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我想写很久了。
几乎每隔几天,我的后台都会收到一些留言,让我推荐一些“纯净版”的名著版本。
有时,一些出版社希望我推荐的名著改编版,也会拿“健康版”来做卖点,说是删了很多“少儿不宜”的内容。
大家很多人会担心,《水浒传》那么多暴力的内容,孩子读了会不会受到错误的引导?《红楼梦》里那些色情的部分,要不要让孩子看?
你以为《西游记》就安全了?里边的女儿国、蜘蛛精等章节,满篇都是小黄文。
《三国演义》更可怕了,你看,董卓“悬头千余颗于车下”“于城门外焚烧人头”,关云长一亮相就是“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多诡异啊:父母希望孩子早一点接触经典文学作品,但又害怕里边的内容如毒蛇猛兽——这不是叶公好龙吗?
其实,对于文学作品里的少儿不宜,我们大可不必神经过敏,我们有时低估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高估了文学作品对孩子现实行为的影响力。
我的教育观一直是让孩子在真实的世界接受教育,这里的“真实世界”是指孩子现在生活的此时此地,但同时也包括让孩子去了解过去的真实世界、了解其他地域的真实世界、理解其他人所经历的真实世界。
怎么去理解文学作品里那些“错误”的价值观?
《水浒传》里那些所谓的“英雄好汉”,全都是视朝廷法纪于无物的人啊?
你看,光天化日之下,鲁达就可以打死镇关西。虽然说他是为金翠莲父女打抱不平,可按现在的法律来讲,镇关西犯的不是死罪呀。
再说,有困难应该找警察,鲁达有什么权力去审判和执行?
你再看,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朝廷下文拘捕,而宋江作为朝廷的“公务员”,不但不执行公务,还跟晁盖串通,提前通风报信放走了他,还跟那么多山大王称兄道弟。
而武松呢,杀害西门庆和潘金莲以后,案件报到东平府,府尹就随便利用自己的权力,给武松的重枷换成轻枷,把王婆的枷换成重枷;还把武松的罪名改轻了,故意杀人改成了斗殴杀人,最后只判了个脊杖四十、刺配两千里。而且在执行脊杖的时候,“上下公人都看觑他,止有五七下着肉”。这不是公务员集体渎职吗?
而以上这些行为,在《水浒传》里都是被赞美的对象。
为什么?
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水浒传》发生的时代背景,是一个法度缺失、朝廷完全不能发挥作用的时代。
这是一个颠倒黑白的时代,镇关西随便欺负金翠莲父女,朝廷不会管,潘金莲西门庆杀害武大郎,朝廷不会管,高衙内害得林冲家破人亡,更是本身就靠着官二代的私权力,更不会有人管。
《水浒传》的创作,从社会心理上讲,就是在社会被压抑后的一种文学发泄。太平治世不需要英雄和侠客,因为自有制度的安全。只有在乱世,因为人们在现实中感受不到公平正义、感受不到制度带给自己的安全感,所以才期盼在文学作品里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能够替老百姓去宣泄情绪。
在最近的热剧《觉醒年代》里有一段,一群青年人因为向朝廷请愿而被关进监狱,陈延年出狱以后,陈独秀摆了家宴,说:今天庆祝陈延年进监狱。
为什么呢?因为时代黑暗到一定程度,监狱里关的就不是坏人,而是好人了。进监狱不是耻辱,而是光荣。
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水浒传》里,柴进会嘱咐说“如有流配来的犯人,可叫他投我庄上来,我自资助他”,为什么连孙二娘的人肉包子店都秉持一个原则,那就是犯罪流配的不杀。
陈寅恪先生说,学习历史,要有“理解之同情”,其实我们阅读任何作品,都要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和当时的人们的思想价值观。
我们小时候都喜欢读琼瑶的小说,而现在却发现,里边的主角不是小三就是渣男。
那琼瑶的作品就不是好作品了吗?
要知道,她的作品是给谁看的。在六七十年代的台湾、在八九十年代的大陆,正是社会变革的大时代,人们最需要的是解放思想、破除传统束缚、追求真实的内心。
如果我们想拿现在的价值观去解构过去的作品,那天下就没有好作品了。《泰坦尼克号》里还有杰克当小三、露丝婚内出轨呢!
当我们读到任何作品里那些不符合我们当代的价值观的内容时,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忽略它们、删除它们,而是要了解它们为什么会存在。
为什么写关羽千里走单骑,要那么详细地描写“连头带肩斩于马下”?为什么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要那么详细地写每一拳打下去的血腥效果?为什么单田芳的评书里动不动就是“一锤打得脑浆迸裂”?
这是文学叙述的需要,甚至可以说不是作者的需要,而是读者和听众的需要——气氛到了这儿了,就得这么写。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过去人们的价值观里,都是接受这些事的。
我曾经读过一个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人写的回忆录,她写到自己小时候的很多见闻,写到围城时用尸体来堆垛子,写到偷奸的女人坐着木驴游街,还写到自己老家有个破庙,后边专门是用来埋葬当地人夭折的孩子,这些都是她习见的。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纯净的社会环境里,连网上的车祸照片都会打上马赛克,但是在鲁迅所写的《药》这篇小说里,人们是把砍头当热闹看的,甚至还会拿人血馒头来治病。
如果我们想把孩子彻底保护起来,那是不是连鲁迅的小说都不要看了?
有的父母还是担心,觉得我上边说的这些“理解之同情”的道理,大人虽然懂,但孩子不一定懂,如果孩子搞不清是非而去模仿怎么办?文学作品要不要也像电影一样分个级?
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名著里的少儿不宜删掉,直接给孩子一个纯净版,让孩子感受优美的文学作品的同时,不要受里边的不健康的东西的荼毒?
对于这一点,我是觉得不用担心的。
首先,孩子没那么脆弱,也没那么糊涂。现实环境才是决定孩子成长的关键,没有哪个少年犯是因为看了文艺作品被教坏的,都是首先有了残缺的家庭环境、有了不健康的头脑,才误入歧途。
我们真正要做的是从小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他们自然会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危险的。
另外,我觉得不用给名著分级,是因为名著的价值就在于它的深刻和复杂,它有多角度的价值,它的思想价值、文化价值、文学价值……我们每作一次加工,它的价值就缩减一层,它的魅力就减少一层。
如果想让孩子看名著,那就要接受让孩子接触一个完整的名著。我不希望听谁说孩子对某某名著完全没兴趣,原因是孩子看的是阉割版。
名著本身的思想深度、语言深度、内容深度,本身就是在分级。当孩子拿到一本书的时候,自然会把自己读不懂的、不需要的内容排除在外。
比如我们给孩子一本《水浒传》,他最喜欢的一定是倒拔垂杨柳、大闹五台山这样的热闹场面,而可能直到中年才会理解林冲风雪山神庙那一段的深沉。我们给孩子一本《西游记》,他也只会喜欢孙悟空打妖怪的那些爽文,而不会关注到蜘蛛精”露出风流穴”,也不会理解女儿国这一关凭什么算一“难”。
同理,不用担心孩子看了《红楼梦》被里边的警幻仙姑给教坏,讲真,我当年五年级才看《红楼梦》,还自动跳过那些章节呢,什么乱七八糟的,压根看不懂!
但是,看不懂的、不感兴趣的,不代表永远不感兴趣,只要曾经接触过,总有被点醒的契机。
就像我小时候看《还珠格格》,都是把尔康和紫薇的戏跳过,只看小燕子跟皇后容嬷嬷斗法,但我还是不知不觉学会了紫薇的“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学会了“凤凰台上凤凰游”“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最后还是那句话,我希望让孩子在真实的世界里接受教育,不需要给孩子设那么多禁区,也不需要我们自己脑补那么多戏。
《丑小鸭》要不要给孩子讲?天鹅就比鸭子高贵吗?丑小鸭什么也没做,只是因为变好看了,所以就可以衣锦还乡了?
《灰姑娘》要不要给孩子讲?会不会导致孩子放弃自己努力,只寄希望于从天而降的魔法?
“孟母三迁”要不要给孩子讲?制造焦虑、炒作学区房?
“头悬梁锥刺股”要不要给孩子讲?不科学的作息时间、危险的动作?
哎,啥都不能给孩子看,光看动物世界吧!
哦不行,动物世界弱肉强食啊!我们应该培养一个有爱的孩子,会充满同情心地说“怎么可以吃兔兔”呢!
正在团
点击图片跳转杂志专场
(部分图源于网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