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本文看点
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坎坷,其是在这个疫情反复,经济低迷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如何将有限的认知资源专注在值得聚焦的事物上,直击问题本质,解锁自身成长技能,破除育儿焦虑。
苗炜  作家
郝景芳 科幻作者  童行书院创始人
薛兆丰 经济学者
三位老师结合自身经历,从工作、婚姻、教育不同角度谈如何在“不确定性”中积累“确定性”技能。如何听见自己,了解自己,定位自己,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周一
视野 🌏
全文共6806字,阅读时间18分钟
🌿🎨🌏
工作篇
 面对工作的不确定性,抽象地看待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本质的本领,在变化的工作中积累确定的技能。
主持人:有人说35岁是职场天花板,不是每个人都能忽略年龄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当自身所学在原来岗位上不够用或不足以胜任新岗位时,后浪碾压式地到来,就会特别有危机感。
郝景芳:我觉得以后的人应该抱定终身学习的心态。以前的时间过得很慢,在大学里,20多岁学的东西竟然能用到50岁。理论上讲不应该是这样的,应该是每十年都彻底地大学一些新的东西,跟着时代发展往前走。
但是确实有一些人不习惯于持续学习、不断的学习,觉得好不容易从学校毕业了哪还愿意学习东西,这样确实会有危机,因为时代发展太快了,这不是年轻人给的冲击,而是时代变化太快带来的冲击。
薛兆丰:很多时候工作会有不确定性,当我们做不来的时候,可以往后退一步,抽象地看自己的能力。比如原来是秘书,其实实际的本事是人际沟通,擅长记忆细碎的事情,能够把它拼凑起来。这时候做协调类的工作行不行?这种情况下面对工作的变化,就不觉得自己是一个被迫变换工作的人,而是在不断的工作当中,积累同样的经验、同一个专长和技能。
我自己没办法复述我不理解的东西,别人记性好就能复述,但我不行,这可能是笨。但是我会逼着自己一定要很好的理解。一旦很好地理解了,同时可能也是一个很好的甄别者。
我也喜欢表达,我要表达得清楚,防止别人误会,这些能力加起来,无论是我写专栏、做学者、教书,还是后来做任何一个传播的工作。其实本事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我就不觉得这当中有任何的变化,说这个世界变化了,我也被迫变化了,我就没有这种感受。
主持人:没有那种刺痛感,好像自己被迫被淘汰。
薛兆丰:我觉得是一个不断精进的过程,给大家念一段我写的《薛兆丰经济学讲义》里的话,这段话是经济学里面最坚实的几个原理当中的一个,可以给每一个在工作当中面临不确定性的人指出一个最明确的光明方向。
比较优势原理最早是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及税赋原理当中提出来的,这个原理的含义是说在一个社会里,每一个个体如果把有限的资源包括时间和精力,只用来生产对他们来说机会成本比较低的那些产品,然后把这些产品跟别人做交换,这样整个社会的产品的总价值就能够达到最大。而且每一个个体的境遇都能得到改善,而不论他们的绝对生产能力是高还是低。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的核心讲的是自己跟自己比,总有效率比较高、成本比较低的生产项目。专注这种生产项目,然后跟别人进行交换,整个社会的财富就能够增加,个人的财富也能够增加。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一个人只要找到了自己的比较优势,就能够在社会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为自己谋福利,同时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福利。
创业者并非知道能成功才去做,
而是知道可能会失败也要尝试。
主持人:打工者还是创业者,如何定位自己?
苗炜:原来工作的时候,出版社会寄一些小说、诗歌给我。后来听说我去创业,就给我寄《创业维艰》《从0到1》《合伙人制度》《24小时财务通》等等这类书。当时摆到桌子上的时候,我一看,哇,还要学习这些,从我的性格上来说,还是给我一本小说看会更舒服一点。所以我觉得很多事情是本能,学不来。无论是打工还是创业,都不要违背自己的性格。
薛兆丰:我挺同意苗老师说的。世界上有些人善于唱戏,有些人善于搭台。当然,有些搭台的人也能唱戏,但我自己非常清楚我就能唱戏,不能搭台。我遇到的几位老师,罗振宇老师能搭台,那就跟着他。马东老师能搭台,我们以前北大国发院的几个创始人教授,你就愿意跟着他,虽然观点不见得一样,但得认清自己,认清自己的本事、边界在哪。
郝景芳:我特别同意两位老师刚才说的,得认清自己,其实做不做创业者真的是看自己的本性。我就特别适合做创业者,就是那种一旦创业了以后就觉得其他什么事都不想干了。现在换多大的公司、多高的职位让我去干都不行,我就只能干创业。
为什么呢?第一,我从来就不是特别能够按部就班,按照别人给我的命令去做事的人,我就是一个只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的人;第二,我的想法实在太多了,每年都会爆出来。很多想法必须得有团队,必须得有一定的资源才能完成。
后来真正开始去创业以后,我就发现这个事情实在是太适合我了,不管有多少困难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我可以不断把一些新的想法呈现出来做成产品。这个就是性格的问题,我觉得是个人认清自己本身的性格。
苗炜:我觉得是好事,年轻人应该早一点认识到不管以哪种形式,只为自己干活,实际上是对自己最负责的一种态度。
主持人:创业的人具有哪些特点?什么样性格的人适合创业?
郝景芳:我自己觉得多少得风险意识稍微薄弱一点。很多创业者真正能够干得下去的一定是我知道会失败,知道有很大的风险,那又怎么样呢?甚至会觉得,这个有风险但是很刺激。而且经过论证的话,会发现可能失败的几率超过50%,但是创业者会觉得还有10%呢?
薛兆丰:郝老师说的好,风险意识要比较薄弱,她看不到这个就往前走。说起来其实任何事情都不值得做。飞机能飞起来吗?肯定飞不起来,那么重怎么飞得起来?是不是?他就盲目相信飞机能飞起来。对不对,鸟能飞起来,飞机就能飞起来,他就去做。那失败多少次足以让他止步了?他不止步。
郝景芳:创业者不一定是觉得自己一定能成,而是觉得这件事我一定要做,这件事本身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我管它成不成,我也得做,享受过程。
婚姻篇
用专注来面对婚姻的不确定性
主持人:很多人结婚以后才发现面临太多挑战,自己活成了西游记师徒四人的样子。压力像孙悟空,体型像猪八戒,发型像沙僧,唠叨像唐僧,总之走入婚姻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薛兆丰:“不确定性”是中性的。时代在变化,每个人的追求也在变化。很难判断,晚婚和离婚是好事还是坏事。当然“失算”是个坏事。大多数人结婚都认为会长久地在一起,但后来失算了。离婚只是对过去的“失算”做一个认可,重新开始。错误并不是“离婚”,而是当初的“失算”。
苗炜:我前几天看过一本心理学家写的《亲密关系》,书中讲到一个有趣的观点:以前的婚姻是基石模式,两个人在一起就像盖房子搭基石,一起挣钱,一起花,这样成本才合算,才能应付北京的房租。
但现在很多人的婚姻是顶点模式,两人都挣得不少,也解决了房子车子等问题,而且情感上还比较成熟,都想过一种比较安定的生活。这时他们就会用消费主义的态度来看待婚姻,觉得东西坏了,那就换一个。
主持人:如果想要婚姻走得长远的话,有什么建议?
苗炜:我推荐一本书——《家事的抚慰》,一个家政专家写的。书是厚厚两大本,写得特别细致,连怎么擦沙发都要20多页。书里提到要听擦瓷器时出来的那种声音,作者把不可避免的痛苦变得让人愉悦,其实是想让读者进入到一种连擦沙发也要达到心流状态的一个程度。家务活是婚姻中的一个特别大、而且非常具体的麻烦,如果能够处理好家务,就能解决婚姻中的很多问题。
郝景芳:我也分享一点关于家务的观点。在我们家,两人都不认为家务活必须得自己做,达成一致后,平时我们会尽自己所能去做家务,但每隔一段时间也会请人来做。
其实对于家务事,如果两个人都积极干很好,都不积极干也行,最怕的是两个人的观点差别很大,会为此而吵架。相对来说,婚姻中两个人的态度要是能做到同向而行,更容易长久。
薛兆丰:我觉得如果婚姻要稳定的话,找一个靠谱的人很重要。我们要着重去看一些靠谱的品质,看他表现出的那些品质,是容易伪装的,还是很难伪装的?
我们可以从成本的角度去判断。比如我在春节的时候看了《理智与情感》这本书,书中有一些品质的判断非常符合我的要求。书中叫威洛比的小伙子带着本诗集,开着小黄车,让人感觉很浪漫。这种浪漫是便宜的,他不一定是伪装的,但是很容易做出来。而上校带兵打仗,最后做得事业有成。这个品质很靠谱,不是伪装出来的,在玛丽安没认识他以前,他已经这么做了几十年。
所以要认识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不能仅看他给你发的短信,做的什么事,当然他愿意做,这很感动,不能小看这个事情。但是你还要看他周围、看他朋友是些什么人?他工作怎么样?他有什么抱负?如果这些都能让你看中的话,才说明他有比较靠谱的品质。
郝景芳:个人觉得,我们应该对婚姻、家庭保持开放的心态,更多地去关注过程,而不是去关注结果。只要你享受这个过程,还是能够体会到很多美好的方面,这个非常重要。至于最后两人是否能长厢厮守,倒不是必须要追求的,对结果要平和一点。
我推荐陈海贤老师的《爱,需要学习》这本书,他综合了国内外心理学家对于亲密关系的一些研究结果,并用通俗的语言讲出来。对于希望了解亲密关系心理学的读者,这本书是不错的选择。
教育篇
父母首先要能听见自己的内心,
才能更好地识别和理解孩子的内心。
主持人:三位应该都已经为人父母了吧,有没有育娃焦虑?
苗炜:没有什么焦虑,我觉得如果心态调整好的话,带孩子会缓解很多焦虑。我们看很多小孩,比如在方舱医院或者在特别嘈杂的环境下上网课,大人总会感觉:“这么乱,你怎么学得下去的?”实际上不管外界怎样,孩子是学得下去的。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跟孩子学习的过程,大人跟着孩子一起学习,是一个能够缓解很大焦虑的办法。
《数学家讲解小学数学》是一本师资培训教材,是一个华裔的数学教授写给美国中小学老师的书,教他们怎么去教小学数学。这本书我读完了,想跟一些家长重申一个道理:读书跟学习不是一回事儿,好多人可能说我在读书或者说听了一些书就是在学习,其实差的远了。
学习跟做题,把一个知识结构化又不是一回事儿。家长不要太早不参与孩子的智力生活,孩子绝对在智力上是可以跟大人交流的,大人尽力跟孩子在智力的世界里面共处的时间长一些
薛兆丰:我觉得孩子比我厉害多了,对他们只有佩服。我们要持续跟孩子做朋友的时间长一点,要多一点进入他们的世界,跟他们多聊天。孩子的理解力其实会超过我们。有一次我说:“要不要出去吃饭?”他说要,很久没出去吃饭了。我说:“但是可能人多,咱们现在人多的地方还是少去”。他说可能人人都这么想,到时候我们去了,发现其实没什么人。
我告诉孩子这就是博弈论,博弈论的核心是自己把别人的想法考虑在内。这样的对话真的是大人教孩子吗?不是孩子教大人吗?我觉得是很有交流感的。
苗炜:大人应该意识到,我们并没有比孩子高明多少。孩子的第一课是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其实大人也不会。
父母总问孩子为什么,我觉得是在逼孩子回答说,“不为什么”。感情用事、缺乏理性、没有同理心,这不都是大人的毛病吗?有一本书叫《由内而外的教养》,讲的就是这个问题。育儿过程中要不断看到自己的毛病,特别是情绪控制。
郝景芳:我们有一个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线上答疑,一次收集了100多个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非常多,但是会发现里面有一个很共性的问题:很多父母不像薛老师这么能识别孩子。他看不到孩子,或者听不到孩子本身发出来的信号,整天在比:我觉得我们家孩子学习没有内驱力,怎么办?我们家孩子做什么事都没有兴趣怎么办?我们家孩子好像竞争性太强了怎么办?我们家孩子好像特别没有竞争性怎么办?看到的全是毛病。
这种情况下,家长自己把这些施加在孩子身上的尺子先拿下来,把自己放到一个很平的位置上,去听孩子说的每一句话,看孩子的每一个行为。如果真的能从里面听到孩子的心声、思想,然后大人真的就可以放下来心了。
小孩子不需要大人给他讲很多东西,他们是自己学到的,自己摸索出来的。成年人在孩子可能快要掉下来,快要摔倒、遇到挫折,真正过不去的坎的时候,去帮一把,这样就可以了。孩子自己会找出来很多问题的答案,找出来很多人生方向,所以我们给父母做这种心理学课的时候,更多的是让父母能听见自己的内心,也能够去识别和听见理解孩子的内心,我觉得这是破除比较多焦虑的最大的问题
不要赢在起跑线,而是要赢在终点,
因为人生是马拉松。
苗炜:如果爱学习、终身学习的话,一个人到三四十岁的时候,不管有没有学历,都应该在某个领域达到博士水平了。
我觉得要教会一个孩子,是让他做那种奖赏回路更长的事情。如果让他知道知识是有乐趣的话,那是他一生的事,他可能永远会觉得求知是特别快乐的事情,而不是说这事儿到18岁就见分晓。这个奖赏回路就到18岁,他要活百八十岁呢,怎么到18岁就给拍那儿了。
薛兆丰:我小时候看跑马拉松很不明白,马拉松明显不公平,有人在前面开始,有人在后面开始,这不公平吗?后面的人怎么可能拿冠军呢?其实因为太长了,前面一点都不重要。开始的时候怎么都不重要,不是要赢在起跑线上。人很喜欢说赢在起跑线上,起跑线上是不会赢的,要赢在终点上,因为这是一个很漫长的比赛,所以得想想什么东西是让自己真的有本事,这才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说到考大学,报专业是很多家长特别发愁的事,热门专业,冷门专业。有可能大学四年学完,当时的热门也不太热门了,找工作也没有那么好找。
苗炜:我对于职业认识来自两个搞体育的人。一个是好多年前我采访过一个电子竞技国家队的小孩,十七八岁,可能是中国最早一批电子竞技国家队队员。我问他,“你打游戏,你爸同意吗。”他说,我爸问我,“你打游戏,你们同学是不是都佩服你?”我说“是。”他爸说:“好,那你就好好干,这事肯定有前途。”他爸爸是打篮球的,那会儿打篮球同学就特别佩服他爸,然后他爸也进了北京的一个青年队,在相对匮乏的年代有牛肉吃,所以他爸就觉得,只要干的这个事情,你周围的年轻同学们都喜欢,这行肯定有饭吃,这个判断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郝景芳:同龄人喜欢什么,同龄人佩服谁,其实等到同龄人长大了就是下一代的市场了。
苗炜:我和薛老师想法一样,上大学其实是一帮聪明的年轻人聚在一块喝啤酒,一起玩,所以一定要头脑智慧相当的人在那相互促进,这就是受教育。
薛兆丰:对,这就是最重要的教育,而不是老师给布置功课。他要跟他们之间做一个比较,因为未来是属于他们的。每个人都是永远跟自己的同辈做比较,而不会跟长辈做比较。通常家长会提一个问题,当条件有约束的情况下,选专业还是选学校?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还是选学校比较重要,因为学校里面厉害的人给你一个境界上的冲击的人的可能性比较大。
主持人:这个象牙塔里面可能会影响你的人会更多。
薛兆丰:我想推荐《教养的迷思》,第一页就非常打动我,念一小段:“小朋友,你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却不能够庇护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停留在过去。”
郝景芳:我也很喜欢这本《教养的迷思》,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孩子在同龄人群体里面的学习,比父母试图给孩子的教养会更重要。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
我自己写的一本跟教育有关的书《孩子,愿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为什么我很强调勇敢这个事情呢?很多时候,从小到大,我们特别容易强调这个孩子很聪明、成绩很好等等,但是孩子一生的路是在无数次的拍脑袋做的这些选择里面,他得有勇气,才能够真正走的好。勇敢这个品质我觉得对于孩子,对他的人生来讲更为重要。
勇敢,是敢于去学习而不担心被嘲笑。勇敢,是懂得放弃眼前的成就,朝更远的地方去。勇敢,是遇到挫折而不被打败。勇敢是敢于进入未知而不计得失。这些勇敢,我觉得才是孩子能够真正往未来走得很长远走得好的品质。
直播中的图书推荐: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契科夫短篇小说选》
《亲密关系》
《傲慢与偏见》
《家事的抚慰》
《理智与情感》
《爱,需要学习》
《数学家讲解小学数学》      
《由内而外的教养》
《教养的迷思》
《孩子,愿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
《国富论》
《沉默的大多数》
《寻找内在自我》
无论是对待工作或者生活,我们都不应当拘泥于当下,而是要勇敢创新,勇敢面对未知。
同时,我们也不要过度焦虑当下的状态,因为一生是长远的。
如何打开眼界,让路走得更宽广?
欢迎在下方扫码,1元体验不焦虑父母俱乐部!
互动话题
三位老师的访谈有给你带来什么启发吗?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