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铜为鉴,可正衣冠;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
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旧唐书·魏徵传》
这段话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征的故事。大臣魏征,能直率的向唐太宗提意见,经常在朝廷上直抒己见,唐太宗也因为能听取正确意见,所以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唐朝出现了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局面。魏征病死后,唐太宗痛哭失声,非常悲伤,下令为魏征立碑,亲自撰写碑文并亲笔书写。太宗时常想念魏征,感叹的对群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他把魏征比作是一面镜子。
在唐代,铜镜除了基本的照面和装饰作用以外,还常常作为皇帝赏赐大臣、赠送外来宾客的礼物。
唐代手工业非常发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铜镜铸造工艺达到了顶峰,铜镜最大特点就是纹样的多样化,不再是两汉时期纹样的古朴、平实。而是形成了花鸟鱼皆入镜的浪漫风格。这时的铜镜的造型也更多样化了,有规则的八棱型,可爱的菱花型,优美的荷花形等。除了传统铸造工艺以外,工匠们还会在镜上镶宝石,螺钿等。
这种以金属为胎的金银平脱法最早出现于唐代,是利用金银很好的延展性,首先将金银捶打成极薄的薄片,修剪出各种形状,并錾刻出所需的花纹图案,再用黑漆黏在镜背上,之后经过反复研磨、抛光,直到金银显露出光泽。

这件金银平脱镜的纹饰极为引人注目,金色的纹饰在黑色素胎映衬下,更显得华丽夺目。背部环绕四只口衔绶带的鸾鸟,鸾鸟被人们视为能够带来幸福的吉祥鸟,而“绶”与“寿”字同音,代表长寿的意思。镜钮及四周装饰有金丝同心结,这些同心结寓意相亲相爱,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诗人王建的《老妇叹镜》诗中有“嫁时明镜老犹在,黄金镂画双凤背”的诗句,说的就是妇人出嫁使用的一面双凤纹金银平脱镜,到妇人年老时仍然保存着。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铜镜是何等的珍视。
小编悄悄告诉你,在新唐风妖戏3D回合卡牌手游里《云梦四时歌》里,就有四鸾衔绶纹金银平脱镜的身影哦~

大唐铜镜,历经岁月的洗礼,依旧光彩熠熠。看着它们,更让我们想去了解它们背后的历史,去填补那已经消逝千年的大唐文化。

版权所有  转载注明


投稿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长按扫描关注,把历史随身携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