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为导向”这个话,误了多少初创的机构啊。

有这个感叹,来自与跟一个刚刚毕业的NGO从业者的交流。他表示,在项目书中写下的不少项目目标,在现实的情况下是发现基本没办法实现。
从这个沟通中我突然有一个思考——基金会资助的是不是必须要成功的或者说并需要有所为的“结果”的呢?对于这个年轻人,虽然一开始对项目不是特别的熟悉,但他可是用了多种方式去调研,自己去图书馆翻查资料,找专家同行给意见,有不少尝试和实验的。尽管项目周期一拖再拖,而钱都花在人力投入上,但预想之中的成果还没有。
我当时跟他说了下面一番话。
你要明白,你的尝试就是成果。你所做的项目是空气污染议题里面没有其他人关注到的领域,更是别人还没有开始具体行动的。所以,你的行动、你过去花的时间精力做得一切工作,都有价值,但你需要把这些失败的经验整理,让更多人知道当要进入这个领域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有什么可能是很难处理的有什么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你的试错,你的多种方式试图解决问题的经验,就应该写在项目计划书里面。基金会可能要求你的是一个行动过后所带来改变的目标,但你为什么不也写上这个项目是创新性项目,还没有其他人做过,做这个项目的经验也可以算是项目成果呀。不是很多人会搞小册子吗?大概也是这个原因吧?
由此带出的是,目前内地的社会发展还没有十分成熟,公民社会发展得比较好的国家,可能政府治理更加健全、企业更加具有社会责任感、媒体更加中立一些,而公民社会组织的分工更明确数量也更多一些。在美国可以做到一河一NGO,在内地过去是不敢想象的。
现在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社会公众和各界对NGO的期望越来越高。指望NGO成为救世主,去解决问题拯救世界。我想,这是有所偏颇了。没有上下游链条的支持,光靠一些小打小闹的NGO,怎么可能面对这么复杂的社会议题。而期望通过资助NGO(哪怕是一群)来解决社会问题,本身就把NGO工具化(而忽略了公民社会组织本身联接社群、社区陪力、公民教育等作用),更别说国内也没几个NGO能够很好的根治某个社会问题。有时候,不需要过于自责,我们不是神,一个一年两三甚至五年的项目,对于漫长的社会转变来说,真的不算是什么。
我听说一些资助方,给了几万元就会提出各种要求。首先,请换位思考一下,这些钱放在你手上你能不能花好。现在很多NGO虽说社会影响力不强带来的社会改变还不算大,但如果换个位置,资助官员们、给钱的大佬们,你又是否做得比那些你所吐槽的所不屑的草根好呢?其次,那几万元的项目款,我也绝对不可能100%用到位。说100%绝对是假话。我们的同事会碰上休假、丧假、病假、产假(反正我们机构都经历了),我们的同事也会有情绪高低起伏的时候,我们不是一个永动机和机械人。事实上资助款的部分很有可能会成为各种不可预见的费用或者资助方不愿意承担的部分。但事实上,做事情的成本远比资方想象的高。只是过去大家都吃亏,以为自己愧对资方,通过自己“卖血式”的加班和付出来弥补。
NGO这个行业,成果的定义应该更多元,有时候,失败也是成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