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场打满 120 分钟的比赛,他们已经竭尽全力,面对以逸待劳的法国队,克罗地亚人无论体能和运气都不够用了...

北京时间7月16日晚11时,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决赛在莫斯科卢日尼基体育场举行,法国4比2击败克罗地亚,时隔20年第二次获得世界杯冠军。格列兹曼、博格巴和姆巴佩各入一球,曼朱基奇自摆乌龙。克罗地亚由佩里西奇和曼朱基奇破门。
法国继1998年后第二次夺得世界杯冠军。这也是克罗地亚史上第一次打进决赛,继1998年的季军之后再进一步成为亚军。这个夜晚属于法国!也同样属于克罗地亚,从历史意义上而言,这场比赛没有输家
克罗地亚在2018俄罗斯世界杯1/4决赛庆祝胜利
足球的国家
对于一个仅有420万人口的国家来说,克罗地亚在体育方面成就惊人。除足球之外,它的网球、手球、水球和篮球队均处于世界顶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这可能与先天条件有关:克罗地亚人(以及同属前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和波斯尼亚人)是全球最高的人种之一,其中很多人是天生的运动行家。
然而,足球是个特例。1990年5月,萨格勒布的马克西米体育场发生了球迷骚乱,造成萨格勒布迪纳摩队和贝尔格莱德红星队的比赛中断,对许多克罗地亚人来说,这次事件代表着克罗地亚独立战争的开始。
前南战犯阿尔坎和他的猛虎军
在塞尔维亚球迷中间发动骚乱的是后来被宣判为战犯的泽利科·拉兹纳托维奇·阿尔坎;而被认为是塞尔维亚人统治南斯拉夫工具的警方出警太晚,而且他们仅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自称"蓝色坏男孩"的迪纳摩队铁杆球迷身上。迪纳摩队球员兹沃尼米尔·博班为了帮助一名球迷而踢向警察的那一脚,则成为了克罗地亚人眼中奋起反抗的象征。
迪纳摩队球员兹沃尼米尔·博班保护球迷踢向警察
这一脚把博班踹成了克罗地亚的民族英雄,博班事后回忆道:“有个警察打我,我开始反抗,把他打倒了。耶稣说当有人打你的左脸,就把你的右脸也给他打,但耶稣没有教我,有人打我两下之后我该怎么办。”
1990年9月,在斯普利特海杜克队与贝尔格莱德游击队队间的一场足球比赛期间,斯普利特海杜克队的铁杆球迷组织托尔希达焚烧了南斯拉夫国旗,并高喊"克罗地亚——独立国家"的口号。
"如果说马克西米体育场的骚乱可以解读为'战争的爆发日',那么这场比赛则可以称为'南斯拉夫的消亡日'(至少在体育范畴上),最具象征意义的国旗被焚烧,暗示着国家合法性的完全消失,"一位奥地利格拉茨大学(Graz University)一直研究巴尔干半岛足球与政治关系的政治学者指出。
这场独立运动的领袖、民族主义领导人弗拉尼奥·图季曼借助球迷团体的激进情绪来传达他的信息,并通过足球本身为日渐独立的克罗地亚赢得合法性。他曾多次公开表示,在塑造国家意识,团结社会方面,一场赢球的足球比赛与战争具有类似的作用,“体育是战后界定国家的首选”。1990年10月,一支非正式的克罗地亚代表队与美国国家队之间举行了一场足球比赛,被视为分离主义者的重大外交胜利。
在克罗地亚独立以前,图季曼曾是南斯拉夫的体育官员,而在其执政的九年(1990-1999)当中,他也的确将体育事业、特别是足球事业发展到了意识形态的高度:对于独立后的克罗地亚,成为新生国家“共同意识”的不是语言、宗教和民族历史,而是对国家足球队的狂热支持。尽管名义上克罗地亚独立战争已经在1996年结束,但整个九十年代,克罗地亚国家队与南斯拉夫国家队之间的球赛都远远超出了体育意义,事实上,在当时的官方定义当中它们正是战争的延续和替代品。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1998年那支首次参加世界杯即勇夺季军的克罗地亚国家队,在国家历史上的影响力无可比拟。近三十年,虽然很多世界级足球强队都曾有过属于自己的“黄金一代”,但没有哪个国家会像克罗地亚球员那样发自内心地、频繁地将球队成绩与人民(而不是国内球迷)关联起来,而相应地,当时国家队的两位代表人物博班和苏克也被普遍认为是克罗地亚民族英雄。
但世事往往不能尽如人意。98年辉煌过后,克罗地亚国家队长达二十年的颗粒无收:直到今年的俄罗斯世界杯,向来不缺乏天赋球员的克罗地亚没有在国际赛事上看到任何起色。即使这一次的开局也不乐观,他们甚至在预选赛上输给了冰岛。 
成功的秘诀
7月9日,克罗地亚国家队主教练达利奇在半决赛前的记者会上说:“在我们的国家当中,一切皆有可能……但成绩和基础设施是不成比例的,这对你们来说无法想象。是我们的天赋、情感和责任带我们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虽然如今绝大多数克罗地亚队员都出自国内青训营,克罗地亚人对足球的热情也毋庸置疑,但事实上,在克罗地亚并没有任何成形的青少年培养计划。2017年,克罗地亚足协爆发雪崩式贪腐案件,直到世界杯开始前两个月,克罗地亚人还在因腐败问题而寻求抵制国家队,另一方面,克罗地亚国内各俱乐部经济状况惨淡已成常态。
纽约时报评论道:每个国家都想获得比利时足球成功的秘密,但没有任何人想去问问克罗地亚;卫报则认为,克罗地亚的成功秘诀还没有任何人看懂,没有系统,没有蓝图,没有计划,克罗地亚人似乎更习惯混乱。
“混乱”或许不适合用来形容如今这支因为惊人团结和顽强而打动全世界观众的克罗地亚队,但对于过去二十年以来的克罗地亚足球,这样的评价并不为过:在达利奇之前,克罗地亚国家队的前三任教练都在关键比赛前数小时遭到解雇,几乎被视为国脚输送专业户的全国最大俱乐部萨格勒布迪那摩在做同样的事,他们在13年里换了17次主教练。
显然,仅仅依靠天赋、情感和责任无法把克罗地亚送上世界杯亚军的宝座。克罗地亚的足球腐败可能间接促成了目前国家队的强悍实力:几乎所有的国家队队员都在欧洲的顶级俱乐部效力。克罗地亚各俱乐部老板的最高利益,是以最好的价格卖掉而不是留住他们,最终结果是球员们在欧洲顶级足球联赛中获得了丰富的比赛经验,成为自信满满的职业球员。
作为1950年以来打进世界杯决赛的最小的国家,克罗地亚在一众欧洲强队当中显得如此特殊。全世界几乎所有媒体都注意到了这支球队异常坎坷的成长经历:超过一半的国家队队员是曾经的战争难民,二十年前克罗地亚独立战争的亲历者,而即使抛开前二十年的惨淡战绩,现在的这支克罗地亚队也经历了远比其他三支四强球队艰苦得多的晋级之路:淘汰赛三场加时,两场点球,冠绝三十六支球队的跑动数据和队中比例惊人的伤病,再加上比对手高出不少的平均年龄,他们简直在用生命踢球。因此,克罗地亚队的成功无法离开精神力量
克罗地亚球迷在庆祝胜利
未来足球之路?
目前还不清楚这代球星退役后,克罗地亚足球是否还能像现在这样强大。这个国家的经济正因多年管理不善而遭受痛苦。由于年轻人的失业率高达33%,而负债累累的政府又过深地涉足关键产业,这个国家很难维系社会主义时代遗留下来的球员培训体系。虽然足球迷仍然可以称得上一股政治力量,带着民族主义的元素和反资本主义的基因,但20世纪90年代那样的狂热已不再能决定政治格局。
科琳达·格拉巴尔-基塔罗维奇
当然,在整个国家欢庆足球队的胜利之际,这种狂热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又有所抬头。这可能是一段时间以来这支国家队要赢得的最后一场战争,但有关足球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那个时期仍然令人记忆犹新。这就是为什么克罗地亚总统科琳达·格拉巴尔-基塔罗维奇是唯一一位身着国旗色服装观看世界杯比赛,令人信服地展示对国家队的支持,而非去履行外交职能的国家领导人。图季曼时代的遗产:有时候一支运动队的表现对一个国家来说可能非常重要的这种认识,并没有完全消失。
弗尔萨利科
克罗地亚队的成功源于它由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顶级足球俱乐部培育起来的职业素养与上世纪90年代那种勇武善战精神的结合。这样的结合已将强大的英格兰队挑落马下。与英格兰的比赛结束以后,克罗地亚边卫弗尔萨利科枕在国旗上的照片刷爆了全世界媒体。很少有什么画面会如此体现可能寄托在世界杯上的一切:关于国家、民族、激情和梦想,如此脆弱,但又如此纯粹。
相关阅读:

本文由本号综合编译。

有兴趣的读者敬请关注本号查看更多内容,或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