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庄时利和 日本神经科学硕士,凤凰网《肿瘤情报局》特约专家
核心提要:

1. 近期一则视频流传甚广,其中提到“核酸检测所用棉签有毒”,里面“含有致癌剧毒环氧乙烷”、“纳米芯片”、“携带冠状病毒疫苗”、“会损伤血脑屏障”,甚至“致癌”等。但是这些都是谣言。
2. 首先,核酸检测所用的并非棉签,而是采样拭子,二者材质差异很大。采样拭子为尼龙或聚酯超细纤维制造,比传统棉签更适合用于采样和检测。其次,采样拭子里并不含有可以致癌的环氧乙烷,而导致喉癌最大的几个风险因素是抽烟、喝酒和HPV感染,核酸检测并不会致癌。大家对专业名词较为陌生,加之对“致癌”特别畏惧,所以此类谣言才会广泛传播。
3. 受诸多因素影响,大规模核酸检测的确并不完全准确。混检的方式会稀释病毒,口咽拭子本身准确率就比鼻咽拭子低,以及采样时的不规范操作等等,都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由于操作相对简单,口咽拭子是目前主要采取的检测方式。但是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提高核酸检测准确度,以减少未检出阳性所带来的风险。
两年来我在朋友圈、微信群里见过数十次“核酸检测的棉签有害健康”的视频、照片,甚至文章几乎每隔几个月,疫情蔓延之时,这些谣言就会再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一次。
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时使用的棉签和普通棉签有区别吗?
上面有试剂会威胁健康吗?
比如这段时间流传的这个所谓“棉签有毒”的视频,相当有迷惑性。
我们今天再科普一下这件事。
图/这张流传很广的图片上,所说的与事实根本不符,之前已多次被辟谣
传统的棉签不能用于核酸检测的取样。采样拭子为尼龙或聚酯超细纤维制造,不会致癌
首先,这个并不是棉签,而是采样拭子。
虽然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根小白棍棍,前面一坨软软的东西,但这两者的材质差异很大。核酸采样拭子并没有棉花成分在里面,它头部材料植绒的是尼龙或聚酯超细纤维,目的是快速吸附流体样品。
而传统的棉签实际上不能用于核酸检测的取样,原因有几方面:
-棉质材料的吸附效率显著低于尼龙拭子,并且病原体采集后在保存液的洗脱效率也很低。换句话说,就是吸得慢放得慢,不利于核酸检测的采样;
-棉花(以及后面的木棒)是天然纤维,可能含有使某些病毒失活的物质并可能抑制核酸检测;
-木棒不易折断,而采样拭子是容易折断的ABS塑料,还有专门的断口设计。
网上传得很广的这张图里还提到很多看似很专业的名词。
比如“专业名叫荧光探针”。
我在读研期间做过很多细胞学试验,其中就有用到荧光探针,然而荧光探针(fluorescence probe)并不是一根针,你压根摸不到它,因为它是一个分子。而且在采样的时候并不会用到荧光探针,只有在实验室检测的时候才会用到。
还有什么“环氧乙烷”、“莫吉隆斯纤维”、“DARPA水凝胶”,当然普通人也看不懂这些名字,但是看得懂两个字——致癌,下面还提到“咽喉癌患者剧增”。
实际上,喉癌最大的风险因素第一是抽烟,第二是喝酒,第三是HPV感染。以抽烟为例,抽烟会提高你十几倍到几十倍的喉癌风险,所以想避免喉癌的话就不要抽烟喝酒,不要发生高危性行为。
至于核酸拭子跟喉癌的风险,这比你在家里蹲坑导致美国山洪暴发的关联性还低。核酸拭子这玩意比这辈子99.99%塞进你嘴里的东西都干净。
说白了,很多人天然对于“荧光”和一些化学名词存在畏惧感(自己也并不了解咋回事),又对“致癌”这两个字特别畏惧,所以这类谣言可以传得特别广。
至于说检测新冠病毒的棉签中含环氧乙烷,这是一种致癌物,经常接触可增加患淋巴瘤和白血病以及骨髓瘤等风险。
然而,环氧乙烷常用于消毒,并不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棉签材料,一般采样拭子、抗原试剂盒中都不含有此类物质,无需过度担忧。
还有“纳米芯片”、“携带冠状病毒疫苗”等传得神乎其神的谣言。国内核酸检测机构如果能在小小的拭子上集成这些玩意,我看就没必要考虑如何再把成本压几毛钱下来这种小事上了,而是应该去拿诺贝尔奖,再不济也得进入世界五百强。
总而言之,有点科学精神的或者有些专业背景的,不太可能会去信这个谣言,看一篇辟谣文章就好了;但是另外一群对它深信不疑的,反而不会去看辟谣文章。
而这也是目前这类传言,大行其道的原因。
图/据相关抗原检测试剂盒生产企业介绍严格来说,采样用的棉签应该叫‘采样拭子’,而不叫‘棉签’,因为它们并不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棉签。两者最大的差别是:日常生活中的棉签原料为脱脂棉,而采样拭子看起来与普通棉签类似,但顶端其实是植绒拭子
大规模核酸检测为何采用口咽拭子,可否发现所有感染者?
大规模核酸检测,可否发现所有感染者?
在理想情况下,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核酸检测(RT-qPCR)中被发现阳性,随即隔离,即可有效阻断病毒在人群之中的传播。
但注意,这只是理想情况。在真实世界中,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准确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混检。目前为控制成本、提高检测效率,各地多采用的是5混1、10混1甚至20混1的方式。而混采检测是否会降低灵敏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无论是汇集样本还是提取核酸,病毒都不可避免地要被稀释。
目前有些研究认为高Ct值样本(低病毒载量)在混检后假阴性率会上升,去年发表在Biol Proced Online的一项研究表明,通过5混1测得的Ct值平均增加1.85,而10混1测得的Ct值平均增加3.40。而今年发表在国内检验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亦认为,混采管由于保存液体积成倍增加导致病毒稀释,存在一定的漏检风险。
其次是采样部位。2020年时就有研究表明通过痰液(深喉痰)检测阳性的成功率高于鼻咽拭子,而鼻咽拭子又高于口咽拭子。2020年国内还有一项研究表明,即便是住院患者症状最严重的时候,单次鼻咽拭子的核酸检测阳性率也只有73%,口咽拭子更低。
但由于相对简单,口咽拭子才是目前大规模核酸检测中主要采取的检测方式。
图/医用棉签,可以用于临床蘸取消毒液作皮肤消毒使用,也可用于日常家庭卫生护理
最后是采样规范性。即便是准确度较低的口咽拭子,对于采样同样有着严格要求。按照规范,口咽拭子的采集是将拭子越过舌根,在被采集者两侧咽扁桃体快速擦拭3次和咽后壁快速擦拭3次,避免碰及舌部及颊部。然而在现实中当中,由于每日采集工作量繁重,检测人员的采样并非每次都可以完全按照规范进行。
因此之所以有一些感染者测了好多次阴性之后才出现阳性,跟检测方法和检测规范性等都有关系。而每一次的假阴性,都意味着增加社会面传播的风险。加之目前的Omicron BA.2比过去其他变异体更强的传染性(R0可能>9)以及更短的潜伏期(大约3天),核酸检测所面临的难度是更大的。
也就是说,检测方式本身的缺陷加上高传染性变异体的影响,使得核酸检测的效力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完美。
当然,如果希望提高核酸检测的准确度,也是有一些解决方法的,例如:
-在一些高风险区域,考虑采用单管检测代替混检;
-测试不同核酸检测试剂灵敏度,使用高灵敏度试剂;
-加大核酸检测人员培训力度,避免不规范采集造成的假阴性问题;
-将核酸检测与快速抗原检测结合起来筛查。虽然快速抗原检测的敏感性不如核酸检测(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敏感性约28%~51%),但是快速抗原检测使用方便、不耗费宝贵的医疗资源(主要是医护人员),并且可以避免人员聚集。将两种检测方式合理搭配使用,可以提高筛查效率。
辟谣核酸检测“棉签致癌”重要,提高检测灵敏度也很重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