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现在,教育内卷原来越严重,家长们一边对各种“鸡娃”的做法表现出担忧,一边又拼命“鸡娃”。为什么在教育中会出现“剧场效应”?家长们该何去何从?耶鲁大学国际和发展经济学教授法布里奇奥,在接受采访中,对这一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
本文转载自:外滩教育(TBEducation)
文丨周滢滢    编丨Travis
之前,一篇《海淀家长对不起,顺义妈妈的生活才叫做“不配有梦想”》的热文,让顺义妈妈群体,在家长圈又火了。

文中表示,她们是帝都最积极上进的女性群体,热衷讨论的宏观话题,永远和“鸡娃”相关。
当海淀区家长还在为黄庄找补习班,拼进“北清”而折腾时,顺义妈妈们已经让娃四年级考SACT、六年级考托福,要与印度裔学霸竞争“爬藤”。
在中国大地上,育儿好像成了一场“军备赛”,为什么现在的父母,一边痛恨“鸡娃”,却又一边惶恐“鸡”得不够?
我们羡慕北欧父母,不争不抢、给孩子更多自主成长空间的育儿心态;却又深感无力,最终在两种育儿观中撕扯,更加焦虑和不知所措。
中国父母需要为自己激进的育儿心态,感到自责吗?
对此,耶鲁大学国际和发展经济学教授法布里奇奥,通过系统研究发现,各国父母的育儿观念差异,其实和传统、文化、地域无关,而是有着深层次的经济学原因。
耶鲁大学国际和发展经济学教授

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
那就是:在社会收入差距小和教育回报率比较低的国家,父母往往表现得更宽容;而在社会收入差距大和教育回报率比较高的国家,父母可能会更热衷于“推娃”,向孩子灌输出人头地的理念。
一句话:你会成“鸡娃”家长,其实是被大环境“逼”出来的。
在法布里奇奥看来,北欧和中国的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差异,可能最为明显。
中国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在考虑买哪里的学区房,送孩子去哪所学校,上什么补习班。
这种在教育上花费巨大时间、精力,时刻关注和影响孩子方方面面的养育方式,被他称为密集型的育儿方式(intensive),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鸡娃”模式。
究竟什么样的养育方式更好?
法布里奇奥认为:没有所谓的好或坏的养育方式,父母无论是选择什么样的育儿方式,都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理性选择,为了能让孩子生活地更好。
环顾世界,无论是以中国、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还是美国、英国等更强调个人选择和自由的欧美国家,“虎妈”、“直升机家长”所代表的密集型育儿方式,已经取代了宽松的教育方式,成为当今大部分国家主流的养育方式。
法布里奇奥教授和美国西北大学马赛厄斯教授,刚刚合著出版新书《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正是从经济学角度讨论了这一问题。
借此机会,外滩君采访了法布里奇奥,请他为我们具体阐述。
《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
01
“鸡娃”背后的经济学原理
法布里奇奥认为,父母的养育风格,其实和社会经济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一个是收入不平等(income inequality),也就是社会贫富差距;
另一个则是教育回报(return on education),也就是受教育程度,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未来的收入。
选择放任型的“散养”育儿模式,还是野心勃勃的“鸡血”式育儿,究竟是如何受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
 1. 贫富差距越大,越倾向于“虎妈”模式 
我们看这样一组,收入差距和父母养育风格的关系数据。
纵向坐标依次为放任型、权威型和专制型 (从左到右),横向坐标为贫富差距
在收入差距较小的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父母普遍采取“放任型”(permissive)的养育风格。
而在收入差距较大的中国、美国和英国等国,更多选择“权威型”(Authoritative)和“专制型” (Authoritarian)的养育风格。
也就是说,在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更容易出现权威、专制的“虎妈”式家长。
也许你会疑惑,逼娃努力,催娃奋进,不是亚洲父母一直以来的“文化基因”吗?为什么会和贫富差距有关系?
法布里奇奥教授还特别比较了,中国和日本这两个典型亚洲国家的育儿态度。
按理说,中国和日本都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育儿观念应该相差无几别。但实际调查发现,日本家庭大多属于放任型的父母。
他认为,这是因为和中国相比,日本的基尼指数很低,收入差距不是很大。所以在育儿理念上,日本反而和欧洲更为接近。
其实,只要对比上一代父母的普遍育儿观念,就会发现,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父母对待教育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现在70、80后父母,应该都记得自己小时候,有大把的玩乐时间,假期也没有上不完的补习班。父母大都采取一种“散养”的模式,并没有很强的动力,让子女争做“人上人”,因为大家收入水平都差不多,何必呢?
到了今天,情况就不一样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收入差距拉大,收入排名前10%可能比社会平均收入高出很多倍,父母自然要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让子女向金字塔的顶尖攀爬。
“虎妈”式育儿,就成了一种普遍、必然的现象。
 2、教育回报越高,父母“鸡娃”越普遍 
另外一组数据显示,低教育回报的国家,父母多采用“放任型”育儿,而高教育回报的国家,父母更倾向于“权威型”和“专制型”。
甚至法布里奇奥认为:教育回报,要比社会收入差距,更能激发父母的斗志。
为什么呢?
纵向坐标依次为放任型、权威型和专制型 (从左到右),横向坐标为教育回报率
试想一下,即使社会收入差距再大,如果教育在其中发挥的因素,微乎其微,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并不会影响你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搞原子弹的,还不如卖茶叶蛋的”,那父母还拼个什么劲儿呢?
而现在的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处于一个“高教育回报”的阶段。
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明显,对知识技能要求高的工作,比简单重复的工作,在收入上有着巨大的差异。这就使得,接受什么层次的教育,上什么样的大学,变得很关键。
法布里奇奥指出,正是因为在中国,考上清华、北大、复旦,和被一所二、三线的大学录取,在收入上会有很大的不同,高考才成为中国教育体系下,竞争最激烈的考试。
为了进名校,拼命给孩子学习施压,也就不足为奇。
而在欧洲很多国家,教育机会没有太大的差别,大学入学竞争并不激烈,所以父母才更偏向于一种“放任型”育儿。
02
全世界父母都在“推娃”
过去的三十年,几乎所有国家的收入差距都在加大,其中最显著的是中国、美国和英国。而欧洲大陆的收入差距,也在上升,只是较为缓和。
这也导致,世界各国的父母,都将变得越来越激进,只是发生这一变化的速度不同。
其中,有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父母在育儿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几乎所有国家的父母,都开始花更多的时间与孩子在一起。
各国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都在呈上升趋势

美国劳工统计局的一项“时间使用调查”数据显示,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12年,美国夫妻平均每周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包括陪孩子阅读、游戏、交谈,以及指导家庭作业,从原来的每周2.5小时,增加到了每周8小时以上,增长超过3倍。
此外,还有一个趋势是,在过去,低学历和高学历的父母照顾孩子所用时间大致相同。如今,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差距开始拉大,高学历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
虽然在这项研究中,没有来自中国的数据,法布里奇奥表示,“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中国父母花在陪伴孩子,辅导家庭作业上的时间更多。”
中国学生参与各类辅导班的时间,也堪称全球之首。
从2018年公布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学生几乎是校外学习时间最长的国家,再一次证明了中国父母“推娃”之强烈。
红色箭头处是中国地区,黄色柱状是校外学习时长
同样是“推娃”,不同国家因为国情、教育体制的不同,父母在“推娃”方式上,也不太一样。
法布里奇奥举例说,如果在中国,你的孩子想进入北大、清华或复旦,只要做好一件事,就是考试。
而在美国,SAT(美国高考)考得高分只是第一步,以藤校为代表的美国名校,更看重学生在课外活动方面的表现。
因此,美国父母热衷于“推娃”,也许不是表现在考试成绩方面,而是在体育特长训练、课外活动参与等方面,格外上心。
英国也逃脱不了“过度养育”的日益盛行。
从20世纪90年代起,英国“直升机”式父母的数量,高速增长。前首相卡梅伦甚至在一次致辞中,公开呼吁英国父母和学校工作者,采取“虎妈”的教育观念,并不惜一切代价向孩子灌输勤奋的概念。
就像许多美国父母一样,越来越多的英国父母,会在孩子的大学选择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并陪同孩子去参观校园,唯恐在孩子的教育之路上,有半点疏忽。
不过,需要警醒的是,当每个家庭都加入了这场育儿军备竞赛,会导致整个社会层面的“剧场效应”。
这就好像,当每个家庭都拼尽全力,要在班级排名、入学考试中,谋求一个好结果。
因为大家都在“使劲”,到头来,相对排名和位次,可能并没有改变多少,但是每个人都感觉更累了。
法布里奇奥也意识到了这样的“剧场效应”,他认为,这将导致两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方面,随着不同背景和收入的家庭,在教育投资上的差距拉大,社会收入差距也会跟着变大;
另一方面,使教育陷入一种“零和竞争”,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沦为牺牲品。
所谓“零和竞争”是指,为了“赢”得选拔,父母会让孩子拼命通过考试,即便这个过程未必能提升与以后生活密切相关的诸多能力。结果,输掉的不仅仅是“考试失败”的人,每一个参与竞争的人,都是这场竞争的“牺牲品”。
如何避免社会落入这种“零和竞争”的博弈中?法布里奇奥博士认为,这需要来自政策和制度上的干预。
虽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起码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那就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真正培养社会所需的能力,选择各不相同、适合自己的道路。 
03
怎样“鸡娃”才能成功?
如果不可避免要加入“密集型养育”的队伍,那么,怎样有技巧的“鸡娃”,而不是“毁娃”,就非常重要。
首先,“鸡娃”不代表盲目抢跑,要遵循成长规律,给娃留有一定的空间。
很多父母以为,只要孩子比同龄人更早地学习某项知识,掌握某项技能,就一定能跑在前面,哪怕牺牲娱乐时间, 哪怕孩子在逼迫中学习,也在所不辞,因为这就是成功的代价。
可是,这样的“鸡娃”方式真的能长久吗?这样的高压训练,即使短期取得效果,长远来看也足以毁了一个孩子。
法布里奇奥表示,“鸡娃”的同时,父母们也应该留一点空间,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当孩子每天要做十五六小时的功课时,还有什么自由探索的成长空间?
因此,在对女儿的教育上,相比较花太多时间在孩子的家庭作业上,他更愿意花时间参与和孩子之间的讨论,思考孩子喜欢做什么,指引她看喜欢看的书,拓宽她的视野。
另外,真正“鸡娃”成功的父母,莫不是掌握正确的激励技巧。
法布里奇奥相信,正确的激励孩子,很重要。
当父母采用一种非常强硬的态度,强迫孩子去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倾听他们的想法,孩子的某种天赋和可能性,就有可能被浪费。
在与孩子相处中,父母应该采用一种权威型的态度,而非专制型的态度,掌握说理和说服的技巧,让孩子不是因为畏惧而顺从你,而是从内心感到信服。
父母可以有很多技巧,“事半功倍”地激励和调整孩子的行为。
比如,经常以家庭会议讨论的形式,让孩子感受到民主尊重的氛围,同时,又能温和而坚定地摆出父母的立场,并说明这么做的原因。
另一方面,在对孩子提出要求的同时,也要让他感受到父母的爱和接纳,并且真正理解和认可这样一些价值观念。
比如,只有延迟满足,才能得到长期回报;韧性和毅力,是职业生涯中更重要的品格。
最后,“鸡娃”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父母从“过度育儿”的焦虑中走出,尝试挪出一些时间和精力,用来投资和提升自己。
原腾讯副总裁,也是谷歌总工程师吴军博士,曾指出这样一个现象:很多中国父母仿佛在做一个无法结束的“死循环”,自己不去努力实现梦想,而是将它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再转嫁到下一代身上。
四十不惑,阅历足够丰富、身体依然健壮,本该是自己多努力、事业蒸蒸日上的阶段。但很多人一过四十,却立马放缓节奏,将孩子的教育提升至首位。然后逢人便说:“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就指望孩子比我强了。”
这些父母太看重孩子的学校,太关注孩子本身的成长,而忽视了自己本应做的事情。
古今中外,真正培养出优秀的后代,乃至家族才俊辈出的,莫不是父母以身作则,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开阔自己的视野和格局,这才是对后代耳濡目染最大的“激励”。
所以,与其“鸡娃”,不如“鸡”自己。谁说,“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仅仅是娃的目标,而不是每个人的终身目标呢? 
*封面图来自复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中国K12国际教育领先媒体,并系列化提供面向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优质在线课程。
点击“在看”
MCS-使命·品格·服务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