走得更远
在数学竞赛公布获奖名单以后,外滩君发现有不少评论非常在意一点,即这些获奖者日后能不能拿下数学界的那些大奖,比如菲尔兹数学奖。而很多参赛者提到比赛,说的都是兴趣使然。
这个对比很有意思。当下很多的教育焦虑都和升学规划有关,数学这种重要的学科自然也是家长们心中的重头戏。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只是把数学当作升学的工具,为了升学而学习,从而忽视了学习数学对孩子本身的意义,那么越到后来,痛苦会变得越发剧烈
在达摩院发布的视频中,本科毕业于麻省理工,目前在斯坦福读博的张盛桐可以说非常亮眼。他连续四年获得银奖,拿金奖也是他的愿望,但他也说“估计我拿到金奖之后,再也不会参加了吧”。
从张盛桐自己的经历来看,他对数学也有动摇的时候,也有被难到的时候:
在选专业的时候,妈妈更倾向于计算机系,他自己也几度想要去学软件。但是思来想去,还是更喜欢数学,于是从本科到博士,都选择了数学系。
大一时,他学习了麻省理工比较难的几门本科生数学课,觉得比较简单,非常自信地在大二选了两门研究生数学课。结果好巧不巧选到了最难的两门,只好咬着牙学下去。
但他的兴趣带他走到了很远的地方——大一时,他就联合团队,用3个月的时间攻破了困扰数学界70多年的难题,也就是高维空间等角线数量最大值问题,成果发表于数学四大顶刊之一的《数学年刊》,这也是全球顶级的数学期刊。
对于未来,张盛桐说,自己想先扎扎实实地研究几个数学问题,能研究出来最好,研究不出来,就去做点其他的事。
“现在就是觉得,不要和别人比,就跟自己比就行。如果我能在这几年学到我以前学不懂的数学,做出以前人没有做出来的成果,我就非常满足了。”
无独有偶,今年的金奖获得者北大数院直博生陈泽坤在采访中金句频出,也说到快乐是他学习数学、研究数学时很重要的调味品
在北大未名湖畔工位上搞科研,他说“做科研日常就是在死路和死路之间”。和很多参赛者一样,他并不是为了获奖而参赛,而是在科研的胡同里转久了,想要享受一下解题的快乐。
“做研究时候你是不会经常有大发现的,但是做题会有做出来的快乐,这就像吃大餐和吃零食的关系。”
对于艰苦的数学研究,他说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只为了和别人比来比去的一个人,因为“人生不会因为一个事情非常伟大就去选择做那件事,但是你可能会(因为)有很多很小的快乐(而坚持做下去)”。那种“哇”的感觉,就是数学经常给陈泽坤带来的惊喜。
而在其他受访的获奖者、参赛者口中,“喜欢”“享受”“兴趣”都是常常被提起的关键词。《内在动机》的作者、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L·德西就指出,外在动机常常会破坏内在动机,甚至原本没有激励时,孩子能凭兴趣做好的事,在有了奖励之后,反而会越做越不情愿。
德西朋友的女儿丽莎就受到过奖励的伤害。
在学习小提琴时,她因为怕出错,总是很抗拒练琴。后来,老师决定每周练习一定时间的孩子都能获得星星奖励,这虽然让丽莎开始主动练琴,却也让她越来越看重拿到星星奖励,因此也不愿意练习生疏的曲子,甚至为此嚎啕大哭。
最后,爸爸答应不管她有没有练习都可以拿到奖励,才让丽莎重新振作起来,用享受的态度练习小提琴。
可以看到,精神回报带来的动力,往往要比一时的奖项、金钱奖励更为持久。对家长来说,教育规划是不可少的,但要小心不要因为是局中人,而忘记了学习原本的意义,忘记了学习数学带给的孩子的意义。
找到适合孩子的方向
才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除了这次比赛的试题和参赛者们的故事,外滩君觉得,还有关于数学学习的一点其实也不容忽视,那就是在看完这些金奖、银奖得主的经历后,转身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切忌好高骛远,而是让孩子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向
其实,数学大神们在今年还是刷了不少存在感的。前有北大“韦神”韦东奕提着矿泉水瓶接受采访,后有韩裔数学家June Huh斩获菲尔兹奖,还有IMO中国队全队满分夺冠。
在相关文章的留言中,除了对这些孩子、数学家们的赞许,也有声音说,这些都是人群中的天才,他们的成就普通人难以望其项背,他们的成长经历对普通人还有复制的可能吗?
确实,“复制天才”是办不到的,教育本身也是不可复制的。人与人的不同,本身就代表每个人需要有自己的学习方向。
在数学这个领域,即便是北大“四大疯人院”之首数学系也不全是这样的“大神”。学习数学不是为了成为这样的“大神”,而是要在这其中体会到自己在学识上的成长,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柳彬
对北大数学系学生的观察,就让外滩君很受启发。

他曾撰文写道:“以数学学院为例,我们一年录取的本科生大约是160个,再加上转系过来的和元培学院选择数学方向的学生,到毕业时有接近200人,喜欢做研究的能占到百分之五就了不起了。”
可见,强如北大数学系,也不是每个人都必须要走科研的道路的,柳彬也深以为然。他欣赏的是对未来有目标的学生,无论学生的志向是不是数学。
2008年,柳彬在数学竞赛上招了一个非常出色的高二学生。因为他非常想代表祖国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便在高三全力准备,可惜没能实现。之后,他顺利保送入北大,一心扑在数学研究上,不仅学本科生的课,还学研究生的课。
毕业时,他申请的美国大学几乎都给了他录取资格和全额奖学金。但他说,自己最后悔的,是高三那年在准备比赛,而不是来北大听课。如果他当时放弃比赛选择听课,那么学到的将比现在多很多。
对数学的兴趣,自然是这个学生成功的重要条件。不过,他为了数学这个目标付出的努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他有坚定的目标,才会在后来走得坚定。
与此同时,北大数学学院也存在着部分无法按时毕业的学生。他们有的是高考考进北大的,有的是竞赛保送的。在柳彬的观察中,这些孩子的智商绝对没有问题,而是心理上出现了问题。
很多学生进入北大数学系以后,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还有更强的人在自己前面。有些学生把这种差距化为了学习的动力,有的学生注重享受学习的乐趣和意义,还有的学生则变得手足无措,后来干脆自暴自弃,把心思都花在打游戏上,从而荒废了学业。
在柳彬看来,人各有志是非常正常的,他甚至觉得越早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越好。“我从来不认为这些选择有高低之分,但尽早选择,尽早决定最好。”
就像今年金奖得主陈泽坤和银奖得主张盛桐说的,他们喜欢数学,而且追求的早就不再是考分上超越别人,而是更在意能不能超越过去的自己,学会以前学不懂的知识,解决以前解决不了的问题。
无论是做专才还是做通才,只要能想清楚,就知道朝哪个方向走。但如果不知道想干什么,那孩子就很亏,会浪费四年大好时光和学校的丰富资源。
所以,当又一场数学竞赛落下帷幕,看着获奖名单上那些闪亮亮的名字,盲目地追随和效仿是不明智的,但他们仍然可以成为孩子们的榜样。
对孩子来说,无论是学习数学,还是学习其他学科,找到自己想要探索的道路非常重要,因为这份好奇心或许就能够支持他们在另一条道路上不断前行,最终成为“大神”。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