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开头,要N个感谢“三一基金会.3ESPACE公益创新空间”提供这样的对话平台。错过了慈展会现场开撕的朋友,而又不是刘韬的死忠粉的话,不妨可以看看我的观点和思考(千万别告诉刘韬我借用了他的论点)

一、市场化到底什么是市场化?是不是一切看似有效率的事情,都叫做市场化?
就像我们总是吐槽有一些公益组织空有一腔热情,但做事情没有效率,筹不到款,宣传效果也不好,没办法留住人才也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现状,是公益组织在创始阶段,缺少专业人才,没有建立起体系有关;也和社会大众的认知,社会资源有关;似乎,辩题里的“市场化”提升效率,其关键是业务的专业化。我们常常口中所提及的“市场化”,也只不过是把那些提高效率的行为归纳为“市场化”的表现。但,我们从来不清楚,到底市场化是个什么鬼。例如,我们现在开始使用OA系统,使用灵析系统,甚至开发志愿者管理模块代替电话和书信,用财务软件代替手工记账,这些都大大提供了我们的工作效率。然而,这是一些通用的素质和要求,我个人并不倾向把这些行为描述为“市场化”。否则,市场化提高效率的命题根本无法攻破。你总不能说,市场化可以提高效率,而市场化就是那些提高效率的行为。
市场化如果被理解为宁丹妙药之类的话,这有点像“肚子饿了要吃东西”的话语。然而,我们要争论的不是要不要“吃东西”,而是“吃什么东西”呢?市场化,又是什么东西呢?吃米饭会饱,但吃屎则可能会拉肚子。
我们不能拿一个看似绝对真理的概念来笼统地概括一切事物,然后说一切事物是宁丹妙药,讲了不就等于没讲吗?
我很欣赏招商局基金会的光叔的提法(啊,这个基金会好像都是人才......),用“自由选择”、“反对强制”这样的具体可操作的描述去代替“市场化”、“行政化”之类的概念。的确,如果我们谈概念,很可能变成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但其实大家脑海里想象的都不是同一个东西。
这几天有不同朋友给我介绍徐老师提及市场化的背景(关于去行政化?)。但NGO小伙伴们似乎更热衷去理解为通过经营的手法来组织可持续。
*为什么有这样的传播折射和理解的差异?相比跟行业竞争、资源短缺、组织运营持续发展等背景有关系。光靠捐赠不可能维持组织发展?是必然的吗?如果不是,我们又再担忧些什么,这些担忧又是从何而来?那些能够提供专业服务去尝试回应社会议题的,为何有未必得到有效的捐赠?未来,在慢慢论述吧。
而对于那些由于不懂得运营组织而走向衰败的NGO来说,我只能告诉你,是的,钱是必需品,是价值流通的载体之一。现代社会透过金钱来做一些事物的判断和资源交换的尺度,但是,它不是事物的本身。钱很重要,但重要就等于能提高效率了吗?不是的。
更何况,难道透过募捐获取资金,就不叫做自我造血了吗?难道连我们自己都认为,这些捐款是施舍,是应该避免的吗?
有些时候,你现在的艰难,也不是因为你不向别人收钱,而是你的工作还没有好到足够吸引别人捐赠或者付费的地步。
有些时候,你现在的艰难,不是没有人给你捐款,而是你根本没有想清楚你的钱应该从哪里来。

二、当我们谈论公益的时候,到底要谈多?快?好?还是省?
请问什么是低效的公益和高效的公益?这是谁的标准?公益所阐述的关于公平、尊重、价值观,请问如何用效率来衡量?一个关注同性恋权利的机构和一个关注自行车交通的机构,同样花了100块钱办一个10人的活动,都得到8分的好评,请问那个效率更高?
我们在面对公益这个概念的时候,其实也是模糊不清和缺乏共识的。公益,应该有其运行逻辑和价值体系。然而,由于缺少相关的研究和呈现,我们往往自信心不足,而寻求外援。总是说别人家闺女好,妈,请问你认真认识过你家闺女吗?
反正,我个人觉得公益的好坏快慢,评价标准既取决于当下的社会背景,也取决于捐赠人,但肯定不是一把绝对的、客观的量尺,TA更像一个主观的世界。
*公益小伙伴,竟然可以在刚开撕完之后同台合照。算不算一种多元文化的存在呢?这个,又怎么评价效率高低?结果好坏?
三、公益真的苦逼和低效吗?本该如此吗?有害吗?以及,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用绝对收入去衡量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行业的话,那似乎房地产和金融是在这时空之下,最好的事情了?每个行业都有一些特性,我总是强调,我们应该首先了解清楚公益行业的伦理和逻辑,再去谈比较和学习。依靠提供专业服务,为那些在社会得不到重视的少数群体和社会公义开展工作,同时向其他人募集资金。这本身就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会为了我自己的事情付钱,但我很难会为了其他人的事情而付钱(尽管有一天别人受到的伤害同样会加害于我)。
如果一个外企总裁为主的志愿者组织,每天教大妈跳广场舞,请问,他们的行为低效吗?有害吗?如果没有害,也不低效,为什么要求TA们变得高效无害?
如果环保NGO未能够阻止污染的排放,我们可以说TA们的工作是无价值的吗?或许,排污企业下次就不敢排污呢?但,谁又能够打包票呢?
也回应到上文,正因为公益是相对主观的世界,而资助人和掌握了话语、规则制订权力的人,TA们的主观意识,就成为了公益的方向和评价标准。“公益解决社会问题的效率太低了,我们要用商业的手段”!那到底,什么又是我们眼中的社会问题呢?
四、“需求”到底是个什么鬼?
我们可以笼统地说,以需求为导向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来交换的行为,叫市场化。但,政府和非营利领域里面的需求,跟商业层面的需求,是同一个东西吗?好像相同,但又好像相似。公共服务,好像既是服务一群人的而又是服务一个人的;如果“市场化”的概念,是需求为导向,是使命优先,是客户至上,那我是非常同意,公益领域、包括商业领域、政府部门,都应该“市场化”的。因为,在商业领域,也有很多事依靠资源而不是需求,依靠行政而不是服务来换取价值的。在政府部门,那更是比比皆是。
所以,市场化、行政化,它应该被描述为两种不同的交换资源的方式方法,而不是组织形态和身份。那些把社会企业就是公益市场化等同的论调,就可以休了。

你信不信,美女才是生产力?
没有主办方的邀请,哪有精彩的对辩?
说真的,要不是文洋,你要让我对这正方三个大男人,我是没有兴趣的。
不信?!

对,就是里面中间的女生,咱们同事代表中国的NGO参加世界自行车大会。
信了吧?!
呵呵
是优秀的人有更高的生产力,只不过正巧有些是美女而已。
是高效的工作方式让公益产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只不过有些手段是商业的通用做法而已。
*推荐阅读

*公益人推荐看:
*城市交通伙伴推荐看:
*好朋友不妨看:
--------------------------
俊步,一个有趣好玩的公益行动者
彩蛋1是:点击阅读原文,看拜客的MM在韩国的亚洲自行车城市论坛上搞什么。
彩蛋2是:整个辩论的回顾,就在明天!密切留意“三一基金会.3ESPACE公益创新空间”的相关信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