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每隔一段时间,网上就会出现一篇《当心,这些字的读音改了!》这样式儿的文章,大致是说,很多咱们从小熟悉的读音,现在都是错的了。


最典型的,就是杜牧《山行》里“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现在叫“xié”了。老母亲们看得傻眼,大呼毁三观。


“斜”字是真的改读音了吗?

读“xiá”是古代的发音吗?

读“xié”是文化的倒退吗?是砖家瞎折腾吗?

以后还能不能读“xiá”了?

考试的时候到底怎么办?


今天,小五妈给你一文说清楚。


这个问题,一千年前就有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如一开始你不知道“斜”字怎么读,就是单纯读这首诗,一查字典,念“xié”,你会觉得,跟后边“白云生处有人”“霜叶红于二月”连起来读,很别扭。


其实,这个问题,一千年多前的老祖宗就遇到了。


那时,人们读的最多的诗歌,是《诗经》。他们也像我们现在读唐诗一样,觉得其中有些句子是不押韵的,很扎眼。比如——


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上下其

之子于归,远送于

瞻望弗及,实劳我


这首诗中的“南”,跟前后文的“音”“心”就不押韵。


古人也开始想: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在《诗经》产生的周代,这首诗本来是押韵的。只是过了一千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的迁徙融合,到了南北朝时期,语音就变了。


唐朝时,人们读《山行》这首诗也是押韵的,过了一千多年,语音也变化了,也不押韵了。


我们现代学者,把《诗经》时代的发音称为上古音(从商代到两汉),把唐朝时的发音称为中古音(从南北朝到宋代)。


中古时期的人读上古音的《诗经》,就像我们现代人读中古音的唐诗一样,遇到了同样的麻烦,可是他们不懂得语音是变化的,就用想当然的方式发明了一种读诗方法,叫“叶(xié)音”,又叫协音、叶韵——


它不是不押韵吗?我就硬给它一个押韵的音。不管它平时读什么,反正在这首诗里,我就按照另一个发音来读。


比如这首《燕燕》里的“南”字,我给它读成“nín”,就跟“音”“心”押韵了。


这种读法,最早的记载是梁末一个叫沈重的人。


后来,宋代的朱熹在做《诗集传》的时候,大量采用了叶音的方式,把诗经里很多字的发音都给改了。比如这一句“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朱熹说,把“仪”读成“é”,就跟前边的“河”押韵了。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朱熹老夫子对后世的影响太大了,他对四书五经做的注解,是明清科举考试的官方教材,所以他提倡的叶音读诗法也被继承下来。


后来人们读到“远上寒山石径斜”,会把“斜”读成“xiá”。


读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会把“回”读成“huái”。


读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会把“野”读成“yǎ”。


这都是受到了叶韵的影响。久而久之,代代相传,就成了一种常见的传统。


不押韵的多了,何必可着一句薅


那么,朱熹倡导的这种叶音的方式是科学的吗?


不是!


最早在明代末年,就有个叫陈第的人出来质疑朱熹了。他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古今不同,地域不同,文字和语音都有变化,是势所必然。


现在的发音跟过去不一样了,你不去研究古代的真正发音,反而强行设计一个现在读起来挺顺的音,这不是舍本求末吗?


清代的顾炎武就抛开了朱熹的说法,开始研究《诗经》的古音,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后来一代代古音学家,把问题研究得更加深入。


比如小五妈所在的中文系语言学专业的祖师爷王力先生,就写了《诗经韵读》和《楚辞韵读》,就是用上古音来标出《诗经》《楚辞》的读法。



至于学界对中古时期的古音研究,比对上古音的研究更加深入透彻,具体著作我就不列举了。


在民间,也有很多对古音感兴趣的人,比如网上流传着一段《封神榜》的上古音配音,保你听得灵魂出窍。



有些网友也会用中古音来读唐诗。



大家听着中古音,是不是有点像粤语呢?


的确如此,在南方方言里,保留了很多古代发音的影子。


比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在客家话里,是一个类似“zia”的发音,跟“花”“家”是押韵的。


比如前边提到的《诗经·燕燕》这首诗里“远送于南”的“南”,在粤语里,韵母是一个“am”的发音,跟粤语里“心”“音”两个字是押韵的。



假如古代的学者一直都被束缚在朱熹的叶音说里,遇到不押韵的字,不去想真正的原因,而只是草率地拿一个现在读起来顺口的音来应付,那我们对古音的研究肯定不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就。


如果有人非要坚持叶音,说这样读才显得有文化、不这样读就是抛弃了祖宗的文化遗产,那是偏激了。


古诗里不押韵的句子多了,比如《诗经》第一首《关雎》就不押韵,“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你咋不把“寤寐思”读成“寤寐思”呢?


如果照这样下去,那古诗不全乱套了?古诗里不押韵的句子多了,你薅得过来吗?


如果当真要比拼文化,那不如别用叶音法,直接用古音来读诗呀!


说白了,还不是因为要考试


看了小五妈的解释,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第一,“xiá”,并不是“斜”字真正的古音。第二,把“斜”读成“xié”,并不代表没文化。


实际上,从古至今,所有字典里,“斜”字从来就只有“xié”这一个音,历次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里,也从来没有这个字。


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把这个字标成“xié”,没有任何问题,也绝不是专家改来改去乱折腾。


那么,为什么我们对“xiá”这个读音这么执着?我们真的就只能这么别扭地念“xié”了吗?


也不是。


你如果问一个语音学家,“斜”注音成“xiá”对吗?他肯定说,不对。


但如果你问一个诗人,他可能会给出另一个答案,他会说,这里就应该读“xiá”。


因为诗是讲究韵律的,这样读,更符合诗的美感。


看到这里,估计大家好不容易理清的头脑,又要乱了。


到底读“xiá”对不对啊?能不能给个准话?


这么说吧,我们应该根据课本和词典,说这个字念“xié”,如果当真考试遇上了,就这样写。


但我们自己读诗的时候,完全可以怎么舒服怎么来。甚至,从个人感情上,我更支持读成“xiá”。


你可能说,刚才小五妈不是分析了,这个传统是不科学的,那我们为啥还要延续呢?


春节挂对联、清明节烧纸钱、端午节喝雄黄酒,这些传统里有几个科学的?我们不都保存下来了?


虽然不科学,但它已经成了传统,它能代代流传下来,就有其合理性。


群众基础,就是最大的合理性,语言的发展,就是这么耍流氓。


我们又不是语言学家,不能人人都去读古音,而我们读现代音就是觉得难受,我就是觉得读“xiá”才有韵味。


这是我爷爷的读法,我爷爷也是跟他爷爷学的,他爷爷的爷爷也是这么读的。每当我这样读的时候,我会感到音韵的和谐,感到文化血脉的传承,这不是更大的价值吗?


其实这本来不是一个值得纠结的问题。


你看相声《八扇屏》里说到赵云“白盔白甲白旗靠坐下白龙马”,“白”就念“bó”,就没有相声演员纠结字典里为啥没这个音。


你看京剧《三家店》里秦琼说自己“一不是响马并贼寇”,“贼”就念“zé”,也没有京剧演员纠结为啥字典里没这个音。


说白了,还不是因为他们不需要参加应试。


我们这一代习惯了应试教育,觉得任何情形都应该有一个标准答案。


实际上我问过当语文老师的朋友,正儿八经的考试,是不会有哪个缺根筋的出题老师来把这个当考点的。


我们在给孩子教诗词的时候,完全可以多说两句。


•这个字在普通话里的标准读音是“xié”。


•这个字在古代是另一个读音,跟家、花是押韵的,但后来字音变了。


•我们在读这首诗时可以读成“xiá”,因为这样读起来更好听。


就这么简单。


(部分图源于网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