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6日
首届“京彩大创”
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隆重举行
代表北京大学参赛的4支团队
包揽总决赛冠亚季军
北京大学获得最佳组织奖
在此前的比赛中
北大有18支创业团队
获“百强创业团队”荣誉称号
13支创业团队
获“百粒‘金种子’项目”称号
北大在决赛中的获奖总
居首都高校首
大赛共吸引7475人注册参
4574支创业团队成功报名参
覆盖北京90余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
共15只大学生创业团队晋级到总决赛
放飞灵感与勇气
北大助力你的每一个梦想!
北京大学获最佳组织奖
北大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德英点评
大赛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主办。北京大学在总决赛中获奖的4支团队中,“面向跨尺度、大规模分子体系的AI for Science计算平台”项目获得冠军,“骨科内植物未来技术平台”项目以及“火星人智能物联网及编程系统”项目获得亚军,“多用途水-空跨介质航行器”项目获得季军。北大获奖的冠亚军团队由近期毕业的北大校友与在校生共同组成,季军团队均由在校生组成。
01
两位北大人,一个创业梦
“做一家源自中国、面向未来、引领世界的科技公司,”这是孙伟杰和张林峰共同的梦想。
冠军“面向跨尺度、大规模分子体系的AI for Science计算平台”项目团队的两位负责人孙伟杰张林峰,都是来自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校友。读书时,他们就经常在一起探讨用AI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能否给企业带来价值,以及怎么做才能带来最好的效果。
他们都是北大各项活动的积极分子:孙伟杰曾担任北大元培学院学生会主席、元培男篮的队长,张林峰则是学术学会首任主席、体育部部长,篮球是他们的共同爱好。本科毕业后,张林峰前往普林斯顿大学读博深造,而孙伟杰则选择留在北大读研,但是两人的关系并未因距离的变化而生疏,他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创业梦,共同的理想仍然埋在心底、悄悄发芽。
深势科技创始人兼CEO 孙伟杰(左)、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张林峰(右)
在开始创业前,孙伟杰和张林峰了解到,随着市场演进与社会发展,药物和新材料这两个五万亿级别的大市场,生发出许多全新的研发需求,制药企业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如何加速药物研发进程和质效将会已经成为资本与市场的热点。然而,在药物、材料研发领域,目前最常见的创新范式,还是建立在大量实验基础上的“穷举法”。这样的做法不仅成本极高,并且试验结果很多时候都做不到稳定复现。
虽然在宏观层面上,工业设计和仿真软件早已能够对物理世界进行还原度极高的模拟,但长久以来在微观层面,传统分子模拟等方面却经常面临维数灾难,AI则为解决复杂的维数灾难带来了新方案。在做足调研准备后,孙伟杰和张林峰在2018年夏天决定携手创业,从底层数理模型出发,融合计算机科学下的模拟工具,通过相关产品和服务深入生物、材料、化学等各类具体场景中去解决研发难题。
深势科技的未来愿景
为公司取名时,他们用了深度势能(Deep Potential)的简称。Deep Potential是他们底层技术方法的名称——用深度学习去拟合原子间相互作用的势函数。“深度势能”亦有其深意:靠深度思考积累技术势能、行业势能、产品势能和品牌势能;对于个人来讲,也是用这种方式激发深层潜能。”
创业之初,团队只有孙伟杰和张林峰两个人。孙伟杰在思维广度上有卓越表现,林峰则更擅长深入思考。两人优势互补,目标一致。时隔三年多,他们的团队已经聚集了一批来自北大、清华、中科大、普林斯顿大学等知名高校,学科背景覆盖物理建模、数值算法、机器学习、高性能计算及药物和材料等多个领域的青年科学家和工程师。这次京彩大创的冠军奖杯,为他们的团队注入了强心剂,也激励着团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断攀登科研高峰。
关于项目未来的进阶和发展,孙伟杰和张林峰的共同目标是颠覆现有研发范式,打造"计算指导实验、实验反馈设计"的全新范式,为药物、材料领域带来突破性的计算模拟及设计工具。
元培学院本科在读时期的张林峰(右)和孙伟杰(左)
此次获奖,他们对北大充满感谢:“我们的项目能最终获得总冠军,离不开北大双创学院刘德英院长以及校团委各位老师和同学的支持和鼓励,更离不开在北大享受的多年知识灌溉和思想熏陶。“他们还想对北大同样有志于创业的学弟学妹们说:
作为一个创业者,每天都在面临挑战,关键是要持续更新自己的认知模型,能够做在当下最有效的判断,不可能依靠一套现有的成熟的方法,也不可能指望任何人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这需要极大的勇气、高涨的热情和创业需要的智慧。
02
探索,永不止步
每一个灵感迸发、技术突破、得到认可的瞬间,和每一次与社会之关切交互的温暖,都让一切努力变得有分量。
毕业于北医三院的尹川及其曾受训于北大医学部及北医三院的博士、博士后创业团队,凭借“骨科内植物未来技术平台”项目获得了此次京彩大创大赛的亚军。
借前沿科学之势解决骨科医学痛点,慰藉万千患者家庭。
创新,解决骨科临床痛点
尹川团队的“骨科内植物未来技术平台”项目是由他读博期间的课题发展而来的,项目发起的灵感来源于骨科临床痛点——骨科患者术后骨愈合慢,尤其是大段骨缺损的病人,在应用骨科 3D 打印技术植入长节段的多孔内植物后,骨生长慢和感染成为影响病人康复质量的棘手问题,临床急需一个能解决此问题的具体方案。2014年开始,他在北医三院刘忠军教授的指导下,开始进行科研项目整体的调研、综述、基础研究。这个项目的基础研究最终在2021年5月结束并发表,并成为高被引论文。
2021年7月,尹川和师弟张腾一起成立了公司。由于尹川是临床医生和医工交叉的科研背景,所以在公司成立之初,他主要负责从科研到产品的研发,而商业模式的建立对于他和整个团队都是一个挑战。尹川说:
本着一个医生的使命,我们希望可以做一些对于临床有益的科研或实践。我非常感谢母校给我们提供的学术环境和创业平台,感谢我的导师刘忠军教授一直以来的帮助和支持,让一个有多学科交叉背景的产品最终问世。
尹川、张腾两师兄弟合影
这次比赛,尹川团队受到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忠军教授、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部长姚卫浩老师的指导。在比赛过程中,也参与了北大双创学院的培训。比赛期间,他们的团队集体团结在一起、全力以赴,希望能够借助比赛的机会、以赛促创。得奖于他们而言,是在创业时段的一个阶段性鼓励;而永攀高峰、追求卓越、为医学事业添砖加瓦,他们一直在路上。
尹川表示,之后他和团队希望在光功能化技术上做更深入的研究,也将联络相关领域顶尖专家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从而使这个结合了光学、生物材料和骨科学的多学科交叉产品,更好地为临床医学服务。从发展的角度,他们希望从临床出发,将产品从单一的骨科产品发展为全临床科室的First in Class创新器械产品。
尹川队伍合影
尹川和导师刘忠军教授合影
关注,点燃星星之火
刘扬团队的“火星人智能物联网及编程系统”项目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他的创业热情,最初是被一群小朋友点燃的:创业伊始,为了打磨产品,他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做科学实验。后来来上课的孩子越来越多,刘扬也在孩子们的认可中越发干劲十足,于是他和公司的伙伴们开始系统招生,并希望借助自身在物联网方面的技术优势,开发一些物联网教育产品,让孩子们在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时,也为他们将来的学习提供一些技术层面的帮助。几年过去,已经有近百万学生在使用他们的产品,这有力地验证了产品的有效性,也激励着他们继续前进。
刘扬队伍决赛现场
刘扬队伍项目产品
在比赛过程中,项目团队与北大保持着密切联系。技术方面,他们与北大软微学院联合成立了面向物联网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实验室,硕果累累;业务方面,刘扬在北大青年CEO俱乐部的发起与成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个俱乐部为北大的创业者校友们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刘扬表示:
八年前在校读书时,我就有了创业的想法。虽然实现梦想的道路非常坎坷,但好在每次迷茫时,我和伙伴们都选择了坚持。一切坚持都会有结果,一切付出都会有回报,创业是我最不需要后悔的选择。
无论是科技创新与医学的交叉融合还是物联网技术与青少年教育的互促互进,都是在一个个小的创新灵感不断碰撞、挤压、汇合之后,经过时间的酝酿,成为创新创业的优秀成果。每一个灵感迸发、技术突破、得到认可的瞬间,和每一次与社会之关切交互的温暖,都让一切努力变得有分量。
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成立于2017年12月13日,是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同时负责统筹北京大学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学院既是人才培养单位也是学校职能部门,负责北京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统筹规划建设全校创新创业生态与资源,探索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及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北大特色、中国情怀、国际视野、世界一流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本文转载自北京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来源: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图片:受访者提供
采访 | 编辑:刘亚凡
排版:杨映锴
北大官微责编:李霁
北大人责编:陈韩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