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谈一谈智慧电视及它所代表的现象
作者:尤中海
深度好文,4900字=9分钟阅读
启动慢、广告多、操作复杂、交互变化大、能源消耗严重、使用寿命短、功能冗余等等,这些是使用智慧电视的真实体验。随着互联网对传统电视市场的冲击,当下智慧电视成为了主流产品,但智慧电视真的是用户需要的产品吗?
老妈问:这个电视怎么开啊?
论智慧电视的糟糕体验
笔者捋一捋最近一次在某米的智慧电视上看一期“奇异果”的儿童节目的过程:
1. 找到遥控器,打开电视(经常会找不到遥控器);
2. 等待电视启动,大概耗时15秒到30秒;
3. 等待广告,大概耗时15秒到45秒;
4. 等待页面加载,等待时间根据网络情况而定;
5. 进入首页需要翻页到“我的”页签;
6. 找到“我的应用”图标,点进进入启动“奇异果”应用(取决于是否已经安装该应用,另外还会经常碰到应用升级);
7. 等待“奇异果”应用启动,大概需要10秒;
8. 等待“奇异果”应用官方广告,大概需要10秒;
9. 找到“少儿”页签,并等待加载内容,大概需要30秒到1分钟(“少儿“栏目大概在第5个页签,每跳转一个页签都需要等待页签稍微加载才能继续向下操作);
10. 寻找想要观看的节目(无法计量的耗时,因为选择太多,分类太细,而且页面经常变化,导致选择困难,且需要不断的加载)
11. 点进进入节目,节目页面加载,加载过程中出现闪退的现象,退回到某米智慧电视的“我的”主页;
12. 重新进入“奇异果”应用,上述走过的流程再走了一次;
13. 重新进入该节目后,加载页面成功,但目前为止该节目还在小屏的状态;
14. 寻找到“全屏”按钮,点击后开始出现黑屏的情况,然后又退回到了某米智慧电视的“我的”主页;
15. 重新进入“奇异果”应用,上述走过的流程再走了一次,经过一系列十分耐心的等待之后,终于启动了全屏观看节目。

上述情况还是在保障已经购买了“奇异果”会员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购买会员,需要看更长时间的广告,且会提示你购买会员,还有很多节目还看不了。
全过程花去差不多10分钟时间,而笔者给孩子规定的看电视的时间却只是30分钟。如果碰到孩子要更换电视节目,则不可预期会碰到别的什么情况。其实笔者早就奔溃了,这台电视时刻在提醒着要更换电视了。可这台电视才使用了5年的时间,而且屏幕完好无损。笔者真的没有意愿更换电视。但感觉再这么下去,不更换怕是看不了电视了。
这是在孩子想要看动画片,有明确的节目目标的情况下打开智慧电视的。但自从有了智慧电视,看电视的概率少了非常非常多。很多人说人们已经不看电视了,是因为从手机就可以获取电视的内容了,所以没有看电视的意愿了,或许手机、iPad等设备的分流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更大的一个原因是:
看电视已经成了一个哲学性的难题。看点啥?看似拥有无限的选择,但无限的选择等于没得选择。就好像中午吃啥这个课题一样。如果在公司里没有食堂,那中午吃啥,就是一个哲学问题,虽然看上去有无数的选择性,但是人往往在这个时候变得非常的迷茫,一个人的时候迷茫,多个人的时候也迷茫,还需要讨论一下吃什么。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公司有食堂,提供已经做好的食物,这个时候,中午吃啥就不再是一个哲学问题了,而变成一个非常幸福的事情。因为在食堂,看到已经做好的饭菜,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想吃的食物。而且在去食堂之前,还会猜今天有啥好吃的,会有无限的期待。所以如果公司有条件,请一定设置一个食堂,员工的幸福感会爆棚。
看上去可以无限选择的智慧电视导致的结果是无节目可看。很多人可能会说,可以选择运营商、广电的电视盒子。当然选择电视盒子这个问题会小很多,看电视不再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是一个艰难的操作过程的问题。
小时候,打开电视电源,马上就能看到一个在播放的节目,然后不断的更换节目,而且每一次更换节目的时候,都可能获取惊喜。因为下一个节目内容是未知的,这种未知会让人充满期待。但智慧电视如果需要看直播节目,其过程不比前段文字描述的过程简单,而且还要启动直播的电视盒子。这时才能正常看电视。整个过程极为复杂的,且过程中涉及到多台设备。
智慧电视的交互体验十分的糟糕,且由于经常变化的交互界面导致大量的用户无法找到可以操作的路径而放弃观看电视。但如果电视可以做到启动即进入直播的内容,用户被动接收电视节目,可以快速的切换频道。(这时用户获取电视内容属于被动形态)。如果用户想要看某个节目的回播,或者是主动想要找寻某一个具体的节目,就可以进入一个用户主动选择的界面。从这种逻辑上来说,用户被动使用可能会是大部分,而主动寻找节目是小部分。这才是看电视的基础应用逻辑。
你家电视,偷偷在进化
是怎样变得如此难用的?
电视的功能变的越来越复杂,部分头部企业们开始把智慧电视当智能手机来制造了,而且也在趋向于同质化。
最近核心的功能和宣传主要集中在:

1. 芯片的处理能力和屏幕的显示能力带来的强大的效果;(手机新品发布必备内容)

2. 超强的AI能力,如增加AI摄像头,如增加AI语音能力;
3. 超强的生态配套能力,如投屏的功能,可以碰一碰,指一指实现自动切换的功能,如全屋智能的控制等等。
4. 超薄、超省电、超级无敌等。
但用户买电视的需求是什么呢
当然是通过屏幕消费内容,电视的显示屏幕朝着更大、更清晰的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用户恨不得有200寸的大屏幕可以沉浸式的体验。但是越来越大的屏幕是否有必要越来越智能呢?
比如某智慧电视上的摄像头的功能,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核心应用点是:通过电视打视频电话和AI健身两个功能。电视视频电话的功能很有价值,因为它可以拉近人跟人之间的距离。而且屏幕足够大的时候,就感觉人就在身边一样。谷歌在2021年的发布会上发布的3D视频通话的技术,非常的震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回顾一下谷歌发布会的全部内容。以下是关于3D视频通话的功能视频:
通过电视打个电话必然是未来的趋势,但是不是通过更智能的电视来实现的呢?未来的电视会出现3D的显示效果,而空间里的多组摄像头会把空间和里面的人结构光化,然后传输到电视屏幕上。当然现在的智慧电视无法满足这种应用需求。
当屏幕越来越大的时候,人们是否需要为了实现某项特定的功能,而去把整个屏幕都换掉呢?这显然是非常的不经济的,而且也不可持续。但现在的智慧电视就是这么做的,智慧电视厂家们希望用户可以像手机一样经常性的更换电视。但随着屏幕越来越大,更换的成本也变得越来越高,而且极不环保。
其中还有一项非常强大的功能AI健身。这是一项投入巨大,产出却非常有限功能。该功能的核心价值是它有面向未来的可能性,电视上的摄像头通过AI的能力来比对用户在电视前面的健身动作,以达到用户健身体验的极致。但核心问题是有多少人在健身?有多少人在家里健身?在家里健身的人中又有多少人买了这款电视?即使所有的这些都能满足了,那健身的人里是不是都会跟着屏幕去做瑜伽呢?当然这个功能有很大的想象功能,但前提是能找到除健身之外其它的更有价值的应用,不然很有可能锦上添花,却不带来实际的用户价值。
用户一定无法承受每5年更换一台超过86寸的电视,也没有必要去这么做。在调研中,笔者发现有大量的用户希望能够购买到纯屏幕的电视,再配置电视盒子或者类似于 Play Station 或者任天堂这样的游戏机等以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可以更换电视盒子,但是更换电视,显然是非常糟糕的体验。
更多选择其实是没有选择
智能电视现象背后的技术逻辑
笔者某次入住酒店,面前就有一台 Philips 的传统电视和一台华数的电视盒子。找到遥控器,点击电视机启动按钮,打开了电视。启动速度非常的快,且直接进入了HDMI的显示模式。然后再点击遥控器的左边,启动了机顶盒,打开了华数的机顶盒。两个启动按钮的体验还是非常糟糕的。
特别检查了一下,这台华数的电视盒子是通过同轴电缆连接的,也就是这是一台传统的“非智能”的电视盒子。缺点是不能链接网络以获取更多的影视内容,但优点也很明显,即可以不断的轮换节目,直到找到想看的电视节目。现在正在播放的是新闻联播的重播,正在播放的内容正好是关于国家对于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还有反垄断的资讯。
电视很快的打开了,几乎没有等待,“非智能”电视盒子启动的速度不是特别快,但也没有类似于安卓需要启动的那个过程。难用的是遥控器,但这玩意儿虽然难用,但也解决了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傻瓜式,找到就能用。
现在的智慧电视是把电视盒子融入了电视,形成设备一体化输出,然后由安卓等操作系统来支撑智慧电视的所有应用能力。如果需要看直播的电视内容的话,还需要通过由广电提供的电视盒子来支撑,而目前广电提供的电视盒子也是智能的电视盒子,很多也是通过网线或者Wi-Fi来接入的。也就是说用户在现在想要看个新闻联播的话,还得打开智慧电视等待许久,然后需要在智慧电视上寻找到HDMI的入口,启动HDMI的接口,然后打开广电的电视盒子,才能去跳转频道到新闻联播。
另外由于智慧电视的遥控器是没有数字按钮的,用户想要看新闻联播还得跳转一堆的频道之后,才能看到。想要看个新闻联播都这么麻烦了,还有什么用户愿意打开电视去看呢,能打开电视看新闻的都是对电视,对时事的真爱啊。
智能化的电视看似给了用户更多的选择,而更多的选择带来的结果是没得选择。而由于智慧电视的人机交互主要通过遥控器来进行,所以导致用户需要在非常多的内容里寻找需要获取的内容时,需要经过的路径非常漫长,整个使用的过程体验非常糟糕。极为糟糕的使用体验导致大量的用户无法有效的使用智慧电视。而且智慧电视对老人、对小孩的友好度极低。
对于有一定经验的成人来说,要在智慧电视上看一个节目,也需要付出沉重且复杂的人际交互过程,才能找到相关的节目。而为了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智慧电视的UI界面经常更换、内容随时的变换,导致智慧电视的使用体验极为糟糕。某销量排名第一的智慧电视品牌,还经常更换用户交互界面(UI),结果导致笔者想要看爱奇艺或者别的应用时,需要到第三页才能找到。每一次的交互变更都会损失一大批的用户,相信该产品的产品经理一定是受到了严重的经营压力,或者为了体现自己在产品设计上的高超技巧,为用户设计一套更“友好”的人际交互界面。但随意更换用户习惯的交互界面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所谓的智慧电视的互联网能力应用已经宣告失败了,技术人员们为了在本身极为复杂的人机交互上增加类似于语音交互、通过手机UWB的通信进行超宽带交互等以方便用户的交互体验,但说真的,在本来复杂的架构上做更复杂的功能,只会让本身复杂的事物变的可怕,也变得更加脆弱。任何不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都会被用户淘汰,只要用户有的选择。现在的某些大厂在剥夺用户的交互权利,但只要用户有了选择,用户会用脚投票,毫不犹豫的抛弃。
看电视一小时,待机23小时,某大厂的智慧电视为了保障能够快速响应,所采取的策略。另外智慧电视为了加载线上的内容和确保用户的账号体系,不断的跟云端交互数据,以达到商业目的。智慧电视为了能够了解用户的行为,在交互应用上增加了无数的数据埋点,不断的采集和分析用户行为,试图输出用户画像。电影、电视等影视节目不断被下载到本地的缓存,每次观看都需要一次次的从云端下载数据等等。这些数据的交互,这些功能的实现都需要极大的能源消耗,人们是否需要这样的一个“能源老虎”来达成这种极不友好,极为糟糕的使用体验呢?
用户苦“智能电视”久矣,而厂家们依然在技术、产品、功能上狂奔。越是疯狂,越是加快灭亡。而以智慧电视为代表的智能化思维逐步延展到智慧家居、智慧楼宇、智慧社区等。而这种疯狂并没有结束,但人们期待着它能尽快的过去,并迎来新的人机交互体验,能够获得友好的数字生活。
互联网思维蒙蔽了很多人的眼睛,那群认为自己改变世界的互联网人正在被自己宗教般的互联网思维困在了自己的围城里。而很多人认为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展,笔者无法理解这种概念,什么时候虚拟的数字世界能够比真实的物理世界还要真实?
未来,屏幕将承担更多的人机交互,人们将体验智能、以人为本的生活方式。
屏幕和人的交互,有哪些可能性?
中国科技的精英们,你们怎么看?欢迎留言吐嘈。
- end -
你一定还想看这些~
有趣+有料
芯光猫带你解读
贴“芯”资讯
等下!给小编点个【在看】再走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