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话题将会探讨关于面向未来的教育,我们希望教育孩子能面向未来,不希望孩子现在接受的教育很过时、等他毕业了完全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导致成长很落伍。
问题一:如何去看待有意义的学习?
顾远:
我们这次自由学习里提到了学习的4个特点:人的卷悟程度,个人选择程度,自我投入和自我主动投入,渗透性和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关键是要抓住这个意义是对于谁的?
很多人觉得学习内容有意义,那我们就需要进一步确认,谁认为有意义——我们觉得有意思,未必当下这个孩子能感受到有意义。
如果当下的学习者,也就是孩子没觉得有意义,学习就很难有效的发生。所以如何让学习者和学习内容之间产生联结,让学习者对学习内容产生意义感,这才是考量我们家长、教育者非常大的一个挑战。
我们经常被问到“学这个有什么用?”有两种回答:
一种是这个很重要,以后你就怎样怎样;
还有一种回答:长大了就知道了,别问那么多。
如果我们是孩子,我们能接受吗?所以你别怪孩子打游戏,沉迷社交媒体,因为你给他理由不充分,建立不起来意义
景芳:
如果您的孩子或者学生说问这个有什么用,您会怎么回应?
顾远:
我的学生不太会问这样的问题,他们学的内容已经和他们有联结。
像PBL课程,问题是和孩子一起探讨出来的,是他自己想要探究的,就不会问“我为什么要学”这个问题,有意义的学习一定是与学习者的真实生活紧密联系。
我在书上写的对比一下,有两个题目:
第1个,让学生背出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哪些朝代的中心。你觉得有多少学生有这个学习兴趣?
第2个,让学生设计、参观西安的博物馆,并写出一篇学习报告。哪一种方式更能让孩子感兴趣,激发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第2种学习方式是西安乐鱼学习社区做的,她们致力于让本地的孩子能够爱上自己的城市,对自己生活的地方有更多的了解。假设有一个小朋友来到我们这里,我们作为地主怎么去介绍。从这个角度设计,孩子们的兴趣就来了,因为孩子都想交朋友嘛。
景芳:
我特别同意,我们自己在北京做过一个PBL项目,如果有100年后的人想要了解北京,而且是个异乡人,我们通过什么了解?
“与我有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让孩子有一个代入感,带入到当时的时代。
我们PBL有个历史的项目,假如穿越到三国,你最愿意辅佐哪位主公?如何辅佐主公称霸三国?孩子们的兴趣大到不行,他们在课上选择要负责的主公,战略战术相互之间的辩论,然后阐述大段的论述。
她们没有觉得是在学习语文、历史,而是认为和自己相关,这样就可以创建很多历史、文学,地理的知识,不是背,而是带进去——如果是你你怎么做,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你怎么能够证明你的方法就是好的?
当孩子觉得这个事跟他有切身相关,他就会觉得是他自己的事。
沉迷于游戏不可自拔,就是把你自己带到一个很刺激、很冒险的场景中,赢了你就是英雄,输了你就要想想,怎么再赢回来。
这和在学校里面被灌输知识是不一样的,你会觉得打下去的每一刀都是为自己奋斗,这种情况下游戏就会给人带来的快感,会让人快乐。
平时在家里,要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多创造一些场景和机会,让他觉得学习跟自己有关系,他自然会真心投入。
问题二:您怎么看待教育通向自由?
顾远:
一提到自由,很多家长是既爱又怕。爱是指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自由;怕是指自由给多了孩子就乱来。让孩子成为一个自由的人,实际上有三重意思。
第一:自由的动力。有内在的内驱力在里面;
第二:自由的权利。当我有动力想学习的时候,我有权利按照我的方式、内容和节奏,学习我要学习的东西;
第三:自由的能力。我有能力践行我的权利,去往我的方向工作能力去实现,发挥我的动力。
我们往往只强调权利部分,其实自由和责任之间是一个匹配的关系,真正的自由应该从小开始,从来没有体验过自由,有朝一日外在束缚没有了,因为过度补偿心理,会因为想要把缺失的都补回来而放纵自己;更可怕的是你给他自由,他都不知道该干什么。
不知道就是动力缺乏,既没有动力,也没有能力,就算有这个空间了,给他选择权还是不行。
自由是个好东西,同时要注意它是动力、权力和能力的结合,从小就开始。很多家长会说,我们又不是学教育的,不懂这些,我们认知水平有限。
其实,生活中好多小事情,我们稍稍一转变,学习就发生了,就能够助力孩子的成长。
如果家长认为数学思维重要,对孩子说,今天爸爸要教你建模、识别模式,这些都是数学思维里非常重要的东西,一定好好跟我学。
孩子第一反应是懵,第二反应是反感,第三个反应是赶紧逃——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跟我有啥关系?
如果孩子跟家长一起到地下车库去开车,家长问,咱车停哪儿了你记得吗?孩子在找的过程中,慢慢地他就找规律了,他就慢慢知道车库是按照什么逻辑和方式来建构排列,整个过程都没有出现过建模、数学思维这些词,但这个过程就是最好的学习。
在生活中家长们要创造一个多元的、鼓励探索的成长环境。
景芳:
这个真是太有启发了,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学习需要正襟危坐,学了之后赶紧做题才能把学习成果固化下来。
实际上,你跟孩子在路边等车的时候,跟他数一数电线杆;放学时跟他思考排队的人流问题……这都是非常典型的奥数题。你跟孩子观察并思考,都会是一种学习。
今天早上我和我女儿儿子一起去上学的时候还讲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怎么走最近,选择走哪条路线比较好,这就是优化路线的数学问题,它作为一个算法问题,一直研究到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你会发现孩子他真的很喜欢。
童行的哲思之旅里有一个森林主题,探讨植物的生长,让孩子拿几个不同的种子在家里种,他们真的会严格以我们老师的要求去种,去探索种在80度水里还能不能发芽、把种子放在冰箱里能不能发芽……他们能把老师提的一两个实验拓展到十个八个,这个过程就是学习。父母们如果有这个意识,在家里也可以实践。
有自我意识、自我认知,并自我负责,作为一个自由人,决定自己的方向,选择自己的道路,为自己的命运负责。
当你有这些意识的时候,你就不会去做破坏的事情,而会在自由的状态下更加积极努力的让自己过好,因为你知道没有人能替你负责,每一个选择和步骤都会关系到自己的命运。这样,你反而能够成为一个内在自我负责的人。
问题三:教育和成长,
是什么样的关系?
顾远:
这涉及到教育的功能,是为了社会教化、为大企业培养流水线工人,还是为了培养接班人。
对于教育的理解决定了我们会怎么做。教育的目的,是助力的每一个个体的成长。
第一是更好地成为自己,第二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先更好的成为自己是当下的状态,然后才是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两个顺序不能颠倒。
很多家长总是在说教孩子,说这是为你好,你将来生活要怎样怎样——这些话都是在催促他成为更好的自己,可这孩子连当下的自己都还没搞清楚,还没有经过自我的审视,也没有建立自我认知,就去催促他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就很难去建立所谓的更好的自己。
功利性的标准是成名成家,有更多更高的收入,更大的社会名利,可孩子连自己本身是什么都还没找到。于是很多家庭教育的问题,在成长的路程中就出现了。
怎么让孩子先更好的成为自己?
跟孩子探讨一下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觉得这个行为合适吗?我觉得这个作品拿出去以后自己会觉得骄傲吗?我觉得刚才和那个人的交往方式,换做是自己,会是什么体验?……
我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我喜不喜欢我自己,这是非常重要的。
就很多家长会说,我对孩子从来不期待,也不想让他成为什么更好的自己,他只要快乐就好。这句话本身就没做好,一个正常的人不可能永远快乐,当你说快乐就好的时候,其实一定程度已经默认了一个标准
什么是快乐?是每天都要露出8颗牙齿吗?
如果孩子今天闷闷不乐,难过麻木的呆在那儿,那你接不接受?
类似这样的误区很多。
景芳:
大家一定要记得:更好的成为自己为先,成为更好的自己为后。
“更好的自己”要孩子由定义,他觉得怎样是更好的自己,就去追求那个状态。
“我也不期待你有什么成就,你就快乐就好”——可是孩子如果真的就想功成名就怎么办?人家孩子也挺郁闷,我这么努力,父母看不见也不鼓励我,也不支持我。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应该是让他能够更好的去找到自己,体验自己的内心感受,更好的推动自我,这是知易行难的过程,我们做父母的要有很开放的心,才能够看见孩子。
问题四:创造力能不能教,
怎样进行创造力教育?
顾远:
能教。在教之前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别抑制创造力。没有创造我们也活不下来,所以先别抑制它。最典型的错误做法就是孩子刚提一个问题家长就给答案,探索和创造力就没有了。
我特别希望家长能够多看看孩子们绽放创造力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多看看孩子的表达。当我们用一种有趣的心态去看待、观察这些的时候,我们会意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自我具足的生命体。
我见过一个六七岁孩子写的诗:
风是一个自由主义者
他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他想停下来就停下来
想和云打一声招呼就会推一推
他会逗弯那些稻穗
他会说笑话
那些稻穗笑翻了腰...
我问他,自由主义这个词从哪里弄来的?他知道自由,觉得这个状态就是自由主义。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小瞧孩子
我经常见到那些传统观念里面没怎么上过学、考试成绩不是很好的孩子,反而创造了那些在学校里面主流教育创造不出来的东西。成绩好的孩子,他们知道太多的标准答案。而只有用新鲜的视角去看待世界,才会有所创造
讲到这我就想起家长们又一个误区: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多元的努力探索的成长环境是吧,我经常带孩子出去玩。旅行是怎么筹备的呢?家长说,我们一起选地方,事先查攻略,把热门景点都选好了,再带孩子去看。
你看这些东西哪一个环节是孩子参与的?
引用法国作家普鲁斯特说的一句话,“真正的旅行不是带着同一双眼睛去100个地方,而是用100双不同的眼睛去看待同一个地方。”
哪怕在小区,我能用100双眼睛观察地上那条昆虫,旁边那只狗,邻居,小朋友,季节的变化,这就叫多元的知识,探索环境。
花很多钱不一定是好的,关键是你能不能给孩子100双眼睛。
景芳:
这个特别重要,尤其那句,“你不一定要用一双眼睛去看100个地方,而要让孩子用100双眼睛看一个地方”,这就是多元视角。我们可能都会对孩子有所期待,如果戴上这样的眼镜去看孩子,你会觉得孩子跟我的期待不太一样,哪哪都不行,但如果把你期待的眼镜摘下来,你就能看到孩子哪方面都好。
我也曾经希望女儿是那种特别诗意浪漫型的绘画创作者,但实际上她就是搞笑型选手,她画那种特别生动的火柴人的漫画,专门写搞笑的打油诗。
放下期待再去看,就会觉得挺好,这是她创造力的展现方式,是她喜欢的表达方式,是她真正把自己的想法呈现给世界的方式,不用跟其他人去比较
问题五:教育是不是自然发展就可以
顾远:
如果学习就是纯靠天赋基因,那就没有教育这件事情了。就像人天生会吃饭,但要想吃的好必须得给营养,还需要专业的支持。所以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教育有自己独特的力量。
创造力怎样去培养?通识类培养是创造力培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因为通识教育理念是鼓励多元的表达和展示。
第一点,不要预设好方法和表达路径,告诉他只能这样。这是成年人有意无意、经常干的事情。
第二点,少给标准答案,多问为什么。哪怕是不成功的答案也问一下为什么,当时为什么会这么想,这里面就孕育着很多创造力。
比如有个人叫林纳·鲍林,得过两个诺奖,他因为发现了分子链得到了诺贝尔化学奖,又因为反核得到了诺贝尔和平奖。
他小时候参加物理考试,有道题老师给他判零分,他不服气,跑过来找到老师,问,你凭什么不给我分?老师说这道题目是让你用气压计来测楼有多高,看你有没有掌握气压公式,结果你给的答案是站在楼顶上,拿根绳子把气压计放下来,量这个绳子有多长。
鲍林不服气地说,你又没说用什么方法做,我解出来了呀。老师想了想说有道理,说,你如果还能找出来三种方式,用气压计测这个楼高,我就判你对。
鲍林说我可以先量一下气压计有气压时有多长,长度是多少,然后我从一楼开始把这个气压比着墙翻过来翻过去,测一共翻了多少次,用气压计的单位长度乘以翻了多少次,不就是大楼的高度吗?
老师说你小子行啊!鲍林又说,我站在楼顶上,把这东西摔下来,让我的同学测一下从摔下来用了多长时间,用加速度的方式我也可以测试多高。
还有一个方法,我拿着温度计跑去敲开大楼管理员大门跟他说,听好了,你如果告诉我这个大楼有多高,我就把这个温度计送给你,如果你不告诉我,我就打破你的头。
老师开心地说行,愿赌服输,你说了三种方式,这道题给你分。鲍林也说,我不是不知道用公式来算,我想看看有还有没有别的好办法。
为什么他能拿俩诺贝尔奖?打小就不拘泥于一个答案,总想探索更多的方法,同时他遇到了一个好老师。要某些老师第一反应肯定是,打个叉你还废什么话呀,抄十遍!
这个老师既培养了物理学的知识,也给了孩子鼓励,让他去探索不同的方法,表达不同的答案。所以鲍林得俩诺贝尔奖很大一份功劳,归功于他遇到一个好老师。
景芳:
记得我小时候也听到过这个故事,但是我不知道这是谁的故事,但是顾远老师给我答疑解惑了,这个故事太形象!
我带的贵州天眼的一个夏令营,让孩子们分组探索外星人的科学方案,PK怎么探索外星人,去哪找外星人,如何去跟他们建立联系,如何去探索。每个组做不同的科学方案。
有一个组的小女孩坚持外星人以吃洗衣剂为生,怎样用洗衣剂跟他们沟通。当时大莹老师跟我讲,他参与了这个小组讨论,那个小女孩坚持自己的想法,还画的非常详细,他觉得不应该否定方案,就让他们去吧。
最后这个小组同样上台去展示了自己的方案。其他组可能做的更科学,但是他们有自己的理由和想象,我们的老师听懂了,鼓励他们把这个方案发展出来
所以看见、包容、鼓励孩子的老师,是我们培养童行老师一个最核心理念,希望童行的老师能够达到这样的标准,了解老师对于一个孩子的重要性。
问题六:您怎么看待通识教育?
顾远:
很多人都知道通识教育重要,但什么是通识教育,为什么重要,很多人未必能说得出来。通识本质上是培养一个合格的人,知识和素养很重要,但成为一个合格的人,这是基础。
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培养具有通识的人,太早给孩子确定未来的方向、专业,发展单一兴趣是非常危险的。专才不是不重要,而是应该在高等教育阶段才出现,国外很多大学连本科教育都是通识教育,专才教育到研究生才出现,或者再读其他的学校时会学到。
那些商学院,管理学,医学院法学院都是研究生阶段才有,基础部分至少本科一年级二年级阶段都是通识。在一个民主社会,能够成为体面生活的同时能够具有基本公民素养的人,这就是通识教育的目的,所以它很重要。
如果从一开始就是专才的话,那是工具人。很多人把通识教育理解为博览群书,对古今中外知识点都要知道一点,其实这远远不够,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素养。
在通识教育领域,学科教育最重要的学习目的,是知道用这门学科的思考方式去理解世界。从物理角度怎样理解世界?从数学角度怎么理解世界?从化学角度怎么理解世界?从政治角度怎么理解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等于多了一个视角,这是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如果只是背基础的知识点,人类几千年的文明积累了多少知识,你怎么能记过来?学任何学科都是提供一个观察和理解的视角。
我有个群友,有一天上完我的批判思维课,给我发了一个私信,说他非常沮丧。我那个课讲到的是教育者的批判性思维,在课堂里教学里怎么践行。
这个群友大学学了四年物理,毕业后在中学教了三五年。有一天家里洗衣机出现噪音,总是晃荡,声音越来越大,搞不懂怎么回事,就把洗衣机的师傅叫过来,那师傅过来以后看完就说,是不是用了洗衣带了,以后把它弄松,不要塞那么多衣服,这个机子中心部门被挡上,机器就晃动了,我也不收你钱了,就告诉你一下。
这个校友说,学了这么多年物理,这其实就是离心力,初中课本上就有的知识,我平时还教别人,实践中却不懂。
所以通识教育是打通底层,说到底是一种思维。
景芳:
我记得在哈佛大学的教育红皮书里也讲到:我们学理科,是希望能够有理性思维;学文学经典,是学习文学经典中的人怎样求索价值;学习艺术,是学习艺术的灵感、诗意浪漫的思考方式和看待世界的感受方式。
不是记住哪年某人发现了什么东西,而是学到这个人如何去观察水流,怎样提出问题,用了一个什么方法去探索问题,怎么去做实验的思维方法。
可能生活里你的锅坏了、如何买车子,你可以这样去观察、实验,提出假设、得出结论;如何观察世界,得到自己的认知的底层思维,其实也许就三五种,我们就已经能够是一个最合格、完整的人,应对生活及格的人。
我们要在通识教育里真正学习和吸收的,是这种打通底层的思维,它能够让我们更加理性,更有感知力,更有灵感,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去应对生活,这才是通识教育。
在这个基本要求之上再根据孩子的兴趣方向让他选择科学,历史,还是某一个方向的专才,有一些专精的培养和突破。
但最基础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具有通识思维,打通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让我们真正具有的底层思维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这个就是童行书院的教育影响,所以我们一直在保持这样的教育理想,做通识教育。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