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琨:中国呼唤造物者精神
“王老师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演讲,什么是好的演讲。人究竟为什么而来,人到底应该为什么而活着。这不仅是企业家应该明白的问题,而是每一个人都应明确的问题。企业家是社会的精英,尤其更应该这样做。但现实中身为企业家而做钱的奴隶的,多了去了。为了钱而失去良知和底线的,也不是少数。是否当反省?只有弄明白了上面的问题,使命才会降临,大写的人才会产生,真正的福报才会实现。别人怎么样都可以。你不可以。希望这场演讲,能帮助企业家、更多的人们觉醒,从而开启真正的人生。不要管别人,而要问自己:我是不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我是不是一个大写的人;我为何而来,我应当怎样活着?”
——常国政点评
中国呼唤造物者精神
什么是企业家?什么是企业家精神?什么是中国企业家精神?
什么是造物者?什么是造物者精神?为什么中国呼唤造物者?
王育琨/文
我这个人比较愚钝,我不是洋博士,也不是土博士。回想我迄今的一生对生命质感的“致知”,都是在勇敢应对灭顶之灾的坚韧行动中致知,或者在跟有能量的人对话中,不断被人一棒一棒敲醒中致知。
我真正理解“什么是企业家?什么是企业家精神?什么是中国企业家精神?”不是从大师的名著中,也不是天马下空顿悟出来的,而正是被任正非当头一棒给敲醒的。
01
任正非一闷棍敲醒了我
2015年5月14号,任正非去北京出差,约我在贵宾楼饭店喝下午茶。当时一见面,任正非为了缓解我的紧张,就说:“王老师,你的新浪微博有9400多条对吧?”
我一下子就松了,人松了以后就想得瑟。我说:“任总,你看中国好多企业,学传统文化,学稻盛哲学,实际上还没有把稻盛哲学最根的东西学到,你看稻盛和夫就是个制造精密陶瓷的,他都能创造三家世界级……”
任正非马上一棒子过来:“王老师,你打住,你根本不了解稻盛和夫!”
当时我懵了,腾的一下子满脸通红,我怯怯地问:“任总,我哪儿错了?”
任正非说:“就是你刚才说这话,这么轻描淡写,‘他就是个制造精密陶瓷的’。你了解他的产品吗?他的产品叫氮化镓,可以引领未来十年、二十年的新材料革命。稻盛哲学所以能传到中国来,传到世界,正是因为有氮化镓这样的技术绝活支撑,他才能传播开来。你不了解他的产品,空说哲学理念,你会害了中国的一大批企业家。”
我问:那么中小企业家该咋办?
任正非:50亿收入以下的中小企业不要去学习模式,做企业就是要安下心来“磨好豆腐给最亲的人吃”!就是我要为人类创造价值!

任正非得出这么通透的致知,也不是从什么理论中得出的,而是从生命的跌宕起伏中悟得的。1995年,他的父亲在街头买了一罐饮料一喝给泄死了;2001年初她的母亲被逆行的车撞了,随身没有带身份证和钱,就被耽误了抢救。亲人鲜活的生命告诉任正非,你必须抱着“磨好豆腐给最亲的人吃”的心态去做产品!

另有一次任正非告诉我,昨天见了一个日本考察团,日本人很高兴说:你们中国人富了真好,就到我们日本来扫货和网购,5年的总额是3万亿元!不是日元,不是人民币,而是3万亿美元!每年4万亿人民币跑日本去横扫消费品了!为什么?
不是我们的父老乡亲和朋友不爱国,他们很痛苦!他们有了钱了却突然发现在中国找不到放心吃的和放心用的东西了!中国诚信扑街呀!这是中国人真正的痛!考虑到这个令人惊恐的背景,再来看“做企业就是磨好豆腐给最亲的人吃”,太震撼了!

我这个当下站在台上回想起来,还有一种感觉叫醍醐灌顶,被人狠狠地揍了一闷棍,醒了。企业家的所有精神、境界和价值观,都在他们的产品和服务中,不在那些高妙的语言中!
其实稻盛和夫也是这样。有一个盛和塾的理事长,到处讲稻盛哲学,讲得掌声四起。他就想不做自己的企业了,就单讲稻盛哲学吧。结果稻盛和夫把他拉到一边去说:
“告诉你,我的哲学是我在研究我的产品,做产品的过程中,碰到一个一个的卡点,一个一个的难题,攻克了挑战后我的心得体会,汇总成我的稻盛哲学。你不做产品,怎么能讲活我的稻盛哲学?我看你人心还善,你回企业去做你的产品,缺资金我可以投资,但是我请你不要讲稻盛哲学了。十年以后,你再来讲你做企业的哲学。”
他们俩是一体的,他们在说什么?他们在说企业家,他们在说企业家精神。
真正的企业家精神:
——人靠绝活立身,企业靠好产品实现高收益;
——企业家是造物者。做企业要向世界的苦处行,以最新科技为手段拿出大美绝活,解决人世间真正的痛痛点和挑战!
——做企业就是造物造人,实现每个人的自我超越。
这三个点都很重要。第三个点,还是任正非在至暗时刻觉悟人生,给华为做得顶层设计。
任正非给我这一闷棍太值了!
02
接近美,接近神
有一次,我带着一批企业家去日本考察。走到一个传承1300年的一家店里面,烤年糕的,在寺院里面烤年糕。三四十个人一坐,马上这个很忙。老板娘五十五六岁了,在那明火烤年糕,躲着明火。我叫上翻译走近她,我说:“老板娘,你看你有十几个员工呢,你干嘛还要自个儿自己烤年糕?”这个企业家给我说了六个字,又把我给震住了。
她比较羞怯,微笑着说
接近美,接近神。
我不知道你听到其中的味道没有。她在说工匠精神的本真!她在说“造物者的精神”:
当你这个当下,在你的工作中拿出了大美技术绝活,创造了大美,你就见到了自性的神明,你就可以见到先祖的神明,你会见到天地的神明。
这就是平凡的日本企业家,这就是他们跟中国企业家区别的地方!我们的企业家动辄是一大套的哲学理论,无我利他,博爱,等等。而日本造物者每一个当下,都可以安下心来,把手头的活做好,把产品做得不同凡响。

03
造物者寻求独知
真可谓醍醐灌顶!
日本匠人、任正非与稻盛和夫,都是“不随大流”的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是凭借在现场头拱地拱出一片天空。他们最知道一切精神、理念、好主意、创意,都必须有一个物质产品的载体,才可能存在。否则就只能是虚幻的空想。
一般人追求“共知”,任正非追求“独知”。他既不迷恋古纸堆,也不喜欢“共知”。他更喜欢从自己跌宕起伏的生命体验中,找到“独知”,找到适合自己的企业方式。一如王阳明所说:
只是一个功夫,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此处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一是百是,一错百错。正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的界头。于此一立定,便是端本澄源,便是立诚。古人许多诚身的功夫,精神命脉,全体只在此处。
王阳明这里说得真透彻!他在说,如果我们每个当下不寻求独知,只是满足于“共知”,满足于现有的经验和套子,就是作伪!惟有至诚的人,才可以每个当下都不惰怠、不作伪、不虚假、不贪婪、不作恶!因为不追求“独知”就是思维的惰怠!思维的惰怠必然带来行动上的惰怠!这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的界头”!
任正非抛弃共知追求独知,找到了华为独特的企业方式:
造物造人,实现每个人的自我超越;以众人之私,成众人之功。
任正非所以至诚于追求他的“独知”,因为他知道自己一生为了一件大事而来,他至诚于他的立志。
04
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
中国国学的精华,六个字可以概括:
“赞天地之化育”。
这六个字用白话翻译,就是弥补天地演化生命的缺憾用今天的语境来说,你要拿出大美技术绝活,去解决人世间痛点。
“术之极为道,道之初为术”。
大道根本,不在别的地方,就在你的最终的产品和服务里。
当我们从这样的维度出发,我们就看到了一个真实,我们的人生到底为什么而来?
不管你是10后的小弟弟,还是50后的德高望重的成功的企业家。你问一问这个问题,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来?
我们这一生,就是为了把我们内在还没有存在的那些天赋潜能,拿出来让它们变成技术绝活,解决人世间的痛点,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挑战。
人为一件大事而来:赞天地之化育(弥补天地演化养育生命的不足)。《中庸》说得多好: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为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
只有你至诚,你至诚于自己的志向和目标、使命,你才会把自己的天赋潜能拿出来,变成技术绝活,解决人世间的痛点,你尽到了你自己的天性,就是“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你能尽了自己的天赋潜能,你就知道敬畏你的员工、你的孩子、你的同事的天赋潜能,他也有巨大的无穷性。
当你能敬畏员工的无穷性的时候,那么你同时就可以敬畏任何一个物的无穷性。它的本性远不是你今天这个脑壳所能够掌握的,它是有巨大的无穷,所以你能够去敬畏物的巨大的无穷性。
当你敬畏了物的巨大的无穷性,你就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了。
确实,如果你真正能赞天地之化育,拿出你还没有存在的潜能变成技术绝活,解决人世间的痛点了,你就可以是与天地同参了,你就是顶天立地的一个大人了,你就立起来了。所以什么是企业家?什么是中国企业家精神?就在这里。
04
正非灰度哲学三个定理
造物造人,实现每个人的自我超越;以众人之私,成众人之功。
任正非这个独特的企业方式,这与任正非对这个世界的深刻认识有关。他用“灰度哲学”概括了他的“致知”。这是任正非的底盘逻辑。任正非对中国对人类企业家精神最大的贡献是灰度哲学。
任正非的灰度哲学本来的含义是:开放、妥协、包容。我给灰度哲学赋予了三个定理。我前天跟一个生命教育的老师在说,我说这是生命教育的三个定理,这是人能够发挥出潜能的尽性之道的三个定理。这是你想成就一个事儿,三个定理。
第一个定理:个人和人类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每个人有无限的可能性,每件事有无限的可能性,每个当下有无限的可能性。以个人为原点,连接无穷的可能性。
第二个定理:一切都在反转,一切都在生成。灰度即反转,灰度即无限。未来发生的概率或强化或弱化,取决于当下如何拿捏动态平衡。叩其两端而执其中。执两用中。
第三个定理:人为一件大事而来,就是把还没有存在的内在天赋潜能,拿出来让它们存在。从未来前进到当下,以当下拿出大美绝活的确定性,穿越未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正非灰度哲学就不展开了。请参阅
正非灰度哲学三个定理

04
造物造人需要地头力
我去过松下政经塾三次,第三次的时候,他的塾头就是校长出来了。他把松下政经塾说明白了。松下老先生创立了松下帝国,回头一看,日本全错了。牛津哈佛的剑桥毕业的博士就回来当领袖了,错了。

他说,时代在变,但是成为领袖的路径不会变化。他说:我怎么当领袖的?领袖就应该这么生成。
第一,我九岁死的爹,我吃尽了人间的苦难,我要去打工养家。吃尽了所有的苦难。一个又一个苦难,把我强大起来,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我只上了三年私塾,没上现在的数学数理化,但是,我感觉到现实中的痛点,我就苦苦地钻研。结果松下幸之助创立了顶级的高科技公司,现在依然是日本经济的主流。没有知识你可以在现实中的困难,你的问题都是你的知识点。
第三条我要寄钱回家,省吃俭用,因此我体弱多病,我卑微,我矮小,我只能头拱地把活干好。结果就是这么一个卑微、谦卑、敬畏,只管干活干出技术绝活,反倒让所有的能量都向他那汇集。
松下老先生一手创立松下政经塾,松下政经塾顶天的理念是“自修自得”。如何把这个理念贯彻到底呢?就靠三个办学原则:
自修自得。
没有老师,没有课程,没有教师。
这就是松下政经塾为什么成为世界最好的培养政商领袖的学校的根本原因。你要把所有这些都落地,松下政经塾造物造人,是松下老先生首先提出来的企业目标。
松下老先生说,做企业一定要分分钟对准你的标靶,标靶第一位的。这也就是马斯克特别喜欢说得第一性原理。
如果把松下老先生、任正非、稻盛和夫、马斯克捆绑到一起,他们每个当下都有什么独特的东西呢?那就是他们当下发力的地头力。
地头力是我老娘提出来的。山东农村的老太,1920年出生,小脚女人,大字不认识一个。我们家6个孩子。她白天像小伙子一样去推小车,晚上还要加工棉花、加工粮食,为的是儿女们能够上学。她头拱地,1961年把我大哥拱进了南开大学,1963年又把我的大姐拱进了鞍山钢铁学院。支撑她的就是一些口头禅:
头拱地,出绝活;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是人不要管,用管不是人;
哪有那么多,说到哪有那么多顺心的事,你自己把它拨拉过来,头拱地做好就是了。
一拨拉,悲催的灾难,压力,灭顶之灾变成了好事,变成了机遇。我把我老娘最后这句话换算成一个地头力的公式给呈现出来:
这个地头力公式是什么呢?
无论多么大的灾难降临你,你要此心不动,你要把它拨拉成一个你喜爱的目标。你不喜爱这个,能量不会有。光喜爱这目标还不行,你还必须专注死磕,把你的生命全部交给当下这个目标。
这样还不够,因为这个世界非常现实,无论你的心多么善良,无论你付出多大的努力,没有人看,没有人承认。除非你把当下这个活变成技术绝活,这样每个当下都会形成一个闭环。
这正是稻盛和夫、任正非、松下幸之助,三位经营者最核心最核心的东西。别在那空谈,别在那空讲爱,别在那里嘴上跑火车。你要把你当下的活变成大美技术绝活,你就会通过造物而实现你个人的自我超越。
你造物之前,你可能为了赚钱,为了升官发财,但是你要造物,研究人之性,研究物的本性,研究人和物的无穷性,你的心就会变得大了,你就会谦卑了,你就会敬畏了。这样的话,你就不一样的能量了。你想持续的干啥啥牛,你就必须到无我。分分秒秒的空杯。这就是王阳明心学最终的呈现,也就是他常胜将军的八个字秘密: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谢谢大家!
造物者阅读精选
谢体琴协奏曲:My Way 我的路
大危机中活下去的能力
接近美 接近神 
全球化撕裂,灾难迫近。华为开拓了绝地求生的路径。你灰度了吗?你反转了吗?你一定会在实践中去发现灰度和反转。
让我们跟着任正非一起走一个过程
打开思维,打开心灵,打开意志
王育琨频道 商务合作
微信 | gao940716

QQ:2116117593

投稿:[email protected]


2020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2019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地头力=喜爱{目标}×专注{死磕}×做好{绝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