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多肉 | 作者
张敬、Keane | 编辑
unsplash 、网络| 图源
你见过,“人抬轿子给狗坐”的场景吗?
国庆放假期间,在江西萍乡武功山景区里,

就真实发生了这一幕。
从网友上传的视频可以看到:
两名轿夫正费力把一只“哈士奇”抬上山,
而狗主人则在一旁步行,还不时摸摸狗头安抚。
短短几秒钟的视频,却引发了大批网友争议。
有人调侃:“狗子达到了狗生巅峰”。
也有人质疑:“这是人不如狗吧”。
随之狗主人更是被骂上了热搜:
“对自己的父母有如此尽心尽力,无微不至吗?”
“事实证明人不如狗,有钱人都有精神病。”
“这哪是养狗,这分明就是养了个爹!”
他们觉得,轿夫这份工作已经很辛苦了,
狗主人居然还让他们抬狗,这简直就是花钱践踏人的尊严!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狗主人后来也作出了回应。
原来当时由于天气原因,狗狗出现了中暑的迹象,
她想着总不能把狗放在半路,正巧看到了景区的轿夫,
在征得轿夫同意后就付了钱,让轿夫把狗子抬上山。
面对网友的过分羞辱,她也作出了反击:
“我有能力对自己的狗好,自然也就有能力对自己的亲爹好,不需要你们操心!”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轿夫们也出来现身说法。
他们并不觉得抬狗上山就是践踏他们的尊严,相反抬狗比抬人更轻松,
而狗主人也给出了满意的价钱,照顾了他们的生意,挺感激的。
就连景区的工作人员,也在采访中说:
“抬狗抬东西都有,游客出钱,轿夫出力,还能促进就业,没必要理会网上的那些声音。”
所以,这件事情总结起来就是:
狗主人:我没做错。
轿夫:我觉得行。
景区:不会禁止。
网友:我不同意!
可见,当一个人的“同情”和“善良”,带着居高临下的道德批判时,原本的”打抱不平“就多了些许「爹味说教」的意味。
今天,壹心理就和大家聊一聊,
一个近年出现,并引发了现象级热议的网络新词汇——爹味说教
爹味说教,
本质上是“家长制思维”
还记得上个月,#女研究生休学回家待产#的新闻,出现在微博热搜榜。
一位名叫“南依”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开学不久便突然选择了休学。
背后的起因,竟是怀孕了要回家生孩子。
消息一出,网上便出现了各种质疑声。
一些网友的“质疑”,或许带有善意。
他们觉得,南依作为好不容易走出大山,还考上了名校的研究生,刚开学就休学去嫁人生娃,这么多年的努力都白费了。
所以更建议她应以学业为重,好好拼搏,才能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看上去这种劝说,并无恶意,也算得上中肯。
但有些质疑,则充斥着强烈的攻击性:
有说女生“恋爱脑”的,也有讽刺说“读再多书也没用”的,
更有一些人角度“清奇”,为考研者“打抱不平”:
“还没入学就休学,生了孩子再来学,谁不说一声这导师真惨,以后人家不要女学生了谁能说不行?”
“为什么要休学生孩子,这样只会让越来越多考研的女生复试被pass”
这些评论无不充斥着个人偏见。
事件引发的极大争议性,就连“人民网评”也对此发表了见解:
「抛开场外因素,回归事情本身,身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我们应具有基本的文明素养,应多一些包容和宽容,对女研究生休学生育这事不可大惊小怪,更不可说三道四」。
其实不仅是网络上,在生活中,
也有不少人看到别人“不对劲”,就忍不住教育两句:“你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看到小姑娘裙子短,就忍不住叮嘱两句:“你以后还要嫁人的。”
看到这里,也许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爹味说教”的本质:
如同父亲一样喜欢教育他人,习惯指导他人的生活。
用心理学解释,就是:家长制思维的通俗化情绪化表述。
比如,正常人看到其他人在同一件事上和自己有不同做法,要么觉得“与我无关”,要么觉得或许有可取之处。
但习惯了家长制思维的人,则是以“我认为这样才对”的理念作为衡量事情的标准,同时潜意识里认为,一切“异常”的群体,都可以作为被自己规训的对象。
德国一位心理学家把这类人称作“穴居人”
他认为,“穴居人”把自己控制的范围看得好像是一个洞穴,自己就是这个洞穴的王者,洞穴里的事完全由自己掌控。
“穴居人”不允许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建议,下级的一切行动必须围绕着自己去转,自己的意志就是这个洞穴的思想,必须把每一个人的思想都统一到自己的思想上来。
不过,“穴居人”的洞见和能量仅限于这个洞穴,洞穴外的世界他则所知有限,一旦和洞穴外的世界发生关联,就会左支右绌。
这和喜欢教育别人,给别人空讲大道理,实际上自己可能什么都不懂的”爹味说教者“十分相似。
喜欢爹味说教的人,
是什么心理?
10月12日,一名河南女子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从小在原生家庭受到心灵创伤,随后自己独自北漂,最初做过保姆、服务员、收银员等,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考了各种专业技能证书,北漂第一个月收入600元,实际到手约300元左右,后来慢慢涨至2万。
在工作时,认识了现在的老公,也是她的初恋。两人一起奋斗,存够40万后,夫妻俩决定回农村生活」。
她说:“在村里的生活简单、缓慢,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生活。”
这段分享听起来美好而充满正能量,本是值得羡慕的事情。
但评论区仍有许多人,站在自己的角度,替他们“操心”
“爹味说教”之所以被定义为一个贬义词,正是因为:
太多人动不动就想教育别人该怎么做,却不能以平等的姿态给予倾听和理解。这种”爹味说教“往往治愈不成,反而带来伤害。
所谓苦心教导不过是他们掩饰的表象,而他们自己也难以察觉这些细微的心理。
1、人的自恋心理
记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就曾提到:这种难以察觉的心理其实就是“过度自恋”
在弗洛伊德看来,婴儿时期的人类存在着全能自恋的状态,我们无法区分自己、母亲、他人的界限。
一哭喊就被喂奶的即时反馈,给人一种“上帝般待遇”的感觉,人在幼年的身体教育中其实就已有了自恋的强大基因。
“自恋者”需要众人来崇拜他的美貌、魅力、名声或权力,而这些都是一些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的属性。
一旦发展成“病态自恋”,就很难和外部世界建立起有意义的连接。
2、人的焦虑心理
克里斯托弗·拉什在《自恋主义文化》中则强调:自恋一词不仅和说教挂钩,还和危机一词紧密相连。
在如今这个“能人”愈渐增多的时代,说教的流行反而意味着发言者地位的下滑或缺失。
这种社会压力带来的危机感和焦虑感,让他们只有在持续进行的爹味规训当中才能不断确认自己的是否还有价值。
当一个人做了太久“弱者”,身上自然就会散发出爹味。
他踩过许多陷阱,于是认为世上多数路都是坑。他上过许多次当,于是认为人大多不可信任。
他目光所及,皆是南墙,手脚所涉,皆是冰火,于是他积攒下的经验,只能用于生存的判断。
他并不企图让别人来承认自己存在的确凿无疑,而是苦于寻找生活的意义”。
爹味就是由现实生活这片更盛大的阴影制造出来的,他们表面上很放松、很得意,但背后却极度缺乏安全感,只有依靠别人的崇拜和赞许,才能感到自尊和自信。
“Z世代”下,
爹味与反爹味的拉锯战
面对“爹味”现象,一部分年轻人坚定地扛起了“反爹味”的大旗。
就如同开头事件中提到的“狗主人”一样,敢于对别人的无理指责勇敢反击。
但爹味与反爹味,绝不像我们看到的这样,是对立关系。
互联网对于“爹味说教”的发现和议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件解放言论压迫的好事。
它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反思互联网空间具有的各种目使颐令的言论,另一方面也在现实世界予以我们喘息的空间,在过嘴瘾的同时释放一下心中的情绪。
但不得不说的是,在众多好处之外,爹味讨论也逐渐偏离了我们原本能掌控的“度”。
在“什么话看起来都有点爹味”的网络心态下,反爹味话语带来的可能是难以交流的沟通壁垒。
毕竟有时候,我们无法区分建议与爹味表达,也无法自我确认发言是否“不爹味”。
所以,在这里想借用郭雪梅教授的一句话,总结一下爹味与反爹味的关系:

「爹味与反爹味,有时并不构成一对反义词,我们带入的视角不同,讨论的结果也就不同。在讨论爹味的同时,我们也得拿这杆秤来衡量自己,避免成为那个吹捧吃盐厉害的“中年人”」。
每次发声前,试着换个角度看问题,或许才能早日还给网络环境一片净土。
写在最后
当我们在讨论爹味时,我们到底是在讨论给谁听?

爹味超标的,究竟是自己还是他人?
于谦老师有一句名言:
人这一辈子,最大的一个事儿,就是你不要管别人,你把自己做好了就行。
良好的社会氛围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之上,
我们尊重善意的引导,也拒绝居高临下的指指点点。
只有尊重彼此的生活和爱好,遵守社会规则,多一些“理性发言”,少一些“爹味说教”,才能构建更美好的文明社会。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世界不再只有单一价值观。
所以,如果在网络中遇到一些「爹味杠精」时,我们也没必要去和他们过多辩解。
学会把宝贵的时间,留给更有意义的事情,和关爱自我上面。
当然,如果你觉得他们的发言也有可取之处,
或许多思考一下,也能让事情变得更加圆满:
TA为什么会这样说,是因为曾经遭遇过什么吗?
我为什么会因为TA的观点激动?
和TA争论,对解决问题有帮助吗,还是只能发泄情绪?
真正的坚定,往往不是排斥其它观点,而是能理解不同观点后,继续选择做「对的事」。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听到关于自己的负面评价,有的人选择争论到底,有的人选择不予理睬,而内核不稳定的人,则会陷入自我怀疑,甚至逐渐认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他们觉得自己不配得到世界上那些美好的事物,总是陷入无意义的精神内耗中,逐渐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甚至丧失了大胆做自己的能力。
试着洒脱一点吧,不爱你的人你不用在乎,而爱你的人不会轻易评价你,更不需要你踮起脚尖去迎合。
10月19日(明天)下午3点,壹心理明星讲师米娜在壹心理视频号直播间,和你谈谈如何调整心态,肯定自己,摆脱“内耗”!
↓ 扫码预约 防止错过 ↓

情绪衰竭 
儿童性教育
 女性成长
 松弛感 
打击式教育
 断乡的一代
重庆山火 
情感勒索
 谈性说爱

点个“在看”,为自己注入能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