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双碳目标下,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锂电池市场正呈现爆发性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受新冠疫情、俄乌争端等影响,锂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高涨,正给当下的中国锂电池行业带来诸多挑战;面对挑战,锂电池企业亟需围绕新业务拓展、新技术布局及垂直资源整合三大领域寻求破局。短中期内,锂电池厂商需根据自身的战略诉求、资源及能力禀赋,研判各项潜在举措的价值及实施难度和风险,以尽快明晰转型及变革的路径,推进业务的全面转型及升级发展。
动力电池市场需求量伴随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而高速增长,正成为锂电池市场最大应用细分。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行业内竞争趋于白热化,电池厂商正面临多重挑战:
  • 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整合正加速;
  • 总体产能过剩与高品质产能稀缺并存已成常态;
  • 原材料成本加速上涨,电池厂商利润空间显著萎缩。
面对原材料价格飞涨、行业内卷成常态的现状,电池厂商应如何披荆斩棘,突破重围?
我们认为,电池厂商应在新业务拓展、新技术布局及垂直资源整合三大方面采取更为积极的举措,以寻求破局。
  • 在新业务拓展方面,围绕2C创新业务、下游应用及国际化业务进行拓展,求变求新;
  • 在新技术布局方面,通过布局前瞻性技术,实现弯道超车;
  • 在垂直资源整合方面,加大上游原材料领域布局,整合资源,以实现保供降本。
行业竞争加剧,
锂电池企业面临多重挑战
在双碳目标下,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锂电池市场正呈现爆发性增长态势。预计至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600GWh,至2030年,规模将超1300GWh。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政策法规、电动车总拥有成本与油车平价、产品力及丰富度持续提升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高速增长,动力电池市场已成为锂电池最大下游细分。
然而,在需求爆发的同时,动力电池行业正面临多重挑战。
  • 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行业加速整合。市场持续向第一二梯队玩家集中,目前,第一及第二梯队玩家已占据约95%市场份额。同时,近一半电池厂商正被淘汰退市,行业加速整合。
  • 动力电池总体产能过剩,优质产能供不应求成为常态。预计未来总体产能利用率将仅能维持在50%—60%,但头部厂商的优质产能依旧保持供不应求。
  • 利润空间持续压缩。一方面,受疫情、国际局势紧张及多头资金逼空等因素影响,锂、镍、钴、铜等金属价格大幅增长;另一方面,伴随传统液态锂电池技术及制造工艺成熟,车企对电池采购价格的年降要求持续加大。在成本快速上涨、价格传递有限的背景下,动力电池厂商的毛利空间被显著压缩,已从2018年约30%的水平跌至约15%。短中期,考虑到动力电池在技术迭代及生产良率上仍存在壁垒、优质产能供不应求,因此,领先厂商仍有较强的溢价能力,在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平稳后,预计领先厂商毛利水平将有所回升。
层层考验之下,锂电池企业亟需求变求新,拓展创新业务以增加利润来源、布局前瞻性技术以实现弯道超车,垂直整合资源以保供降本。在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困境中,积极应战。
进军新业务,拓展利润池
进军2C业务,从幕后走向幕前
伴随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提升,动力电池厂商将面临除新装市场之外的更大的后市场需求;同时,相较传统OE市场,RE市场利润更为丰厚。在需求及利润的双重驱动下,领先电池企业已开始积极试水2C业务,包括电池状态诊断与分析、换电及梯次利用等。
■ 电池状态诊断与分析业务:利用大数据算法等软件能力,监控预测潜在电池安全问题并估算残值。一可优化电池使用质量并延长其寿命,强化自身BaaS业务能力;二可作为增值服务提供给电池技术能力有限的OEM;三可打造面向C端用户的线上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加用户粘性。
■ 换电业务:相比充电,换电模式更能有效解决车队、消费者电池购入成本高,快充加快电池损耗,慢充效率低等诸多痛点。同时,得益于利好政策加码,且新的车电分离技术具备更高车身安全性及更快换电速度;因此,换电模式正有望成为未来重要的补能形式之一,市场需求及发展潜力巨大。
■ 电池梯次利用业务:电池企业从电池厂、主机厂、4s店及消费者手中回收退役的动力电池,将其拆解、分拣分级,重组后制成梯次电池,投入低速车、储能等应用场景中,再进行拆解回收,并销售金属原材料,打造电池生产—使用—梯次利用—回收与资源再生的生态闭环。
过往传统B2B业务无需建立消费者品牌感知及影响力,统一品牌即可全面代表集团、产品及技术。而向未来潜在的2C业务转型时,一方面,企业需通过要素品牌的方式加深C端形象与影响力,另一方面,在集团品牌的基础上,建立技术品牌、产品品牌、服务品牌支撑创新2C业务,区隔传统业务成必须。企业应根据业务定位及价值、品牌间协同作用、集团品牌背书作用等方面,明确品牌架构模式(例如:伞状品牌、联合品牌、背书品牌、多品牌等)。
  • 要素品牌: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车的核心零部件,具备技术差异及独特性,并对新能源汽车品质起重要作用,同时,电池厂商多与车企品牌绑定获其支持,是满足要素品牌的关键成功前提。电池企业可借鉴各行业B2B2C业务要素品牌成功实践,借力下游OEM的营销传播渠道,强调产品价值及差异化优势,构建自身品牌价值及壁垒。
  • 技术品牌:随着电池技术不断迭代与升级,电池厂商建立例如“刀片电池”、“4680电池”等技术品牌,在C端强化产品实力与技术差异化优势。
  • 产品品牌:领先电池厂商以电池软件服务为基础,打造直联C端的App产品,提供电池保养、认证及电动汽车信息共享等相关功能。基于产品2C属性及价值定位鲜明,企业可设立产品品牌承接,并由独立团队运营。
  • 服务品牌:传统Tier1厂商(例如:轮胎,启动电池等)多以独立子品牌或伞状品牌等方式,打造新的服务品牌承接2C服务业务,并赋之较高的自主权,建立专属的服务网络。
独辟蹊径,拓展下游新应用
除动力电池之外,新下游应用场景纷纷涌现,包括储能市场、工程机械、电动船舶及电动飞机领域。
■ 储能市场:在双碳目标下,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战略地位凸显,储能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正迎来曙光,中国储能电池市场预期未来将呈爆发式增长。
2025年,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在内的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目标的设定,以及近期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推动包括锂离子电池在内的新型储能的发展,进一步明确新型储能或作为独立储能,或与所属电源联合,或与用户侧联动,参与电力市场,提供辅助服务的不同商业模式和发展方向。
BCG预计,至2025年,储能电池需求约50GWh,2030年需求增长至约150GWh。目前储能电池市场尚处于发展早期,市场集中度不高,格局仍在演进。储能电池玩家格局与动力电池格局具有显著差异,对于第二三梯队的动力电池玩家存在进入机会。
■ 工程机械:由于工作区域工况封闭且供电充足,工程机械电动化渗透率预期将快速提升。物料搬运类场景(例如:AWP、叉车等)已有标准化的系统架构支持电气化发展,预计将率先实现电动化。对于建筑类应用场景(例如:推土机、挖掘机、轮式装载机、底卸式运输车等),市区或矿区设备也有较高的电气化潜力。农业类应用场景(例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电气化程度较为有限,相关政策的出台或可促进电动化渗透。
■ 电动飞机:由于运力需求较低,无人机与直升飞机是电动化潜力最高的应用场景。商用无人机仅需搭载约20kWh的电池包即可满足市内及市际货运需求,电动化可行性最高。电动直升飞机(eVTOL)由于搭载乘客人数较少,在商务/个人出行、货运、医疗应急服务等场景具备较高的电动化潜力。相比之下,商用航空运输飞机由于运力需求较高,电动化潜力有限。
电池厂商可根据自身能力及战略定位选择在拓展下游应用中扮演的角色:聚焦电池生产的供应商或整合下游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等。角色的转变将带来新的能力要求及商业模式的变革,需提早规划及布局,未雨绸缪。
扬帆远行,扩张海外业务
国内动力电池厂商纷纷规划出海业务,进入欧洲及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出海驱动因素有三,其一,欧美地区在利好政策下加速电动化进程(例如:欧盟从2035年起境内全面禁售燃油车及混动车型),本地动力电池产能或技术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缺口;其二,多数国内电池厂商与当地车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产能本土化有利于电池交付周期及供应稳定性,并节省物流成本;其三,海外地区出台法规政策,要求动力电池完整产业链本土化,倒逼国内企业出海建厂并迁移上游供应链。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国内领先电池企业正积极出海,目前已在欧洲规划约400GWh产能,约占欧洲整体产能规划的40%。相较于欧洲,由于地缘政治及关税等因素,国内厂商目前在美国建厂规划则较为保守。
在积极出海建厂的同时,国内电池企业亦面临当地政策法规严苛、投资成本高及国际化人才缺乏等考验。尤其是在政策法规层面,欧盟及英国自贸协议要求动力电池及上游材料本土化;同时,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HCA)提案,将碳酸锂、氯化锂和氢氧化锂归类为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材料,将对电池生产、加工、包装及存储各环节要求更为严格。
面对国际化趋势及挑战,动力电池厂商规划海外业务时需考虑出海选址、海外市场导入模式及后市场管理的关键议题。在选址时需考虑地缘政治、政策法规、投资成本等因素,同时需结合自身实力及业务规划制定详尽的海外市场导入策略,包括自主模式、合资/战略合作模式或技术授权模式等,并明确海外后的业务管理模式及体系。对于储能市场,为确保海外储能业务的顺利开展,需要根据细分市场来决定运营模式,同时优先在销售和售后环节搭建海外团队和能力。由于储能电池交货周期较长且国内工厂工艺成熟,对本地化开发要求不高。而海外商务流程及环境与国内差别大,需建立熟悉当地市场的销售团队。
布局前瞻性技术,实现弯道超车
伴随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技术成熟,电池厂商纷纷布局下一代半固态及固态电池技术,以寻求技术突破。目前在研的固态电池化学路线丰富,按照电解质化学体系,可分为聚合物、氧化物及硫化物三类。三类技术路线在电池性能、安全性及制造难度上各有利弊。聚合物灵活性强、易加工,可支持多种封装技术,但锂枝晶穿刺问题将带来较大安全隐患;氧化物电池倍率及循环性能优异,但加工流程复杂,难度较大;硫化物电导率高、热稳定性高,可极大提升安全性,但对生产设备及环境脱水要求极为严苛。由于各技术路线间最先实现商业化量产的尚无定论,造成了当下新技术的电池厂商格局分散。
通过设计与结构优化技术,新一代液态锂离子电池(例如:大圆柱电池、刀片电池等)在电池性能上实现全面升级。相比之下,半固态电池在电池能量密度上虽可实现小幅提升,但在制造上尚存挑战。全固态电池可全面优化电池性能,然而研发及制造流程复杂度较高,虽各电池厂积极研发解决方案,但瓶颈尚未突破。
  • 技术路线选择尚无定论: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路线百花齐放,各存难点。
  • 固态特性导致电极与电解质的兼容性差,难以找到稳定的化学反应界面,例如:锂金属负极枝晶瓶颈,虽有电池厂商尝试采用负极保护层、电解质阻燃剂及AI数字孪生算法模拟预测等方案,但目前尚无法彻底解决安全隐患。
  • 制造工艺严苛:氧化物和硫化物路线可能需要引入真空镀膜、磁控溅射等工艺,并且产线需要增加额外的防护措施。
  • 量产标准极高:对设备及制备工艺标准极高,目前尚无半/固态电池达到量产标准。
因此,当前大多厂商产品均为初期样品阶段,预计半固态电池2024—2025年量产,全固态电池2027—2030年有望量产。短期内,半/固态电池仍有研发技术及制造瓶颈尚需突破;长期内,固态电池将有望实现电池性能及安全性的全面突破。
对于传统电芯能力较强的厂商,短期内可通过电池结构优化等技术提升电池性能,接近或追平当前半固态电池性能,研发资源侧重于全固态电池。对于传统电芯能力较弱的厂商,传统液态锂电池破局难度较大,可布局半固态技术路线,以增加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垂直资源整合,保供降本
相较于2020年,NCM与LFP电池包成本涨幅分别达约33%及15%。主要原因为锂、镍、钴、铜等上游金属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虽然行业制造水平提升及良率爬坡带来物料及人工制造成本约5-10%的节降,但整体毛利空间仍被显著压缩。NCM电池正极材料占比超过LFP,因此成本更受制于上游金属价格,LFP价格优势扩大。物料成本对镍单价波动最为敏感,但由于锂金属单价涨幅远超过其他金属,因此对电池成本涨幅的影响最大。随着电池结构优化及正极去钴化趋势,铜箔及钴的用量将逐步减少,对电池成本的影响将降低。
在金属资源紧缺且价格大幅上涨的考验下,为保供降本,资金实力较强的国内外主流电池厂商纷纷向上游矿产垂直整合。从成本视角,锂、镍、钴、铜是电池厂商布局重点,随着钴与铜箔用量下降,未来对电池成本影响将减弱,电池厂商可优先垂直整合锂、镍矿产资源。
结语
不同转型举措的潜在价值和实操难度不尽相同,锂电池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能力禀赋和战略诉求,来决定转型的方向及举措。对于行业龙头企业,由于其技术领先、业务规模大以及资金实力强,因此综合实力高,风险抵御能力强,可优先布局潜在价值高且实施难度高的业务方向,例如:布局前瞻性技术、进军2C业务及垂直资源整合。对于行业追随者,则可从潜在价值较低但实施难度小的业务切入,对企业现有规模及能力要求适中,资源投入相对可控,可避开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白热化竞争。例如:开拓下游新应用及海外扩张。企业需基于自身现状与能力及未来战略方向,明晰转型举措优先级及实施路径,在内卷化的锂电池市场中,破局重生。
关于作者
李科
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 BCG新能源车课题中国区负责人。

苏日娜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BCG能源专项中国区联席负责人。
周涵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BCG能源专项中国区联席负责人。
沈希文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项目经理。
王夏微博士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咨询顾问。
推荐阅读
BCG视频号开通了
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注BCG视频号
快来关注我们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