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朋友和我说:“你知道你这几年为什么一直单身吗?
因为你一个人住实在是太快乐了。
而我一时之间竟无法反驳。
不知不觉,我在香港独居的生活已经迈入第8个年头。
一个人从上环的临街老屋搬到鰂鱼涌的“怪兽大厦”,再搬到赤柱的温馨小窝……
路过在上环住过的小屋子,顺手拍了张照片
在经历了从中学开始住宿、到大学毕业与人合租的多年集体生活后,独居让我终于能够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
一个人的小日子过得也是越来越得心应手。
在我看来,一个人住,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完全自由支配时间,过我想过的生活。
听起来很棒,对不对?事实上很难。
而最难的是,我们当中大部分人(当然也包括我),其实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生活。
年轻时的我们往往不够了解自己,又总是羡慕别人看似光鲜亮丽的美好生活。
难免容易随波逐流,迷失方向。
而独居,让我开始真正了解自己,学习和自己相处。
你别说,倒还真有那么点和自己“先婚后恋”的意思。
在家运动打卡
在不熟的人面前文艺优雅的我,其实超级活泼搞笑。
一个人在家时常常喜欢大声唱歌(有那么一些些跑调),随性跳舞(姿势确实非常怪异)
好友眼里性格外向、和谁都能自来熟、经常扮演“开心果”角色的我,同时却也是个有些“隐性社恐”的宅女。
有时宁可一整个周末都宅在家里看书码字运动刷剧,丝毫不觉得闷。
而独居,让我有机会更加坦然地去面对和拥抱自己身上的这些两面性——
这些看似矛盾的特质,正是我之所以成为我的原因啊。
宅家的放松时光
今年读英国女飞行员柏瑞尔·马卡姆的回忆录《夜航西飞》,里面有一段话瞬间击中了我。
“即便在飞机中独处一天一夜这么短的时间,不可避免地孤身一人。
除了微弱光线中的仪器和双手,没有别的能看;
除了自己的勇气,没有别的好盘算;
除了扎根在你脑海的那些信仰、面孔和希望,没有别的好思索——
这种体验就像你在夜晚发现有陌生人与你并肩而行那般教人惊讶。
你就是那个陌生人。”
独居正是给了我们宝贵的机会,让我们得以像认识陌生人般重新认识自己,与自己并肩而行。
而我的另一大收获,是更加自律了。没错,一个人生活,其实更需要自律。
从最基本的饮食起居、家居布置,到健康管理、培养兴趣爱好、安排社交娱乐、平衡工作与生活……
一个人住太过自由,如果全无规划、任性而为,很容易一天下来一事无成。
到最后被事情推着走,反而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权。
家里的小小吧台,特别有烟火气息
一个人住的日子里,我习惯了早睡早起,利用清晨不被打扰的高效时光读书、码字。
也每天坚持在家健身,享受运动后大汗淋漓的快感。
整个人比以前更有活力,姿态也更加挺拔。
并不刻意追求某种身材,只希望能够更加精力充沛地去过好每一天的生活。
健身环打卡记录
工作再忙,每天也都要给自己做顿丰盛的早餐。
只需抽出十来分钟的时间,就能吃得开心又满足,用最佳状态来开启新一天的工作。
周末有空时,会提前备好下一周的午饭食材。
捏好小饭团,用空气炸锅烤好鸡胸肉;
只需提前一晚或当日加入即炒的青菜,方便快捷的lunch box就准备好了。
也可随时凭心情转换食谱,烤三文鱼、煎个牛扒,都是超级简单的快手菜。
自己做可以少油少盐、营养均衡,比起整天吃外卖,要健康得多。
烤三文鱼
一个人住,也让我更有追求兴趣爱好的自由和勇气。
去年6月,忽然想重拾小时候学过一年的古筝,上了两节课后,当机立断买了琴。
把书房里的大书桌换成小书桌,给古筝挪出了位子。
发现还是喜欢大书桌,于是把旁边的立柜处理掉,又换了张超大的自动升降书桌。
坚持每周上课、练琴不辍。
练古筝的时光,是每天最专注的时候
最近开始学弹《春江花月夜》(项斯华版的筝谱),特别好听,下课时简直开心得要跳起来。
日有寸进、满心欢喜的感觉,实在太棒了。
洋洋洒洒写了那么多独居的好处,可能也有人会问,难道独居就完全没有任何弊端吗?
当然不是。
香港居,大不易。一个人住,需要支付的开销和处理的事情,只有更多。
房租、房贷、水电网煤等各项开支大涨,遇上急事也无人帮忙。
更别提许多人都担心的那个终极拷问:
“一个人住会不会很孤独很寂寞?”
我也试过生病时没人照顾,再不舒服也要自己爬起来倒水吃药。
因为忘记带钥匙,被反锁在门外,手机也戏剧性地快要电源耗尽,偏偏还有一堆事情亟待处理。
加班到深夜,饿着肚子回到家,一打开门,满室的黑暗和孤寂劈头盖脑扑面袭来。
偶尔在身心疲倦时看到香港华光流转的璀璨夜景,也会心生黯然。
这万家灯火,竟无一盏是为我而亮……
这大概是我最渴望有人同住的时候了——有盏灯为你而亮,有个人等你回家。
百看不腻的赤柱海景
谁都有被孤独击中的时候,我也坦然接受自己在被孤独击中时那片刻的软弱。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该拒绝孤独,或因此放弃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
之前读廖一梅的《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里面一段写孤独的话,我深有同感。
“不惧怕孤独的生活就是认可它与你同在,细细地打量它,认识它,琢磨它……
有时候在午夜,你甚至能听到它在你的身体里嘶嘶作响。
通过它,你会更深地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和世界。”
坦然面对自己的脆弱和选择后,我发现独居时遇到的很多难题,其实完全不是问题。
坚持运动,饮食作息尽量健康,不舒服时赶紧看医生,好好休息。
在办公室和好友处放把备用钥匙,或者索性换个电子锁。
懂得自己想要的并不是有个人在家等我,只是太累了才心生迷茫。
我真正渴望的依然是心灵相通的爱情,而并非仅仅有人照顾的安稳。
但独居也让我意识到,即便是爱情或家庭,也并非我人生的目标或意义。
惟有那些我们矢志追求的热爱和专长,那些让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独特之处,
才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所在。
每周都会买点鲜花点缀家中,这是我最喜欢的小角落之一
一如终身坚持自我、追求所爱事业的柏瑞尔·马卡姆写下的那句:
“当你的身体体验到你赖以谋生的工具带来的孤独感,你就会明白其他的事物:
那些试验、无关紧要的职位、你曾紧抓不放的虚荣,对你来说都是虚妄。”
分享几个我认为独居时要格外注意的点。
经营好和朋友的关系:独居不代表离群索居,一个人住更需要构建可靠的朋友关系网。
请好友来家Brunch
朋友贵精不多,记得与三五知心好友定期相聚。
在有需要时可以接住对方的情绪,为彼此提供帮助。

边吃边聊天,特别开心
做好应对意外及风险的准备。
在家备好常用的应急药物,避免手机没电,考虑在好友处放备用钥匙并确保好友知道家中地址;
不妨与物业保持沟通、了解社区情况;
确保拥有充足的存款……
提高安全意识:这部分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记得锁好门窗,保持警惕,在有陌生人上门时(比如维修、送家具)最好与朋友报备;
深夜返家也记得和朋友或家人报平安。
写到最后,想再抛砖引玉地分享一下我对独居的看法。
近年来,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女性,都开始主动选择独居。
这是件好事,证明越来越多人都具备一个人住的勇气、自由和能力。
独居无疑能够让人快速成长,也会促使人在生活和经济上都更加独立。
而自我独立,在我看来正是通往幸福和自由的唯一途径。
具备独立的经济、思考和生活能力,让我们在人生中无论面对任何困难,都能更有底气,更从容不迫,更好地做自己。
最近一年半开始早睡早起
近百年前,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写道:
“心灵的自由正依赖于物质。”
呼吁刚刚获得财产权和选举权的英国女性要积极争取独立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
自由生活,成就自我。
“我希望你们可以尽己所能,想方设法给自己挣到足够的钱,好去旅游,去无所事事。
去思索世界的未来或过去,去看书、做梦或是在街头闲逛。
让思考的鱼线深深沉入这条溪流中去。”
得益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女性都过上了伍尔夫笔下的生活。
不仅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拥有经济独立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拥有了选择更多不同生活的可能性。
归根结底,独居不过是众多的生活方式之一。
它不一定适合所有人,甚至也不一定适合一个人在人生中的不同阶段。
希望我们无论选择独居还是与他人同住,又或是过着幸福热闹的家庭生活,都能活得丰盛精彩、潇洒独立。
朝着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大步流星、勇敢进发。
·观看vlog·
*图像影音来自网络和作者,本文版权归香港体验官所有,转载请联系香港体验官微信公众号(ID:ExperiencehkGPQ)。
-END-
●    ●
/本 文 作 者/
是大明呀
流徙到何种穷山恶水,都要尊贵地活得像自己
/小 助 理 推 荐/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如果你也想将自己在香港的经历
与更多人分享
在后台回复“投稿”获取投稿要求
本文为“香港体验官”版权所有
转载加入读者群
请联系@小助理
日有寸进,满心欢喜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