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1991 篇文章
题图:来自 pixabay 网站。
作者:商周,男,1974 年出生于中国江西,现居德国。免疫学学者,《知识分子》专栏作者。
  女儿 
星期五下午,张大伟提前半个小时下班,去接放学的女儿。在这个傍晚的时分,开车在沿海大道上行驶是一种不错的感觉。夕阳的光,经过海水反射后不再刺眼,反而让人感到温暖。绿色的热带植物,自由地摇曳在蓝天白云的背景里,也让人悠闲安宁。
女儿玲玲上的中学在鹏城广场附近,一到放学的时候,校门口就车位难觅。张大伟停好车后到旁边的书摊上买了一份报纸,然后在校门外等候。放学了,穿着统一校服的学生向校门涌来,像是摆脱了束缚的鸟儿,欢喜雀跃。
虽然穿着校服,女儿一出现他的视野里的时候,张大伟还是第一眼就辨认了出来,朝女儿挥了挥手。玲玲也看到了校门外的父亲,挥手回应,然后一路小跑了过来。
玲玲今年十四岁,上初二。可能是因为遗传的因素,女儿成绩不错,还是班上的英语课代表。玲玲今天有些兴奋,脸上比平时显得更红一些。一上车,她就急着说话。
“爸爸,我有一个好消息。”
“好啊,说来听听。”
“今年暑假,我们学校要组织初二的学生去英国举行夏令营,一共有三十个名额,我们班分到了六个。”
“哦,我猜到了,我家玲玲肯定是在在其中了。”
“是的,老师说为了公平,按英语成绩来,把选择权优先给英语最好的前六名。如果前六名有人不去,那么后面依次递补。”
“这是一种比较公平的方法。”
“还有呢,老师说这次去要呆上一个月,每个学生选择一个英国家庭,这样不仅能锻炼英语,而且也锻炼独立生活和与人相处的能力。”
“是啊,很好的安排。”
“老爸,那就是说你同意我去了。”
“我当然同意啊,而且你妈肯定也会同意的。”
“老爸,你不问问其中的费用吗?要三、四万块钱呢!”
“哦,这样啊,看来我们玲玲长大了,说话讲究技巧了。不过我的回答还是不变,赞成!”
“耶!真是我的好老爸。唉,老爸,我们不回家么?”玲玲只顾兴奋,过了好一会才注意到车没有往家的方向行驶。
“遵从你老妈的命令,去百家家居买一张桌布。还指定要红色的,你老妈呀……”
这时候手机响了起来……
▲ Photo by Alexandre Boucher on Unsplash.
  父亲 
号码显示是父亲从老家打来的,老家在湖北大别山老区。七十多岁的父亲,一辈子生活在老家的农村里。
“爸……”
“大伟,下班了吗?”
“下班了,正接玲玲放学回家呢。玲玲,跟爷爷说话……”张大伟把手机递给了女儿。
“爷爷,您好……”
玲玲有些紧张,说完就想把手机还给爸爸。张大伟让她再多说几句。玲玲就问该说什么。张大伟就说什么都可以说,比如问身体好吗?生活好吗……
“玲玲好,玲玲好啊!”电话那边传来了爷爷浓重方言的普通话。
“爷爷您身体好吗?生活好吗?”说完就把手机塞给了张大伟。
“好,好,玲玲真好,会关心爷爷,玲玲真好……”爷爷乐得合不拢嘴。
“爸,我妈怎么样了?”张大伟没有附和着笑,他猜到了父亲打电话应该是说母亲的事。
“大伟啊,你妈病变得严重了,今天县里的医生说可能没有几个月时间了。”
母亲年初被诊断出患有肝癌,还是晚期,现在在县医院做化疗。刚开始张大伟想把父母接到过来,想看看能不能在深圳治疗。可父母都不愿意来,母亲还说,活了七十多岁也够了,估计剩下的日子不多,死也要在老家死,这样踏实。
去年张大伟把父母接到深圳来生活过。结果住了一个月,他们就回老家了。倒不是深圳不好,更不是儿子在深圳的家不好,而是他们自己不愿意在深圳住下去。在深圳,有大伟陪着的时候还好一些,大伟会开车带着他们去四处看看,用老家方言给他们当导游。
但当大伟上班他们独自在家的时候就无聊了,除了看电视就是到小区的楼下走走。小区也有些老人,但没人能听懂他们的方言,也比都他们活跃。这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大伟知道这些,当父母提出要回老家的时候,没有挽留就去买了火车票。
因此当母亲说不来深圳的时候,张大伟也没有坚持。这样母亲就留在老家治疗,张大伟也就只有远远地牵挂着。已经出嫁到老家其它乡镇的两个妹妹会经常回家看看,但也不能长期陪着。所以大部分时间依然是老俩口自己过日子。
大伟知道母亲的日子不多了,但当听到父亲把医生的话转告过来的时候,还是一下子说不出话来。只说他马上会回老家一趟,然后安慰了父亲一下就把电话挂了。
▲ Photo by Pascal Müller on Unsplash.
玲玲看到爸爸有些伤心,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还是过了一会,张大伟先说话。
“玲玲,可以跟你商量一件事么?”
“可以啊……”玲玲有些不知所措。
“玲玲,这个暑假可以先不去英国么,我们一起回老家好吗?”
“为什么呀?你刚才不是答应的好好的么?”
“没事,就是你知道奶奶身体不好,她想看看你”
“去年爷爷奶奶还在我们家住过一个月呢,不是看过了么。”
“是,但这一年玲玲有长大了呀。而且玲玲也可以去农村生活一段时间,还可以照顾一下生病的奶奶,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体验和锻炼。”
“老家农村我前年也去过了呀,我在那里住上几天还差不多,时间长了就很烦了。”
“那……”张大伟不想对女儿说奶奶可能要马上离开这个世界的事情,但发现又没有其它的词了。
“老爸,你不是老说我们家要民主吗,那等会回家我们三个人投票来决定吧。”玲玲有些委屈地说。
“那……好吧。”张大伟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个投票的结果。
接下来又是无话,车里的空气有些凝重,好在手机又响了起来。
  任总 
号码显示是单位总经理任道远打来的,张大伟知道他大概要说什么,犹豫着要不要接这个电话。任道远是今年从其它单位调过来担任设计院总经理的。上任之后他便到欧洲考察了一趟,回来后对欧洲的建筑风格十分赞赏,尤其是对欧洲的现代建筑更是推崇。
上个月他还给张大伟这些院里的中层干部开会,讲述他那次欧洲之行的收获。会后还专门留住张大伟这个建筑设计部的经理单独谈话,交流关于建筑设计的看法。任道远特意给他提起他在瑞典南部城市马尔默见到的一栋“转身大楼”,说这个现代建筑太有特色了,以至于替代了马尔默其他精美的古代建筑成为了城市的新地标。
▲ 图片来自网络。
然后他嘱咐张大伟,说院里以后的建筑设计要出精品,出像“转身大楼”一样的过目难忘的地标式的作品。刚好最近设计院要参与当地一栋大楼的投标,张大伟负责提交大楼的设计。
任道远于是就拿这个项目来做试验,他说深圳和马尔默一样都是海滨城市,既然马尔默能建一个五十层的“转身大楼”,深圳也应该能建一个更好的大楼来,成为深圳的新地标。
电话响了四下之后,他拿起了电话。
“喂,您好!”
“小张啊,我是任道远……”
“任总好!”
“小张啊,刚才我去了你的办公室,你不在……”
“今天提前一点下班了,因为要接女儿……”
“没关系,谁家不都有点事吗。我找你是为那个大楼设计的事情。”
“任总,您说。”
“我觉得设计应该结合深圳的特色。咱们深圳的特色是什么呢?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是对接香港的最前线。所以这个建筑应该反应这两点,才能成为标志性的建筑。”
“是的,您有什么具体的建议么?”
“有一点,也是我为什么打电话来的原因。你知道我对马尔默的“转身大楼”印象很深,但当然我们不能抄袭它,我们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在想一种这样的建筑,整体看上去像一颗刚冒出两片嫩叶的植物幼苗。下面几十层就是这个幼苗的茎,然后上面的十层设计成两面嫩叶的模样。一片朝向香港,一片朝向内地。”
“是有创意,那……”
“我这当然是班门弄斧啊。我也就是提供一个思路,具体设计我是一点不懂的,一点不懂啊!就是你们采纳了这个意见,也不要把我的名字放到设计者里头去。”
“任总,我记住了,我会和相关人员认真讨论您的建议的。”
“好的,小张啊,我想起来一句话,大意是:‘功夫在诗外’。”
“是,谢谢任总指点。”
“还有一点,你们这些做设计的人才,应该多去外面看看,多长点见识。这样,等这个项目结束之后,你去欧洲看看。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再见。”
“谢谢任总,再见”
张大伟挂了电话,整理好了一下思绪,然后拨通了小李的电话。
  小李 
小李是张大伟在设计部的同事,刚过三十岁生日,还未婚。几年前小李从研究生毕业来到设计院,成为了张大伟的下属。小李和张大伟都毕业于中山大学建筑系,也算是师出同门。对于这位同门师弟,张大伟十分照顾,也给予了重点的培养。
在等小李慢慢适应了部门的工作后,就开始让他担当重任。这次这个大楼的项目,就是让小李来负责设计的。小李也很努力,对这个项目投入了十二分的热情和精力。
“小李,我是张大伟”
“张哥,你好!”
“小李,关于大楼设计,刚刚任总给我打过电话……”张大伟把任道远的话转述了一遍。
其实张大伟已经之前也把任道远的对这栋大楼设计的特别关心的事和小李交流过。两个人对任道远的这种特别关心都比较反感,而年轻气盛的小李表现出的反感更强烈一些。今天他只是把任道远关于设计的具体想法告诉一下小李。小李听到这个设计的思路后,那种反感一下子就爆发了出来。
“他这纯粹是瞎扯,什么幼苗啊,他那两片叶子怎么能实现出来?”
“是的……”
“他还说不抄袭“转身大楼”,这还不叫抄袭啊,人家是“转身”,他这不就是换成了“兼顾”而已么。”
“是的,但是……”
“他要模仿人家也就算了,但模仿也要考虑一下实际情况啊。人家那是波罗的海,没有台风。而我们是深圳,台风大着呢。”
“是,小李,我完全赞同你的意见。但他是总经理,我们不能直接这样驳斥他。要不然不利于我们的工作。”
“为什么不能啊!这样外行的乱加干涉,难道还要容忍?真好笑,它还拿让你去欧洲去考察来引诱,难道你想要这个么?”小李变得越来越激动。
“去欧洲考察当然是好事,但我绝对不会用什么来交换。”张大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那你还怕什么呢,他怎么样也不能砸你饭碗吧。反正我是不在乎,我是不会允许他来干涉我的设计的。要是他坚持干涉我的工作,不用他来砸我饭碗,老子还不在这里干了呢。”小李说完就把电话挂了。
▲ Photo by Alex Azabache on Unsplash.
张大伟有些郁闷,不仅是因为任道远的干涉,也有些因为小李的年轻气盛。他原本以为自己和小李就像同一战壕里的战友,但小李的这样的反应让他感觉到两人间的距离。
玲玲看到爸爸不停的打电话,而且脸上的表情也一直都没有松弛下来,她在那里不敢说话。好在百家家居也就到了,父女俩到那里买到了商场优惠活动打折的红色桌布,然后就开车回家了。
  妻子 
夏晓雨是重庆人,出生在一个城市家庭。她上的是师范大学的美术专业,大学毕业后到深圳当了一名中学美术老师。她比张大伟晚来深圳两三年,两人是偶尔在一次画展上认识的。对美术共同的爱好让他们走到了一起,然后便有了女儿玲玲。
美术在中学不是一个受重视的科目,学生对课堂的反应则更是让夏晓雨失望。所以工作两三年后,夏晓雨对这份工作的就失去了热情,只是把它当成一个饭碗应付着。这样她便有了大量的业余时间花在家庭上,倒也不是坏事,培养女儿的确是一件花时间的事情。
这几年玲玲长大了,家里也有了一些积蓄,晓雨便把给更多的精力转到了理财上。几年前,深圳楼市还没有涨疯的时候,夏晓雨做了一个决定:再买一套房子。后来的事情证明了她的决定是非常的英明,这套房子的价格从买的时候的一万多一平米,现在已经涨到五万多了。
夏晓雨算了一下这个买房决定的价值,大概是四百万左右。这是他 40 年工资的总和,而她做这个决定只花了几天的时间。所以这套房子成了她的骄傲,不仅是因为它的升值,同样因为它证明了自己的眼光。
虽然现在深圳的房租也挺高,但她没有舍得把这套房子租出去。他们现在住的房子是二十年前的,虽然也不小但是结构不好。所以她打算慢慢把新房子整理好,然后搬到新房子里去住,再把老房子租出去。
▲ Photo by lzq19840715 on Pixabay.
现在新房子已经装修好了,晓雨正在给它进行布置,这也成了她现在最关心的事情。也好,她的美术专长能用得上了。对于新房子的装修和布置,晓雨选择的基调是艳而不俗。在她看来这样才能让这个只住三个人的大房子显得温暖和不空虚。在决定了这个基调后,她开始选择材料。
另外,夏晓雨也是一个节省的人,她没有选择商家配好的材料,因为那比较昂贵,而且又没有特色。她决定利用自己的特长,从不同商家的优惠商品里挑选材料进行搭配组合。这不,今天就让大伟去百家家居买一款打折的高档红色桌布。
等他们父女的回来,夏晓雨已经准备好了晚饭。三菜一汤,两荤一素。张大伟把桌布递给妻子,她急忙打开看。
“你怎么买这一款啊!”
“不是红色的桌布么?”
“是红的,但我要的不是这样艳的红色,这个红色和我们未来的客厅不相配。我要的是那种稍微暗一些,但饱和度依然很高的红色。”夏晓雨解释着说。
“那才有多大的区别啊,我就没有看出来。”大伟为自己辩解
“当然有区别,你真是越来越没有品味了。”晓雨开始埋怨。
“就你有品位,整天看广告琢磨哪家打折呢!”大伟听到“没品位”三个字,有些不舒服,反唇相讥。
“是,我是为了省钱,怎么啦?谁不愿意随心所欲花钱啊,可你才赚多少钱啊!”晓雨更不示弱。
张大伟不再说话。夏晓雨见他不说话,也没有继续激发矛盾,拿起桌布就要往外走,嘴里说着要自己坐公交车去换。张大伟于是从她手里抢过桌布,然后出门了。
  红灯 
从家里到百家家居有几公里的路程。周五的傍晚街上的人比平时多一些,让红绿灯也变得分外忙碌。一出门就连续遇到三个红灯。也好,等红灯的时候可以让他独自安静地思考一会。
在张大伟记忆里,他们夫妻间不少争吵都是以那句话方式结束的。也是,在繁华的深圳,对一个工薪阶层来说,“你才赚多少钱啊?”这句话是永远适用。可是,在张大伟自己看来,他赚钱虽然不算多,但也不少,甚至他自己有时候还会觉得挺多。
九五年大学毕业来深圳,单位的待遇不错,每个月工资有四千,单位还有福利分房。他家现在住的房子就是那个时候分到的,这套位于市中心的房子,现在的价格已经超过五百万了。那时候他才花了不到三十万块钱。
后来他的工资每年都在涨,到现在年薪已经突破了四十万。前几年妻子决定买的一套商品房,贷款也差不多还清了。就这两套房子,他家也算是有千万的资产了。这难道少吗……?再说,家里什么时候也没有为钱发愁过啊!
街上偶尔有人在没有红绿灯的地方抄近路穿街而过,这个时候开车需要更加小心。张大伟慢慢到达了下一个路口,还是红灯。
▲ Photo by Jonne Huotari on Unsplash.
张大伟想起了小的时候,八十年代初村里的张爱国靠卖豆腐成为了万元户得到了公社表彰的情形。就是在九十年代中期,他大学毕业的时候,班上最有经济头脑的老王,说他要在三十岁前赚到第一个百万,同学还都是笑话来听的。
可是现在,自己已经是有千万资产的人了,却还总是被“你才赚多少钱啊”噎得无法分辨。这时代变化真是太快了,让他无法想明白。
从路口往左拐就是去百家家居的方向,这里是一个商业区。街道窄,人流量也更大一些。不时有穿街而过的人群,往返于街道两边的商店之间。小车在车流中缓慢而行,远远看到前方路灯由绿变红,又由红变绿,等到他的车靠近信号灯的时候,又由绿变红了。
千万富翁,自己居然已经是千万富翁了,张大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大学毕业来深圳前,父亲严肃地对他说:“儿子,记住一句话,无论什么情况下,不要去拿非分之财,这样你才能活得踏实。”这句话他一直记着,在深圳基本上过着踏实简单的生活,妻子晓雨就更没有工资外的收入,但他们现在却的确有千万资产了。
经济的发展有点像魔术,把像他们这样只靠工资生活的家庭都造就成了千万富翁。张大伟想到这里有些迷惑,也有点隐隐的不安,似懂非懂但整理不出一个头绪来。抬头一看还是绿灯,前面只有一辆车,没有减速准备通过。但就在前面那辆车刚刚通过的时候,灯又变黄了。
张大伟停下车来,点上了一支烟。这是连续第六个红灯了,他大致估算了一下概率,想想或许今天该去买一张彩票,然后笑了。
(全文完)
▨  后记:
作为一个学者,我一直在业余地写着一些文字。我对写作有一个信念:用故事去叙述真实的生活,无关教化、没有高低、无论上下。
这篇文章虽然名叫《人到中年》,但最初有写它的想法却是在二十多年前,那时我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大学毕业进刚进入城市工作。从农村到城市的变换会让人产生很多思绪,其中就包括这篇文章的雏形。
说它是雏形,是因为当时连文章的名字都没有想好,唯一想好的就是文章的主人公的名字:农村出身的张大伟和城里的女孩夏晓雨。至于文章的内容,就更是没有落到实处。
于是那个想法就像根部没有入泥的浮萍,长久地漂浮着定不下来。好在我不靠写作吃饭,可以慢慢等待。就这样等到自己进入了中年,对生活有了一定的阅历后,再想起二十多年前的那个思绪,于是有了这篇文字。
-  END  -
推荐阅读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看经典热文,点击菜单。
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给邮箱 [email protected] 投稿吧。
欢迎转发分享;对话框输入“转载”即可了解授权详情;未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的平台。
喜欢吗?期待你点“在看”支持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