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读者反映,文章更新看不到,圆方我建议加个星标⭐,就可以及时看到更新了。谢谢大家的支持!
1950年10月1日,国庆

上午11点,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宣布庆祝大会开始,在国歌声中,礼炮齐鸣28响,阅兵式开始。受阅部队以空军和海军学校的学生为前导,依次为步兵、炮兵、战车摩托化部队和骑兵。
包括远道前来的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工团、专业和民间的文艺工作者、学校和工厂的业余艺术爱好者,共计六千人的艺术队伍,他们一面进行,一面表演各种民族舞蹈,或者腰鼓和秧歌。进了三小时又二十五分钟之久才全部从检阅台前通过。庆祝大会于下午四点二十五分结束。
和广场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的欢乐气氛不同,典礼结束后的中南海颐年堂的会议厅气氛,却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就在这天,北朝鲜金日成的求援信到达北京,信中介绍了朝鲜战争的最新形势和朝鲜人民军的被动局面,并焦急得十分诚恳地请求道:
“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金日成求援信
是否出兵,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会议争论很大。会议上有两派意见,一派是毛主席主张的“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一派是林彪主张的的“不赞同出兵,能不打就不打”。
那这是林彪畏战怯战么?

应该不是,作为军事能力极强的帅才,无论是在红军时期25岁成为最年轻的军团长,还是亲自指挥辽沈、平津两大战役指挥官,他的成绩是自己在战场上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
而且最早林彪带队挺进东北,熟悉东北地理环境,参与了东北边防军的组建工作,熟悉这支部队,和“苏联人”、“朝鲜人”长期打交道,熟悉多方秉性。如果打起仗来,他应该是“总司令”当仁不让的第一“人选”。


那为什么林彪不想“打仗”呢?
大家好,我是圆方,今天我们一起聊聊:想“打仗”错在哪儿?
事实上,10月1日晚上的这次争论,并不是第一次关于“抗美援朝”的第一次争论,早在朝鲜战争一开始,林彪就非常关注朝鲜战局,从各种渠道获取朝鲜战场信息,分析参战双方的军事实力。
分析后,在之前的会议上他就明确提出:不赞同出兵。
主要理由有以下四条:
第一,暂时没有必要出兵。国内战争刚刚结束,台湾没解放,西南待肃清。打了20多年仗,国家打烂了,全国人民渴望有安定,应该恢复国家元气。
第二,美国拥有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及现代化的工业基础。刚刚接受了二战的洗礼,各兵种配合得炉火纯青。跟这样的对手作战,那可能是一场噩梦。
第三,美国拥有制空权、制海权。走出国门作战,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美军拥有强大的空军、海军,拥有原子弹,一旦轰炸,我们将毫无还手之力。
第四,我们没有必要出这个头,应该由苏联老大哥出兵,我国搞好后勤工作。如果一定要出兵朝鲜,就是“出而不战”。驻在朝鲜北部,能不打就不打。
应当说,就算70多年后的今天看起来,林彪的这“四条理由”也是站得住脚的。
如果一场可能战争选择,面对的是这样的问题:
老百姓好日子没过几天,再次面对困难;
强大敌人综合实力完善,几乎全面领先;
敌人战斗能力极其强悍,世界绝对第一;
其他同伴能替我们挡枪,可以闷声发展;
那……这个选择,真的要去做么?
是的,林彪考虑的都没有错,但是“抗美援朝”又被证明了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
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
这一战,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
这一战,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
这一战,再次证明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摘自: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
那,林彪他又错在了哪里呢?
有哪些问题没有想到呢?
大概有三个问题没有想清楚
一、和平只能靠自己争取而不是敌人施舍
二、决定战斗胜利的是人而不仅仅是武器
三、想要被尊重需要付出而不是空喊口号
一、和平只能靠自己争取而不是敌人施舍
在后面10月5日的会议讨论上,未来的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说:

我支持毛泽东出兵朝鲜的决定。我认为现阶段出兵朝鲜是必要的,打烂了,相当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借口。如果美国占领了朝鲜半岛,将来的问题更复杂,所以迟打不如早打。
并且提出“老虎一定是要吃人的,它时候吃,取决于它的肠胃,向它让步是不行的。”
林彪听到彭德怀的话提出:
彭老总之言,固然有理,不过美国传话给我国,美军将进至鸭绿江南岸60公里处止步,承诺决不靠近鸭绿江。美方也愿就美机炸东北一事,向我方致歉赔偿。
彭德怀听后反驳道:
林总久历戎马,如何信美国人的保证?1月5日,杜鲁门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事隔半年,又在6·27声明中称“台湾”地位未定,如何解释?美军夺汉城后,美国也传话,美军不越过三八线,愿维持三八线现状。时隔几天,美国又如何,不是已经过了三八线?如果我们相信美国人的保证,到最后我们除缴械投降外,再无第二条路好走。
总司令彭德怀(左一)在朝鲜前线主持作战会议
二、决定战斗胜利的是人而不仅仅是武器
在1938年五月份,毛主席发表的《论持久战》里面就明确的解释了这一点: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会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所以,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是人的胜利,不是武器的胜利。
在一九五零年十月八日《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中明确:
参战的目的、意义:
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美帝及其走狗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
要求:友爱尊重;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以高度的热情、勇气、细心和刻苦耐劳精神去克服各种困难。
在一九五三年九月十二日《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中提出:
抗美援朝的胜利,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战争是人民战争,全国人民支援,中朝两国人民并肩战斗。
---军事方面,形势有利于我;
---政治方面,敌内部矛盾重重,世界舆论要求和平;
---经验方面,敌用钱多,收支不平衡。
我们的经验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的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
三、想要被尊重需要付出而不是空喊口号
在正式做出“抗美援朝”的决策之前,关于“出兵”的国际影响,毛主席反复思量考虑,从他的一些话语中可以洞察一二。

在之前讨论出兵的会议上,毛主席说: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不管怎么说,别人要亡国了,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
在之后讨论出兵的会议上,毛主席说:
他们反对的理由有千万条,但驳不倒我们的一条道理:唇亡齿寒,我们怎能见死不救?为了建设,出兵利益极大,不出兵危害极大。
当时初建国的中国,想在世界上获得尊重,想平等的在世界上有话语权,想有未来和平的发展空间,空喊几句口号,做几句呼吁是没有用的。
如果没有抗美援朝的胜利,没有用血与铁证明的勇气和能力:
那么凭什么周边地区要尊重中国的意见和国家利益?
那么凭什么苏联会来支持中国完成了最初的工业化?
那么凭什么世界其他国家会相信中国人会说到做到?
1953年7月28日
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如果时间回到70年前的今天,距离做出“抗美援朝”的决定已经过去将近2年了,而距离抗美援朝胜利还有1年左右的时间
此刻,正是“抗美援朝”战斗最激烈,博弈最复杂,情况最困难的时候,而最为中国人民所熟知的“甘岭”战役也快要到打响了。
回想做出这个决定,应当是毛主席一生中最难的决策,从10月1日起直至10月19日志愿军正式跨过鸭绿江,被史学研究者称为艰难决策的“18个日日夜夜”。
当时任毛泽东卫士长的李银桥记述道:
毛泽东考虑出兵不出兵,连续几天不能入睡,吃安眠药也睡不着。开会那天,他的东屋里坐了一屋子人……满屋子烟雾腾腾,从五六点钟开始研究,一直到后半夜。
有的中央领导人后来回忆说:
在考虑出兵不出兵朝鲜的问题时,毛主席一个礼拜不刮胡子,留那么长,想通以后开了会使大家意见统一了,才刮了胡子。
跨过鸭绿江
关于“决策抗美援朝”的历史,就分享到这里。今天想通过这件事情,谈一些看法。
70多年过去了,经过全体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中华民族逐步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但是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不断演变,中国所处的外部环境正急剧发生变化。
在3月12日的文章《已经开战了,还在幻想和平?》提到过:
很多人都觉得,战争应该是精确制导导弹在你头上炸响,或者是士兵的刺刀扎进你的胸膛,战争应该是钢铁洪流浩浩荡荡,或者是全球核战一起灭亡……

这种是战争,但只是战争的一种模样。
战争的目的从来就不是杀人,政治是什么?政治是分配资源的权利,而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更是为了整顿资源,掌控资源,占有资源。
而从3.14日开始,其实美国已经像当年出兵朝鲜,“顺便”轰炸东北一样,不断地的试探中国的“底线”,“战争”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逼近我们每一个人
(从1950年8月27日起,美国侵略朝鲜的空中飞机,就连续不断侵入我东北边境地区领空,对东北边境地区的城镇、乡村进行侦查、轰炸和扫射,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
战场从“舆论战”到“金融战”,从“防疫战”到“经济战”
一刻都没有停歇。而这种看不见的战争,迷惑性更强,杀伤力更大。


这场“战争”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从舆论战场,到金融市场,从防疫政策,到经济发展,
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关键一员,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有的人不想“打仗”,这没错,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不想“打仗”:
我们不想打
“舆论战”
每天看看娱乐八卦吃瓜消遣,总比为俄乌战争义愤填膺割席断交好,

但是那隐秘的“一四五零”层出不穷,逼得我们显示地域,净化网络;


我们不想打
“金融战”
每天看看股票上涨楼市稳定,总比为股市债市大起大落提心吊胆好,

但是那精准的“中概点杀”不断加码,逼得我们不断澄清,步步为营;


我们不想打
“防疫战”
每天看看大好山河人头攒动,总比为居家隔离核酸检测消杀屯菜好,

但是那不停的“疑似投毒”恶意传播,逼得我们人人自危,草木皆兵;


我们不想打
“经济战”
每天看看外贸蓬勃就业稳定,总比为企业发展预期不稳就业困难好,

但是那长期“层层加码”的贸易制裁,逼得我们断臂求生,死中求活。

不想“打仗”错在哪儿?

错在有人“天真的”认为,只要我们“妥协”就会岁月静好,老虎是不“吃人”的;


错在有人“自卑的”认为,只要我们“反抗”就会一败涂地,敌人是不“会输”的;
错在有人“自私的”认为,只要我们“隐忍”就会苟到最后,朋友是来“出卖”的;
不想(愿意)打仗,没有错那儿!
不想(思考)打仗,那就会挨打!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没有任何一个中国人不希望过好日子,也没有一个中国人希望战火烧到自己的家门口。
但是真到了“勿谓言之不预”的时刻,真到了“钟声”敲响的时刻,我相信每个中国人,都有勇气,有决心赢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
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迎接这场即将发生或者说正在发生的“决战”呢?
最后借用当年“教员”的词作为结尾吧:

1950年10月3日晚,当来京参加国庆盛典的各族代表向中央人民政府首长献旗、献礼致敬时:
毛泽东虽因不断开会并苦苦考虑出兵的决策而连天未眠,但依然谈笑风生,他对坐在前排的柳亚子说:
“这样的盛况,亚子先生为什么不填词以志盛?我来和。”
面对毛泽东的这番盛情,柳亚子十分激动。他即席填成一首《浣溪沙》,“用纪大团结之盛况”,并马上呈给毛泽东。词曰:
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姊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
不是一人能领导,那容百族共骈阗?良宵盛会喜空前!
接到柳词后,毛泽东当场步其韵奉和,写出了《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全词是: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PS:可能到五一假期结束,大家再来回味此文时,会有不太一样的感觉。

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了;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人民军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实现了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转变,极大促进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战略格局得到深刻塑造,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受到极大鼓舞,有力推动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
——摘自《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
👇听党话,跟党走👇
👇在这里,看圆方你怎么看👇
PS:
读者留言“想知道xxx,圆方你怎么看?”,会优先着重回复哟(股票咨询除外)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