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术圈有好几个大新闻,一是有关诺贝尔奖获得者被在中国某大学解雇的传言愈演愈烈!二是知名院校的知名教授被爆出丑闻……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西南财经十年任教
 ▎因未通过考核被裁?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10日宣布,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因“对银行和金融危机的研究”获此奖项。

这三位获奖者分别是前美联储主席、在华盛顿特区的布鲁金斯学会任职的本·伯南克(Ben Bernanke)、芝加哥大学的道格拉斯·戴蒙德(Douglas Diamond)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菲利普·迪布维格(Philip Dybvig)
因为得主之一的迪布维格曾在西南财经大学担任金融研究院院长十年之久,直到2021年未获校方续聘。
然而谁也想到,结果今年迪布维格获得了诺贝尔奖,给西南财经大学引来一波不大不小的关注。

不少网友直呼:西南财大没有续聘,错失诺奖啊!
不少人说,现在恐怕没有比西南财经大学更尴尬的大学了……
没有续聘一事也让网上开始传言,迪布维格是因为未能通过中国教育部“双一流大学”的考核,遭校方解聘。
对于这样的传闻,西南财经大学对此十分低调,既未公开澄清网络谣言,也没有对这位前院长获奖公开道贺。
有知情人表示,迪布维格本人在考核中不能通过后,也表达了自己想要继续留在西财任教的想法,说明他对西财的感情还是比较深的,但还是被西财拒绝了。

据称,迪布维格不仅十分热爱中华文化,还是中国女婿,太太是成都人。
有网友说,迪布维格在西南财经大学是一个很显眼的人物,留着长发,有时候还扎辫子,“非常美国”,同时又爱穿着唐装,“比中国人还中国”,他为学生开讲座,也大受欢迎。
而且还给自己起了一个金庸式的微信昵称。
因此此事一出,有网友嘲讽西南财经大学是:“低价持股十年,赶在暴涨前抛出,真不愧是‘财经大学’”。
不过这是真的吗?真是网传的考核不及格吗?
答案大概率是否定的。
从网上查找的资料可知,迪布维格所在的“金融研究院”,更像是一个智囊机构,正规说法是“学校非编单位”。也就是说,他大概率是不需要完成广大教师所需的各项考核的。
并且在西南财大任教10年期内,他也只是兼职,每年固定讲几堂课而已。他的全职工作一直是在华盛顿大学当金融学教授。在迪布维格的履历上,他写的是华盛顿大学“September 1990-present”,也就说自1990年9月至今他一直在华盛顿大学。
而网友们猜测的“KPI考核不及格”,只不过迎合了广大大学教师们的焦虑而已。
毕竟如果真是“绩效不合格“,西南财经大学也不至于聘请迪布维格在该校工作11年了。

在官方和本人发布真实的不续聘原因前,更多的人相信不续聘的原因是菲利普·迪布维格由于疫情,中美两头跑太不方便了,菲利普教授无法做到中美直飞,保证每年定期在校在岗工作。
不过不管西南财经大学是否续聘请迪布维格,其实都和诺贝尔奖毫无关系。
因为诺贝尔奖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迪布维格的获奖研究成果,主要是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当时他都还没有到中国呢。
北理工教授线上会议时

 ▎被一女博士后猛亲

而另外两件大新闻都源自线上会议。
因疫情原因,近几年,很多学术会议都改为线上视频会议。近日,北京理工大学方岱宁教授在线参加学术会议的一则视频在网上疯转,引起舆论关注。
根据视频显示,北理工教授方岱宁在进行线上会议时,突然被一女子闯入猛亲。而网传该女子为北理工一李姓女博士后。
网传双方都各种有家庭,除去有损私德这一方面,更多人关心的是双方一个院士、一个博士后的身份,背后是否牵扯到学术腐败,权力交易等。
据官网消息,方岱宁,1958年4月3日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浙江宁波,材料力学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方岱宁1982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1986年获得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得以色列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95年—2009年历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副教授、教授;2009年—2015年历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工学院副院长;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起,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015年—2018年11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
202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方岱宁长期从事力电磁热多场耦合作用下先进材料与结构的力学理论、计算与实验方法研究。
而网传的当事女子也为北京理工大学的博士后。
碍于双方在同一所学校且有明显上下级关系属性时,有如此亲密的举动就不能简单视为某一方的私事。

而后10月10日,北京理工大学在官微上做出情况说明称:
日前,网络平台出现涉及我校方岱宁教授在线参加学术会议的相关视频,引发舆论关注。我校高度重视,已于第一时间启动调查工作,正在对相关情况进行核查。有关核查情况将适时公布,回应社会关切。
希望北京理工大学能调查出一个结果,而不是不了了之。
谁曾想这事儿还没过去,又有教授上网课共享屏幕没关,结果在线撩骚被学生看到……
苏州大学的鲍教授开着腾讯会议结果共享忘记关了,导致疑似和美女撩骚的界面弹出。
哇塞,未读消息99+,忙得过来吗。不过有网友分析,从对话内容来看,对方未必是真美女,倒是杀猪盘的可能性更大。
不过这两件事情也充分说明了,学术能力和人品并没有任何联系……
写在最后

最近发生的这几件事,都不禁让人分外担心国内的学术环境。

再次之前有多名学者曾直白地表达过对国内科研环境的不满意,也因此有不少人选择出走海外。

前有天才物理学家尹希,放弃中国国籍成哈佛最年轻教授,后有出身于北大数学院的著名数学家许晨阳,在从美国归来执教6年后,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离开,重回美国出任了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至于与他并称“北大数学院四大天王”的恽之玮、张伟和朱歆文亦是如此选择,纷纷留在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等高校任职。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最后,小北在这里衷心地希望祖国的未来越来越好!未来可以捧回属于我们自己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
参考资料:
1.无相财经
2.美国留学那点事儿
3.募格学术
4.一亩田三分地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