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合作社

公众号ID:成长合作社

关注

你的孩子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

小乐   |   成长合作社


我们都知道,孩子天性爱玩,玩耍本身也是一种学习,这似乎成了一种常识。


但是,为什么玩对孩子如此重要呢?

不同的玩儿法又和怎样的能力相关联呢? 


有很多科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些问题。


在《园丁和木匠》(The Gardner and The Carpenter)这本书里,Gopnik教授用了一整个章节来介绍和玩有关的实验和研究,用经典的、最新的学术发现,超越常识,揭示玩的真相。


我在2月7日成长合作社的文章《你是哪种父母:园丁还是木匠?》一文中(点击红字查看文章),介绍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Gopnik教授提倡的育儿观:


比起“木匠式”父母,“园丁式”父母更符合孩子成长的规律。


前者总想把孩子雕琢成自己期待的样子,后者则把重点放在提供给孩子丰富稳定安全的成长环境上,且能欣赏孩子本来的样子。


因此,我再次强烈推荐有时间的爹妈自己读读这本书。遗憾的是,目前这本书好像还没有中译本,如果暂时还不能读到,不妨看看我的读书笔记。


在今天这篇文章里,我想分享这本书中涉及的其他几个话题:

1.   儿童为什么要玩儿?怎么玩儿?

2.   成人的角色应该是什么?

3.   孩子使用高科技产品,家长该担忧吗?



1

为什么要玩儿?怎么玩儿?


我们都知道孩子爱玩,通过玩来学习,玩对于孩子至关重要。然而更深入的了解下去,玩对孩子到底有怎样的意义呢?不同类型的玩,对孩子的大脑起到怎样的改变,又和哪些能力相关联呢?


在这里,Gopnik教授介绍了对三种形式的玩的研究。


第1种玩儿:打闹


打闹是孩子之间最常见、也最让爹妈头疼的一种玩法。


我们似乎永远弄不懂几个扭打纠缠在一起的小人,到底享受的是什么乐趣?尤其对不止一个孩子的家庭来说,兄弟姐妹之间无休止的打闹,简直让爹妈操碎了心。


朋友圈看到的多是图3,现实中更多的是图1和2


不过,科学研究告诉我们,打闹其实意义重大。听到这个消息,感觉有没有好一点?


科学家们通过实验来观察两类老鼠,一类小时候和同伴打闹,另一类则不和同伴打闹。


科学家们发现,从小打闹的小老鼠长大后,社交能力更强而且这类老鼠的大脑会在前额叶的部分产生更多胆碱能介质,这些物质能让老鼠的大脑更灵活,随机应变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更强


甚至, 即便是在变老的过程中,从小打闹的老鼠也保持着适应环境、不断改变自己的能力。


第2种玩儿:玩玩具


除了打打闹闹,孩子当然也喜欢玩玩具。


1960年代就有科学家做了实验,比较了两组小鼠:一组吃得好睡得香也被悉心照顾,但是在隔绝的消毒笼子里长大;另一组,则在一个有很多玩具的环境里长大。


结果,在每一个年龄阶段和每一种大脑发展的测视中,有玩具可玩的小鼠都长得更好。表现为,它们的大脑尺寸更大,有更多的神经连接,和更大的前脑。和从小在打闹中长大的小鼠一样,它们也能产生更多的胆碱能介质——这些物质能让大脑更灵活,随机应变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更强。


爱玩又聪明的乌鸦是个著名的例子。由于惊人的聪明,新喀里多尼亚乌鸦几乎成了科学界的“网红”。这种乌鸦不仅会使用工具,甚至还会制造工具,并且将制造技能和创意传授给下一代,这在动物中是一种罕见的能力。


这就是上过《科学》杂志的乌鸦,博士感到扎心了……


 

和人类一样,新喀里多尼亚乌鸦有漫长的童年(相对于其寿命)。在它们还是小乌鸦的时候,每天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玩。小乌鸦们花大量的时间,尝试各种小木棍和叶子的组合来搞!事!情!


身经百战的成年乌鸦,对利用小树枝达到目的堪称是创意无穷。乌鸦的聪明与其他拥有单一技能包的动物(比如生下来就会啄啄啄这辈子也只会啄啄啄的鸡)很不一样。


乌鸦的技能特别灵活,哪怕在实验室环境里,哪怕在它们的自然生存环境中没有铁丝,乌鸦也可以想出办法把一堆铁丝做成一个钩子。恰恰是这种灵活适应环境的能力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上图左下那些标着数字的,就是乌鸦尝试用铁丝做的钩子,有没有感觉逆天了?

 

第3种玩儿: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儿童特别喜欢的一类游戏。从过家家到幻想自己是超人、消防员、仙女,简直是乐此不疲随时随地戏精上身。




心理学家曾经认为,由于儿童无法区分现实和想象,所以玩这些游戏的时候入戏太深,会信以为真。但是最新的研究却发现,无论是想象中的朋友,还是恐怖的敌人,孩子都能把想象和现实区分开。


既然能区分真假,那还那么起劲儿的假装什么呢?


第一,就像打闹给了老鼠北鼻一个安全的形式去练习搏斗,探索给了乌鸦北鼻一个安全空间去练习使用小树枝一样,角色扮演游戏给人类北鼻一个安全的空间去练习高级的精神技能


第二,对于孩子而言,最重要也是最有趣的一类问题,是弄清楚别人在想什么。这种理解他人欲望、想法、情绪的能力,被称为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自闭症儿童缺乏的就是这种能力。


角色扮演游戏玩得多的孩子,并不一定更聪明,但却更有能力理解他人。与之匹配的成人版本则是,科学家发现,读大量虚构文学的人比读同样多非虚构文学的人更有同理心。


来,总结一下

打闹类的玩耍能帮助儿童和他人互动;

探索性的游戏让儿童学习事物的工作原理;

角色扮演游戏使儿童更好的共情,理解他人。


但是,Gopnik教授提醒成年人,不要把孩子的玩“目的化”。玩的魔力恰恰在于它的自由自在,傻里傻气和没有目的。



2

成年人的角色应该是什么?


对于父母而言,了解玩耍的“秘密”意味着什么呢?


第一,玩是人类天性,哪怕在纳粹集中营里,孩子们也会玩。但是玩只有在安全温暖的环境里,才会让与之相关联的能力蓬勃生长。而家长有责任创造这样一个环境。


第二,不同文化中的家长,会提供给孩子不同的玩具,但请尽量提供给孩子生活化、开放性的玩具。比如《连线》杂志(Wired)就曾经把小木棍评为跨越时间地域的最好玩具(瞬间产生了一种高级玩具都白买了的挫败感)。


第三,成年人可以加入游戏,但要让孩子主导。家长要记得一起享受游戏的快乐,而不是只抱着教导和训练的目的。


在美国,我经常听到家长说“be silly”,意思是和孩子一起没羞没臊地玩起来,也的确有很多家长是这样做的。


和孩子一起玩儿的时候,不是要让孩子去靠近我们,用我们少得可怜的“正确”方式来教他们,而是我们去靠近他们,观察他们的乐趣所在,扔掉我们的权威架势,和他们一起享受纯粹的快乐。


我无数次看到这样的场景:


孩子刚接触到一个新玩具,或者刚到一个游玩场所,才刚开始观察,家长就热情地冲上前去:“来,妈妈告诉你,这个应该这样玩…你这样不对,应该是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场景:


父母兴高采烈地把初来乍到的孩子往滑梯上一放,再拉孩子滑下来,整个过程都是爹妈在扮演激动,孩子一脸懵圈,甚至吓哭。

 

在越来越多玩具被宣传成具有特定教育功能的时候,家长更要退后一步,眼里不要只有技能概念,而要让孩子自己经历这个学习的过程,享受自己探索的乐趣,乐在玩中。这一点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3

孩子使用高科技产品

家长该担忧吗?


恐怕大部分人对儿童使用科技产品都持负面或者犹豫态度吧?


相反,Gopnik教授对儿童接触科技产品是乐观的。




她认为,每一代人都扮演着在文化上承前启后的角色。儿童往往可以轻松且无意识地掌握上一代人很复杂的技术,传递给下一代,并在过程中加以创新。所以儿童或青年人常常站在科技和文化变革的前沿。


值得注意的是,把孩子的童年强行与新的科技或文化隔离,并不意味着孩子就会拥有天真无邪的时光。相反,儿童本身就应参与在变革和创新之中。

 

每一个时代都有让前一代人恐慌的技术变革,比如电报,电视,甚至书籍。但当我们回头看时会发现,那些曾让人恐惧的东西事实上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不用过分担忧未来会如何,要相信电子产品影响下长大的儿童,对这些技术的掌握就像我们对阅读一样自然而然。


媒体学者Danah Boyd 花了几千个小时,系统观察背景各异的青少年对高科技产品的使用,然后总结出——年轻人对社交媒体的使用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做的事情基本一样


Madeleine George 和Candace Odgers也发现,美国年轻人对手机的使用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是平行的,家长对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络的担心并不必要。


Gopnik认为,父母对青少年使用科技产品的态度中,其实最应该面对的基本问题有2个:


首先,给孩子成长提供一个丰富,稳定,安全的环境;

与此同时,放下期待,不要企图去控制孩子成长的模样。


当然,她并不是建议家长什么都不管不做。家长扮演着传递文化的角色。


我们要让孩子看到我们自己是多么享受阅读,但不要期待我们的孩子,或者孩子的孩子会原样复制我们的价值,传统或者文化。


无论如何,数码时代是他们自己的时代,他们必须去为自己生活的时代负责。



写在最后


这是2017我最喜欢的几本育儿书之一。

 

看完既有很踏实的放松感,又觉得受到了启发,可以去做一些具体的改变。


《园丁和木匠》的读书笔记还有一个下篇,我们会继续讨论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家长该如何应对。



成长合作社

成长,不仅仅是孩子的事

孩子最需要的, 是同他们一起成长的父母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版权归成长合作社所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