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作者:Miss蔷薇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mself
本文经授权转载
松弛感为何会火?
最近一段时间,“松弛感”这个词火了。
一个常被用于夸明星气质、颜值和状态的词,一夜之间火遍大街小巷,接起了地气,主要源于网上一位博主分享的经历:
她偶遇一家人出门旅行,却因为疏忽导致行李被退回。但这一家子没有陷入暴怒或互相埋怨的状态,而是心平气和地处理好行李问题,还轻松地讨论落地后的计划。
博主被这种松弛的家庭关系震惊了,而评论区也纷纷表达共鸣,以及对松弛感的渴望。
松弛感确实是个好东西。
就拿松弛感鼻祖王菲来说,年轻时能涂着大腮红、扎着羊角辫做专辑封面,随意一句话堵上八卦记者的嘴,在春晚发挥失误时,调侃自己“爱咋咋地”,丝毫不顾外界眼光,和女儿在舞池内沉浸式舞动。
她的慵懒、随性、自我、洒脱,让人们对松弛感有了直观的感受。
一方面,松弛感是让自己状态稳定和放松,充满随心所欲和自由自在;
另一方面,松弛感让周围的人感觉舒服,关系也会更加和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出于追求自我圆满的天性,人总是会被自己缺少的特质所吸引。
比如上面那位博主,能从事件中敏锐地抓到松弛感这个点,且“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有点想哭”,说明她在这个特质以及延伸出来的体验方面是匮乏的,所以才被瞬间击中。
尤其对于深陷精神内耗的人来说,这个特质显得尤为稀缺和宝贵,松弛感的走红也就不足为奇了。
越想松弛,越松弛不了
但我更喜欢杨天真分享过的一个故事:她总被周围的人说,你怎么不减肥呢,胖不好看,瘦了才好看。她就会去追问,为什么瘦了才好看,胖了就不能好看?
大家一反思,就发现这只是一个审美圈套,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
松弛感也同样如此,各大媒体通过紧追热点,大量生产诸如“不拧巴不端着,松弛感的女生有多美”“修炼松弛感,太用力的人生走不远”之类的内容,将松弛感成功炮制成了一个饱受追捧的新鲜概念。
可既然是新鲜概念,就有可能随着潮流,现在是松弛感,那之后呢?
当我们在追求松弛的时候,其实已经不松弛了。
我的一个朋友,从读书的时候开始就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从小县城考上了一所211大学,之后硕博连读,出色完成学业,成了一名大学老师。
她感觉到自己不松弛,是因为在育儿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她的女儿,总是出现莫名的情绪抑郁或焦虑,最近一段时间,甚至和她聊起了人生,觉得很无聊,没有意义。
一个10岁的孩子,居然有着如此压抑的内心世界,她既震惊又恐慌。
女儿说:“妈妈,你活得好累,每天都非常紧张,一点都不开心、不放松,把家里气氛也搞得紧张兮兮的,对我的要求也好严格。人生只能这样吗?”
朋友说,那一刻,她感觉自己像个罪人。
于是,她尝试放松下来,不再执着于各种计划,对待家人变得佛系,努力克制情绪,让自己看上去有些松弛感。
可是,她却越发焦虑了,整晚无法入睡,只能靠吃药物来缓解。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把自己折磨得面目全非。
其实,松弛感虽好,但并不可强求。这个特质的核心,在于拥有选择的空间。
首先是物质和资源方面,这个比较好理解。
其次是心理方面,在于拥有允许一切发生的心理空间。这个心理空间需要有两个重要的构成内容:一个是好的内化客体,另一个是好的α功能。
好的内化客体是指,在成长过程中,至少有一个关键性的养育者或重要人物,是涵容、抱持、亲和的。
比如上文博主遇到的那一家人,大人遇事不慌不忙、不胡乱责备抱怨,情绪舒展、互相调侃,这些特质会逐步内化至孩子心中,最终成为孩子人格的一部分,即内化客体。
当将来孩子遇到困境时,他的内心就有了选择余地:提起警觉或保持放松。
而如果内化的是一个严厉的、苛责的、自身脆弱且不稳定的客体,那么他只能在不断的自我攻击之中,更加紧绷和慌乱。
好的内化客体,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帮助孩子把无法辨识和忍受的情绪,过滤转化为可接纳的部分,这个功能被称为α功能。
一旦这个功能被内化之后,在面对激烈而复杂的情绪时,孩子也有了一个过渡空间,能够帮助自己处理情绪。
同样的,缺少α功能的人,是无法拥有情绪自由的,负面情绪袭来时犹如火山爆发,无力自制。
好比我的朋友。
她的原生家庭并不是非常富裕,父亲性格古板急躁,母亲则比较脆弱,容易情绪化,朋友从小被要求好好学习,考试成绩稍有退步就要面对一场来自家庭的狂风暴雨。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她,没有好客体可被内化,α功能也尚未发展成熟,因此也没有条件构建出允许一切发生的心理空间。
勉强习得松弛感的结果,就是勾连出内心那个严厉暴躁的客体,指责自己为何松弛不下来、为何给孩子带来如此不良的影响等,在剧烈的内心冲突之中,产生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
最好的松弛,是允许自己不松弛
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心理方面,要达到真正的松弛都有着较高的条件和门槛,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松驰可能才是一个正常的状态。
那么,要如何与自己的不松驰和平共处呢?
首先,接纳不松驰的存在。
与松弛感一样,不松驰也是由环境塑造而成的东西,并非朝夕可改。
而面对短时间内的无法改变,接纳是唯一不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的方法。
正如李松蔚老师所说:当你看到别人松弛的时候,对自己温柔一点,告诉自己你和对方的环境和背景是不一样的,不要有那么多自我攻击,这就是你成长中被赋予的一种底色而已,对自己多心疼一点。”
我的朋友在经过深刻反思之后,决定放弃自我改造。
她与女儿来了一次长谈,告诉女儿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紧绷的性格形成的原因,对给女儿造成的困惑表达了抱歉,并希望获得女儿的理解。
谈完这些之后,她如释重负,当晚就沉沉地睡了一个整觉。
其次,发掘和欣赏自己的特质优势。
对于我的朋友来说,如果没有她身上那一股不服输、不怕苦、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儿,就不可能从平凡的小镇姑娘逆袭为重点大学老师。
可以说,不松驰是助力她完成人生蜕变的一个关键法宝。
一个网友说得很好:“不松驰感意味着不满足,意味着与命运对抗和斗争。我们普通人,是在不松驰里,慢慢靠近自己想要的生活的。
每一项特质都有阴阳两面,如果说不松驰的阴面是紧张、焦虑、令人不安,那么阳面则是上进、奋斗、生机勃勃。
如何管理好这项特质的阴面,并同时将阳面发扬光大,发展为我们的独一无二的优势,才是真正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课题。
最后,学会用动态眼光来看待不松驰。
画家何多苓是一个好玩且松弛的老头,他曾说:“你要先经历那个高度‘紧’的阶段,然后才能有‘松’的时刻。”
这句话是蕴含着丰富的哲理的,在中国文化里,张弛之道本就是大智慧。
而放在人生的大棋盘中,我们先在不松驰中积累资源、淬炼精神,最终超越原生家庭达到更自由的境界,也就是在为收获真正的松弛感做准备。
我的朋友,在放下松弛焦虑之后,又切回了原来的拼命三郎模式,唯一的变化是,她从无意识的不松驰,变成了有意识的不松驰。
她在觉得自己紧绷的时候,会提前告诉女儿,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女儿的影响,同时也提醒自己准备迎接新一轮的不松驰。
但朋友的状态,以及和女儿的关系却越来越好了,女儿也变得积极阳光了很多。
对很多人而言,现阶段最好的松弛就是允许自己不松驰。
不要被社会上的各种概念所迷惑,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发掘自己,坚定地与自己同在,你的独特气质与色彩也一样迷人。
本文配图来源:《住在我隔壁的甲方》

作者 | Miss 蔷薇
策划 | 王大米、Celine

编辑 | Celine
排版 | 晨晨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
青年文摘视频号,给你的生活添点料
聊热点 听故事 涨知识
+视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