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轮流转,如今似乎终于转到了智能手表。
研究机构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为1.28亿块,同比增长28.31%。今年8月以来,OPPO、小米、三星等头部手机厂商相继发布千元以上的中高端智能手表;本月苹果发布会上,售价6299元的Apple Watch Ultra更为抢镜。
不仅身边戴手表的人越来越多,就连挂在热搜上的相关词条都变多了。
“研究证实智能手表有助减肥”、“国产智能手表有多卷”、“年轻人为什么喜欢智能手表”等话题屡屡攀上微博热搜。而与之相对的话题是,“人们为什么不愿换手机了”。
一个冉冉新星,一个残阳如血,令人不禁要问,智能手表能再现智能手机的盛况吗?智能手表会是手机厂商们的救命稻草吗?
图源:图虫创意
不买手机买手表?
手机是真的卖不动了。据中国信通院最新统计,今年1-7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为1.56亿部,同比下降23.0%。
“寒气”之下,曾依托于手机、尚属“小弟”的智能手表倒是混得风生水起。
Counterpoint报告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市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13%。IDC预计,2022年中国成人智能手表销售规模预计能够达到8%的增长率。
潮电智库董事长孙燕飚认为,智能手表市场的爆发发生在疫情大背景下,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大幅增加,身体状况监测与运动监测成为一定程度上的刚需。
不仅如此,智能手表逐渐摆脱了手机的束缚,提供支付、交通卡、门禁识别等实用功能,也实现了独立通讯,更好地集成了手机的重要功能。
再加上价格日渐合理,续航逐步增加,所有不断提升的体验感,都转化成了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而曾几何时,关于智能手表到底是手机的附庸,是高科技的手表,还是独立的科技产品,一度争议颇多。
钟表文化专家、《钟表游WatchTraveler》创办人白映泽告诉有意思报告,2014年苹果初发布Apple Watch时,不少专业钟表人戏称其为“电子垃圾”,但时至今日,智能手表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跨行业话题。
彼时的智能手表,功能上不能替代电脑和手机,使用时需要频繁充电,可以运动监测但远不如手环性价比高,流水线工业品的出身更使其无法如传统高级腕表那般彰显拥有者的品位。
几乎所有厂商都在等待苹果培养消费者、催熟大市场。
一开始致力于将人们从手机中解放出来,做一款手腕上的时尚设备的苹果,终于在2018年推出被英国知名科技媒体T3誉为“真正的下一代智能手表”的Apple Watch Series 4。
该系列手表加入了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证的心电图(ECG)和房颤(AFib)功能,这是可穿戴设备第一次提供医疗级的功能。
从此,运动、通讯以及医疗健康,成为智能手表的三大标配功能。
智能手表,持续内卷
“随时能‘委婉地’接到信息,上课、开会都不会被打断。”接连带了好几届高三毕业班的李老师,最早就是奔着Apple Watch的“温柔提醒”购买的。但她现在更喜欢的是运动和睡眠监测功能,这也是艾媒咨询在调查中发现的受访者使用智能手表的最主要目的。
每次看到健身记录的圆环合上,或是“今日睡眠目标已完成”的提醒,李老师都倍感安心;而防跌倒、测心率等功能,也让她在紧张的工作里,“有了一种被托底的感觉。”
信息焦虑没能成为苹果开辟智能手表新天地的入口,爱马仕联名也没走通时尚奢侈之路,倒是健康焦虑更为贴近当代消费者的核心诉求。
今年Apple Watch新品延续这样的思路,加入车祸监测、自动报警功能。“超大杯”Apple Watch Ultra更专为登山、探险、潜水等极限运动场景做出强力升级,一直被诟病的续航也提升到60小时。
虽在户外数据等方面与佳明(Garmin)等专业户外设备商仍存在差距,但在苹果生态之下,Apple Watch的做大野心昭然若揭。
循着苹果的路线,国内手机厂商也在智能手表内卷路上越走越远。
提高健康监测数据的精确度和实用性将是一项长期且优先的课题。
以荣耀为例,作为二季度手机出货量唯一增长的国产厂商,荣耀正在智能穿戴领域持续投入研发力量。旗下定位时尚轻商务的手表GS 3,即应用“8通道心率AI引擎”技术,使其心率数据监测精准度大幅提升。
荣耀GS 3,图源:受访品牌提供
白映泽认为,自2017年四季度苹果智能手表销量超过整个瑞士手表行业以来,作为可穿戴设备的智能手表就与传统手表渐行渐远。智能手表在功能上早已实现了超越,后者则是更多保留了美学和装饰的内涵,以及作为计时工具的原始作用和本真存在。
但智能手表在性能之外,颜值内卷同样未曾停步。调查发现,除了运动健康功能外,消费者对于手表外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长期与苹果分庭抗礼的华为在今年发布了高端款HUAWEI WATCH GT3 Pro,不仅升级了心率、血氧、睡眠监测等健康功能,配置超百款运动模式,圆形表盘设计同样突出,被华为终端业务CEO余承东称为“全球智能手表颜值天花板”。9月6日华为新品发布会上更新的钛金属表带款,也让手表整体呈现出接近传统高端腕表的质感。
以苹果为首,智能手表最大的“槽点”恐怕就是“一天一充”。事实上,更多手机厂商在这方面已经走得相当远。
据OPPO相关负责人介绍,OPPO Watch近三年销量翻倍增长,领先于行业平均增速。OPPO独家的UDDE双擎混动技术实现了双系统无感切换,使其Watch 3 Pro拥有全智能模式下5天、轻智能模式下15天的超长续航能力。
手机不断优化迭代,但大多数用户的常用功能仍旧有限。当更具便携性的智能手表越发专业和聚焦,也集成了手机的重要功能、必要时甚至可以抛弃手机时,智能手表便不再如当初那般“多余”。
“相比屏幕越来越大的手机,戴在手腕上的手表还是更细腻,人总归还是想要解放双手的。”李老师补充道。
手表真的能救手机一命?
智能手机之后,可穿戴设备正在引领智能终端走向新的发展纪元,智能手表可能正是这个引爆点。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在智能手机市场逐渐由增量向存量发展的情况下,市场迫切需要“替代产品”。随着技术环境的成熟,智能手表能够承载远多于手环的功能,外形上更加时尚,而相比提升空间越发有限的手机,手表在技术迭代上尤其具有优势。
张毅解释称,全球范围内,手机厂商拥有的技术专利是最多的,在通信智能模块、芯片处理技术、位置信息服务等多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人才力量;同时,手机厂商积累的上游供应链优势也不可忽略,在屏幕、外观、模组等各环节集采中都有更大的议价权,成本进一步降低。
最终,依托于手机厂商强大的品牌与渠道力量,智能手表与消费者之间的“最后一公里”走起来毫不费力。
正如OPPO相关负责人谈到的,除了手机端带来的大量技术积累外,手机其实也为手表端先天储备了大量用户群,更多人会选择手机品牌适配的手表产品。
长期关注智能穿戴领域发展的孙燕飚对有意思报告表示,相比佳明这类专业户外厂商和小天才这样独立于手机存在的手表厂商,手机厂商做手表已经成了绝对主流。他们的智能手表,不仅解决消费者在睡眠、运动等泛领域的需求,更在医疗监测等细分领域,不断利用技术创新突出卖点。
从2017年起,Apple Watch所属的“可穿戴设备”业务就成为苹果业务线中增长最为强势的部分,销售额连续四年实现30%以上的复合增长。虽然增速放缓,但从9月发布会的表现来看,Apple Watch正显而易见地成长为苹果的第二曲线。
中国手机厂商正在集体发力。Counterpoint数据显示,华为、小米、华米跻身2022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市场出货量榜单前8位。
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智能手表市场规模为295亿元,预计2025年将超过400亿元。IDC数据指出,2021年中国智能手表出货量为3956万台,但相比全年出货量3.29亿台的智能手机市场,智能手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艾媒网
张毅表示,手机的老赛道或许难以撼动,但智能手表这样相对较新的品类仍有机会,专业和社交是其突破同质化的两个大方向。作为一个在传统手表形态上集成了智能手机优点并有所发展的升级产品,智能手表的巨大发展空间,大概率将显现在手机厂商和新晋品牌的角逐中。
孙燕飚总结称,其实对手机厂商而言,并不存在一个能够拯救手机的产品。手表虽好,也能够缓解手机厂商的营收下滑速度,但短时间内,手表在医疗级功能上突破难度极大,距离更精确的监测也还有距离,未来还很有可能遇到功耗方面的瓶颈。
或许,智能穿戴时代还在等待更具突破意义的产品到来。
作者:梁婷婷
编辑:田纳西
头图设计:李润

值班编辑:屈博洋
「点击即刻拥有我兔手机壳
推荐阅读
高颜值和高盐值并存的“网红盐”,值得买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