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逼哄哄”的自述】
假如我跟你说,拜客广州每年都能够跟市一级以上的政府官员见面,你或许对此不以为然——这世上抱官员大腿的机构多得是呢;假如我跟你说,拜客广州连续两年向人大提议案,那你仍会不以为然——这么多人大议案又有多少得到落实呢?假如我跟你说,2012年拜客广州就自行车出行的相关公共政策做倡导行动有100篇报道见诸报端,对此你还是会不以为然——媒体报道都是虚的,实现改变才是真本事。那我还想说,拜客广州是一个由年轻人发起的民间公益组织,没有任何官方背景,本人也非x二代,仅仅3年时间,拜客广州进行各种行动倡导,以此成功解决了广州两条过江桥梁的自行车出行问题,还推动了整个广州市公共自行车政策的启动,你是否想知道,我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我曾经一直这么认为,广州有相对开明的社会环境和更加积极的媒体舆论,烘托出我们行动的本色。但有一次香港地球之友的朱汉强老师追问我——为什么广州的其他公益组织没有做到,而你们拜客广州做到了?我愣了。对此,我尝试自我梳理,以供大家勘明。
【经验是可以复制的】
趁势,借机行事做倡导
拜客广州首先让人印象深刻的行动是,曾主动送单车给广州市长并成功约市长一起踩单车。
其实,这行动的创意是想搭借“政策顺风车”。2009年-2010年期间,恰逢广州举办亚运,大家都兴谈绿色概念,与此同时,时任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希望在广东推行绿道建设。拜客广州的出现,及时弥合广东政府表达和展示其绿色愿望的官民呼应。而后,能跟现任广州市长陈建华同骑行绿道,也是基于广州刚刚出台汽车限购上牌之策。对于政策的敏锐捕捉与回应,是我们采取积极行动的能力表现之一。
对于扩大公共舆论的回应能力,也使我们得以不断出现在公共领域当中输送行动理念,譬如,广东一本地知名某电视台主持人曾在新闻节目上发表过对单车不友好的言论,网友看到新闻后在微博上与我们互动,为此,我们就此事专门策划了讨论和倡导。尽管该主持人未就此事道歉,但借此“炒作”,有关自行车出行的议题得以扩散影响力。
力量,找准方式联动人
事与人从来不分,谁是事件当中的关键人物?其出发点是什么?为此,你要成为那个找到找到有影响力的人或者能影响那些有影响力的人。拜客广州每年都会争取向市人大代表提交议案,这也正好迎合人大代表的议案需求,一拍即合。当然,只找到关键人物是不够的,还要找出利益相关者,譬如广州市长,但能找到市长充当代言人比较难。为此,寻找忠实和理性的利益相关方代表作为你的代言人,这是想推动政策倡导的NGO尤为重要的行事方式。
以广州“小洲便桥事件”(小洲便桥是广州大学城唯一能通自行车的过江桥梁,广州海珠区建设局将此列为危桥后即想拆掉)为例,从“只拆不建”到“拆了就建”,就是我们发动大学城师生积极发声,并联动小洲便桥当地居民,理性与海珠区建设局互动,不断写信给市长等多方参与和博弈的结果。在此过程中,我们有采用自上而下推动的方式,但更多地聚焦在如何发挥小洲便桥当地和周边的居民、师生的参与。最终,当事人用自己的力量去促成结果的改变,而这不仅仅只是为迎合拜客广州的呼吁,而激发了为自身利益而行动的内生力量。
创意,公众参与有手法
拜客广州主张的核心价值观里面包括——创意和民主,即如果是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能用更好玩的方法、更有趣的方式,就不断去尝试;如果能让别人一起参与,且能解决问题,就尽量让别人来,能让大家一起解决最好。
我们曾发起过@随手拍自行车出行障碍(现微博改为@骑士救广州),鼓励网友拍下自行车出行障碍问题,并通过微博发布然后@我们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此活动高峰期一个月能收到超过300人次的参与。而我们也开发了一个升级版的行动——贴牛肉干(交通罚单),打印一批可爱的提示语,提醒私家车主不要随意占用自行车道,然后派发给有兴趣贴罚单的市民手中。
而我们在小洲便桥事件的行动上,也曾在此桥上策划了一个行为艺术,让走路骑车经过的人都踩在一张布上,最后制作成一幅画。
互动,新旧媒体做联结
对于新媒体运用,我想我们并不是做得最好的,但拜客广州一直都花心思去做、用心去做。借助新媒体作为引爆启动的平台,拜客广州有很多弹性的空间去做好政策倡导工作,然后还联结传统媒体进行跟进报道。在拜客广州已经有比较高的媒体知名度和公信力之后,新媒体已经成为利益相关方管理和宣传理念的平台,很少单单靠新媒体来开展政策倡导和行动参与(必然会有线下的跟进和传统媒体报道的配合)。
互联,官民互动非对抗
政策倡导≠和政府对抗,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拜客广州是一个立足于本地公共事务的NGO,它跟本地市民和政府须有一个良好的互动,否则不可能持续在本地区发展运作。另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视野也不应该理解为非黑即白或非此即彼,毕竟解决问题需要多方的参与和合力,而不是互相角力。因此,在客观现实条件之下,以及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思路影响下,拜客广州大部分的工作都是指向让政府工作做得更好(而不是阻止政府做点什么)的切入点。例如发起随手拍,让交通更顺畅减轻了交警部门的压力;发起小洲便桥行动不是阻止拆桥而是建议拆桥后须建桥。
专注,所有资源有聚焦
拜客广州从2010年开始推动第一个倡导行动以来,从零散的个人发起到志愿者团队,再到2013年有4名全职工作人员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只在做跟自行车相关的事情。其实在这几年里,我们做得越来越窄了,也越来越清晰了,从拜客广州的使命演变过程来看即可见:
2010年之初,我们的使命为“爱拜客,爱广州,和你一起,我们带来改变!”2011年使命则为“倡导自行车出行,改善绿色出行环境。”2012年的使命更为很大的变化,即“让想骑单车的人能够拥有环保时尚健康自由的生活方式”,而今年,我们将之立足于本土之上,成为“引领广州成为单车友好的城市。”与环保相关的事情我们不参与,甚至连自行车相关的活动不都全部参与。工作范围只聚焦在广州本土。这样的专注就好比,我们每天看一本书,每天看10页,而你同时看十本书,每本每天只看一页的差异。结果是,我们一定比你先看完一本书。因为我们时刻关注自行车出行议题,也只关注此议题,所有资源都用在这一个点上,力量聚合自然就能有力爆发。
当你看到wwf时,自然会想起“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而当你在广州看到自行车时,很可能就会想起拜客广州,看到拜客广州立刻也联想到自行车——这就是专一的魅力。拜客广州是一点一滴地在建立起公众的品牌认知,很多时候好的成果不仅仅来自于单个项目活动的成绩,还包括前面历史的沉淀和积累。
我们的工作有足够的聚焦和积累之后,同时还能够对某个议题有更深入的接触和思考,而这往往能带来更多创造性的想法和问题的解决方案。这跟挖水井的道理是一样的,拜客广州是在不断往下挖,挖出植被、挖出泥土、挖出岩石、挖出地下水。而有一些机构可能做的面比较广,看到摸到的都是各种各样的植被,但无法知道植被下面是什么(她也无法知道所谓的表面问题背后有什么更加深层次的问题和原因)。
拜客广州总干事 陈嘉俊
=================
俊步,记录我每天的进步;
俊步,跨出改变的一小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