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军找我来谈未来公益的十年,那意思是我老咯。微笑.jpg
然后,我又想,我能想象出个什么来呢?社会变化得太快,只有变化才是永恒的。 
如果真要谈十年后,那就谈一些大而泛的东西吧。 
【一个转变:行业社群到行业工会】 
因为相似的价值理念和相同的工作领域,走在一起。谈天说地聊八卦,开会聚会吃个饭,这不就是现在公益圈的同仁们的现状吗?据说,十年前的圈中会议,就是这样,估计十年后的会议,也是这样。 

*每周一次的丽江公益人篮球会(你看得出这里面有多少个机构的文化衫吗?)
然而,这种公益人的社群会不会成为行业的群像?我相信,是会的。 
因为,这群人还是有一定的公共性。 
如果看到那个前几天跟我们打球的人进去了;如果看到那个一年前在某论坛上认识的同行生病了;又或者,如果看到很熟悉的同行贪污了。我相信,这个行业的群像,会有行动的——基于共享价值、基于原则而不是个人关系。为了我们捍卫的价值,为了我们共享的“公益认知”,我们会联合起来打假和倡导。

*媒体“审判”常态化,也是对众多同行的污名化(然而可能有些人在偷笑,有人帮我挡了枪)
在现在的公益圈子里,又有太多的圈子——基于资源,基于战略,甚至基于一个培训,就搞一个圈子,而且大多是上游圈下游。我期望,有一天,下游会出走的。是因为事情、事件和我们共同的期望和需求,走在一起(例如益人义助基金)。我猜想,这种“行业工会/协会”类似消费者委员会,但TA更加是自发的自治的,也不是某个人,而是一个集群。既是行业监督自律,也是行业自助,更是行业倡导。 
“行业工会”会到处指指点点,会对基金会提出要求的,会对行业提出要求的。当然,也会有一线员工的工会。什么不够钱买社保,工资太少等等的问题,交给这个工会吧? 
说到这里,是的,其实我并不是说将会出现一个巨无霸、独角兽,而是,十年后,我们这个圈子,我们这个行业的组织形态、机构与机构间的互动方式,可能会有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变化。2.0的?去中心化的?价值为先导的?也许。 
【三个参与:参与到“社会”、商业、政治之中】 
参与到社会,不仅仅是某一点点特定群体的服务,而是与社会的接触链接面越来越广和多元化 
过去,公益慈善机构都很小,而且有很多是做少数群体的福利倡导和服务,还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没有进入大众的视野。但我有理由相信,伴随着少数群体变成多数群体,伴随着公益理念被广泛传递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公益行业的专业化以及志愿群体的壮大,公益理念还有公益生活将会慢慢地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未来,很多人下班后是志愿者,上班的时候依然是具有现在公民素养的职业人。例如,绿点作为一个陪伴大学生成为环保行动者的机构,就是认为当青年人在大学的时期种下了环保的种子,在未来成为社会的主流的时候,他们会有更多的价值坚守和考量。例如,那些关注流浪汉的志愿者会自发地在自己公司搞一个友善之墙提供一个物物交换的场所。 
另外,由于公益机构的专业性和社会需求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社会议题将会被NPO所触碰。例如,映诺的劳工热线和服务劳工群体的工作经验,被迁移到服务其他具有风险行为的群体之中;例如,家综服务由过去的单纯服务某个社区,慢慢迁移到到学校社工、医务社工。 
最后,第三部门作为一个让公民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本身就构成了稳定社会的重要界面。同时,由于接触和参与公益慈善的人越来越多,公益慈善将会成为一种习惯。公益有没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就像周末去看电影一样的生活方式?而且,甚至还会有像美队、魔兽这样让人疯狂的现象性的公益慈善事件(是否又会有更多超越冰桶挑战的公益事件?)。 
我相信,互联网让这个猜想充满可能:像淘宝公益宝贝,买一个产品捐1毛。像分答,名人捐出60秒解答粉丝的答题收入,都让我们从善越来越容易,越来越生活化了。甚至,微信转账的时候那0.1%的手续费,是捐赠到基金会的? 

未来十年,真正的随手公益的来临 
再由此讲到参与到商业。 
家综也开始各种社区服务,不仅仅是传统的给社区提供免费支持,可能是有偿的心理咨询,婴幼儿早教。鸟兽虫木也更像一个社会企业地存在着。公益组织,由于历史和创始人,切入点,达成目标的作法等原因,或多或少具有跟传统商业有一定互补性或者差异。 
而这个差异,正正是商业机构所需要公益机构的地方。 
像拜客正在为几个城市的绿色交通规划出谋划策,也曾经为开放数据开放政府提供了意见。包括很多环保机构,一边开展信息公开和污染监督,同时为当地保护环境提出很多建设性的宝贵的意见,推动了很多社会进步。这些建议和意见,在市场的角度看来,都是非常有经济价值的(甚至比那些智库更具现实价值)。 

尽管趋势摆在这里,但我更期望和坚持的是——十年后应该是公益行业作为卖方的市场为主导。因为优秀的具有商业竞争力和公信力的组织在溃败和失信的社会背景之下,将显得严重的供不应求。 
未来十年,不是公益需要商业,而是商业需要公益。 
参与到政治。 
这个话题其实一点都不敏感,政治本身就是我们的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看到公务员、看到人大代表,这就是政治的一部分。 
我们从没有进去过主流,特别是政治领域。在做一百多两百号人,背后是一个团队,加起来可能是成千上万人。然而,有谁会去代表你呢?《慈善法》立法讨论的时候,我们求爹求娘请人帮忙反馈一下意见。但为什么就没有公益领域的代表? 
公益组织在推动更健康的自然环境,更公平正义的社会,更合理的权力关系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参与到政治当中。然而,我们是一种对抗性的视野,还是建设性的积极的视野?在众多渠道之中,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甚至被聘请为政府的顾问、公务员,我认为都是非常有可能的。立凡和志强都曾经公众咨询委员会里面代表。 
未来十年,公益人会越来越多社会角色,政治角色,也将会是一种。 
未来公益十年,其实看现在就已经注定——将是溃败是失落。但我们可以从现在起,为了下下一个十年,做我们能够做的。 

*推荐阅读
--------------------------
俊步,一个有趣好玩的公益行动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