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刷到各地高考出分的消息,很多考生和家长在出分时的反应都够做成表情包了,那种溢出屏幕的喜悦,真是太有感染力了。
最让人羡慕的,是那些已经开始被清华北大连番“骚扰”、不知道该怎么做选择的。
毫无疑问,对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特别是对那些家境贫寒的孩子来说,考上大学,意味着“改命”,意味着一种新生活的开始。
他们将走向大都市,走向体面的生存方式,走向自己追求的事业。
总之,整个人生状态,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但是,在这种“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节骨眼上,我却决定给大家降降温。
我是一个标准的寒门子弟,我太清楚那种一朝成为“天之骄子”的感受了。
往远了不说,就只说近在眼前的,假如你拿到了北大通知书,你很快就需要把户口从村里迁出,而迁出的目的地,就是北京大学集体户。
你从此脱离父母的背景,成为一个有着独立身份的人。
那种每天看书、做题的生活状态,一下子好像成了上半辈子的事。你整个暑假会参加无数饭局,有村里的有县的有省里的,有跟学长的有跟企业家的有跟政府领导的。 
但实际上,对众多贫寒学子来说,当你满怀壮志地准备迎接新生活时,却可能意识不到,众多危机在前方道路上虎视耽耽。
这些危机,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
今天这篇文章,不是我作为一个北大毕业十几年的“过来人”新写出来的,而是在我大二那年写的一篇文章基础上稍作修改。
这是一篇分析农村贫困大学生面临的问题的文章,我把原文晦涩的部分做了翻译和解释,把原来两千字的文章变成了三千多字。
知识储备危机
在大学里,真正土生土长的农村学生是很少的。
因为农村在教育资源和社会观念方面与城市有很大差距,农村的教师队伍素质、教学设施,都是农村孩子的局限。
我们在大二那年去一个山区支教,校舍有了新的政府拨款,建得很漂亮,但师资队伍却不是拨款可以解决的。当地企业捐助的十几台电脑,全都堆在库房里,因为没人会用。
【支教中的小妈】
农村孩子学习的知识,大部分来自课本和试卷,靠死记硬背,没法通过参观博物馆来扩展,也没法通过看生动的多媒体视频展示来加深印象。而且,由于父母文化水平、思想眼界限制,除了全权把孩子交给学校以外,也没法带孩子去旅游或者做什么成长计划。
在这种客观的不平衡条件下,农村孩子要考入大学,更多是通过集中的“饱和式努力”:高考考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那么农村孩子为了拿到与城市孩子同样的高考分数,就把所有精力放在针对高考的高强度训练上,甚至为此甘愿过三年苦行僧式的生活。
这种为梦想而奋斗的精神,是值得敬佩的,但我们自己却要清醒:虽然是同样的高考分数,同样进入了名校,但我们在综合知识方面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这种差距,在进入大学以后会迅速显露出来。
比如我在进入北大中文系以后,在跟同学们交流中发现,我对文学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余秋雨、于丹等几个大众文化名人层面,而有的同学却已经在课下跟老师就学术领域内的问题侃侃而谈,甚至能对系里哪位老师擅长哪个研究领域了如指掌。
在课外,大家有的会书法,有的会国画,有的会篆刻,有的在研究周易,有的在研究三曹诗集,有的在研究古代牵星术,而我,却还连图书馆里的电脑检索都不会用——我不会打字。
这种知识储备危机,这不仅会使农村孩子的学习更加吃力,而且还可能威胁他们的心理健康。
下边一句,是当年我的文章原文:我个人预见,这一危机,在将来的社会,会随着城乡差距拉大和城市家长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更加严重。
经济方面的危机
我在这里提到的“经济危机”,当然不是指缺衣少食、忍饥挨饿的生活状态,而是指经济条件对农村孩子学习生活造成的限制。
如果“贫困”仅仅指前者,那么助学贷款和助学金解决这一问题已经绰绰有余。但问题是,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很多消费是农村学生不曾想到的,比如手机和电脑、大量的教材和参考书、打印复印学习材料、一定的社交费用等。
这是十几年前的文章,不像现在手机电脑是人人必备了。在当时,整个社会的经济条件下,把缺少这些费用算作“贫困”,显然是很荒唐的,包括正在被这些费用困扰的贫困大学生自己都会这么认为。
然而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啊!
比如,如果你没有手机,那你很难当学生干部或社团领导,因为你通知某项活动时必须在宿舍打电话,或逐个到各成员宿舍去当面通知,但是大部分学生平时是不在宿舍的;当别人找你时,也只能打你的宿舍电话,而你也可能不在。遇到临时任务,更是不堪设想,直接结果是耽误工作,而间接结果则是丧失无数机会。
说到这里,这还是“显性的”贫困,这种贫困,克服起来还不算太难。
比如,我在北大时,一入学就申请了助学贷款,还有助学金。而到了学校发现,我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拿很多奖学金,还能在校外通过兼职挣钱。本硕七年,我没让家里出一分钱,当我研究生毕业时,不但还清了助学贷款,还有了10万块钱积蓄。
对很多贫困大学生来说,真正的问题是心理上的贫困。
一个贫困生,拿着助学金或助学贷款,他买手机电脑时,他与同学出去聚餐、唱KTV时,他给自己买新衣服时,甚至他嘴馋了想吃一顿康博斯(北大著名餐厅)的鸡腿饭时,都会不自觉地拿农村生活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甚至质疑自己:同学会怎么看我?资助方会怎么看我?
这种“贫与不贫”的精神煎熬,会长期地伴随这些寒门学子,毕竟他们大部分还是要申请助学金的。
就算像我一样,能自己挣上钱了,在花钱时也还是会在意他人的眼光:你是不是忘了本了?你是不是失去了勤俭节约的美德了?
最后就导致,很多该花的钱不舍得花,结果耽误了很多机会。
现在看来,这条分析还是比较浅层的,因为写这篇文章时还没有走上社会,没有遇到以后在城市买房、养娃等各种困难。但我也不准备再补充了,因为那是留给中年人的思考。给少年的,写到这里就够了。
人生前途“危机”
第一,   出身局限是会造成性格局限的。
比如一个从小生活窘迫的人,会更容易斤斤计较、不乐于分享;一个从小被人歧视、忽略的人,会更容易敏感多疑、仇视他人;一个从小为眼前的生存而奋斗的人,会更容易缺乏安全感、缺少尝试的勇气和魄力。
当然,我说这些不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给人打标签,只是说寒门的孩子更容易有生活窘迫、被人歧视忽略等各种人生体验,所以需要警惕这些体验在自己身上造成的负面影响。
这些体验也会形成很多正面影响,比如朴实踏实、吃苦耐劳,但这些优点,说实话,不太容易在大学里表现出优势。比如我在北大发现,那些来自城市里的同学,也是大部分都摆脱了“城里人”容易产生的性格障碍的,也许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很多就来自农村,知道该给孩子做怎样的引导、传承怎样的家风吧。
第二,   很多寒门学子的可悲之处在于:既已成为大学生,却不知道自己的责任已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而不简单是求得一个令自己原来生活范围的人艳羡的生活了。
应一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话,他们在贫困的条件下是非常努力的。他们深知身上的期望和责任,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一刻,他们和家人终于扬眉吐气,因为这已经意味着他将来会有比农村其他人有好得多的生活,从一定意义上讲,他已经成功了。
然而,正是被穷困逼迫得成了习惯,所以当面对兼职等耽误学习却获得金钱的机会时,可能会急于追求,而忽视了自己作为国家栋梁传承文化、发展学术的责任。
所以很多大学毕业的农村贫困生,最后虽然如愿以偿地成了社会高收入阶层,却没能成为对得起他的学术潜质的顶尖人物,这实在是自己的遗憾,也是他的专业领域的遗憾。
第三,   农村生活简单、封闭,而城市生活却是充满多元性的,这种多元性,是机会,也是危机。
很多城市的孩子见过大世面,对各种消极现象都已经见怪不怪,还能应付自如,不似农村学生,面对的是全新的一切。
如果说出身贫寒而放弃崇高理想,过一个安稳的小市民生活,虽有遗憾,却还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但怕的是从农村走出的人,一旦面对城市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各种诱惑,可能会头晕目眩,如果把握不好,会丧失人生的方向。
由于经受不住各种诱惑而堕落,不但没有成为国之栋梁,反而成了学历更高、地位更高、破坏力更大的国之蠹虫,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早知如此,上大学还不如不上,留在农村务农也许还会有一个宁静踏实的人生呢!
今天这篇文章,相信会触及到很多贫寒学子的痛处,也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适。
我无心否定任何人的出身,也无心煽动任何焦虑或阶层对立的情绪,只是客观地做一些提醒。
这些提醒是给即将迈入大学的孩子们的,但我觉得,对于我们这些正在漫长的养娃之路上前行的老母亲来说,也同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条件,也有自己的弱势条件。
对于自己的不足,敢于正视、擅于剖析,这是一个人摆脱狭隘的开始。
很多困难,其实不是真的困难,当我们直面它的时候,就已经战胜它了。
(部分图源于网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