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小区被封第7天了,外面阳光灿烂,奈何人出不去。
昨天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了,早上特地带俩娃看了,大家来不及看视频的,也可以给娃看小伙伴七姑整理的动图,感受一下这堂当之无愧的全球“最高水平”网课。
前情提要:第一课详情请看这里▼

此次的这场“网课”一共有6大内容板块:
01 太空“冰雪实验“
02液桥演示实验

03水油分离实验
04太空抛物实验
05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与展示

06 天地互动环节
娃看完奇奇怪怪的知识一定又增长了不少!
(视频收看地址)

  01  
太空“冰雪实验”
空间站几乎是恒温恒湿的,好让宇航员在最舒适的环境下工作,哪里来的冰呢?
这里用到的是一种特殊的溶液叫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宇航员们提前准备好了一个装有过饱和乙酸钠溶液的袋子,将溶液通过管子挤出,在空间站里形成液体球。

没料到刚挤出一点点,溶液就在管子口结晶了……
换了一袋依旧遇到了同样问题,航天员们察觉到是管子太长而非管口有结晶导致的,果断剪掉一截。
这才正式拉开了今天天宫课堂的帷幕,溶液从袋中挤出,形成一个晶莹圆润的溶液球体。
接着用带结晶的毛杆触碰这个“水晶球”,居然瞬间“点水成冰”。溶液球整个跟着结晶了。
只见一个可爱的“冰球”在空间站内有点憨厚地飘舞。
字幕也给出了提示:是因为结晶颗粒打破了液体的稳定状态,导致这个小球迅速结晶。呈现的效果,就仿佛结冰了一样。小球固体,能被“拿捏”,这个过程释放热量,摸上去也能感觉到小球有温度。
  02  
液桥演示实验
在这个实验开始前,航天员们一再跟大家强调,在空间站并非完全失重,而是处于“微重力环境”,注意这个前提,后面还会聊到。
在这个环境里,给两个液桥板上挤上一些水,会形成水球。
接下来把液桥板立起来相互靠近,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水的表面张力,在微重力环境下,形成了比在地球上更长更“坚固”的液桥。


看看这个对比,明显在空间站的这个才叫“桥”嘛。

  03  
水油分离实验
地面上的水油分离现象,大家应该都很熟悉。
在没有人为干预的微重力空间里,这个现象呈现的效果和在地球上差不多。
那如果将它们使劲摇晃起来,又会是什么情况呢?
在地面的孩子们和空间站里的王亚平一起摇动了手里的溶液。
晃动之后停滞一会,地球上的水油溶液逐渐分离了,而王亚平手中的溶液仍然像一瓶橙汁。
在地面上之所以水油会分离,一是因为水比油密度大即水更重,二是因为两种液体不相溶。
而在微重力环境中,密度的作用可能会消失,但两者不相容的这个特质却没有改变,该怎么让它们更快分离呢?试试采用离心力吧。
叶光富笑称自己是“人肉离心机”,在他“甩甩甩”操作下很快实现了水油分离。
王亚平也趁机向我们介绍了空间站里的太空离心机,通过这台机器能够将很多需要研究的液体,分离出来。

  04  
太空抛物实验
接下来王亚平请出了一位“重量级”助理——冰墩墩,用它向我们展示牛顿第一定律。
说得简单点就是,在太空里,没有抛物线。
因为重力几乎没有,所以冰墩墩在空间站里被“撒开”,不会掉落,反而可以“舒服地翻滚”。

如果把它抛出,则会沿着抛出轨迹呈几乎匀速的直线运动,而不会有抛物线。
视觉上看起来王亚平仿佛有“吸星大法”。
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所说的: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05  
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与展示
天地互动环节
在之后的环节里,航天员们向我们介绍了空间站里的科学设施,比如这台高微重力实验柜。
这就是之前强调的,空间站的环境是微重力环境,而利用这个实验柜能够进一步减少重力作用,实现更精确的物理实验。
它的内部是这台悬浮试验台。
还有位于空间站顶端的无容器实验柜。
航天员们还给我们讲解了一些早些时候录制的实验视频的内容。
几位航天员也回答了北京、西藏、新疆三个直播会场的孩子们的现场提问。
好多答案感觉,嗯,不明觉厉。
当看到空间站里横平竖直的中文,当我们听见在太空里有人用母语和我们交流,那种自豪和激动是很微妙的。
感谢航天员、航天事业的工作者们,为孩子们带来这样高质量的太空课堂,埋下爱科学好奇心的种子,相信还会有第三堂,第四堂,第五堂……
下个月这三位航天员就要回家了,期待航天员们凯旋!
说不定,就在今天坐在屏幕前听课的小朋友中,就有我们未来的航天员,又带下一代的小朋友看见更远的星辰大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