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喜欢说“七年之痒”,很多创业者进入到第七年,都会戏谑地说,过程像婚姻一样:“要么忍、要么残忍。
的确,经历七年的历练,不能说刀枪不入、百毒不侵,至少一般的事情已经很难引起内心的波澜。貌似所有的大事都是小事,所有的小事也都是大事,在一定的轨道内运转,想偏离得多么夸张势必很难——我与懒熊体育现在就是这样的状态。尤其经历三年的疫情,于我们而言体育产业是立足点,但想要商业创新与走得更远,就需要跨界,可跨界背后是团队的能力与决心——决心相对好找,而在补足能力方面,则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任务。
艰难主要体现在,体育产业本身是跨学科的,从懒熊的角度主要涉及产业(商业)与体育两门学科,也就是既要懂商业也要懂体育。这就难了,喜欢体育(或竞技)是真的喜欢,而不喜欢商业也是毫不掩饰地不喜欢。如果不是加入懒熊,这种对商业的喜欢,至少对大部分人来说确实是没有必要的。这是懒熊的艰难之处,对整个产业也是如此——人才如何有意愿、有能力快速掌握两门学科以及将他们融会贯通。
在这种情况下,想看清楚未来比较费劲。疫情把体育产业给撕得稀巴烂,线下赛事几乎是团灭,本以为经历2020年和2021年后,疫情2022年怎么着也该结束了。没想到,不仅没有结束,反而愈加疯狂,北京与上海就这么持续不断地较上劲了。当然,不仅仅体育产业,房地产、教育等行业也是团灭,而之前大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也几乎被逼到极致。再这么下去,所有的商业领域与公司都面临最后一根稻草是否会压死骆驼的处境。
所以,这个时候谈某个行业或产业,多少有些不全面、不恰当、不准确,也不可能会有以前那种一整个行业都是春天的繁荣现状:只要参与进来就会被阳光普照。但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一些花朵兀自绽放。
体育产业就是如此,虽然“白银悲剧”已过去一年多、线下赛事几乎全停摆、CBA与中超已经连续第三个赛季在隔离赛区比赛(8月5日中超可能会恢复主客场),但个别公司与小众运动,却在悄悄逆势崛起。
个别公司比如某家体育教育公司,先不点名大家可以猜猜是谁,2021年的营收突破5亿元,是他们成立十多年来最好的一年,而且创始人带领团队各种折腾。反观很多健身与体育教育等原本依赖线下的公司,在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束手无策,只能面对大家散伙的结局。体育行业这样,行业之外也是如此。新东方俞敏洪就是典型例子,一开始他在做各种直播,很多人觉得他是“坟头上跳舞”,瞎折腾、没有意义。但折腾折腾就发现了一些适合自己的道路,东方甄选应运而生;罗永浩也是如此,通过自己直播接近还清债务,然后重新创业……这些应该是2022年最激励人心的事情。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型的创业者,我严重不称职地做了很多年公司管理者之后,才意识到乔布斯85年被赶出苹果到97年回归之间的屈辱和成长可能是更值得我研究和学习的。”罗永浩在接受晚点采访时重新评价了乔布斯,也使他重新看清楚了自己。
除了个别公司,还有一个现象是小众运动的崛起,尤其是飞盘、腰旗橄榄球、桨板等,我参加过一次懒熊体育飞熊俱乐部组织的飞盘比赛,结果发现那个时段所有的足球场都被飞盘占领,没有例外。当然,我在这里不是谈论足球与飞盘的冲突,而是小众运动为什么会崛起?而这个崛起,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体育公司来说有什么机会?
在我看来,奥运会、世界杯、各大马拉松、中超与CBA等这些赛事规模大,观看人数多,参与人数也多,属于宏大叙事,但在三年“疫情灾害”的背景下,大家太压抑了。所以才会有这些小众运动的崛起,人们希望通过小众运动来表达自我——飞盘本身的诞生就是在反权威、反中心、反主流的趋势之下。
这里面就提到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路径。按照国际惯例,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的国家,体育产业就会迎来高速发展,而我们国家在2018年人均GDP就达到6.55万元——接近1万美元。但是,体育产业迟迟没有迎来实际发展,到底是为什么?
中国各种产业都有自己的特色,因为各方面都受到政策的影响。从最早的教育与房地产开始(中国人喜欢买房置地,所以房地产一直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到电商、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无一不是这方面的受益者。这就是一个认知,中国的体育产业发展绝对不会像欧美那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是有着自己的方式——极可能也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先小众项目后大众,“小众包围大众”。再比如说,2015到2016年非常疯狂的发展,2018年后的停滞,然后在疫情凶猛的情况下迎来小众运动的崛起,体育产业有一种其他产业发展完了、或受挫之后的释放与发展。
在这个趋势之下,我们就不能按照足球、篮球等传统项目为核心的产业思维,而可能是让小众运动发展一圈之后,然后再回到足球与篮球。这对像懒熊体育这样的公司,在制定内容策略以及资源投入方面注定要调整,而对很多品牌商、合作方以及跨界品牌来说,他们也会跟着这些趋势去调整。
当然,如果疫情快速结束,我相信马拉松、中超与CBA等还会有大量的人观看或参与,但以目前疫情发展态势来看,要结束还会很久。而这个“很久”就给其他项目提供了可能,也给这个产业的发展路径加了一些不确定因素。
最后,回到懒熊体育本身。毕竟这是七周年专栏,每年都写一篇。七周年没有过于值得记录的地方,大多数时候只是对内部的战略思路梳理、大家聚一聚以及对外跟大家的一次沟通,达成一些共识:
内容产品层面
我们今年加大内容生产,这是我们的品牌核心,除了常规的文字(多了翻滚坚果、动次打次实验室等子品牌),视频(主要围绕B站平台:摸鱼的熊彼得)以及播客(鹰眼时间)。尤其是视频,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希望到年底,我们的视频人员可以接近或者超过文字人员。
此外,我个人今年拿出不少的精力投入内容上来,自己也在动次打次实验室上写一点东西,此外会跟视频、文字人员经常讨论内容选题。
创新层面
对于体育公司来说,任何时候创新都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创新也是最难的,因为创新的背后需要不断学习、付出与实践。而且大多数时候,创新都以失败而告终。
去年,我们投资拍摄了中超上海申花俱乐部的纪录片,完整跟拍了一个赛季,5集,已经在B站上线。这是我们的创新业务之一,既然是创新,肯定最重要的要做好产品、好项目。未来拍摄纪录片这块,我们希望除了足球之外还可以拍篮球或者其他题材,当然也可能是其他内容生产的方式。我们的策略是,只要有利于体育产业的我们就做,因为有利于体育产业自然就会有利于懒熊体育。
团队层面
经常会有人问我们的团队情况,人数、学历以及战斗力什么。我们目前总部在北京,上海与广州为分部。
搭建广州站很简单,是因为我们上海公司负责人郑浩榕举家搬迁到广州,我们为了他设立广州站。没错,我们对人才最重视,我们可以为某些人破例。我们团队向来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自认为团队的战斗力还是非常强的。对比下,战斗力不亚于很多跨界的互联网公司。看看我们这几年在疫情之下做的线下活动就知道,任何困难都能克服。我们将“熬硬”写进了我们的企业文化里。
智库层面
懒熊体育产业智库仍然以体育教育为核心,辐射到其他咨询、报告等业务。
过去一段时间,在北京与上海线下业务无法开展的情况下,我们重启了2020年疫情初期坚持过半年的线上直播,召集体育教育领域的投资人、创业者以及官方人士来做直播分享。而团队精心调研打磨的《2022年青少年体育教育产业趋势报告》也已上市。在疫情不能开展业务的情况下,修炼好内功,等疫情结束才能加速发展。
个人精力
我个人在没有疫情时,保持到处走走、调研、拜访的习惯,喜欢跟创业者与投资人交流。
我可以从创业者身上看到最火热的激情,不需任何动员的积极性,更主要的是做一家公司、一个项目的专业门槛与商业逻辑。而对于投资人,我可以看到他们是怎么看体育产业以及跨界的,包括怎么看待我与团队。几乎每一次交流都是学到很多,加深理解自己的不足以及要努力的方向。
跟往年不同,我今年见的时候还会腾出一些精力来写点东西。这个过程也无比享受,因为跟有趣、有价值的人交流,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未来方向
我还是比较积极的,懒熊体育更是积极向上的。尽管疫情三年,我在内部一直强调就当疫情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不要拿疫情当借口。我在考核各项业务与人员时也不会拿疫情作为条件,而是依赖大家努力克服困难的意愿与能力。
幸好,我们锻炼了这种团队感。所以,7待未来。
最后,说一下我之前2017年国庆节去瑞士爬雪山的经历。那天深夜,住在半山腰的一家小木屋里,外面大雪纷飞,在接近4000米的海拔时,我有了高原反应——嘴唇有点肿了,发了低烧,还有点缺氧,但到了第二天,还是硬扛着登顶成功。很痛苦,也多次想过放弃,但同行的一位朋友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他说:“没有氧气的地方,有信仰。”
的确如此,懒熊体育七周年,七年不会痒。在整个商业世界都缺氧的时候,信仰可能管用——也是最最重要的。
最后,欢迎加入我们。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懒熊体育更多产品及服务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