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图源网络
关于国学的一点看法
文/海北尬生
编者按:本文作者就“斯人”与“是人”的争论这一热点还写了另一篇文章《“是”“斯”之辨:在这个问题上,人教社的也只是个参考 》   ,同一位作者,不同的角度,欢迎读者阅读
10月27日,一篇凡是上过初中都背过的课文上了热搜。
有网友说节选自《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多年来脍炙人口的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在新课本上变成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然而,人教社中学语文编辑部表示,该出版社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并有众多网友晒图为证。
图源网络
在网络上,“斯人”与“是人”引起了不小的热度。其实我的记忆当中学的应该是“是人”,家中收藏的《四书章句集注》也是这样的。据说是“斯”还是“是”和年龄有关,我是00后,众多70后,80后的记忆是“斯人”,但有网友晒的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人教社的版本显示的是“是人”,于是许多人特别疑惑,为什么自己的记忆和人教社的有差异?难道一代人集体失忆了?还是很多人用的不是人教社的版本?
时至今日,我们的教科书中仍然有大量关于儒家学说的片段,我们也视之为理所当然:这是国学教育,是很重要的。
图源网络
似乎从我记事起,国学就一直很热。我的国学教育开始的也相当早。刚记事的时候,姥爷就开始给我读古诗,我也很快背下了很多篇目。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妈就给我报了一些国学班,那时我的记忆力很好,没飞多久就记下了一整篇《弟子规》,时至今日,还能背下大多数段落。之后又学《孝经》和《论语》。我当时懵懂的感觉,这些儒家经典是古代的财富,是很有意义的。
事情在初中的时候开始发生变化。当时的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没有了小升初压力的我可以购买更多的书籍。我突然间意识到,儒家思想不能代表国学整体。如果单从字面上来解释国学这个词的话,所有由中国人想出来的中国本土的学问,或者从外国传来,但经过很大程度上的中国化的学问都是国学。儒家思想是,法家,墨家,道家也是,汉传佛教也是,道教也是,甚至书法、中医、周易、风水,都可以算是国学。即使我们只讨论思想领域的国学,那也应该把所有的诸子百家都算进去。因此,我们现在所接受的国学教育不能叫做国学教育,只能被称作儒学教育。
其实即使是儒学教育,也应该注意到,儒家学说是分有不同的流派的。儒家学说历史上的第一次分歧早在孔子去世后不久就出现了。对于人性是本善还是本恶,孟子和荀子持有不同的观点,而荀子的弟子韩非干脆以此为根据,搞出来了法家思想。我们现在所接受的儒学教育又叫“孔孟之道”,其实这个名字就包含着一种选择的意味。第二次分歧发生在宋代。孔子的儒学思想是不具备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只是单纯的有伦理意义。因此,在与宗教竞争的时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面对这种局面,理学和心学应用而生。
理学基本以二程和朱熹为代表,在后代就没有经过什么发展。心学在宋代的代表是陆九渊,之后又由明代的王阳明大规模发展。在王阳明以后,心学分成不同的流派,虽然没有获得主流地位,但一直在默默的发展。我们现在的儒学教育,其实还是当年八股文考试的体系,在人性论方面持性善论,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倾向理学,对于经典的解读,还是以朱熹为框架。因此,我们现在的国学教育,学的只是儒学,还只是儒学中的一个派别。那既然如此,看过几本经典,就说自己学过国学,让孩子学几本经典,就认为完成了国学教育,岂不可笑!
图源网络
前面我主要想说的是,我们现在接受的国学教育是偏颇的,接下来我想说一说,我们学的国学教育是有问题的。
高中时候我接触到了现代人权论,并试图用这个观点重新审视儒家学说。很快,我就发现了儒家学说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儒家的核心是礼和仁,而儒家的礼并不意味着我们今天的礼貌,这个礼被解释成礼制、礼仪更贴切。在今天,无论见到多大干部,伸出手去握握手就是礼貌,但这并不是儒家的礼。按照儒家的想法,不同的礼节应该随着人之间的关系的不同而不同,见干部和见老百姓绝对不可能用同一个礼,如果见了皇帝那更应三跪九叩才对。所以,儒家的礼本身维护的是阶层,它就是社会阶层的体现。这就意味着,儒家实际上否认了人人平等这个观念。
我们天天说人人平等,其实可以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平等?人与人出生的家庭不同,性格不同,智商也不同,因此,财产、社会地位、命运,都不可能相同。在这些领域不可能有所谓的平等。我们所追求的平等,首先应该是人格尊严上的平等,然后是社会权益及法律上的平等,让能力成为决定一个人地位的唯一因素。那么在儒家这里,人格尊严上的平等已经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森严的社会等级,既然如此,又该怎样指望社会权益的平等和法律面前的平等呢?所以所谓的“刑不上大夫”,其实是儒家思想的一种必然。
接下来是仁。这个看起来没问题,但是仔细看一看《论语》中对于人的论述就会发现,他们全都是关于统治者该如何统治被统治者的,是一种自上而下实行的爱,施加者和被施加者之间有明显的上下层关系。至于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该如何维护,孔子似乎一点也不关心。儒家赞成德政,但不赞成给民众权利,孔子本人就曾经说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连最基本的知情权都不给民众。与之相对的是墨家,墨家提出了兼爱这个理论。这个理论就很接近博爱。墨子非常强调兼爱是基于平等的基础上的,并指出不基于此必导致“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对于墨子的批评,孟子咬牙切齿地咒骂说“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无父”还好说,“无君”则无异于不打自招,说明自己实际上还是希望维护等级体系。也正是从这里,我才彻底放弃了孔孟之道。
《论语》  图源网络
还有很糟糕的一件事:儒家把过去看得重于未来,总是希望恢复过去的社会,而不去想社会应该如何演化。儒家在说人心的恶化的时候总会说“人心不古”,似乎古代,遍地都是贤人。可是问题在于,没有一本儒家经典严肃地考证过古代的社会是不是真的像他们所想的那样,它们只不过是记载了一些支持自己论点的传说。儒家建立自己社会思想的根基从一开始就已摇摇欲坠。比如,历史学家已经考证,所谓的“禅让”背后其实是胜者为王,正如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让”后说了句心里话:“禹舜受禅,我今方知。”
这种思想指导的结果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国的知识分子对古代有着盲目的崇拜,古代圣人的话是不可被质疑的,古书里面的内容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先辈留下的教诲也是不可更改的。因此,推行现代化的改革也不是他们所赞成的,这就是为什么王安石、张居正等人受到了那么大的阻力,即便很多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们当时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对于很多知识分子而言,他们不要好坏,只关心是不是足够“古”。放眼世界,似乎只有古代中国在制度创新上面临着这么大的精神上的阻力。打开历史去看,中国的封建王朝有2000来年的历史,但是除了政府机构上有一些细微的调整,基本上可以认为各个朝代是一成不变的。黑格尔的那句“中国没有历史,只有朝代轮回”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其次,中国的知识分子自发的就把自己从群众中剥离了出来,形成了“士”这样一个独特的阶层。这个阶层可以说是不上不下的:在精神层面,它与大夫阶层相同,在物质层面,它又明显属于民众。士认为自己属于“侯补大夫”而不属于民众,结果就是在整个历史上,中国的民众阶层就没有真正的团结起来过。不仅如此,后来又根据从事的职业,把他们分成士农工商四类。既然民众阶层已经支离破碎,又怎么能指望有人能够站在全民众的角度思考,继而诞生启蒙思想和现代的人权观?
民众的群体虽然支离破碎,士大夫的阶层在目标上可空前团结。不像西方国家,因为观念不同而党派林立,各种流派和思想百家争鸣,在绝大多数时候,中国的士大夫虽然属于政治的不同派系,却都只有一个目的:效仿古代,建立起一个不依靠法律,只依靠道德,不依靠平等,只依靠阶层的理想社会。结果就是每一个不同时代的知识分子都在做着相同的事:一是用不同的思想来丰富儒家思想,二是忙着实现这个抱负。至于什么科学发展之类的,根本不是他们想要关心的问题。而当所有能发展的地方都已经被发展了,他们就只能钻进经史子集,逐字逐句的考证、解释、论述,变成了柏杨所谓的“穷嚼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著名的乾嘉学派。今天的这场“斯人”与“是人”的争论就多少有点这样的味道。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儒家思想就失去了活力,我所喜欢的王阳明就是一个例子。当理学家说出“饿死是小,失节事大”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把这套理论拔高到了超出了人生存的程度,也使之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实施的可行性:人都没了,又何谈人的道德?王阳明发现了这个问题,肯定了人的正当欲望。虽然他没有这样说,但是我认为当年明月在书中写的那句话是贴切的:天理就是人欲。除此之外,他还讲究知行合一,强调人要善于应用自己的智慧,而这正是对抗所谓的“平庸之恶”的手段——平庸之恶的一个典型的症状就是有能力应用智慧却放弃应用。这对于现在的社会还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而如果我们探讨的不仅仅是儒学,而是整个国学,我们会发现更多的积极成分。之前我提到的墨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除了有很接近“自由、平等、博爱”中后两者的内容,墨子还很注重科学,他自己就是一个科学家,发现了小孔成像等现象。与儒家学说相比,墨子不空谈道德,而是着重反省人性。不意味着它的实用性会更强。
所以,我会怎样对我的孩子(假设我能结婚,假设我会有孩子)进行国学教育呢?除了古诗和古文之外,我会先从王阳明开始,不单是因为他的思想比较基础,还因为在他那个时代,白话文已经很流行,孩子很容易看懂他的著作。之后会让他读一读墨子。在这之后会让他均匀的接触到诸子百家的思想,自己进行比较,形成自己的体系。这个过程中也会让他接触西方的各种思想,尤其是关于现代人权观的理论。我自己并不是用这样的方法培养起来的,只是我觉得这样做是比较好的。
现在还有人说什么“要学儒家经典,完成前人未竟的事业”之类的话。我想说,自从儒家思想被确立成正统思想以来,已经过了差不多2000年。如果2000年都没有实现,你觉得他真正实现的概率能有多大?相信一个学说,应该是对它进行分析和比对之后做出的决定。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这也无非是一种迷信而已。
作者简介
海北尬生:因其尝求学于北海之北,每不顾环境而放尬言,故起此名也。喜航天,爱读书,本学理工,爱好文学。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