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1月16日下午,广西宁明县发生了一桩弑父惨案。
起因是一位父亲不让孩子带手机去学校,两人发生了争执。随后情绪激动的儿子,用一把剪刀插进了父亲的颈部,父亲当场死亡。
我猜父亲生命最后时刻,一定是惊愕远远大于愤怒和痛苦的吧。
有人说,这孩子就是恶魔。
有人说,这孩子天生就是坏种。
还有人说,手机才是原罪。
作为一个教育公号主,我一向不主张“天生有罪论”,一味地认为孩子天生就坏,是不可取的。
而对于有些人把责任归咎于手机,我也不这么认为。
毕竟手机(也包括其他电子设备,下文均已“手机”代替)只是一个通讯、娱乐工具,与其出现问题后责备一个工具——就好比学生考试失败,责怪卷子不够清晰、笔不够流利一样,更该做的应该是去反思使用工具的方法,以及更深层次的原因——使用工具的人。
跟现在手机的普遍性不适配的是,大部分父母没有在使用上给孩子立好原则和规矩,做好必要的规范和约束。
所以不要急着指责常爸标题党,想要毁掉一个孩子,如今恐怕没有什么比直接扔给TA一个手机更简单的了。因为,没有章法的纵容和忽视,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
手机=哄娃神器?
生活在信息时代,孩子和手机发生接触是不可避免的。
地铁上、公交上、饭店里,随处都能看见拿着手机,一脸专注的孩子。
还在穿尿不湿的孩子,就知道拿起手机点点点,找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2016年,广东省发布了中国首份《儿童网络安全研究报告》,报告中显示:
3-6岁的孩子中,手机接触率为91.8%、平板电脑的接触率为83.4%、电脑的接触率为80.6%。
其中25.6%的孩子周末玩电子设备的平均时长超过60分钟。
这是6年前的数据。而6年后的今年,儿童使用电子产品低龄化的趋势不仅没有扭转,反倒愈演愈烈。
孩子闹,给他一部手机,世界瞬间就安静了;孩子哭,给他打开动画片,立即喜笑颜开。
不少家长觉得,手机哄娃的效果太好了,反正孩子还小,谈不上什么沉迷,等孩子大点儿,有自控力了,再来限制不迟。
可实际上呢?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更不是一天能改变的。一个从小被允许随便玩手机的孩子,长大后怎么可能会突然变得自律,乖乖听大人的话交出手机呢?
放纵后再管,是管不了的。
自律这种东西不是天生的,它是日复一日的约束和管教下养成的行为习惯,同时也与前额叶的发育程度有关。从小没有被约束的孩子,长大后随着体力和心智的成长,只会更不愿意接受管教。
更重要的是,孩子不会一直停留在看动画片这个阶段上。随着他们长大,有了社交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不恰当地使用手机,更可能会让自己和家人深陷危机。
没有家长引导的孩子拿起手机

就像走入无底黑洞
关于孩子因为网络交友不慎而导致的悲剧,我们已经听过太多太多了。很多时候,孩子被性侵、被拐卖,往往就源于一部手机。
(13岁女孩小莉,收到了名为“李丹”的QQ好友申请。在“李丹”的介绍下,小莉结识了一个大叔,并且多次与之发生性关系,直到小莉怀孕,父母才知情。后来小莉得知,李丹和大叔是同一个人,这件事是一桩彻头彻尾的骗局。)
而父母对孩子的网络交友情况往往一无所知,通常是等到孩子出事,父母才发现,孩子的手机里竟然藏着这么多秘密。
几年前,曾有学校展开了一项针对中学生网络交友的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有33%的中学生,交网友只是“凭感觉”,而49%的中学生,表示期望从网友那里得到情感上的依恋和支持。
然而网络交友不同于日常交友,孩子会接触到良莠不齐的“朋友”和各式各样的信息,父母无法预知究竟这些会对孩子身心健康产生怎样的影响。
社交软件上,孩子可能会遇到知己,可能遇到网暴,也可能遇到变态大叔。电子游戏里,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潜能,也可能被诱惑赔上全家的积蓄。
如果父母没有意识到这种风险,还一味放纵孩子玩手机,就相当于把一个不会游泳的孩子直接丢进泳池中央。
所以,应该怎么教孩子学游泳?
在他第一次下水之前,就该教他游泳的方法,并告诉他遵守泳池管理的规则。
第一次给孩子手机前,父母要做这件事
好几年前,我就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分享过,美国一所学校放假前专门给3年级到12年级孩子发放的电子产品使用守则。
这个规则制定得很详细,既包含道德准则也有具体的电子产品使用规则,以及违规后果:
比如:在没有得到发件人允许的情况下,不要将他人的信件转发给他人;
比如: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转让受版权保护的材料;
比如:不要给任何人拍照、录像或录音。
每个孩子在入学前都要签名,表示遵守学校的规定。一旦违规,就可以按照约定进行处置,规范孩子使用手机的方式,减少风险。
不仅是学校,美国很多家长在给孩子配置手机前,也会如法炮制,提前要求孩子签署一份合同。孩子同意,则可以使用手机;孩子不同意,则不可以使用手机。
提前约法三章,就能最大化解决孩子因为手机与家长扯皮的问题。
很多孩子和家长因为手机发生矛盾,就是因为家长提出的要求太随机了。
比如之前一直允许孩子带手机进卧室,而发现孩子半夜聊天后,就下禁令。父母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因势利导,而孩子会觉得父母太专制,是控制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控制孩子使用手机这个问题上,父母一定要有预见性,我强烈建议大家“丑话说在前头”,提前给孩子制定好手机使用守则并让其遵守。
常爸版手机使用守则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使用方式,常爸建议,手机使用守则可以分为两版。
3-8岁以下的孩子,多数是用手机看动画片、视频或玩简单的游戏,守则内容就以规范行为为主。
8-18岁以上的孩子,开始利用手机网络社交、发表言论,并玩更复杂的电子游戏,守则内容除了行为规范还应包括道德要求。
以上规则是常爸集合美国学校的规则和不同专家的意见汇集而成,家长可以根据自家的情况,灵活删减。
但也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个手机合约并不是万能药,不是说只要孩子签名了,就能乖乖遵守规则。想让孩子顺利执行,父母还需要做一件事:
言传身教。
如果父母做不到合理使用手机,结果不仅是孩子有样学样,也沉迷手机,更会让自己失去说服孩子放下手机的理由。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为手机而伤害家人这种极端行为的开端,就在大人扔给孩子手机的那一刻。
参考资料:
http://www.cac.gov.cn/2016-12/26/c_1120169143.htm
https://www.verywellfamily.com/establishing-cell-phone-rules-for-teens-2609120
https://www.ahaparenting.com/read/Cell-Phone-Rules-Safe-Responsible-Kids
https://medium.com/@readtoplay/a-definitive-list-of-mobile-phone-rules-for-children-72de443954a0
1
END
1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