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阵子,众多公众号喜大普奔:泉州申遗成功!大家分享这个喜悦的同时, 发生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的,还有一个坏消息:「英国利物浦海事商城」除名世界遗产
让利物浦被踢出名单的罪魁祸首,是一项耗资数十亿的开发案。
简单来说,钢筋水泥的出现,破坏了原有的城市风貌和价值。
在警告了9年屡劝不改后,利物浦终于被正式除名。这让文化底蕴雄厚的大英帝国情何以堪!
不过,利物浦大区市长Steve Rotherham的思路却和常人不太一样:
我们对这座城市的历史感到自豪,也不会抛弃它。在顶级的博物馆和景点中都充分地展示了我们的历史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城市发展应该停滞不前,让城市本身变成一座(中看不中用的)博物馆。” [1]
说白了,他认为不应该为了保住名号而阻碍利物浦的发展。

当地老百姓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
有人认为非常可惜,担心自己的城市会在发展中“变味”:
“虽然我不认为人们来利物浦是为了‘世界遗产’,但是被移除表明这个城市正在走向一个错误的方向。我在这里长大,我注意到了变化。这些大开发商认为他们可以买下这座城市,盖满奢华的公寓,把负担不起的人们都赶出去,让利物浦变得像那些千篇一律的城市。“ [1]
然而,大多数人表示除名是一件大好事
一座城市应该维持“博物馆”的状态吗?城市是让人工作生活的地方,所以人们应该生活工作在当下的利物浦中,而不是活在过去...只要这里的社区依旧保持活力,展望未来,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利物浦就像其他任何城市一样,需要改变和发展才能满足居民现在和未来的需求。”
“我不觉得大多数游客来到这里是为了“世界遗产”。这个破旧的码头区域闲置了10多年,却不利用它去创造就业机会和提供更多住房。UNESCO对这里到底做出了什么贡献?
©BBC NEWS评论区
其实,被UNESCO除名,利物浦不是头一家。历史上,还有2个地方被踢出过世界遗产名单。
/1/
2006
阿曼·阿拉伯羚羊保护区
油气勘探的计划将损坏保护区的价值和完整性。加上偷猎和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保护区内阿拉伯羚羊的数量由1996年的450只下降到目前的65只,其中只有4对羚羊可以繁育后代  ©UNESCO
/2/
2009
德国·德勒斯登易北河谷
由于当地政府的建桥工程破坏了德国德累斯顿易北河谷的独特景观,委员会决定将这一遗产地从《世界遗产名录》中去除。
说到被除名,德勒斯登的居民们和利物浦的居民一样,对这件事也不是那么在意。
因为根据当地的公投结果,超过半数的居民都支持造桥计划 [2]。
想想也是,更便利的交通和世界遗产的名号,你会选择哪个呢?
·/·
尽管有些地方的居民对于“世界遗产”这块招牌没什么感觉,但不可否认的是,世界各地依然在抢着”申遗“。
本届遗产大会一共新增了34处世界遗产(疫情原因,本届是2020+2021两年合并的大会~
毕竟,世界遗产这块金字招牌还是很“香”的。
“世界遗产”的含义是具有“杰出的普世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这不是你想申就能申,一申就能中的。
被认证的遗产,就像获得遗产界的奥斯卡奖,是一种至高的宇宙荣誉。
有了“世界遗产”的名号,曾经被忽略的地方可能一跃成为圈内的“神”,例如我国的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1997年12月成为世界遗产地之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1997年的游客量才5万人次。1997年平遥古城旅游收入1250万元,但是13年之后的2010年,旅游综合收入已经达到了8.1亿元。[3] ©Google
不过,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虽然早在1987年就入选了世界遗产,但它到现在都不是个热门旅游地。
周口店遗址公园的年游客量,甚至比不过故宫4天的游客量(2014年)[4]。
所以周口店申遗是申了个寂寞?不是的,人家本来就志在保护。
没错,保护和传承是申遗的初衷,也是终极目的。为什么?
因为为了获得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青睐,从准备申遗的那一刻起,遗产保护的研究和管理就开始了。
申遗成功后,还会获得UNESCO的陪伴成(监)长(督)大到怎么管理游客,小到用什么材料修复古建筑。
当发现情况不太妙的时候,UNESCO大哥就会站出来指点迷津。
比如,2018年,UNESCO曾对拉萨布达拉宫的过量游客表达过担忧。
布达拉宫在建造的时候一定没想到日后需要接待这么多人!脆弱的古建筑结构,经不起大量游客的踩踏。©Mark Schiefelbein/AP Photo
布达拉宫为了保住自己的金字招牌,迅速进行了整改:建立线上售票系统,将朝圣者和游客的访问时间分开,并且限制每个时间段的游客量。
布达拉宫的门票预约小程序,制定了非常严格的预约流程,为了减轻古建筑的承载压力,布达拉宫的主体参观时间限定为1小时。
这样既提高了游客体验,保障了朝圣者的权益。更重要的是,降低了过度旅游对古建筑造成的危害。( 过度旅游是什么鬼?
·/·
这是最理想的良性循环,说到底还是为了保护可惜现实是残酷的,拿澳大利亚大堡礁举例。
受气候暖化影响,大堡礁的珊瑚白化现象非常严重,这几年更是在不断恶化。
原本应该五彩斑斓的大堡礁,现在惨白一片 ©Google
UNESCO当然不能坐视不管!他们提出应该将大堡礁列入“濒危名单”。
消息一传出,澳大利亚政府表示强烈抗议:
澳大利亚环境部长表示这提案不可理喻!最后通过游说逃过一劫,大堡礁将在2023年再次被评估  ©ABC News
澳大利亚政府只是因为面子问题,才想极力保住世遗头衔吗?恐怕不完全是。
疫情之前,大堡礁每年吸引近300万游客。这带来了数十亿的旅游收入和数万个就业机会。
一旦被列为濒危保护区,澳大利亚就少了一棵摇钱树。
不过,环保团体却希望大堡礁立刻进入濒危名单。他们认为现在的大堡礁根本配不上”世界遗产“这个名号,只有通过进入濒危名单,才能引起政府和国际社会对气候暖化问题的重视。
UNESCO认为大堡礁还没有达到濒危的地步
环保人士和潜水人士表示不同意 
©TIME
·/·
让我们再次回到本文的开头,回到“泉州”。
暮色下的泉州 ©CGTN
泉州花了20年时间,才申遗成功。这绝对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好事。
网友们也都对此感到骄傲和兴奋
©截自澎湃新闻微博
不过,当我翻看历史上那些申遗成功后的目的地表现,我不禁感到一丝担忧。
2006年,平遥古城的城墙因保护不力多次倒塌
2007年,丽江古城因开发需要将纳西族人口迁出
2010年,庐山欲建设穿山索道破坏自然景观
2013年,张家界没有尽到向公众科普地球知识的责任
......[6]
申遗时说好的「保护」呢?似乎在滚滚而来的收入面前,可以先放一放?
保护遗产,不仅是保护历史建筑,更要避免当地人的生活文化被旅游浪潮吞噬。不然不就又变成一个枯燥无聊的样板景区了吗?
不过,我们也不需要太过悲观。在经历了几波申遗热潮后,越来越多冷静的思考开始出现。
2017年成功申遗的厦门鼓浪屿,就是一个“反过来”的例子。
过去在旅游高峰时期,每天有超过10万游客走在鼓浪屿曲折、没有汽车的街道上,而岛上居民只有2万人。但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承诺的一部分,政府2017年将游客数量限制在每日3.5万人。[8] ©Google
·/·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对“世界遗产”这个名号有了更多的思考?
丽江古城虽然名列世界遗产名录,但很多人都认为它早已魅力不再;利物浦对于失去这个头衔并不怎么担心,甚至认为这座城市从此会更加有活力。
就像所有的奖项荣誉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争议一样,我们不能只认这个名号,而应该去关注遗产地本身。
是不是“世界遗产”,重要,也没有那么重要。
·/·
对了,如果你准备去泉州打卡,不如提前看看我们的这篇攻略吧:
参考资料(上下滑动)
[1] Marthe de Ferrer. "Liverpool loses its UNESCO World Heritage status, but does anyone care?".Euronews. 2021-07-29
[2] Jennifer Abramsohn. "Dresden loses UNESCO world heritage status".DW. 2009-06-25
[3] 第一旅游网. "申遗中的冷思考“. 2014-08-08
[4] 林野. "周口店遗址公园遇尴尬 年游客量不及中国4天多“.新京报.2014-08-15
[5] Amy Gunia. "UNESCO Says Australia's Great Barrier Reef Isn't In Danger Yet. Many Environmentalists and Divers Disagree. TIME. 2021-07-27
[6] 肖玮,王胜男. "申遗后鼓浪屿的正确打开姿势. 北京商报. 2017-07-13
[7] 参考消息网. "英媒看鼓浪屿申遗成功后限制游客数量:文化与商业需平衡". 2017-09-16
文字 | MING
视觉 | DANI
👇
..................................

这些城市已上线: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昆明|成都
杭州|厦门|大理|喜洲|泉州|西安|武汉|重庆
南京|太原|无锡|苏州|贵阳|宁波|南宁|海口
......
为了凑原创为了凑为了凑原创为了凑原创为了凑原创原创为了凑原创为了凑为了凑原创为了凑原创为了凑原创原创为了凑原创为了凑为了凑原创为了凑为了凑原创为了凑为了凑原创为了凑原创为了凑原创原创为了凑原创为了凑为了凑原创为了凑原创为了凑原创原创为了凑原创为了凑为了凑原创为了凑原创为了凑原创为了凑原创为了凑为了凑原创为了凑原创为了凑原创原创为了凑原创为了凑为了凑原创为了凑原创为了凑原创原创原创原为了凑原创为了凑为了凑原创为了凑原创为了凑原创原创创为了凑原创原创啊啊啊
在看是一种美德
你说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