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背包里面有一把朋友送的瑞士军刀,功能非常多,但是我使用最频繁的其实是用它来拆快递。并非是不知道这把刀能做别的事情,而是在生活中缺少使用的情境。

思维工具亦是如此。日常经常看到许多基于产品功能的讨论,以至于许多新上手的用户也被带到了这个漩涡中,试图寻找到一个「完美」的工具,然后才开始动手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任何工具的使用,不取决于工具本身的丰富程度,而取决于我们的情境和需求。
本文无意讨论工具的好坏之分,更多的是希望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提供一种「思维上的工具」,来看到底该在什么情境下,使用哪些工具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与其关注功能,不如多问自己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1. 知识管理之前,先设定你的母题

很多导演一生的所有作品,不过是围绕同一个母题的变奏。
所谓的「知识管理」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你本身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说专注研究的领域),那么知识管理只是个伪命题。
你需要设定自己的母题,就像时间之于诺兰、飞翔之于宫崎骏。有了母题之后,才知道自己需要花精力在哪里,而不断地深挖下去,知识之间的连接也会更加丰富。
举个例子,在 2017 年左右,刚开始负责丁香医生在线问诊平台的搭建。面对一个新业务其实有点无从下手,而彼时知识管理于我来说,无非是收藏文章然后分类存放,每天要消费很多内容,比如创投圈大佬说什么了,区块链行业有什么变化,O2O 的终局是什么等等,感觉许多内容都说的有道理,但是看了许多之后脑子里总还是空洞的 —— 既不能对业务有明确的指导,涉猎面又过杂而无法聚焦,并且还消耗了大量的时间。
而在 2019 年,当我明白在线问诊本质上是一个「非标服务交易平台」,所有的问题都应该围绕「如何促进交易双方成交」来研究,接下来的许多积累便变得非常有的放矢,从经济学到公共政策制定,从优惠券的设计到跨行业取经交流,一个关于交易平台的知识体系随着对问题的不断投入,慢慢的生长出来。
历年来个人母题的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缓慢迭代的过程。
这个其实并不是某一刻的顿悟,而是不断地收敛自己的关注点。当意识到许多领域自己不需要关心的时候,那个值得关心的问题自然就会浮出水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任何时候都应该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机械的执行别人安排的任务,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思考的能力。
我们需要管理的不是知识,而是自己的精力和想要了解的问题。

2. 输入要简单,方便积累;输出为自己,无关文笔

一个好的知识体系,不能只有输入,也不能只有输出。太多的输入会让我们丧失目标,而太多的输出会因为缺乏新鲜的内容而变得陈词滥调。你的知识应该是像一条大河一样,有上游涓涓的溪流,也能灌溉更多的良田。
我把知识管理素朴的分为两个阶段:
输入:尽量多的捕捉下来自己想法和知识盲区,但避免无脑摘录。输出:重要的不是文采,而是让自己内化知识,并获得高质量的反馈。

为何用 flomo 做输入

在没有创造 flomo 之前,我都在 Notion 中一直有一个叫「缓存」的页面,用来记录自己的碎片化想法及看到的知识点。不过前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手机上打开的速度受到许多客观限制。当然 iOS 默认的备忘录也是极好的,只是在 Android 和 PC 上就很无能为力了。
除了速度和跨平台问题,传统产品的输入过程也非常「严肃」,每次都像是要提笔码字的感觉,标题段落排版一应俱全 —— 但是一个想法可能也就几十个字就说完了,于是我的备忘录中就充满了只有标题的空记录 ——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即刻上发想法,就无比流畅(除了有些内容不能分享😝)。
所以 flomo 便是基于此场景诞生的,希望能兼顾社交媒体的无压力的输入方式,不需要分类也不需要设计标题,但同时又能避免「社交」带来的压力,并且尽可能多的跨平台。而且不仅如此,随着我们对用户调研的不断挖掘,发现其实大家不仅仅是需要跨平台输入,许多时候我们往往在一些应用内就希望能开始记录,这时候再切换产品是很麻烦的。
下图便是一个典型的阅读场景。一般我会把比较值得再看的文章悬浮在微信中。然后集中一个时间在桌面端阅读,同时在右侧开着 flomo 的 mini 窗口(网页拖窄一点即可出现此效果),这样看到有启发的内容可以摘录并加上自己的看法,并加上标签方便将来回溯。其实一篇文章往往能拆出来许多的小段落,后面会讲到这些小块内容,将来会很有价值。
除了用 flomo 的 App 记录, flomo 还可以在许多「观点发生」的地方记录,我往往这么用。
除了方便输入,在设计 flomo 的过程中,深受卢曼关于「收藏」的观念影响 —— 如果你在获取知识的途中没有做任何的加工(即用自己的话说出来),那么只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
坦白来说,「剪藏」除了让自己的数据库看起来「很丰富」,实际上许多内容不是未读,就是读完忘记了。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个过程过于「自动化」,而大脑本身并没有彻底的理解这个知识点 —— 这也是为何我们用笔写下来的东西印象更深刻,是因为这个过程「摩擦」非常大,但正是这样低效率的摩擦,才能让我们印象深刻。
所以之后的日常阅读时,我就很少全文摘录,而是用自己的话将有用的知识点记录下来。而这样还有一个隐藏的好处,即这些知识块是独立的,方便后续拼装和改善。
所以快和方便,是 flomo 的独特优势,也是我们设计的起点。而拒绝排版和长文输入,则是方便你将来的回顾和输出。

为何用 Notion 做输出

先定义一下「输出」的概念:本文所说的「输出」,并非是指文采斐然的发布在自己的公众号或者其他媒体平台获得 10w+,而是有体系有结构的能对外公开访问。
许多时候我们踟蹰不前,多半是因为脑海中对于「输出」的定义束缚着自己,担心自己写的不好或者追逐热点扭曲了输出的动机。而后者很简单,其目的是为了做思维的「刻意练习」,而在「刻意练习」中,完成比完美重要,同时在不断地练习中,获得高质量的反馈也非常重要。
选择 Notion 作为输出工具而非其他,主要是因为:
表现力强:Notion 的嵌套及 Block 化的编辑器,能方便的解决许多实用的排版问题和以及方便的嵌入第三方的内容,比如用 figma 做的图可以实时修改,不需要单独再截图上传。方便互动:高质量的反馈是刻意练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所以输出是为了保证有了探讨的基础,哪怕只有三五个人,带来的价值远超一篇完美的文章。易于迭代:和多数传统笔记工具只能共享一篇文章不同,Notion 无限层级的 Block 及方便的引用功能,能一次分享一个类似小型 wiki 一样的专题内容,并且更改后实时生效。
这里要替 Notion 喊喊冤,说其难用,倒不如说是思维被一些旧有的习惯束缚。最典型的就是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希望建立一套「完美的分类」,试图让一切内容都井井有条,MECE。
其实我们对于许多领域的知识并非了解的一样充分,越不了解越难分类,如果必须分类才能记录,那么就很难迈出第一步。相反,所有的分类结构都是慢慢涌现出来的,并非是静态不变的,如下图所示,我的 Notion 专题会经常的更迭,合并,甚至删除。因为随着我们持续不断的在这个专题上积累,我们对于许多事情的理解会更加精进,而这篇文章的结构也会更加清晰。
荀子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於物也。

3. flomo + Notion 实践案例:交易平台专题如何建立

一个好的问题,胜过许多好的答案。在 2019 年开始,我便以「什么是交易平台?」这个问题,开始不断地积累。
日常工作中很难给我们一个像课堂一样的完美环境,有大量不被打扰的时间用来学习。我们必须学会更好地利用碎片时间来学习,积累一个又一个的知识卡片,然后再找到整块的时间,将其整理成更完整的体系 —— 但要注意,许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时间整理,而是压根没有积累足够多的东西,可以被积累。
以交易平台这个专题为例,目前整个专题有十五个章节,累计有将近五万字的内容,其中参考书籍数本,论文十几篇,文章近百篇。但这个结构并非是第一天就想明白了这些。
他们最早并非出现在 Notion 中,而是在 flomo 里面。所以当我确定了这个阶段的母题之后,就开始在日常的搜索和阅读中,以及和朋友的交谈中不断地收集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都被放在flomo 的「#交易平台」下面,并且被置顶在左侧,方便我随时翻看。
而记录的内容则比较零碎,因为在对这个概念不熟悉的时候,我只能确保每一个 MEMO 中的内容尽量的完整独立,这样将来有一天要进行拼接整合的时候,代价最小。
当然也并不是每一条都这么严肃认真,许多碎片化的思考也值得被捕捉下来。还有一些和朋友的聊天(比如在即刻认识的 @jingywo 老弟[1]),往往也具有很不错的价值。
由于当时发现 A16Z 的博客有大量相关文章后,我开始一段时间的集中阅读。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根据上述线索不断地深挖,越来越多的知识碎片被汇集在 flomo 中。
承认一个事实,在 flomo 中,很难完成结构化的输出和互动。但如果没有结构化的记录,这些碎片很难都记住。
这时候就需要 Notion 出场了,没有 API,没有导出导入,套用一本项飚的书「把自己作为方法」。
在定期翻阅 flomo 内容的过程中,发现许多记录的知识点和自己日常的工作中都在探讨「交易平台谁来定价」,一个属于自己的框架就慢慢在脑子里浮现出来。
这里面提供一个梳理框架的技巧「四象限法」(有兴趣可以点击阅读),四象限法是个非常实用、且易学易用的思维工具,可用于构建不同领域的分析模型。换个方法简单但有效,究其原因是因为:世界本就是复杂、多维的,但人真的太不擅长进行多维度思考,多维的事物总是被简化为单维,过于简化地看待世界。
而使用四象限,正是借助工具的力量,强制进行多维度思考。多出一个维度进行观察分析,世界往往也就变得清晰。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心理上的门槛跨越,之前我对原文保存的东西是很小心的,生怕弄坏了文章的结构。但一篇文章中有价值的内容(包括本文)其实并不多,大多数是为了让大家理解增加的描述性的内容或者背景型的内容。
这时候其实勇敢一些,大刀阔斧的从别的文章中剪切出来,然后放入到这个框架下面,保证自己能理解即可。这个「剪辑」的过程,也是我们内化吸收和重新理解的过程。
于是这样许多小的知识点,就悬挂在了一个结构上面。当我需要用这个领域知识的时候,只要大概回忆起对应的结构,许多对应的知识点就能顺势回忆起来了。
而许多这样的结构,就组成了一个「什么是交易平台」的专题。
所以在交易平台这个专题中,最早只有「交易平台的分类」和「交易平台谁来定价」两个章节。但随着一年多时间不断的积累,内容越来越丰富。
「交易的核心要素」这个章节源自《平台革命》这本书「平台治理」的基本框架源自莱格斯的《网络》这本书中「交易成本」的概念起源于罗纳德 · 科斯,其中还加了许多来自《详谈:左晖》中的中介案例在「平台治理」中意识到了这个和赫维茨的「公地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你开始建立自己的体系的时候,你才真正开始掌握这些知识。不要试图一次搭建一个完美的框架,许多结构都是随着自己的认知慢慢长出来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从专题变为了对内对外宣讲的课程,有了更丰富的输出。这样获得了更多的反馈和案例,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
这并不难,但需要时间和耐心。但仔细想想,如果这样围绕一个话题积累若干年,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知识财富,所谓知识的复利,大抵也是如此吧。

尾声

生产力专家,提供的思路仅仅是「如何写出来更好地生产力效率文章」,而不是你真实工作/生活环境,所以这些建议,并不一定符合你的真实世界。
真正的创造笔记方法的人,根本就没提过这套方法是什么,而是聚焦在产生丰硕的研究成果,比如卢曼(Luhmann),他几乎没写过关于 Zettelkasten 的文章,仅仅是在职业生涯快结束的时候写了一些小的实践分享。
以上这篇文章只是一个引子,也希望你能摸索出来属于你的知识管理办法。但更重要的是,关注你的思维。
还记得当时给 flomo 起中文名字,浮墨意味着:浮于墨上。笔墨之上,那便是我们关注的根本,是否帮你更好地思考。
如果你还没有开始用 flomo,点击阅读全文,领取 42 天的 PRO 会员试用,开启 flomo 之旅。也欢迎加群交流各种用法心得。

References

[1] 在即刻认识的 @jingywo 老弟: https://web.okjike.com/u/ED5A7549-4187-4AC7-9136-6781FB1DAB35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