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
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5月22日,有百万粉丝的博主@薄荷酱小Q 发了一条告别微博,让人揪心不已。她说道,“我病了,胃癌晚期,现在已经是终末期,随时都可能离开……”
她在长文中透露,“自己得的是最凶险的胃癌,印戒+低分化+弥漫型+4期,发现之前并没有明显不适,应该是家族遗传+基因突变,医生也说不清楚,只是说这个病总是年轻的女性容易得。我已经拼尽全力治疗,已经切了胃,切了小肠,无数次的化疗,靶向,PD-1(免疫治疗药物),甚至已经用上CAR-NK疗法,但也无法阻止癌细胞的发展,我越来越严重,已经完全无法吃喝,半瘫痪在床,靠输液维持体征,168的身高体重只有60斤多一点……这是我去年手术前拍的一组照片,当时就大概率知道会是我的遗照了,不过我很喜欢。我做博主期间一直没有出镜过,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样子。我也将永远定格在35岁这一年。”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患胃癌的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但是,现在年轻人患胃癌的越来越多,其中不少人,并没有明显症状。
年轻胃癌患者呈增长趋势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任军芳等人2020年发表在《中国肿瘤临床》杂志上的研究指出,近几十年来胃癌的发病率逐渐下降,但年轻胃癌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增加。研究证明,年轻胃癌患者在胃癌中构成比为5.2%~19.8%。
针对发病原因,该文章指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已知的最强烈的胃癌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年轻胃癌患者的发病有关。
其次,生活方式在胃癌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有更多的不良生活习惯,主要表现为:
1)年轻人喜食腌制及烧烤油炸食品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某些致癌物质进入体内,最重要的是 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如亚硝胺、亚硝酸盐等;
2)食物保存不佳,高盐摄入饮食;
3)抗氧化剂/维生素缺乏;
4)长期饮酒、吸烟、生活不规律、熬夜等;
5)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和肥胖与胃食管交界部腺癌明显相关;
6)年轻人压力大、精神紧张、情绪易崩溃,易罹患胃癌。

此外,遗传因素也是原因之一。
该文章还特别指出,年轻胃癌患者发现时多处于晚期。
由于年轻胃癌患者的没有明显的症状,且年轻人具有较强的忍耐力,易与胃部良性病变如胃炎、胃溃疡等相混淆,延误就诊,确诊时已发展至晚期,疾病进展迅速,淋巴转结移早,腹膜转移率高,无手术机会,影响预后。
警惕!绝大多数的早期胃癌,没有明显信号!
多位专家也提醒,“无症状”也要定期做胃镜筛查。
中日友好医院体检中心副主任马骁2020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指出,早期胃癌绝大多数是没有明显信号的,即使有轻微症状,也非常容易跟胃炎、胃溃疡这些“老胃病”的症状弄混,让患者产生错觉没有及时就诊,造成病情的延误。
马骁医生表示,“我们曾遇到一位30多岁的年轻女性,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常规来我中心做健康体检,胃镜显示“革囊胃”,是晚期胃癌的一种表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严加费2019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也表示,早期胃癌多数患者都没有明显症状,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但是患者总觉得自己年龄大了,身体不舒服是正常的,很难以引起足够重视。
远离胃癌,一定要注意这几点!
1. 远离胃癌,一定要管住嘴
远离胃癌,就要有个好习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要注意以下生活习惯:
1)别为了赶时间,吃饭狼吞虎咽;
2)不要吃得过饱,经常加重胃肠负担;
3)不要生活无规律,吃饭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甚至经常连早餐都不吃,有时还暴饮暴食;
4)少吃熏肉、油炸、烘烤、烧焦食物和使用多次的高温食用油,其中都含有大量致癌物质;
5)不吸烟,少喝酒;
6)在饮食方式上倡导分餐制,在吃饭的时候多加一双公筷,为了家人的健康也保护了自己,这能避免交叉感染幽门螺杆菌。
2. 有胃部不适,一定早点去检查
生活中,有时候吃不对,难免会有个胃痛不适。但是,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张寿儒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胃病向胃癌转变,有以下5个征兆
所以,如果有感觉以上情况的不舒服,就别再拖着了。
3. 六类人没有胃部不适也要定期做胃镜
《胃癌诊疗规范(2018版)》指出,符合以下任意一条者,不管有无症状都要行胃镜检查:
1)年龄大于40岁,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
4)患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部疾病患者;
5)家族史: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喜食高盐、烧烤、腌制食品、重度饮酒等)。
4. 每天保持好心情,对预防胃癌也有帮助
人常说“气饱了”,胃和情绪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黑龙江省急救中心曾对106例胃癌病例进行分析发现,8.5%的患者性格内向,精神长期承受负担。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刘婧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到,高强度的工作及过大的精神压力也会引发胃病,严重者可以出现应激性溃疡。所以情绪调节也很重要,通过缓解压力,改善情绪和睡眠,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更多健康信息
长按识别二维码
下载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本文综合自:
①任军芳,李帅,吴晨,侯新芳.年轻人群胃癌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20,47(23):1225-1230.
②2020-04-24健康时报《“无症状”也要定期做胃镜》
③2019-11-01健康时报《一家三癌:胃镜检查很重要》
④2018-03-02 健康时报《不得癌症管好嘴》
⑤2020-06-09健康时报《胃病到胃癌有征兆》
⑥姜巍. 106例胃癌病例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 2010, 07(16):154-155.
⑦2017-11-14 健康时报《八成早期胃癌症状不明显》
编辑:王楠
审稿:杨小明

更多精彩文章:
北京一名外卖员阳性,配送500余单!疫情期间,安全点外卖这样做!
上海疫情死亡人数过百,如“躺平”最大的受害者是老人
肿瘤科医生:21种癌症的典型表现列全了!
人到中年,最怕做这5件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