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高考、中考的消息不断。在家长们传播的各种消息中,最神秘的就是点招。也就是重点高中通过考试和面试来筛选学生。

重点中学是如何筛选的呢? 
10年前,河北涿州一位叫刘嘉森的中学生就遭遇了知名高中衡水中学的面试。但是,这是一场非常戏剧化的面试。
首先,按照衡水中学的做法,招生老师会联系所有符合要求的尖子生,但是老师始终无法联系到刘嘉森。因为隔壁班级的家长有意无意地封锁了消息,直到刘的父母听说某个酒店有一辆衡水牌照的车,才得以在最后一刻匆匆赶到酒店。他们是在大堂见到了正在退房的招生老师。时间有限,他们只能在车上面试,只有15分钟。
就是这短短15分钟,也被打断了。因为在面试的过程中,刘的同班同学和其家长也赶到,而且那位家长开始敲打车窗,要求一个面试机会。招生老师不得不提前结束面试。
尽管遇到波折重重,刘嘉森还是被衡水中学录取了。他后来才知道,面试的整个过程都被录像,上传到衡水中学本部,由时任校长亲自审阅。
2015年,刘嘉森参加高考,成为衡水中学高考文科状元,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以上是他在自传《心的力量》中的一段内容。
一直以来,围绕着应试教育就有很多争议,而衡水中学被认为是应试教育极致化的范本。那么,衡水中学做了什么让学生获得高分?应试教育又对学生有什么具体的影响呢? 
《心的力量》提供了很多细节。
问题一:什么样的学生能出成绩? 
重点中学要出成绩,最主要的还是生源。生源好的标准,首先是成绩。把成绩好且水平相当的学生放在一起教,才会有效率,更容易出成果。
衡中的掐尖是很有名的,因此受到其他学校的诟病。比如打断刘嘉森面试的那位学生,成绩在年级100名,按照刘嘉森的说法,“比衡中的标准差得很远”。
但是标准是可以放宽的。刘嘉森的同学获得了面试机会。因为“衡水中学必须接待成绩在年级前100名的学生”。 
这说明,学校也明白,现在的水平不等于高考时的水平。重点高中挑选的,有潜力的学生。那么潜力在哪些方面呢?有一条就是心理素质。 
在面试的时候。老师的问题都围绕着成绩下滑,以及是否想考第一等话题。刘嘉森的回答,则是正视自己和同学之间的差距,反映出性格中的韧性。而这种韧性,才是应对严酷的备考的关键。
后来,衡中的高强度学习和竞争之下,刘嘉森和同学都遭到了巨大的冲击。刘在衡水中学的成绩起伏很大,高考当天还遇到了突发事件—因为填报错误被安排和艺术生一起考试。
现在的考生面临的冲击更大,比如疫情、网课以及北京中考那样突如其来的分数通胀。所以锻炼心理素质极其重要。
问题二:怎样才能学好? 
刘嘉森的自传里,有四件事很值得关注。
首先是提前学。衡中的录取通知书,不仅有录取告知,还有一个清单,列明了各科需要提前预习的内容。这使得刘嘉森意识到,高中的知识与初中不同,属于完全不同的体系,需要提前预习,尽早适应。
其次是阅读的重要性,比如他提到通过大量的科普文章和读物来帮助理解数学,提到学好语文的终极办法不是刷题而是回归阅读本身。他也提到了自己如果在初三读过《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说不定会爱上化学等等。可以说,读书是性价比极高的学习方式。
第三是对错题进行反思。刘嘉森非常详细地介绍了整理错题的前提和步骤。比如只整理不懂而做错的题目,因为马虎儿做错的题目过错在于审题习惯和运算习惯。又比如要经常复习错题,还要根据自己水平的变化来更新错题本,即洗题。 
这三个都是刘嘉森明说的,但是第四点他没有说出来的可能更为重要,也就是自学。
很多学生,如果收到未来高中的预习要求,会怎么办?通常是家长帮忙找教材或者给孩子报一个培训班。但是刘嘉森则基本上是自学。他不仅仅看教材,而且还要找历年的高考题,了解相关政策,然后根据历年高考的重难点,分析高中和初中的区别,从而确定自己的学习路径,再去找相关的学习资料。 
这种搜集信息的能力、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尤其是自驱力是非常宝贵的,能够帮助人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上,始终保持一种主动的状态,去更好地了解自己,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问题三:怎样才能考好?
我们经常听说某个学校“加工能力强”,就是说能够让中上水平的学生,考出顶尖的分数。那么衡水中学是怎么做到的呢?
很多学校会强调名师。但是根据自传,衡水中学的老师都是河北师范大学毕业,大多是35岁以下的老师。无论是学历还是资历看都不能算名师。
衡水之所以具有极强的加工能力,还是因为他们把高中三年的教学当作是一个工程项目来管理————以考上名牌大学为总目标,然后拆解为具体的分目标,通过精密的计划和高效的执行,打造出符合高考标准的考生。
这种类军事化的管理,需要的不是名师而是年轻的老师。因为他们有热情,有体力去应对高强度的教学和管理任务。而且这种中央厨房式的加工方式,摆脱了“名师”对学校的桎梏,使得竞争对手无法通过挖人来复制衡水中学的秘诀。
《心的力量》里介绍了从学习到生活上各种严苛的规则。比如有一个规定是,在高三不允许自由借书。
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刘嘉森作为班干部,决定播放以日本高考为主题的知名电视连续剧《龙樱》,振奋班级的精神。但是他却因为“播放和学习无关的内容”被处分了,理由是“只要有情节的东西都对学习不利。”
虽然衡水中学在招生的时候,能够找到不少具有自驱力的学生,但是在真正执行计划的时候,还是比较简单粗暴的。一句话,就是把人圈起来,全力以赴考大学。
衡中的第二个武器则是强化考上顶尖大学的总目标。
到了高三,衡水中学都会要求学生填写一个志愿卡,写上自己想考的大学。这种方式既具有仪式感,又让学生把目标可视化具体化,很能激励人。
但是,选大学的标准是什么呢?并不是根据大学的特色或者学生的个人爱好,而是根据分数线。所以在,在师生看来,“清华、北大”是所有顶尖学生唯一的选择。
自传里的两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在高二期末,刘嘉森的班主任流着眼泪告诉全班学生,女儿没有考上北大,而是上了人大。“她哭了,我也哭了。”
刘嘉森显然是反感只看分数来选学校这种做法的,他把考生与大学之间的关系,视为“冰冷的双向选择关系”,彼此没有感情,只有计算和权衡。虽然学习成绩非常好,但是他在志愿卡上填写了北外,还满怀浪漫地写了“考进北外之后要做的一百件事情”。
可惜,老师不这么认为。在高三二模跌到全年级70开外的时候,班主任把刘嘉森叫到办公室,愤怒地把志愿卡摔到了桌子上,要求他重新写一个和自己水平相称的学校。
刘嘉森写了“哈佛大学”。
他说是开玩笑,但是我觉得是一种反抗。
问题四:考上大学以后会怎么样? 
刘嘉森获得衡水中学高考状元后,并没有选择北外,而是像大多数人那样期望的,选择了北大。只是,他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中文系而不是通常高分者选择的金融系。
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是应有之义。但是在完全以分数线来选择专业的氛围中,他已经算是非常特立独行了。
那么刘嘉森过得如何呢?在《心的力量》这本书里几乎没有涉及北大中文系。北大中文系,在全国也是执牛耳者,但是主要是从事汉语言文字和文学的研究,而不是创作。我推测这和刘嘉森最初的写作梦是有差距的。
即便是北大浪漫的“一塔湖图”,也没有出现在刘嘉森的自传里。他反复谈到的还是同样的字眼——竞争。 
事实上,他也没有花太多时间在学业上。据媒体报道,刘嘉森从大二开始,就开始以“衡中状元”和北大学子的身份在全国进行励志演讲。毕业后,他顺理成章地从事教育方面的演讲、出版以及直播卖书,做起了百万粉丝的账号,被称为“励志网红”。
从刘嘉森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职业符合他的现实利益,也能满足他对于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恐怕是清北梦的幻灭。
刘嘉森在自传里,讲到自己对于大学梦的幻灭。原来以为考上高分就能走上人生巅峰。但是他发现,清北毕业生也是普通人,也要面对竞争,也要求生存要吃苦。
我们当然不能否认高考是改变命运的手段。但只是手段而已。因为大学只是人生的新篇章,人生本来就比考试要复杂也波折得多。可是这样的人间真实,忙于刷题的中学生很少了解,更没有机会去培养适应社会的其他能力。
《心的力量》这本书,凸显了刘嘉森对于应试教育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很自豪的是,作为应试教育的受益者,不仅擅长考试,而且在考上北大后又抓住机会,成为百万粉丝的网红和可以独挡一面的管理者。但另一方面,他始终抵触竞争,经常感到迷茫,反复强调“竞争本身不足以支撑起人生的意义”。 
遗憾的是,今天我们依然处于这样的大环境中。 
从终点回到起点来看,就可以知道我们努力的方向了——关注孩子的独立人格的发展和生涯规划,让他们看到复杂和更广阔的世界,培养多方面的能力,这也是我看这本书的最大收获。
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幸福。幸福在于有选择的自由。
相关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