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不对称的场景往往是性骚扰的高发地。
「撩扯两句怎么了?」「你能把我怎么样?」这是猥琐者依仗的心态。而被骚扰者「有求于人」的实时状态更是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求职场景里大概率会上演这样的不堪之事。一方是手握就业机会的企业招聘代表,一方是在就业压力空前大的环境中想抓住一切机会的求职者。
有些时候,缝隙便是肮脏进入的地方。
最近屡屡曝出的案例就让人眉头一皱。
8月3日,当事人李苗爆料,一个看起来资质齐全,所涉业务正常的教育类企业,HR 与她约好面试,甫一见面便展露兽性,不仅职位变成了生活助理,还开始打听起自己的情感状态,上头之余更是勾肩搭背。
8月29日,「一罐冰可乐」在应聘一家文化传媒公司的董事长助理时,招聘者声称该岗位就是「被董事长包养」。有网友去看了这家公司的信息,发现法人还有另一家公司。随后网友百度了一下,发现竟然还是一家拟上市公司,计划要在2023年主板上市。这位法人还在公开渠道声称「求贤若渴」,不知道求的是人才还是情人?饥渴的是公司还是自己?
无独有偶,昨天翻看小红书,也看到类似的案例。
「小羊肖恩」与一家用人单位有了初步的意向,交换微信后,用人方上来第一句话就是「说实话,你的腿挺好看的。」
看到此处,我真的想打拳了。
可最令我难过与心忧的是,「小羊肖恩」回了句「谢谢」。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在变态者的眼里,一句回应便是一针兴奋剂,他果然接茬道:「确实好看,看的想让人摸一下。」
我了解现在求职者的心理,压力巨大,搵食艰难,遇到不敬之意,往往有个心理——或许,下一秒,他就正经了呢?该好好聊工作了吧?
可现实往往是,猥琐的人享受的是逗弄的过程,绝不存在一时的思想开小差。
事实也证明了,随着「小羊肖恩」与他对话的深入,无下限的事渐次展开。
「小羊肖恩」叹道:「Boss直聘到底有没有正经工作?」
我来回答。
有,当然有。
从常识看,一个垂直领域的头部企业,只有让无数正经人找到无数正经工作,才有存在与强大的可能。
只是,平台集中了世间万相。地理构建人们的线下生活,APP则共同构成了人们的线上生活,抖音是世相,微信是世相,淘宝是世相,Boss直聘也是世相。
想跟「小羊肖恩」说一句,这世界有坏人也有好人,把时间留给真正在意你的人。
说一句通俗的话,以前的猥琐者在电梯里,在地铁上,现在他们也出现在用户量级巨大的APP里。
可说一句「变态哪都有」就行了吗?
不,这个社会的进步,需要的是,我们都往前一步,是靠我们一起来推着向前走的。
风控圈有个不成文的共识,要无限照顾那些抗风险意识低的用户,不要以智识最高用户的水准来制定规则。
官方把这叫「平台的主体责任」,我更愿意称之为「平台的无限关怀」。
「小羊肖恩」不该接那句话,应转手截图举报给Boss直聘。
以前Boss直聘可能会直接封禁当事用人方的账号,现在他们更进一步了——公示。
向全平台、全社会公示你这个猥琐者和你任职的企业。干招聘的时候猥琐,依赖的不就是企业赋予的招聘权吗?
这个「根」拿捏得死死的。
为什么?
猥琐者为什么能为所欲为,毫无顾忌呢?他以为换个账号还能在平台上作恶。
现在,你不要脸,你背后的企业也不要了吗?你还能混得下去吗?
公示也是一种倒逼,倒逼企业加强对招聘职能部门的道德培训,他们将声誉视为生命线。
另外,Boss直聘等招聘平台还能做的是什么?尽可能的周全的风险提示,尽管有数据统计表明,90%的人在使用互联网产品时,都会快速略过各种提示。
可是,这一定要做的,一定要的。
提示求职者,尽量在平台上完成交流;如果一定要离开平台,交流要小心,遇到特殊情况要取证。
提示求职者,面试中经常遇到的陷阱有哪些?
要知道,能在正规招聘平台上招人的企业,大多是资质齐全的,看起来毫无问题的。这个资质是谁给予并验证的?是那些更有威信的公权力部门。
作为公民没理由不相信,作为互联网平台没理由不给准入。
但,我们对抗的是人心,是私欲,是那不堪的悸动。
2004年上映的《天下无贼》,有一句台词我记到现在:「开宝马的就一定是好人吗?」
绝不是的,一样米养百样人。
我戏仿一句:世界五百强里就尽是好人吗?
绝不是的,那些大企业里的性骚扰事件被看到、被传播的频次更多了。
我回想起2008年,在移动互联网尚未发端的年代,我拿着打印好的一叠简历,站在人山人海的长春人才市场,举目无亲,举步维艰。
我想,在那个年代,有多少职场性骚扰的事件是被淹没的,恶从始至终都存在,只不过那些哭泣的声音,没有几个人能听到。
十四年过去了,如果说那些邪恶的人性还在流淌,那些「权力不对等」场景下的性骚扰依然存在,我们能够庆幸的是,如果不能杜绝,如果不能彻底铲除人性之恶,现在这个时代,我们能做到的是,让作恶的成本变得没有上限的高,让每一个哭泣的声音被听到。
沉默也是一种纵容,我们不能重回那个「恶」在发生却无法抑制的职场时代。
减少招聘性骚扰事件,这或许需要更多人参与进来。
求职者遇到了,不要忍气吞声,大胆向平台方举报,你也是在帮和你一样的人再一次排雷;
平台方可以学习Boss直聘的做法,一预警,二封禁,三公示,从源头下手;
公权力部门也应在类似事件中予以更强的取证、核实的力度。要知道除开言语骚扰外,还有一些更进一步的动作,这个真的是平台方难以介入评判处理的。
最后说一点。
就像开头所言,猥琐者利用的往往是「权力不对称」,利用的是求职者焦灼的心态。
我想劝诸位,当你发现对方初露不职业举动时,更多的荒诞就隐藏在下一步,擦亮眼睛,及时止损。
另外,不对称绝非不平等,求职中要做到不卑不亢,没有一份正经工作是央求来的。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思考题:你遇到或听说过求职性骚扰吗?你觉得平台公示骚扰者背后的企业是个有力的手段吗?
福利:择优十条留言,送出每人百元红包。
你还可以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