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毕业40岁博士年收入仅8.2万元,全国人大代表建议:疾控纳入公务员管理》一文成为热点。
其中,让人尤为关注的是:
“我们2018年流失的一个博士,上海复旦大学流行病学与统计学毕业,现在已经到深圳去了。作为40岁的副主任医师,2017年全年的收入只有8.2万元。” 
5月21日,在2020年“声音•责任”医药卫生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的何琳副所长向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内的媒体及与会代表激动地表示。
何琳指出,从2010年开始,疾控人才队伍就在流失,这几年流失了200多人,包括她所在的贵州疾控中心省级人才流失也很严重,很多博士都走了。
“为什么?这个待遇的问题是最严重的,因为整个疾控中心在医疗卫生里面已经边缘化了,一些老百姓的话来讲成扶贫对象了。”
为此,何琳就稳定疾控队伍的操作性方面提出了两点建议,第一是调整防疫津贴,要有可操作性,第二疾控中心人员的稳定参照广东省对公共卫生这块的改革,把疾控纳入公务员的管理,它从工资待遇还有职业发展方面能够有所提高,希望能够先兑现,一步一步再走。
很多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也都提到了稳定疾控人才队伍的建议。何琳说她今年是第三次提出这个建议了。
而其中,最让小编关注的莫过于:终于有代表注意到博士待遇的问题了!(虽然是特定了领域)。
5月23日,针对博士研究生津贴和资助较低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东南大学教授吴智深建议切实提高博士研究生津贴,建立多渠道资助体系,制定合理科研经费补助且免税政策,鼓励企业提供持续的博士研究生奖学金。
全国政协委员、东南大学城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吴智深
博士待遇

在很多行业都有点低
复旦毕业40岁博士年收入仅8.2万元,这绝不是个段子,同时,这也绝不是个例。
诚然,博士生毕业后的待遇与很多因素挂钩,比如选择的职业,还有博士生本身的专业等。但纵观大环境,大多数博士生们首选的从业行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大多数的专业(比如四大天坑专业)毕业后的待遇,都和这位复旦博士的年收入差不多,总结起来就两个字“偏低”
我们曾调研过身边一些材料学专业的博士,他们毕业后的薪资待遇。

总体来说,在高校的博士都比在企业的博士,薪资方面差了很多。

@老王。双非本科,211硕士,双一流博士,博士毕业后进入了双非的本科,补贴要分5年领,每个月加年终平均7.5k,进学校立刻怀孕生小孩休产假,现在谋求跳槽到毕业学校做实验员,离家近,没有科研任务,综合月薪也大概7.5k,结果要赔之前签的学校违约金,大概前几年都白干了。
@老刘夫妻。同届同学,夫妻同实验组,打包进北方某大学,每人一套房,凭发票报销,月薪不到1万/月,有科研要求,感觉比企业压力大。
@老李。来自于非一线城市,博士毕业之后进入了博士后流动站,现在大概年薪12万,出站后年薪不低于12万,当然还可以兼职一些企业的顾问,不用朝九晚五,但科研压力大。我觉得还不错,每天早起简直就是最痛苦的事情。
@老徐。老徐本硕博都是双一流,博士毕业留校,师资博后,长相帅气,女朋友还算有钱,市里几套房,薪资25-30万,时常抱怨科研压力大,可能性格比较要强,希望自己买房和女朋友一起,这样在女方家里更有底气。
当然了,这些例子是特指材料学专业的博士。但情况可以普遍适用于大多数专业。
实际上,大批刚刚毕业,没有海外经历,没有人才帽子,没有傲人履历的博士生,在求职时,都是处于高校生态圈的最底层的。
他们当中,有的人到中年还只能拿到7、8万的年薪;有的为项目、论文彻夜不眠,疲于奔命;有的不得不接受工作考核,甚至正面临失业的风险。
据青塔的一项调研,在我国,高校教师的工资构成大概是这样

也就是说,普通高校新晋讲师基础工资约在1000-1500元/月,加上课时费、公积金等劳务及福利补贴,普通青年教师的基本工资可达到3000-5000元/月。
高校引进人才时承诺的安家费或租房补贴一般都是按照月或季度发放。这样下来,一个普通高校新晋青年教师每年的基本收入最多约在9万元。
这样是不是就直观一点了?那么高校是这样,普通的科研院所呢?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曾刊发的这样一篇文章,《中国天眼年薪10万招不到科研人才,究竟讽刺了谁?》
简单来说就是,在2018年,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中国天眼)开出10万的年薪招聘科研人员,但却有点“难觅人才”。

在当时,就有不少人提出,市场经济已经这么多年,真心希望政府和科研机构能审视一下自己的薪酬体系,我们没有要求让科研人员一夜致富,但至少要让他们的收入配得上安心奉献的程度,这已经是最起码的底线了。我们要讲情怀,但也不能只讲情怀,对吧?
诚然,博士毕业后拿到高薪的也有,比如,华为开出最高年薪 201 万招应届博士。
但这些,也都属于领域内的顶尖佼佼者,对于我们大多数刚毕业的普通博士来说,很多人会发现寒窗苦读这么多年,出来后薪资水平还不如当时不考博直接工作的同学。
所以说,“总体提高博士的薪资水平”“希望各个科研单位和科研机构能审视一下自己的薪酬体系”。仍然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愿景。毕竟有关薪资待遇,目前来看绝不是特定领域的事情。希望有更多的代表对此给予关注,希望每一个博士都能得到和自己能力相匹配的高薪资。
版权声明
本文由募格学术撰写,参考资料:21世纪经济报道、青塔、募格学术此前报道等,仅用于学术分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