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新冠疫情至今没有消除,是否要选择出国留学成为了不少家庭的教育抉择困境。在部分学校中,因为设有“双轨制”的教学资源,学生面临的问题,不是没有选择,而是怎么选择。围绕这个问题,上海协和教育集团总校长、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常务副会长卢慧文和外滩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她认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缓慢地坚定地前行。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张楠    编丨Luna
春节假期,外滩君精选往期好文
与大家共度佳节
难,真的难。
2020年的新学期眼看过半,家长朋友们还是没从“择校”的余韵中回过神来。
好不容易“摇”进了热门民办,“摇一代”家长们先扛不住了,孩子学得费劲,家长看得心惊,要么不拼高考了,试试“体制外”道路?
别急,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也正在犹豫要不要进来。疫情及其引发的一系列附加效应,也让“留学潮大军”感到一阵凉意,要么先读几年国内课程看看?
等等,不是还有“双轨制”吗?既然眼前这么多不确定,那就给娃上个“双保险”吧!
在过去十几年,民办教育和国际化教育烈火烹油般的发展中,2020年毫无疑问是最艰难的择校季。
家长们面对的选择难题,同样也是那些“待选”的学校正面临的挑战。“摇号”、疫情、国际形势的变化,多重因素的叠加之下,学校又有何思考?打算如何应对?
于是,带着这些疑问,外滩君专门找到上海协和教育集团总校长、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常务副会长卢慧文聊了聊,请她来谈一谈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
卢慧文
上海协和教育集团总校长
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常务副会长
拥有多重身份,卢慧文既能从办学一线感受具体变化,亦能放眼全行业理性分析。一个多小时的采访过后,外滩君的许多疑惑也被解开,但更重要的是,从卢慧文充满大局观又生动具体的讲述中,还会收获到一份可贵的平衡教育观。
注:为方便阅读,下文以卢慧文第一人称叙述。
变局下的民办教育
今年发生了很多事,“摇号”新政实行、疫情的爆发和持续、国际形势不明朗,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会让人觉得:今年是个民办学校转型的关键节点。
虽然这些确实给民办学校带来了挑战,但根本上说,民办学校不是因为这些外界变化而转型,而是按照事物内在发展的自然规律,已经到了新阶段:需要更规范化、更个性化

回溯发展历程,最早从九几年开始,民办学校是作为公办学校“量”的补充出现的,在当时的教育资源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需要有更多学校,吸纳更多的学生。
但仅这样是不够的,民办学校还要有“质”的突破,所以这一阶段很快就过去了,民办进入“特色探索”的时期,要提供多样的选择,满足不同的教育需求。这时候,我们在学生培养、办学人才储备等各方面都发展和积累了许多,整个民办教育也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状态。
当然也有问题,比如会有一些想赚快钱的人来做教育,比如家长的择校焦虑越来越强烈。所以发展到了今天,就要开始形成规范,把整个行业从一种非理性的状态拉回来,回归教育本质。

说回当下的挑战,今年出现的这些情况,对不同类型的民办学校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学校类型,大家可能直觉反应说,“体制内”和“体制外”或者“应试的”和“出国的”。这些说法其实都不太准确,应试的也能出国,出国的也要应试。
从内涵上讲,为什么学校的教育过程会有不同?主要是学生未来出口的评估方式不同,一种是选拔制,一种是申请制。
选拔制,不管你是谁,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考同样五张卷子,总分高的录取,低的就淘汰。另一种,申请制,把我是谁、我擅长什么、喜欢什么都讲清楚,为什么我要选择你们学校这个专业,为什么你们应该选择我,都要表述出来。
对只走选拔制的学校,“摇号”影响可能比较大。原来在这类学校,首先生源好,接着学校教得也好,那么出口当然也会很好,这个结果反过来又会吸引到更好的生源,形成这类学校办学的一个良性循环。
“摇号”就是把这个闭环打破了,好的升学结果不能转化成招到更好的生源。
但总体来看,学校在教育理念、培养方式、管理经验和各方面资源上的优势仍然存在,接下来就要逐步减小对生源的依赖。

对只走申请制的学校,疫情和国际形势的影响比较大,前者的影响多半是暂时的,但后者造成的深远影响不是短期内能够消除的。
只想去国外镀金,或逃避国内读书的压力,那这条路划不来了,因为现在的留学越来越不容易,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但如果是铆定了心思,要开拓视野,向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了解、学习、创新,向全世界的先贤们学习,那就是值得的。
见识多元文化,经历这些困难、痛苦和不确定性,本就是留学的应有之义。
所以,这类学校如果有“洋应试”、“洋刷题”的做法会行不通,而要更多关注孩子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应变能力这些内在品质,有这种初心和定位的学校,才会有持续的生命力。

学校双轨 ≠ 学生双轨
因为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大家会想,那我读“双轨制”学校,有“双保险”是不是更好一点?
我觉得不论家长还是办学者,包括媒体宣传,对“双轨制”都要有一个谨慎的态度。其次,也有一个提醒,学校双轨不代表孩子双轨
 1. “双轨”的“轨”究竟是什么? 
双轨制,我们要分这个几个维度去看。
第一看学段。幼儿园、小学本来就不该分什么轨,全世界的幼儿园都是保教结合、综合探究;小学也是类似的,既有学科学习,也有跨学科的、项目制的探究性学习。在这两个学段做所谓的“双轨制”,从理论到实践,我都持保留态度。
再往上,跟升学挂钩了,就有“分轨”的说法。其实就是我们之前说到的选拔制还是申请制,因为评估方式的不同会导致教学过程的不同。
选拔制,统一标准下,选拔出总分高的。所以这就导致学校更关注学生短板,因为短板的学科分数可提高的空间大,总分才会提高更多,毕竟一分之差都有很大区别。它的合理性和价值在于,比较公正和客观,但也会出现“数学这么差,还跳什么舞?”这种问题。
申请制要讲好“我是谁”,这就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关注学生的长板,挖掘他与众不同的地方,不断打磨。但也要应试,只是不用那么锱铢必较,整体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程度就够了。
评估方式还会影响课程的设置。
走选拔制的学校,考试科目是既定的,所以就在这个比较窄的范围里做高效地训练,挖得也比较深; 
走申请制的学校课程做得丰富,是要让孩子去不停地试,发现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最后拿什么去竞争
两条路径,两套“游戏规则”,这就是所谓的“双轨”。
 2. 孩子要锚定一条轨道 
现在有很多“双轨制”学校,包括协和也是。但这里要注意,学校双轨不代表学生双轨,学校可以提供很多通道,学生还是要选择其中一条,在这个规则里努力
只有很少的孩子,两个跑道同时跑也许都能够跑得很快。绝大多数只能在一个跑道上冲刺,另一边可以拓展、尝试一下,完全程度的兼顾是很难的。
再有升学压力,也不能违背育人规律。
走申请制的学校有比较强的应试经验,可能会觉得再多搞懂一套游戏规则,孩子申请留学也不难。把整个教育行业类比成江湖,这算是一种门派的做法,也不用急着下定论。
但我们协和这一派,不希望学生只是学老师和家长的既有经验,老师把内容都嚼碎了喂到学生嘴里,好给学生节省点时间和经验,这不是国际化教育
举个例子,给学生一个“打卡10个博物馆”的学习任务。为了效率,爷爷奶奶帮着去打卡,特点、资料也都写好,那孩子的档案里是有这10个博物馆了,但孩子的直接体验呢?感受呢?思考呢?还是什么都没有。
这就是我说的“教育快速营养品”的问题,看似都有,其实只是有了分数而已。孩子的思维品质、能力素质都没有发展起来,这在申请中骗不了人的。在什么地方花了时间和精力,增长了什么能力,会直接体现在孩子身上。
所以对孩子来说,还是要在适当的时机做好抉择。
在孩子年龄太小的时候选,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到了考试前所谓“冲刺”阶段再分,其实也来不及。
所以双轨制的复杂性在于,这个节点线横在孩子成长中的哪一年。而且,这个决定要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家庭的安排、国际形势等等因素,大家一起来讨论决策的。
学校可以做“双轨”的课程,给学生选择的空间。协和是在此基础上强调一贯制,就是说从幼儿园到高中的这十六年里,学校可以慢慢观察、调整,不断地家长沟通,可以更自如、灵活地做这个决定。
教育是长程事业,不要随风而动
对于提供国际化课程的学校,还有课程融合方面的挑战。
前些年,国际化课程学校里,所谓“国际国内,并行不悖”,互不干扰的情况比较多。因为没有规范化管理,所以直接引进一套教材、一套课程,引进外教,操作上可能便捷一些。
现在的规范化管理就要求学校不能照搬国外教材,要把国家课标、上海课程要求都吃透弄懂,做比对研究、融合,内容的宽度、深度,评价方式等都进行整合。
还有教师,外教要理解中国课程,中国老师也要理解对国际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这都需要学校去培训、管理。
很有意思,我们跟外教讨论这个事儿,他们就会觉得,“肯定要这样啊!我到哪个国家去教学,不都是要把国际教育跟当地的要求、文化做结合的。
国际文凭组织IB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把课程框架要跟所在国的具体要求、内容相结合,课程内容本身就是要执教的老师和你使用的学校来发展生成的
所以说,这本来就是国际化教育的应有之义。协和从一开始也没有想过要做原汁原味英式教育或美式教育,我们坚持做“中西融合”的探索,从二十多年前就在做,所以这一点上,我们的确有先发优势。
今天我们看到协和学校的特点,从来不是因为要应对外界的变化才做的,而是这是学校本来就相信、追随的理念。
这一点是民办学校都应该意识到的,不要因为外界变化而变来变去,假装自己适合所有学生。尤其在接下来的这个新的阶段,民办教育会走向个性化,而不再作为一个群体标签出现。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育人定位,会形成自己的资源、教学方式,特别是家校社区群体,在一个什么氛围的community里共同孕育这个孩子,会成为一个学校最独特的气质,别的学校也很难去复制。
这也是我个人比较理想化的一种状态,这样,大家也不用靠排名、榜单去看学校,因为不好比。
学校是这样,家庭也是这样。
教育是一个长程事业,需要缓慢地坚定地前行。
高考太累了,就给孩子换到走申请制的学校;因为疫情和国际影响,又想换回走选拔制的学校,拼高考。
这首先会浪费孩子的时间,其次相较于那些一开始就坚持在一条跑道上的孩子,受教育的含金量也会打个折扣。
当然,这些挑战出现才不到一年的时间,大家会讨论和焦虑,也很正常。但我们作为教育者,要有教育事业发展的压舱石,就是无论风吹草动,要知道什么东西是不变的。
比如我们相信对学生的硬实力、软实力的平衡培养是不变的,特别是在他们还没有必须要面对升学压力的时候,如果慌慌张张从一起步就准备冲刺,很有可能等快到终点才发现,要么自己跑不动了,要么想换另一条跑道来不及了。
不管是各个学校还是各个家庭,都要守住有定力、压舱石,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初心,育人的初心,自己要守住。
话题互动
对于孩子的教育选择,您有什么经历和看法?
欢迎在评论区和留言分享~
Tips:今天三条文章,介绍了摇号时代的择校规划,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教育环境~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 3500+篇优质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