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合作社
成长,不仅仅是孩子的事
关注
父母赠予我们过去,我们把未来交给孩子
小乐   |   成长合作社
当我们把学校教育当成一个默认选项时,很难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
公立学校是伴随着工业革命才出现的,目的是培养工业世界需要的特定技能。在那之前的很长时间里,人类学习技能的主要方式是学徒制。
也就是说,学校的设置,一开始是为了让父母离家工作时,有地方可以教孩子读写和算术
工厂模式的教育                            图片来源:hackeducation.com
直到现在,学校主要功能依然如此。而要看到的是:阅读、写作、计算等这些技能,本身没有意义。
他们的意义是把我们带向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比如通过阅读获得前辈人的智慧。
书让我们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John Locke
图片来源:quotefancy.com
当今天学校被认为是通往成功的关键时,保证孩子在学校里成功似乎也就成了父母的头等大事。
无论是学校还是父母,都在遭遇类似的教育误区:
父母心里总是有个模范孩子的样子,学校教育者也常常试图把孩子塑造成某种成年人。
特别是标准化考试泛滥的情况下,学校很容易变形成乐于制造会考试孩子的场所。
而父母的养育误区又总是和学校教育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园丁和木匠》(The Gardner and The Carpenter)这本书的作者Gopnik教授指出,首先要看到:
- 学习本就不应该只和分数相关
- 理解现实世界更重要
- 孩子的天性是渴望准确地描绘世界
那么,作为父母,怎么应对学校教育里糟糕的这部分才好呢?Gopnik教授从两个方面讨论了这个问题。
1、理解【发现学习】和【精熟学习】的不同
2、帮孩子从“发现”过渡到“精熟”
1
两种学习方式
发现式学习(discovering learning)
精熟式学习(mastery learning)
从古至今,6、7岁都是孩子在学习上发生转折的一个年纪。
在现代社会,这是大部分孩子开始真正上学的年纪,而在原始社会,这也是孩子们开始学习打猎、骑马、做饭的年纪,也就是开始“工作“的年纪。
学龄前儿童的天职是探索世界。
而学龄儿童的任务则是在成年人的羽翼保护之下,练习和掌握特定文化中的技能,尤其是社会技能,成长为有能力的成人。
前一种就是发现式学习,后一种是精熟式学习。
通过探索世界来学习,这个学习方式会从孩子幼小时一直持续到孩子更年长时。不同的是,等孩子到了学龄,就开始了精熟学习的历程。
事实上,精熟学习的方式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成为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精熟学习的重点不在于探索新内容,而是利用已知去解决问题。精熟学习的关键就在于通过不断练习一种技巧,而让完成它无需额外的思考。
精熟学习的本质是利用 (exploit), 而不是探索(discovery)。
这两种学习方式时常是一种相互取代的关系。
当孩子的知识越来越转变为自动的已知,他们就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这些知识,但同时,已知也会越来越固化。
精熟学习虽然让我们不费脑子就自动处理了很多信息,释放更多的注意力去发现新事物,但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并不能让人更聪明。
而提高精熟学习能力的最好的方式是不断重复练习。
比如,我们一开始开手动挡车可能手脚不协调、不断熄火,但是慢慢的,就练成了肌肉记忆,根本无需动脑子,就可以熟练换挡。
孩子们打游戏也是一个道理,他们花越多时间在打游戏上,就会有越熟练。
精熟学习:不断练习铺就通往卡内基音乐大厅之路
图片来源:maryoblog.com
这两种学习方式背后的机制,以及使用的大脑区域都是不同的。而两种学习方式的演变也和大脑发展紧密相关。
婴儿特别擅长发现式学习,他们的精熟学习是后来才慢慢发展起来的。因为长大以后前额叶才能更好地对大脑其他部分进行控制。精熟学习需要的专注和控制力,对儿童而言是不现实的要求。
成长过程中,大脑里的神经连接经过持续修剪,剩下的是常用的那些连接,这些连接又被更多的髓磷脂所覆盖,进一步增强传导。成长的过程中,大脑的功能区域也在变得更加细分。
小孩子们通常比大孩子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要动用更多的大脑区域。这一切都让孩子的头脑发生变化。
也就是说:
学龄前儿童的大脑灵活且嘈杂,
学龄儿童的大脑则更加高效却刻板。
2
从“发现”到“精熟”
前面说到,学校教育普遍重视考试,即用一种标准化的方式训练孩子。
这样一来,通过不断练习,获得不加思考就能应用的精熟学习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这时候,问题来了。
孩子,特别是低龄的孩子,更擅长发现式学习,而学校教育又强调精熟,孩子的天性和学校教育的方式之间就出现了一个鸿沟。
如何让孩子顺利过渡呢?
Gopnik教授提出了由探究式学习(inquiry learning)的方式。
探究式学习,一般是从疑问出发,主动、一步步寻找解答,而非简单记住知识点、反复练习。
现实中,绝大多数学校在发现式和探究式学习中做的都不太好。他们教会学生最多的,是如何通过考试进入下一个学校。
哪怕在伯克利大学 (UC Berkeley),大部分本科生入学时最擅长的也是考试,而这对发现真理或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并没有太大帮助。
-你在学校的成绩很不错,你有什么实际技能呢?-我会考试。图片来源:thepoliticsofreading.wordpress.com
学校教育还有一个弱点,是忽视了社交生活对孩子成长的帮助。
当儿童成为少年,大量学习不是发生在教室里,而是在课间,在操场上,或上学放学的路上。
家里的主要照料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再是他们世界的中心,来自同龄伙伴的影响变得更加重要。然而,社交生活这种对孩子学习成长非常重要的途径,往往被家长忽略。
如果家长认为这种课程之外的学习是分散注意力的,或者是学不到什么实质性东西的,他们就会极尽所能给孩子安排满满当当的课后辅导班。
Gopnik犀利地批判道:
富裕家庭孩子的生活被学校和控制填满,
而贫困家庭孩子的生活充斥着混乱和被忽略。
可怕的青春期
帮我们理解了学校教育的特点和缺陷后,Gopnik教授开始给父母们打预防针。
你可能猜到了,这个部分是关于青春期的。
青春期这个词光想到就让很多父母发抖。作为一个曾经的叛逆少女,我恨不得从刚生下在在,就开始为他青春期的到来做准备。
神经科学家关于青春期,有个比较有共识的理论就是双系统理论。
系统1和情绪、动力相关。
这是青春期少年的一种生物和化学性质的改变。这个系统把一个十岁孩子变成躁动、叛逆、情感充沛的青少年。大脑中对奖励的反应区域也参与其中。
神经科学家B.J.Casey认为,青少年的一些疯狂行为,不是因为他们低估了风险,而是高估了回报,尤其是来自同龄人的正面态度,比如同伴觉得他很酷。
青春期孩子不平衡的大脑
图片来源:Casey (2015)Beyond simple models of self-control to circuits-based accounts of adolesent behavior.
而系统2则是后发的控制系统。
这个系统将青少年又变成相对平淡的成年人。控制系统的发展建立在大脑前额叶的发展基础之上。
它负责抑制冲动,理性选择,长期规划和延迟满足。
而这个系统的建立更多的来自于学习,不是通过书本知识,而是通过不断经历、试错和总结来学习。
在我们祖先打猎和收集果实的那个时代,少年们早早就开始通过这样的经历和试错来学习。
然而今天的青少年,生物性的青春期来的更早了,但是成人角色的到来时间得却越来越晚。青少年被保护在残酷的生活之外,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上学。

系统1早早启动,系统2却并没有提前到来。
如果把青春期少年的大脑想象成一辆车,那么这辆车在安装方向盘和刹车之前,早早就装好了加速器。
幸好,大脑在不断的经历改变以便适应变化,这也让我们对解决青春期的问题不那么绝望。
Gopnik教授建议:
相对于给少年更多的课外辅导班,不如让他们更多地加入社会实践。
相对于坐在教室里听更多讲座,不如让他们多上手参与实验。
相对于名目繁多的夏令营,暑期打工也许更有意义。
简言之,让孩子们参与实践,进入社会,理解现实,而不是永远从课堂从书本中学习。
而对于此时的青少年,园丁式养育已经不仅仅意味着像对待幼儿那样,提供家庭里的温暖和保护,还应该上升到社会的层次。
我们无法也不应该阻止青少年去参与那些激烈的、甚至有时混乱的对成人生活的尝试。
但就像我们为家中幼儿安装防护门一样,我们可以实施更有效的政策,比如让安全套更易获得,枪支更难取得,这样至少可以让青少年的生活实验少一些灾难性的后果。
对于中国的青少年而言,枪支是不存在的问题,但青少年无保护性行为和由此引发的少女怀孕、疾病传播等,却是中国父母也无法回避的现实。
4
孩子的价值
好了,这本2017年我读过的最好的育儿书聊完了。
回想起来,其实无论是陪孩子玩,还是帮孩子从探索过渡到精熟学习,这些实操问题背后最重要的还是育儿观。
我们在这本书的第一篇读书笔记时曾抛出过一个问题:
你是哪种父母?
接受孩子本来样子的“园丁父母”,还是希望对孩子精雕细琢、让他/她成为理想模样的“木匠父母”?
这本书最后,其实有一个更有趣的问题:
孩子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这个部分很特别,Gopnik教授超越了实验、研究,带入了很多哲学思考。
在谈论养育时,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养育孩子的价值在哪里?
如果纯粹从功利的角度,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养育孩子算不上是一件划算的事。看看我和在在爹这一年半里冒出的白头发,飙升的体重,失去的二人时光,再想想对在在的未来我们不求回报、不设期待,这种无条件的爱是不是傻?
要不然我们为什么依然满怀深情的爱着这个完全依赖我们的小人,两个人轮流生病,缺觉,疲惫不堪,但看到他对我们憨笑的一刹那,还是会贱贱地一起发出感叹:“真可爱啊。”
这里我想暂时放下这个思考,分享Gopnik教授的两段原文:
人们有很多方式可以活出价值,但没有人可以把所有的方式都活遍。一些人决定不要孩子,他们可以拥抱其他的价值,但同时不去抗拒孩子的价值。
就像Virginia Woolf, 她选择不生育,但她说:“永远不要假装那些你未曾得到的东西不值得拥有。”
Virginia Woolf, 英国作家,二十世纪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先锋

图片来源:independent.co.uk
“我们养育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不得不看着我们挚爱的孩子不可逆转的滑入我们自己永远无法企及的未来。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就是,我无法看到Augie [注1] 40年之后的人生,我甚至无法开始猜测那时候的生活是怎样的。
但另外一面是,我不会出现在那里,但是他会,所以我的一部分也会参与其中。
最终,人类父母和孩子的故事是希望大于伤感的。我们的父母赠与我们过去,而我们把未来放在孩子的手上。”
注1: Augie是Gopnik教授的孙子
成长合作社
孩子最需要的, 是同他们一起成长的父母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版权归成长合作社所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