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化,在这周迎来了自己的61岁生日。
妻子和女儿为他精心准备了一个水手蛋糕。
图源:郑智化facebook
今年也是《水手》发布的30周年,郑智化重录了一版《水手2022》。
30年后再听郑智化重新演绎这首激励过一整个时代中国人的歌曲,实在令人唏嘘。
有网友这样评价,假如当年的郑智化是意气风发,写下“在沸腾的喧嚣中听见我的怒吼”的叛逆青年;
30年后的郑智化,就成了海明威笔下那个固执而倔强的老人圣地亚哥。
——30年来,郑智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台湾省社会针砭时弊,凡是看不惯的种种社会现象,他从来仗义执言。无论他的武器是音乐,还是书法。
郑智化facebook最新讽刺推文:钱没了可以再赚,良心没了,可以赚更多
但是30年过去,这个世界到底又改变了多少呢?
郑智化一如永远打不到鱼的圣地亚哥,倔强地坚守自我,顽固地与世界对抗。
时过境迁,一个人的声音可以从激愤变为沧桑,但唯一不变的是那颗叛逆而真诚的赤子心。
上世纪末,一曲《水手》让郑智化在大陆一炮而红。
沙哑的嗓音,搭配着追逐理想的歌词,无数人从这首歌中获得了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写于浴缸里的《水手》能在大陆走红,其实是一场意外。
1992年的8月,巴塞罗那奥运会刚刚结束,中国队表现不俗,取得了16枚金牌的亮眼成绩。
为了迎接奥运健儿们凯旋,央视决定办一场圣火晚会。
一开始,所有人都觉得这只是个小型晚会,主办方也没想邀请大牌歌手。
当时已经在台湾小有名气、在大陆藉藉无名的郑智化是嘉宾之一。而他准备的歌曲,不是别的,正是《水手》。
然而,令郑智化怎么也没想到的是,距离正式演出只有一天的时候,他却突然被告知《水手》不能唱了,原因是歌词除了励志外,还带着一丝批判的味道,和欢乐的气氛不太匹配。
这令郑智化感到莫名其妙:我来都来了,为什么不试试呢?如果彩排后还是觉得不行,那到时候再换就好了。
在郑智化的一再坚持下,节目方最终做了让步,同意《水手》参加彩排。
那时的彩排,现场还有观众观看,导播会提醒观众在恰当的时刻鼓掌和呐喊。可是,郑智化一上场,观众就十分不解:这个拄拐杖的人是谁?他也能唱歌吗?
在观众的疑惑中,郑智化唱完了《水手》。
一曲唱罢,全场鸦雀无声,空气仿佛静止了一样。就连郑智化也有点摸不着头脑,怀疑自己是不是唱砸了。
没想到,观众席紧接着就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还有人高喊郑智化的名字,就连导播都过来向他道歉:“这首歌明天一定要唱,如果发生什么事,所有责任我来扛。”
就这样,上亿观众听到了振奋人心的《水手》,郑智化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
《水手》的影响有多大?
有人说,这首歌是那个时代的《孤勇者》。年轻人都会唱,年轻人都在唱。
一位网友回忆了父亲讲给他的故事。
父亲年轻时很穷,每天靠拉板车生活,一天最多只能挣20多块钱。不过,就算薪水如此微薄,父亲也会花钱买郑智化的专辑。最困难的时候,只能靠开水泡饭度日。
他问父亲为什么要这样苦着自己,父亲没有说太多的话,只用那句最著名的歌词给出了回答: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水手》有如此大的力量,其实不难理解。
1992年,新思潮新事物大量涌入内地,无数机会近在咫尺,但一转身也可能被现实痛击得头破血流。
《水手》正好切中了人们的内心世界。 在新兴的现代都市里,“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戴着伪善的面具”, “总是莫名其妙感到一阵的空虚,总是靠一点酒精的麻醉才能够睡去”。
但迷茫之余,依然要重拾信心,努力生活。所以“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批判现实却又带着希望,充满力量的歌词,和时代的浪潮一起裹挟着人们,向前奔涌而去。
时至今日,翻看《水手》的评论区,依然有很多人被鼓舞着。
有高三的学子靠它走过枯燥的复习时光。
有生意场上的失败者用它激励着自己从头再来,有重度抑郁患者听到歌词后下定决心好好活着。
有太多人坚持不住的时候,就靠这首歌鼓励自己继续前行。
郑智化,影响的不只是一代人。
如同歌中唱的那样,郑智化的人生也很像顽强的水手。
他的童年,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和痛苦。
作为一个残疾人,他的辛酸,外人无法想象。
事实上,从一出生开始,郑智化就被视为“不祥”的存在。
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边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在他出生前,一位哥哥不幸夭折,算命师傅说是郑智化克死哥哥的。
他的名字“智化”是佛语,也是和尚的法号,家人希望这个名字能降住他天生的邪气。
然而,孩童时期的郑智化,不仅不“邪”,反而是异常的孤单和可怜。
三岁那年,他得了一场高烧,但因家人的疏忽没能及时就医。从此,小儿麻痹症伴随了郑智化的整个童年。
父亲担心儿子以后不能读书和自理,于是带他看遍了无数医生,只要听说哪里有名医,便立马背着郑智化登门求治。
可是,由于家里太穷,郑智化接触到的医生都偏向于江湖郎中,而非正规医师。
有一次,父亲和哥哥带他去拜访了一位骨科名医。他们原本以为这一次能看到曙光,可没想到名医的手段竟然是移骨推拿,痛得郑智化差点昏了过去。
一次次燃起希望,又一次次让人绝望。
郑智化的童年就是在与药物和治疗的抗争中度过的。
直到七岁时,其他小朋友都已上小学。而郑智化连走路都做不到,家里十分着急,终于下定决心让他做手术。
无论是手术的过程,还是术后的康复,都极其痛苦。
首先要把脚筋挑断,以便卷曲的双脚可以伸直。但由于没有一点力气,郑智化几乎无法动弹。
因为住不起条件好的病房,郑智化只能住在像难民营一样的廉价病房。夏天没有空调的日子,打满石膏的双脚又闷又热,汗都往里面积,碰到伤口后疼痛难忍。
用他的话说,“就像心脏被几万只蚂蚁一口一口咬的感觉”。
更令人难受的是,病痛之外还有孤单。住院的日子,家人轮流来看他,但由于家里条件太过窘迫,没有人能从赚钱中完全抽身,到了晚上的时候经常是郑智化一个人度过漫长黑夜。
2016年在《智在说》节目上,郑智化回忆起这段经历时,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的苦痛。他说:“对于一个七岁的小孩来说,那是比登天还难的痛,我现在都不一定能承受。”
但好在,经过一年的复健之后,郑智化终于能拄着拐杖,像其他人一样走路了。
对于“励志歌手”的标签,郑智化从不接受。
在世俗的眼光里,残障者自卑又自闭。倘若成功了,那必定是经历了风风雨雨,在逆境中学会了生存。
然而,对郑智化来说,这就是一个刻板印象。
“如果我说不,你一定不相信,但事实上真的不是这样子。”
“就是把我定位错误了,什么‘励志歌手’,这是一个误会。”
实际上,在学生时代,郑智化从不自卑,反而展现了常人没有的叛逆之气。
有一次月考,生活与伦理的试卷上有一道这样的题:
“下课要赶快跑,才能到小卖部买到零食吃。” 
这是一道是非题,考生需要写“○”或“X”,来判断这么做正确与否。
正确答案显而易见,是“X”。然而,郑智化却毫不犹豫地写下了“○”。
他觉得标准答案跟事实完全不符。下课时小卖部的门前水泄不通,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买零食,如果不赶快跑怎么可能买得到呢?
为了这道题,他还和老师顶嘴,结果被罚站了一节课。
这件事让郑智化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大人的世界是如此虚伪。
他不喜欢考试,不喜欢学校,也不喜欢穿校服。简言之,他不喜欢被束缚。
为了读专科,他故意把中考考差,只因为那里的自由程度更高。选择专业时,他随便选择了土木工程。
至于土木工程到底是什么,他完全不懂。不过郑智化不在乎,他只知道:他自由了。
客观来说,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也很难说是对的。现在回看,它更像一个十五六岁孩子的冲动和冒险。
这个道理,郑智化不是不明白。
在自传《堕落天使》中他写道:“也许这个决定是错的,但是错了又如何?至少是我自己决定的,我要的是‘自主权’!”
郑智化自由了,他挣脱了束缚的枷锁。
而在以后的人生里,他表现得更加大胆和狂野。
学校毕业后,郑智化阴差阳错进入了广告行业。
正是在这里,他发现了自己的唱作天赋。
当时有一个难缠的客户非要让他给产品配一首歌,郑智化找了好几个人来写,可客户始终不满意。
后来,他又找到一位音乐制作人。这一次,郑智化先哼了一段旋律,告诉制作人想要这种感觉的音乐。
没想到对方听完后竟然说:“你已经写好了啊。”
这首歌叫做《开心女孩》。就是它让郑智化在业内名声大噪,还引起了唱片公司的注意。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郑智化玩起了音乐,并发行了第一张专辑《老幺的故事》。
不过,郑智化此时也并没有打算全职做歌手,直到发生了一件小事。
一天,在去开会的路上,他碰到了一位主管。
对方打趣地说道:“听说你出了张音乐专辑。”
郑智化听出了嘲讽的意味,便也没有客气:“对,怎么了?”
这位主管依然没有眼色地说着:“佩服佩服,我不仅佩服你,我还佩服那个公司,竟然敢出你的唱片,要冒倒闭的风险啊。”
听到这话,郑智化骨子里的狠劲彻底被激发了。他当即决定立一分十年赌约:
“从明天起,我正式离开广告公司,未来十年完全做音乐。如果没有饿死,你要跪下来向我认错;如果我还靠广告赚钱,查出一块我赔你一百块。”
说完后,郑智化果真请秘书写了一份合约。
主管被他的认真吓到了,连忙说自己开玩笑的。
可郑智化却一脸严肃:你是开玩笑,我可不是。
就这样,歌手郑智化诞生了。
在歌坛,郑智化也是个另类。
流行音乐的歌手喜欢唱情情爱爱,而他却偏偏把目光放在了普罗大众和社会万象。
郑智化有一首歌叫做《堕落天使》,写的是风尘女的故事。
一次,郑智化在路边摊吃面,远处一个高声说话的女子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女子胸口刺了一朵玫瑰,踩着恨天高的高跟鞋,穿着打扮像极了风月场上的人。
郑智化也没有太在意,毕竟繁华的都市中,这样的人并不罕见。
直到后来的某一天,他又遇到了这个女子。
不过,这时的她,却完全变了一幅模样。
褪去风尘的外表后,女子和丈夫一同经营着一个小店,怀里还抱着嗷嗷待哺的孩子。郑智化经常去她的店吃东西,渐渐了解了她的故事。
原来,女子本生在一个名门望族之家。当年她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体弱多病的丈夫,可家里人怎么也不同意他们在一起。
为了照顾丈夫,女子心甘情愿走进风月场赚钱。就连这家店,也是靠着出卖身体开起来的。
面对眼前的女子,郑智化心底涌起了阵阵感动。都说人心难测,人性贪婪,但在她的身上,郑智化看到了常人难有的情义和真挚。
然而,一个月后,郑智化再来店里吃饭时,却发现人去楼空,只剩荒凉。据朋友说,女子以前的客人来逼她还钱,小店因此被拆。他们一家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
在自传中,郑智化说:“这是一个被现实和爱,两边玩弄的世间女子。为了现实,她扮演了一个妓女;为了爱,她扮演了一个母亲。这场人生,她扮演过孩子、扮演过女人、扮演过很多角色;但是她从未扮演过自己!她是个很好的演员,却是个很烂的编剧。”
事实上,批判现实、为不同的人发声,正是郑智化的创作底色。
在《游戏人间》中,他写:“有钱的当老大,没钱的难过活,就算是看不惯,我又能如何”。
在《补习街》中,他写:“谁能够挤进那道窄门,谁在门外痴痴地等,谁在操纵这场竞争的游戏,学历是不是教育最终的目的。”
歌词直白犀利,直戳社会痛点,就算放在今天也毫不过时。
而淡出娱乐圈之后,郑智化也没有改掉他的脾气,还是敢怒敢言。
2016年,他痛批娱乐圈:“这个年头只要奶大肯露就叫女神,上个综艺就叫艺人,参加个歌唱比赛就叫歌手!那我今天钉钉子扎到手,是不是也可以自称为耶稣?”。
文风犀利,不减当年。
回看郑智化的经历,他算是励志歌手吗?
当然是。
一个残障者,几经转行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歌手,背后的艰辛可想而知。
无论郑智化多不喜欢励志的标签,我们都必须要承认,他的歌声和事迹足以鼓励太多的人。
但郑智化的故事从来不是简单的身残志坚,也不是悲惨式的破茧成蝶。
他的犀利大胆,更像是与生俱来的真实和慈悲。
七岁以前,郑智化只能靠爬行移动身体。别的小朋友在外面嬉笑打闹,他趴在窗边静静地观察着过往的人群。
长期观察他人的习惯,养成了郑智化敏锐的观察力。
所以,他写迷茫的都市人,写底层的小人物,写社会现实,写世间乱象。
发人深省又直击人心。
有人说,相比于励志歌手,郑智化更像一个慈悲为怀的剑客。
命运给了他残缺的身体,但没有泯灭他内心的血性。而是让他有了野草般的生命力,把歌化作一把长剑,刺向社会的深处。
恣意快活,从容潇洒。
有这样的歌手,是我们的幸运。
参考资料:
1. 郑智化.《堕落天使》
2. 爱奇艺.《智在说》
3. 三联中读.郑智化:时代怎样改变,我们都是被动的.2021-06-29
作者|小卡  编辑|米利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