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晚睡”将我们设置为星标哦 ·
本文作者 | 晚睡
 01 
56岁的已婚女子苏敏因为逃离家庭自驾游上了热搜,粗看标题有点奇怪,“逃离”,真的有那么夸张吗?
但我们详细了解苏敏的生活,才知道用“逃离”再准确不过。
苏敏的前半生,是很多中国女性的缩影。
婚姻是凑合的,24岁算是大龄了,各方面压力大,别人给介绍一个条件差不多的男人就认定了。
什么爱情、性格、脾气都顾不上考虑,见过两次面,根本还不怎么熟悉,结婚了,理由是“他在郑州上班,总比在我们县城要有发展前途嘛。
30多年前,中国这样的婚姻很多,但幸运的人还可以先结婚后恋爱,她却没有这个福气。
两个人脾气不合,日子过不到一起去,关系非常疏远。女儿小时候出门,都是母女俩走在前面,男人一个人跟在后面。
从30多岁开始,基本就是无性婚姻了,女儿初三寄宿后,他们就开始分房睡。
女儿上完大学回来,他们被迫睡在一个房间里,但是买了上下铺,和合租的室友一样。
男人金钱上计算得非常厉害,女儿小时,苏敏没工作,在家里花钱总是受控制,男人每个月都觉得她花钱多,苏敏一生气干脆自己出去赚钱。
苏敏能赚钱了,男人索性更不出钱了,两个人平时平常买菜家用都是AA,连过年给亲友买礼物都是一人一半。
最后生分到什么程度:男人丈夫在车上安装了ETC,苏敏跑一次高速回来都要给他补钱;
苏敏用了他的医保卡买药,隔天他就改密码;
女儿结婚和外孙过生日,两个人也是分开给红包。
彻底的形同陌路,连熟人朋友都不如。
但搞笑的是,虽然金钱上是AA,可家务活都是苏敏一个人干的,这时候男人就不提AA的事了。
家里的气氛很压抑,即使在一个不大的房子中,也尽量各顾各的,不发生交集,每次都是男人看完电视,回到卧室,她才拥有沙发、电视的使用权。
男人脾气大,心眼小,喜欢挑刺,苏敏干什么他都能不满意,后来她连话都不太敢说了。他们总是吵架,还动过手,男人手里有什么都会砸过来。
苏敏的心就是这样一点点被伤透了,她出走后,给母亲打电话,母亲却说,“他没出轨没离婚,就是有点抠,日子过得下去继续过呗”。
外人看似还不错的婚姻,里面的人知道那不过是一座坟,埋着未亡人。
她不能离婚,父母亲人都不同意,而且还有女儿,想要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庭,为了女儿,她牺牲了自己。
长期的压抑,没有剧烈的虐待,只有日复一日的麻木和绝望。
这样的婚姻榨干了苏敏生命中的所有活力,一个喜欢玩,爱笑,性格开朗的人患上了中度抑郁症,吃了好几年的药。
两个人吵架最厉害的时候,她拿起刀子往自己胸脯上捅了好几下,当时想的就是死了就好了,男人害怕了,将她送到医院。
再不找到一个缺口,她真的要被憋疯了。
 02 
9月23日这天早晨,苏敏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头也不回地开车逃出了“家”。
那个家也不是她的家,是她女儿家,她和丈夫在这里帮着带外孙。
她很喜欢旅游,自从知道有自驾游这回事之后,她便非常向往。
退休后,她开始做计划。
先是买车。自己的退休金加上打工的钱,再添上女儿给了3万元,付了一个小车的首付。
贷款还了两年,这个车才算真正买下来。
然后是置办装备,一万多块钱,花光了她最后的积蓄,出发时手里只有几千块钱了。
这个计划她只和女儿商量过,那个叫丈夫的男人听到了她和女儿的对话,没有任何表态,而她也不需要他有态度。
带着治疗抑郁症的药,以及一颗伤痕累累的心,她像逃出笼子的小鸟,充满希望地上路。
一路前行,三门峡、西安、成都、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腾冲……觉得哪里都那么好,天是蓝的,水是清的,风是柔的,成都的干锅最好吃。
一路上省吃俭用,有些票价高的景点去不起,在外面拍拍视频好了,喜欢的旅游产品也舍不得买,旅店太贵住在车顶的帐篷上。

苏阿姨的小车和帐篷
拍视频发抖音的初衷也是想挣点零花钱,别的都可以省,只有油钱省不了,靠她每一个月两千多元的退休工资,必须精打细算才可以。
记者问她怕不怕旅途中可能发生危险,她觉得没有什么比那个家更可怕,“我感觉自己在家快死掉了,我死都不怕了,还担心什么?”
以前出去两天,慌慌张张地要回家。现在不用想着回家,想上哪就上哪,想停到哪就停到哪,从未有过的放松。
药还在吃,但最好的药还是自由,单独出行的她,终于有了笑容,气色也好了。
旅行中的苏阿姨。图源: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她无法在生命中彻底摆脱这个婚姻,但最起码,她可以暂时离开这个令人窒息的冰窖,离开这个已经相看两厌的男人。
走了那么远,这个男人依旧是一个电话都没有打,据说他慌了,因为一个人在女儿家,什么都不会干,苏敏走了,他也失去了价值。
图源: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苏敏认为幸福的婚姻的标准是,“你多干一点活,他就怕你累着;你少吃点饭,他就怕你饿着。生病时,他会床前床尾地问候。”
这个要求高吗?
不高。
那只是稍微的多一点同情心的人都能做到,“干了一天活累了吧,歇一会”“今天怎么没胃口,身体不舒服吗”,邻居、同事,礼节性的关心。
但她都没有得到过。如果日子过得幸福,她不会这样出来,她可以和闺蜜一起去跳广场舞,和老伴一起打个小麻将,旅旅游。
现在她只能以风餐露宿为代价,换来过几天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一生,她都没有为自己而活过。
她人生所有的境遇都不是选择,都是承受。
长大了,就要结婚,不结婚被人笑。
结婚后就要生孩子,不生孩子不完整。
生完孩子就是带孩子,无论怎么不幸福也不能离婚。
孩子大了,又要帮孩子带孩子。
女人的人生何止是一眼看到头,简直一眼万年,是深渊,也是绝望。
苏阿姨现在抖音上的分享隔着屏幕能够感觉到她松了一口气
“不想再给他们干活了”。无论是丈夫还是女儿,她感觉自己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干活。
逃出家庭自驾游是一次对心灵的救赎,拯救了她的,是她生命底色中的坚强和开朗,她熬过了抑郁症,熬过了自杀的念头,从困境中脱身而出。
 03 
我不想把苏敏的不幸全都归罪于那个男人,事实上,在这个婚姻当中,他的冰冷与无情之下,也一定埋藏着对幸福的绝望。
他也有他的痛苦,他们都是被困在传统婚姻观当中的可怜人,从没有得到过爱,在无爱的寂寞里渐渐枯萎。
但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即使在同等的不幸福当中,中国的男人也比女人更合算,获得的利益更多。
苏敏得不到男人的钱和爱,却依然要买菜做饭洗衣服带孩子料理家务,他只需要一心一意地不幸福就好了。
几十年下来,他有房子有生活的保障,而她,除了自己的一点退休金,一无所有。
波伏娃说过,“即使对女人最有同情心的男人,却根本不了解女人的具体处境。”
苏敏为什么选择在这一年的9月走,因为时间点正好,女儿家的宝宝可以上幼儿园了,她觉得自己“履行完我做母亲的所有责任”,终于可以为自己而活一次了。
这句话让我落泪,这就是中国式的好妈妈,即使自己憋得马上要窒息,即使要逃离,也要履行完所有的“责任”,做到有始有终。
在她看来,这是女人的本分,“每个人都要经过婚姻、生儿育女、帮助子女的过程,这个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因为人生就是这样。”
带大孩子,又要带大孩子的孩子,这是女人的责任吗?
不是。但她觉得是,她是两头燃烧的蜡烛,只为了不让女儿继续自己的命运。
问她为什么不离婚的人,该知道答案了。
她永远不可能做到不管不顾地丢下责任,牺牲已经成了她的习惯,也成了她必须接受的命运。
这样坚强而顾全责任的女子,叫人心疼。
苏阿姨在照顾外孙。图源: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苏敏的逃离代表一个女人的觉醒,但某种意义上,这依旧意味着一种失败。
苏敏说现在的自由,早晚还是要交回去的,等老了,走不动了,也不可能永远在外面,自己早晚还得回去。
因为房子是男人的名,她开的车是女儿的名,这份婚姻即使残破无比,四壁透风,但也是她唯一可以归属的地方。
撕开层层黑雾,她只是想透一口气而已,最终,还是要自投罗网,老老实实地回去。
这就是底层女性的处境,即使精神上追求解放,也必须屈服于现实。
底层女性的困境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粘胶地板”,这个词是上世纪90年代社会学家凯瑟琳·怀特·柏海德创造的,指那些被困在低收入水平工作中,很少有职业发展希望的女性。
她们无法跳出这种生活,她们为家庭耗尽了所有的能量,人生被剥夺了希望,即使有再多像苏敏那样的女子逃出家庭,然而就像《出走的娜拉》一样,怎么走出去,还得怎么走回来。
在视频中,苏敏也并不鼓励每个人都像她一样做,因为每个人在婚姻生活中还是有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而我希望的是,有与苏敏同样遭遇的女性,应该早点布局自己的人生,不要等待被家庭消耗了所有的精力之后再出逃。
★ 咨询邮箱,欢迎讲述你的故事:
- END -
本文文字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介绍:晚睡,作家、情感咨询师,一枚斜杠中年码字工,喜好解读复杂情感迷局,关注女性独立与成长,已出版《晚睡谈心》、《帮你看清已婚男人》、《你配得起更好》。
往期推荐
闺蜜黄佟佟新书《头等舱》正在热销中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