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高考作文出炉的时候,我写了《一本书加一部剧,小学生也能看懂高考题》,普及了关于了解东周列国历史的课外途径,连书的版本都推荐好了。


可是,还是有一位妈妈不满足,要时间和人物图谱。


我当然——不同意!


因为这些东西,书和电视剧结尾都有,太没挑战性了。



小五妈要给干货,就给自己操刀的精华版。


先秦时期不像三国这种自带流量的朝代,有很多游戏、电视剧等周边产品,也不像明清时期,有众多靠谱不靠谱的电视剧,它相对来说让人感到陌生一些。


而且这个时期涉及的人物太多、太杂乱了。动不动就弑君,动不动就废长子立幼子,还有那些主角和路人的名号,齐桓公、鲁桓公、周桓王、我们小学课本里讳疾忌医的蔡桓公……保证你看了一个头两个大。


所以,我用了两天时间,不但把最关键的时间、人物、事件列出来了,而且把最重要的节点都标红,防止大家淹没在文字堆里。而且,在里边标出了三十多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或俗语。


顺便,我把在网上搜到的N种思维导图、地图也放上去了。获取方式在置顶留言哦~



其实,今天我是想借这个契机,以春秋时期这段历史为例,谈一下文史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原则:现在已经进入大语文时代,在我看来,所谓大语文,跟传统语文相比最大的差别是,孩子需要掌握的,不再只是孤立的字词句段篇能力,而是对文史哲等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眼界和思维能力。


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作知识的延展和扩充,让孩子习惯于在学习孤立零散的知识点时,把它们内化到宏观的知识体系里。



我们拿一个很基础的知识点举例。


大家应该都知道“春秋五霸”吧,这是历史课必背内容,指的是春秋时期能力最强、影响最大的五位国君。


我上学的时候,为了学春秋五霸而用的记忆口诀,叫“出勤去送金”。





“出”的谐音为“楚”,对应“楚庄王”。

“勤”的谐音为“秦”,对应“秦穆公”。

“去”的谐音为“齐”,对应“齐桓王”。

“送”的谐音为“宋”,对应“宋襄公”。

“金”的谐音为“晋”,对应“晋文公”。





然后呢?


没有然后了。记这个知识点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考完试也就忘了。


实际上,我当时甚至以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一样,是同时并立的,没有人跟我说他们是有先有后、跨越了两百多年的,考试时顺序填反了也不会扣分——按这个口诀记的话,顺序本来就是乱的。


而春秋五霸正确的顺序应该是“齐宋晋秦楚”(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而且,这只是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是“齐晋楚吴越”(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我们这样学到的历史知识,是干枯的,是死的。


怎么把历史学活呢?


学历史一定要有“时空”观念,“时间”观念要结合年表,“空间”观念要结合地图。我们看了大事年表,就会发现不同时期有不同的“C位”,五霸的顺序很自然就呼之欲出了。


记住了五霸的顺序,再结合地图看一下,这时我们就会发现:到了春秋中期,中原的传统大国已经打得筋疲力尽,小国也灭得七七八八了,西边的秦国、蛮夷地区的楚国都是边陲部落,一下子进入了历史舞台的中央。这样一讲,是不是听起来就像是有意思的故事了?


而到了春秋末期,还有东南部吴越两个小国(就是现在的江浙沪包邮地区)崛起,我们耳熟能详的勾践灭吴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这个趋势,是符合华夏文化整体的进化特点的:华夏文化的形成本来就是周边多民族文化不断融入中原文化的过程,比如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辽、金、元、清等朝代,都是经历了这样的趋势。


这样一来,历史和文化就结合起来了,跟整个历史脉络也衔接上了


春秋时期地图

春秋时期地图抽象版



再比如,我们上学时,学到了很多历史人物和典故。


它们有的是藏在课文里,有的是藏在成语词典里,有的是藏在课外的小人书里。但是这些典故都是孤零零的,我们一般只当故事听就完了。


比如曹刿论战,我们知道是一个叫曹刿的人跟人打仗,说出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著名论断。


比如老马识途,我们知道这是一个人迷了路,让几匹老马去带路的故事。


没有人去关心它们发生在哪个国家、什么时间。


我们这样学的语文知识,是零散的、孤立的


而如果我们把历史的背景填进去,知识就活起来了


这两个故事都发生在齐桓公身上(就是高考作文里那个公子小白)。


曹刿论战是发生在他在位初期,因为在他成为国君以前,他的竞争对手公子纠是在鲁国协助下跟他争夺君位的,等他坐稳了位子,就开始看鲁国不顺眼了,去讨伐鲁国,结果被曹刿打败了。


而老马识途是发生在他在位中期。经过多年励精图治,国力强盛,他已经成了诸侯国的“大哥”,燕国小弟被山戎袭扰,他远途救援,迷了路,多亏靠老马给指引。再看历史课本,上面说管仲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他帮小弟燕国讨伐山戎,不就是“攘夷”的举措吗?典故跟课本“咔嚓”契合了!




按照这种把历史、地理、文化、文学结合的思路,知识点不但记得牢,而且学习的过程不枯燥,还会不断发现新的好玩的线索


我在这次给大家整理春秋年表的时候,就发现了一条线索,可以把假道伐虢、秦晋之好、羊皮换相、重耳流亡、弦高犒师、蹇叔哭师等一大串典故串联起来。


这些故事,涉及到秦晋两代霸主,而且都跟秦穆公有关。


假道伐虢的故事是说,晋国跟虞国借道,去讨伐虞国的邻国虢国,虞国收受贿赂后答应了借道,结果晋国灭了虢国,回来的时候,顺便把虞国也灭了。这就是所谓的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啊。


等一下,这里没有秦穆公什么事呀?


别急。


秦穆公刚刚即位时,想抱中原大国晋国的大腿,就去向晋国求亲,娶了晋献公的女儿,结为“秦晋之好”。而晋献公给女儿陪嫁的奴隶,就有一位是他灭虞国时俘虏的,他叫百里奚。百里奚来到秦国后,逃跑到楚国,被楚国人抓住,秦穆公就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回来,成为一代名相,这就是“羊皮换相”的典故。(是不是你当年写作文的时候,最爱用的励志典故之一?仅次于勾践卧薪尝胆和司马迁修史记吧?)


而晋献公那边呢,他死后晋国内乱,他的小儿子重耳(就是后来的晋文公)到处流亡,在很多国家受到屈辱,流亡到秦国以后,却被秦穆公厚待,支持他回晋国,还把自己女儿嫁给他。这一方面是因为百里奚对秦穆公献策,另一方面是因为重耳是秦穆公的小舅子呀。


至于弦高犒师、蹇叔哭师,有点生僻,由于篇幅所限,我就不写了,我相信一定会有文史知识比较丰富的爸妈留言解释这两个典故哒!



如果说我们的孩子在课内学的都是一个一个的小珍珠,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帮他们把这些珍珠串成一条线,再把线纵横交错编织成一张网。比如我们做大事年表,就是在串线,我们把同一时间的人名、地名、事件、文学典故等汇总起来,就是在织网。


当松散的知识点变成一张网的时候,它就有了神奇的魔力,可以不断地“网住”新的知识,使这张网越织越大,越织越密


今天拿春秋时期作例子,一是因为正好赶上了,二是因为这个时期是华夏文明的奠基时期,这时的历史常识、文化典故,在后代的古文里被引用得极其频繁,我们可能会享受到学会一个词、读懂十篇文的成就感。


当然,术业有专攻,不能要求每个妈妈都熟读经史子集。但是幸好我们有各种学习渠道,有课外书、电视剧、纪录片等媒介,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一起看,一起做笔记。而我对这个领域比较熟悉,我也会尽量把跟学校教育相关的课外历史文化知识进行整理、分享,让它们更加亲民、更加便捷,更好地造福老母亲们。


我在开头提到的干货,获取规则放在置顶留言里了,记得去拿哦!


(部分图源于网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