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所谓的深度思维就是指学生自主“分析、评价、创造”的思维,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江苏无锡东林小学校长武凤霞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深度思维,在她看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下文中,她梳理了教学中要关注的一些要素,以及如何操作,才能让学生的深度思维得到发展。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星教师”(ID:new_jiaoshi)


文丨武凤霞    编辑丨李臻


在相当长的一段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很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后来我发现在高中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定位,已经把思维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层面。因此,无论是中年级的课还是高年级的课,都需要非常重视深度思维的培养。


什么是深度思维?


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综合各方观点,所谓的深度思维就是指学生自主“分析、评价、创造”的思维,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


从定义上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具有深度思维的学生在知识信息加工、概念的理解与运用等方面有着更深刻的见解,能够主动建构个人的知识体系,并且把拥有的知识所拥有的知识迁移到真实的情境中。


那么,教学中我们要关注那些要素,要如何操作,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度发展呢?


武凤霞


让学习更具有情境性


情境教育中国做得最好的是李吉林老师。情境指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和实用目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教师所创建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比如学生要学习小小说,事先得收集资料,清楚小说的特点。当他正式学习时,这些就成为了学习的情境。


为什么教学需要情境?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大脑是不愿意思考的。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本能不是思考,而是记忆,大脑的思考力就像一团很难被锻炼的肌肉,一旦被使用就会感觉到累,很想停止。因此,创造教学情境,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去思考。


我曾见过于永正老师和黄亢美老师教授古诗《草》。


于老师对学生说:“学完整首诗,就回家背给你们80岁的奶奶听。”结果学生说没有80岁的奶奶。


这时,于老师就搬个凳子坐前面:“那好吧,我就是你们80岁的奶奶,谁来背给我听?”于是,一个小朋友就背诵“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于老师问诗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春天小草发芽,这叫荣;秋天、冬天草都干枯了,这叫枯。”


你看,在这样一种情境中,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就更加到位,变成自己的了。


黄亢美老师讲《草》时,他让学生自己做小草,演示“冬天藏在地下,春天发芽,夏天茂盛,秋天枯萎”的过程。这就是一种高级的情境创设。高年级的学习情境可以是虚拟的,让学生在心中想象即可。


情境的魅力就在于有了画面的还原,文字就鲜活了;有了文字的描述,画面更多了文学的美好;有了设身处地,就有了感同身受。当画面、生活、情感和文字结合在一起,在学生脑海中交融的时候,学生的思考就会被点燃、被激活。当表达变成不可遏制的欲望之时,学生的思维就在悄悄地向深处延伸。


让思维具有清晰的可视性


思维是掩藏在头脑中的,怎么看见呢?有一种方法可以介绍给大家,那就是运用思维导图。


我们学校一位老师带着孩子们预习,就让孩子们画思维导图。你看,千奇百怪,各种各样,先不论这些思维导图画得是不是够科学,但是它毕竟呈现了孩子们的一种思考的过程。



除了思维导图,气泡图、流程图、圆圈图、双重气泡图、树结构图、括号图、桥型图等,都是能够很好地呈现思维过程的方法。我们还在每间教室都张贴着这样的课堂规范用语,这是在干什么?这其实也是在给学生构画一种语言的思维导图。



事实证明,有了这样的思维过程打底,再配合上清晰明确的图示,学生的理解、记忆、知识加工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显著的提升。


用高阶问题助推思维发生


这也是当下提得非常多的话题。所谓高阶问题,就是具有高阶思维价值的问题,也就是能引领学生深度思考的问题。课堂不断前行的过程,就是学生对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


怎样的问题属于高阶问题呢?


以刚才我所执教的《爱之链》一课来说,这是一篇讲述发生在乔依、老妇人和女店主之间爱的传递的故事。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谁)知道_______,不知道_______”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很有难度。


一是需要明确文本中乔依、老妇人和女店主分别做了什么;

二是需要搞清楚所有事情之间的联系;

三是需要把相关联的事件组合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并明确地表达出来。


要很好地完成这个问题,学生必须在文字中穿行,不仅要做到准确理解,而且要分析比较,同时还要发现联系,并准确表达,可以说这一问题集多种能力与素养为一体,极具挑战性,也极富有思维的张力,能够带领着学生的思维不能不、不得不向更深处延展。



让知识以结构的形式呈现


此外,要想让学习真正发生,我们还要关注知识的结构,也就是说不能把碎片化的知识教给学生,一定要在每一次教学中,把学生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纳入一个系统中。破碎的知识是没有力量的。


怎么让知识结构化?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就是教师帮助学生从所学的散碎的知识中,找到一条联系它们的线索,让它们首先成为一个整体,按照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建构起一个比较形象的样态,从而成为一个有机组成的整体。


苏教版五年级的课本中有一篇文章叫作《滴水穿石的启示》,这是一篇说理文。我请学校教育课程开发部的副主任上一次,这是他的设计:


一、导入


1. 指名说“滴水穿石”的意思。

2.由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以前学过的哪篇课文的课题?(说勤奋)

3.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由此你有什么推断?


小结:对,这篇课文也是一篇说理文,又叫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


二、明确课文观点


1.还记得《说勤奋》的观点是什么吗?(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2.它用设问的形式在课文开头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篇课文的作者又是在课文的哪里提出了自己怎样的观点呢?

(开头 如果我们也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3.它用的是什么形式?(反问)意思就是——如果我们也像水滴那样,所有的事情都做得成。


4.这是作者的观点。和《说勤奋》比比看,两篇文章观点的提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观点提出前都有铺垫;不同之处:《说勤奋》只有一句话铺垫,本文用了一个小节)


小结:说理文观点的提出既可像《说勤奋》那样,直接进入主题,也可像本文一样,先说一说自然界或生活中的现象,显得比较自然。


可以看到,他一直在对比中来进行教学,就把说理文的知识进行了一种结构化。我们平时经常谈到的知识树、知识结构图、概念图等都是让知识结构化的重要方式。




让追问引领思维走向深入


老师在教学中要学会追问。比如我上过的一堂公开课,第一个站起来发言的学生,其实他回答的内容其实很完整,但他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到了五年级,语文教学就绝不能仅仅是完整就行,还要关注他的语言。我觉得这位学生说得有点啰嗦,所以,我告诉他:“你能不能再简洁一点?”


在检查中他忽略了一个要点,我又一次追问他:“‘修好车’以后还有一个细节不能忽略,你知道吗?”在这位学生面前,我追问了他两次。在其他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如果碰到说得不到位的,我也会站在他面前,给他一个提示性的作用。我们的学生都很聪明,在这样的追问中,他们就能把自己的话、想法表达清楚。


所以,追问是迫使学生思维一点点走向深入的非常重要的方式方法,一个个追问能够形成一条问题链,迫使学生不得不去更全面地思考问题,更深入地研究文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个能应对一连串追问的学生肯定是一个极具学习力的学生。


其实,借助思维力发展,助推学习真正发生的途径还有很多,以上所谈仅仅是个人的点滴浅思,期盼老师们生发更多的思考,创造更多的路径,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都真正发生。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 3000+篇优质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