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梅拾樱(ID:Meishiying666)
大家好,我是桃蛋妈。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很戳心肠,文章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孩子——
这几天先生的外甥从老家来,12岁开学读初中,天天在家刷短视频。
带出去爬山,没爬两步说累;让去打球,说不喜欢;带去吃特色美食,说吃不习惯,湛江生蚝、海鲜粥、老字号肠粉我们喜欢的,都说不好吃也不愿意尝试。
从小没怎么出过门,来这么远的地方,也没看到对什么有新鲜好奇的感觉。搞得我先生都没劲了,带不动。
小县城,父母还是公务员、教师都这样,其他的孩子更不好说。
如果一个孩子对运动、对美食,对书,对旅行、对大自然都不感兴趣,他明显是生活的意义感低。
现在有这种症状的孩子不少,感觉他们对生活没有热情,也没有什么值得投入的事情。
也许这是今天很多家长老师的痛点。
今天的孩子和几十年前的孩子们比起来,普遍缺乏一种,为了获得什么样的生活而拼搏、为了实现什么样的理想而求知的动力。
而且,当我们尝试用上一代人的动力理念去点燃现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生活热情的时候,结果并不如人意。
最近我看到一位妈妈写的文章,她从事儿童发展心理学,她家老大女儿考上北大,老二儿子正在上高中。
她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很早就发现了培养“意义感”的重要性,她总结了一篇字字都是干货的指南,希望能帮到每个为孩子缺乏动力、沉湎于“低级快乐”而焦虑的家长。
看完这篇文章,我发现,要让孩子重获“意义感”,需要一个家长付出相当的勇气与智慧。
我们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天吃中饭的时候,儿子一边往碗里扒饭,一边给我非常形象地描述他眼里的“死肥宅”是哪种形象。
“肥胖,肩膀塌陷,黑框眼镜,缩在家里不出门,不运动,躲避别人的眼神,无肌肉,无力量,除了手机,对什么都打不起精神,生活没有任何意义。“
我说你描绘得这么形象,是不是你朋友圈有这样的。
他说我才没有这样的朋友,但是我知道社会上有一大群这样的人。
其实,儿子描绘的这样的孩子并不仅仅在小县城、一线城市,农村现在也是普遍存在的。
因为父亲的病,我今年回老家的次数较多。发现农村的青少年也跟我小时候不一样了,虽说家家只有少量的土地,却早已实现机械化耕作了。
孩子们从小都不用干农活,也不用家务劳动,却吃好的,用好的,考不上高中、大学的很多年轻人,现在连出去打工都嫌累,所谓的宅家青年越来越多。
发达国家什么样呢?
我正好看到一篇文章《完美的成长环境, 孩子更容易得“空心病”, 美国心理医生揭示教育的残酷真相》。
《反脆弱养育》一书的作者,Madeline Levine博士是美国一位著名的临床心理医生,她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附近的Marin county工作。
她的心理诊所附近是美国的富人圈,这里的家庭大多经济条件优越,父母受过高等教育,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颇为重视,投入的精力、金钱、时间,都非普通家庭所能媲美的。
但也是这样一群从小衣食无忧,在众星捧月中成长起来的富人孩子,却是Levine医生的主要客源。
心理诊所天天都门庭若市,生意火爆。
你看,无论中外,社会相对富裕之后,孩子被全方位地呵护和关怀之后,他们不仅没有比我们这一代幸福,反而精神空虚,生命力越来越弱了。
这是什么原因?
Levine医生在总结了 30 多年的临床经验,评估了一百多项有关孩童发展的研究,访谈了十几位医生和研究学者后,她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一、期待孩子比父母更优秀,带来的“成就高压”。
孩子拼命学好课业,一个劲儿参加课外活动,不是兴趣使然,而是为了让自己的简历更加漂亮。
长期高强度学习的代价是严重缺觉,滥用咖啡因片提神,内耗过度的身心,以及各种压力过大带来的心理问题。
即成绩越来越好,内心却越来越空虚和脆弱。
二、过度教育带来高压,过度保护带来脆弱。
其实不仅在美国,在我们中国这种情况也很普遍。
几乎每一个小学都是这样,为了安全,减少课间冲撞的机率,孩子下课也不允许去操场奔跑。
我记得儿子小学时学校还经常搞什么“无声日”,要求孩子们一天闭口,实在是可悲可叹啊!
学校如此,家庭呢?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小到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大到上学工作,交友结婚,父母竭尽全能地用心排除所有不确定性,消灭所有随机性,“稳定”压倒一切,企图让孩子的人生一马平川。
这样的后果是,孩子没有时间和空间思考自己要什么,从来没思考过我做每件事的意义是什么,等到开始思考了,模式已经形成了,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和兴趣,显得既空虚,又无聊,啥都懒得动一动。
事实上,在不遗余力为他们提供完美童年的时候,我们让孩子的成长变得更加艰难。
现在回想一下,时代给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馈赠就是充实和希望。
我们青少年时候,没有“富二代”、“官二代”之说,不管穷富,我们每一个人都脚踏实地,心怀理想,即使人生起点低在尘埃,仍然保持着不妥协的少年气,保持好奇心和进取心,相信明天会更好。
现在孩子的学习条件比我们那时好太多,碰到难题有家长、老师、辅导机构,很容易得到丰富的学习资源。
这一切是便利,也有问题。
因为孩子们通过自己努力,找到最适合自己学习方式的机会少了。
换句话说,很多孩子的学习“底层能力”——自主精神、自主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心灵沉滞,后劲堪忧?
在兴趣爱好方面,家庭条件好的父母告诉孩子,你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随时可以退出,去尝试其他的。
社会是富足了,我们的孩子拥有太多的选择权,可他们挣扎、纠结、比较、思想碰撞的机会都变少了。
别光说不练,我现在总结一下,究竟如何将孩子培养成富有好奇心和生命动力的人呢?
我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
1、选择适当时机,舍得“逼”孩子一把,忍心把他们推出去历练。
这些年, 我一个特别深的感受是,孩子,尤其是男孩,日子不能过得太舒服了,如果长期四肢不勤,懒得动脑,慢慢地,孩子的生命力会退化的。
父母应该趁孩子小的时候,找准时机,舍得“逼”孩子一把,忍痛把他拉出去历练,激荡斗志,磨炼生命的韧性。
讲个小故事。
儿子10岁左右,我们把他送进为期两周的男子汉训练营。
训练营在北京昌平南口一个偏远的军营,吃得差,起得早,天天训练,条件简陋,孩子不能跟家长通电话,家长想知道孩子的情况只能跟教官联系。
一开始我还非常担心这个从未离开家的小男孩一定受不了那个苦,有些担心他会不会半途而废,哭着找妈妈。
结果到训练营结束的那一天,家长到军营去参观,我看到皮肤黝黑、眼睛乌亮、神采焕发、激情澎湃的儿子,眼睛一下子湿润了。
我坐在儿子硬硬的钢架床边,这小子滔滔不绝地跟我讲这些天是怎么训练的,他好像很享受这样的训练,讲他是怎么被选为副班长的,怎么在食堂为小伙伴服务的,是怎么当选标兵的。
他说着还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子弹壳给我看,说妈妈,我们班长看我动作标准表现好,今天特意送给我一个子弹壳留作纪念,我们班就给我一个人了啊!
你看,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要坚韧得多,也比我们想象的更能适应环境。
孩子是我们从小养大的,爱他很容易,对他好很容易,宽容和理解他也很容易,关键时刻的严格和逼一把就显得比较难了,但这恰恰就是考验我们的地方。
我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孩子,必须和这个社会发生接触和对撞,才能焕发出一种昂扬的精神,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眼里有光,心口有热。
2、通过手和身体获得的感受比认知要深刻得多,更能促进成长。
我本人也是近几年才意识到,一定要让孩子学会用身体、用手直接作用于周围环境。
比如,时常搞一样手工,进行某项身体技能训练,这样,一个小孩才能通过身体与头脑的和谐养成对生活实实在在的感受,而非游离于生活之外。
像我们家,我一大失误是原来没有让两个孩子养成动手做家务的习惯,这方面真的没有很多妈妈做得好。
我的优点是想到就马上实施。
这两年,生活中有很多机会,比如替孩子打扫房间卫生,很多次我都欢快地干起来了,想到这个就硬生生地停下来,留给孩子自己做。
我自己的体会,一个人,身体与物质的接触与切磋可以触发很多思考,可以产生很多灵感,有时候让人瞬间成长起来。
所以,除了少部分天生擅长理论思考厌恶动手的孩子,我建议让小孩多做事、多动手、多劳动,做事的过程中会让他们成熟、坚韧和专注。
3、此外,孩子也需要经历挫折、失败和挣扎,以此明白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
一个孩子应该体验正常的焦虑,才会有适应性。
我们不要企图为孩子抵挡一切,不要总想把路给他铺得又宽又平,狠点心,让他们自己有在荆棘中开辟小路的机会。
作者简介:梅拾璎:北京大学法律硕士,曾任大学教师,现为纸媒教育专栏作者。专注于家庭教育的深度研究,主攻儿童发展心理学,是自然主义教育探索者和践行者。2020年10月出版畅销书《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牛娃成长记」更多好文:

如何亲手毁掉孩子的自驱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